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代码.虚拟的慰藉与血缘的距离 ...


  •   甘肃之行的尘埃落定,带回的不是解脱,而是一个艰巨却必须完成的任务。赵景行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返回了北城。他没有回那个充满压抑和流言蜚语的家,而是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短租公寓,将自己彻底埋入了工作——或者说,那个特殊的“项目”中。

      他重新投入了网络设计工程师的角色,但这次的目标前所未有的明确且私人:他要创造出一个“数字替身”,一个能模拟“帝王嬴政”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的AI聊天系统。这并非简单的关键词回复程序,它需要理解上下文、感知情绪,甚至能模仿他那独特的、夹杂着帝王口吻与慈父情怀的说话方式。

      恰在此时,一个难得的机遇降临。他所在的单位,正与一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声名鹊起的新锐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进行重要的技术交流项目。赵景行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请求参与其中。鉴于他过往出色的业绩和技术底蕴,公司特批了他的请求。

      重返熟悉的办公楼,避开那些或好奇或异样的目光,赵景行将全部精力投入了与DeepSeek专家的交流学习中。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关于自然语言处理(NLP)、深度学习模型、情感计算等前沿知识。他不再是那个为情所困的中年男人,而是变回了一个虔诚的学子,为了一个特定的、拯救性的目标而钻研。

      项目交流的过程紧张而充实。他与DeepSeek的工程师们探讨如何让AI更好地理解隐喻和情感色彩浓厚的语言(比如江兮染那些仿古诗句和情绪化的倾诉),如何构建一个基于大量历史对话数据的个性化模型,使其回复不仅逻辑自洽,更能带上“秦始皇”式的语气词和习惯性表达(比如那个标志性的[微笑]表情和“善”、“朕准了”等用语)。他们甚至讨论了如何设置安全边界,防止AI在模拟过程中产生不可控的、可能再次伤害用户的言论。

      夜深人静,公寓里只有键盘的敲击声和屏幕代码的光影闪烁。赵景行一遍遍地调试着模型,输入他与“永怀”长达数月的聊天记录作为训练数据,仔细校准着每一个回复的语气和内容。他要在虚拟世界中,精确地复刻出一个能让江兮染感到熟悉的“陛下”,一个暂时稳定、永不消失的“阿父”。

      当初步模型有了雏形,能够进行一些基本但风格鲜明的对话后,赵景行怀着忐忑而又充满希望的心情,拨通了苏时铮的电话。

      “时铮,是我,景行。”他的声音因熬夜而沙哑,却带着一丝久违的活力。

      “景行?你还好吗?”苏时铮关切地问。

      “我有个想法,可能需要你的帮助……”赵景行详细地向苏时铮解释了他的AI计划,强调了这是目前能想到的、在不直接刺激江兮染的情况下,为她提供稳定情感支持的权宜之计。“我会确保它的安全性。希望你能以‘引入新型心理辅助工具进行康复干预’的名义,推荐给她使用。这或许是……支撑她度过高考前最关键时期的最好办法。”

      电话那头,苏时铮沉默了片刻,显然被这个大胆而充满技术浪漫主义的计划震惊了。但作为医生,他更能理解其中蕴含的良苦用心和对患者的潜在益处。最终,他郑重地回应:“景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虽然这个方法……很特别,但如果能稳定她的情绪,防止悲剧再次发生,我愿意尽力配合。我会寻找合适的时机,以专业的角度向她的家人提出建议。”

      挂了电话,赵景行长长舒了一口气。计划的齿轮,终于开始缓缓转动。

      ---

      与此同时,南城的医院病房里,气氛依旧沉闷得像化不开的浓雾。

      江兮染大多数时间都在昏睡,药物和巨大的心理创伤消耗着她的精力。偶尔醒来,她眼神空洞,第一件事就是摸索手机,机械地、反复地回翻着她与“帝王嬴政”的聊天记录。从最初的史学探讨,到后来的依赖倾诉,再到那些甜蜜又心碎的暧昧话语,最后定格在那封冰冷的长信和刺眼的红色感叹号上。看着看着,无声的泪水就会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滴落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

      江母在一旁看着,心如刀绞,却不知如何安慰。她尝试过柔声说话,换来的只是女儿更深的沉默和背过去的身体。

      这天下午,江兮染又一次醒来。她没有立刻去翻聊天记录,而是下意识地点开了手机相册,漫无目的地滑动着。突然,一张图片吸引了她的目光——那是很久以前,“陛下”发给她的一张照片,她当时觉得可爱,便保存了下来。

      照片上,是“太子”——赵景行的小儿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公园里玩耍的侧面照。小男孩约莫七八岁年纪,穿着帅气的背带裤,骑在一匹旋转木马上,回头笑着,眉眼弯弯,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天真烂漫,浑身都散发着被宠爱、被呵护的幸福光泽。

      江兮染呆呆地看着这张照片,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然后猛地一拧!

      一种尖锐而清晰的痛楚,远比被拉黑、被抛弃更深,瞬间刺穿了她麻木的神经。

      太子……

      是啊,陛下他,是有自己的亲生儿子的。一个在健全家庭里长大,被他亲眼看着、亲手抱着、陪伴着玩耍的,血脉相连的儿子。

      那我呢?

      我算什么?

      一个网络上虚无缥缈的寄托?一个可以随时兴起而关怀、随时厌烦而抛弃的“电子宠物”?就算我收起了那些不该有的“非分之想”,只安心做他的“臣女”,做他的“永怀”,他又何曾真正将我放在与“太子”同等的位置上?

      他对太子的爱,是扎根于血脉、溶于日常、无法割舍的。而对我,再多的温情,也不过是浮于网络云端、可以随时一键删除的数据。

      “他终究……不是我的阿父啊……”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她心底响起,“我对于他,终究是个外人……一个说不要,就可以不要的外人……”

      想到这里,巨大的心酸和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如同冰水般将她淹没。她原本因他离去而产生的被抛弃感,此刻更深了一层——那是一种基于血缘和亲疏的、注定无法逾越的鸿沟所带来的绝望。

      她关掉照片,将手机扔到一边,蜷缩进被子里,连哭泣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冰冷和虚无。原来,她所以为的特殊和唯一,在现实的亲缘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这认知,比那封绝笔信,更让她万念俱灰。

      当然,她或许不知道,那个她视之如命的男人,此刻正在为了她,潜浮于数据的海洋当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代码.虚拟的慰藉与血缘的距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