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日记终章 ...
-
初雪融化后的江市迎来了晴朗的一周,阳光虽然薄弱,却足够驱散冬日的严寒。
周三早晨,许晚棠收到白青泠的消息:「今天没课,要不要去那个我们发现的秘密基地?带你看个东西。」
秘密基地是她们几周前偶然发现的一处废弃温室,位于校园边缘,玻璃虽然破损却依然能挡住寒风,里面还有一些顽强生存的冬季植物。
当许晚棠到达时,白青泠已经在那里了。令人惊讶的是,她竟然带来了一块野餐垫和一些简单的食物,还有一个小小的便携式取暖器。
“你这是……”许晚棠惊喜地看着这个临时布置的小空间。
白青泠微微脸红:“觉得这里安静,适合给你看些东西。”她示意许晚棠坐下,然后从包里取出那本日记本。
许晚棠的心跳微微加速,她知道这本日记记录了白青泠许多私密的思考和感受。
“我想给你看这个,”白青泠轻声说,手指抚过日记本的封面,“然后……我可能就不再写日记了。”
许晚棠惊讶地看着她:“为什么?你写了那么久……”
“因为我不再需要用它来梳理自己的感受了,”白青泠的目光温柔而坚定,“现在有了你,我可以直接分享这些想法。”
她翻开日记本,选择了几页读给许晚棠听。那些文字记录了从夏天到现在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困惑到逐渐的理解,从边界的探索到情感的确认。许晚棠静静地听着,眼中不时闪过感动的光芒。
当读到初吻那天的记录时,白青泠的声音变得更加柔软:「初吻。比想象中更加柔软,更加自然。像是等待已久的雨终于落下,滋润了干渴的土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许晚棠轻轻握住她的手:“很美的记录。你真的要停止写日记吗?”
白青泠点头:“我想用另一种方式记录生活。”她拿出那本许晚棠送的素描本,“用这个。更多的图像,更少的文字。就像你教我的,有时候不需要太多言语。”
她翻到素描本的最新一页,上面是一幅细致的画:两个身影在温室中,周围是冬季的植物,阳光透过破损的玻璃顶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画中的两个身影没有清晰的面部特征,但姿态和距离显示出亲昵与默契。
“这是我们,”白青泠轻声说,“现在的我们。”
许晚棠凝视着画作,眼中泛起泪光:“你把我画得太美了。”
“我只是画出了我所看到的,”白青泠的回答与之前如出一辙,但这次她补充道,“和我所感受到的。”
她们分享着简单的午餐,温室里虽然简陋却充满温馨。取暖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阳光透过玻璃顶洒下,在这个冬日里创造出一个小小的春天。
饭后,白青泠突然变得有些紧张,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棠棠,”她轻声说,目光低垂,“我记得你曾经问过,什么样的时机才是合适的。”
许晚棠的心跳微微加速:“嗯。你说自然而然的,不被打断的。”
白青泠抬起头,眼中有着罕见的主动与坚定:“我觉得现在就是。”
她缓缓靠近,这一次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她的吻比之前更加自信,却依然温柔而深情。一只手轻轻捧住许晚棠的脸颊,拇指抚过她的颧骨,带着珍惜的力度。
许晚棠被这突如其来的主动惊喜到,随后放松下来,回应这个吻。当她们分开时,两人的脸上都带着红晕,呼吸有些急促。
“这就是我想要的时机,”白青泠轻声说,眼神明亮,“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选择。”
许晚棠微笑:“我很喜欢你的选择。”
她们在温室中度过了一个下午,有时工作,有时只是安静地相处。白青泠展示了她的新项目思路——一系列探索“触感与情感”的作品,将不同的纹理与色彩结合,表达那些难以言喻的感受。
“我想用砂纸、丝绸、粗糙的树皮和光滑的金属,”她解释着,“不同的触感唤起不同的情感反应。”
许晚棠被这个想法吸引:“我可以制作相应的染料,色彩也能传达触感。比如某种蓝色可能让人想起冰的冷滑,某种褐色让人想起树皮的粗糙。”
她们兴奋地讨论着,思路相互激发,创意源源不断。这种专业上的默契与情感上的亲密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协同效应。
傍晚,当阳光开始西斜,温室渐渐变冷。她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之一,”许晚棠说,帮助白青泠折叠野餐垫,“谢谢你分享日记,还有……那个时机。”
白青泠微笑:“谢谢你让我有勇气不再需要日记。”
回宿舍的路上,她们的手自然相牵。经过美术学院时,遇到了许晚棠的几位同学。
“晚棠,青泠!”小林打招呼,目光落在她们交握的手上,会意地笑了,“又在一起创作啊?”
许晚棠坦然点头:“是啊。我们的新项目‘触感与情感’。”
同学们似乎都注意到了她们之间气氛的变化,但都很友善地没有多问,只是祝福项目顺利。
告别同学后,白青泠轻声说:“她们好像知道了。”
许晚棠耸肩:“迟早会知道的。重要的是我们感觉舒服。”
白青泠点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很舒服。”
那天晚上,她们视频通话到很晚,继续讨论项目细节。当许晚棠忍不住打哈欠时,白青泠轻声说:“该睡了。明天见。”
“明天见,”许晚棠微笑,“梦里继续。”
挂断电话前,白青泠突然说:“棠棠,我想我找到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不只是通过艺术,而是通过行动。”
第二天,白青泠的行动证明了她的话。她主动来到许晚棠的宿舍楼下等待,手中拿着热饮和一份精心准备的项目计划书。
“我想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向开始,”她解释着计划书的内容,“结合你的色彩理论和我的纹理研究。”
许晚棠被计划书的详尽程度震惊:“你一晚上做了这么多?”
白青泠微微脸红:“有些想法一直在脑中,只是终于找到了表达的方式。”
她们决定去图书馆落实计划。走在校园中,白青泠自然地握住许晚棠的手,不再有任何犹豫或紧张。当遇到熟人时,她也没有松开,只是微微点头打招呼。
在图书馆,她们找到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工作间隙,白青泠会偶尔伸手轻触许晚棠的脸颊或头发,动作自然而亲密。这些小小的触碰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表达她的情感。
“你变了,”许晚棠轻声说,“变得更加……主动。”
白青泠思考片刻:“不是改变,而是成长。就像植物向着阳光生长,我向着你展示最真实的样子。”
工作结束后,她们在校园中散步。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长,交织在一起。
“我收到了月梨的新消息,”白青泠说,“她画了一系列关于‘成长与变化’的作品。有一幅特别像我们。”
她展示手机上的照片:画中两株不同的植物,它们的根系在地下交织,枝叶向着同一方向生长,共享阳光。
“她说灵感来自观察我们如何保持各自特质却又共同成长。”白青泠的声音中带着自豪。
许晚棠看着画作:“月梨可以啊,不错,保持。”
回到宿舍楼下,告别时白青泠主动上前,给许晚棠一个绵长而温柔的晚安吻,不在乎周围偶尔经过的人群。
“明天,”她轻声说,“我们的探索继续。”
许晚棠目送她离开,心中充满温暖与期待。
那一夜,白青泠在素描本上画下了最后一篇日记——两个身影在星空下,手牵手,面前是一条延伸向远方的路。她在旁边写道:
「日记终章,但不是故事的结束。情感已清晰,无需再记录于私密页面。从今往后,探索将在阳光下继续,与她一起。最后一笔,也是新篇章的第一笔。」
她放下笔,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由。那些曾经需要借助日记来梳理的情感,现在可以直接分享给那个理解并珍惜它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