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40章 人间安稳 ...

  •   时空碑修复如初,碑心激活,璀璨金光流转不息,仿佛为整个世界注入了沉稳有力的脉搏。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古战场,更似无形的丝线,将并蒂洞天的云雾、小院莲池的涟漪,与沈璃、星阑二人的呼吸神魂紧密编织在一起。此界时空的脉络得以彻底梳理加固,一种宏大却无声的秩序之力笼罩四野,连空气都变得异常清透纯净,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洗涤肺腑,令人灵台空前清明。

      重返雾隐村外那座熟悉的小院,竟有恍若隔世之感。院门前的两株并蒂莲似有灵犀,感知到主人归来与天地间的微妙变化,无风自动,莹白与绯红的花瓣轻轻颤动着,流转着比以往更加温润夺目的光华,散发出的清冷香气愈发沁人心脾,悠远绵长。它们不再仅仅是观赏的景致,更是时空之力稳固于此地的微小却坚实的锚点,与遥远古战场上那巍峨巨碑的气息遥相呼应,同频共振。

      日子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凝滞而美好的琥珀色,真正沉淀下来,流淌出一种此前浴血奋战、危机四伏的岁月里从未有过的平和韵律,缓慢、宁静,却充满了生机。

      每日清晨,天际刚泛起鱼肚白,沈璃与星阑便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在莲池旁。有时,他们并肩静立,双眸微阖,凝神内视,识海中仿佛能“看”到天地间那些原本模糊的法则线条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有序,如同亿万根金色的琴弦,按照玄妙的韵律微微振动;有时,他们只是单纯地站着,目光落在层层莲瓣之上,看晶莹晨露于其上滚动,汇聚,最终坠落池面,溅起细微涟漪,同时将初升朝阳的碎金折射成梦幻的光晕。修行到了他们如今的境界,灵力的积累已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心境的锤炼与同天地法则的深度契合。这份劫波渡尽后得来的安宁,本身便是最好的修行资粮,温养着他们的道心与神魂。

      午后,阳光变得温暖而慵懒,穿过老槐树繁茂的枝叶,在石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人常对坐于此。除了两杯氤氲着热气的清茶,桌上还多了一部时常摊开的《时空录》。长老将其暂留于他们处,言明其中许多关于时空本源的古老记载,或许对他们进一步感悟碑心之力、稳固境界大有裨益。于是,两人便时常一同研读其上那些玄奥古拙、甚至难以用言语完全诠释的符文与图谱,时而陷入长久的沉思,时而低声交换几句感悟,相互印证,相互启发。星阑周身那无形剑意愈发内敛,却也更显森严磅礴,隐含着维护秩序的决绝;沈璃指尖偶尔跃动的红莲业火则更趋精微,炽热中竟隐隐透出一股创造与复苏的生机之意,对力量本质的掌控已臻化境。

      傍晚时分,小院外总会变得格外热闹。常有干完农活的村民路过,憨厚地笑着,将一把新摘的、还带着泥土清香的瓜果放在篱笆边;或只是隔着疏篱,中气十足地喊一句:“沈先生,星阑先生,今日可好?”村里的孩子们更是成了常客,他们不敢进院打扰,却总爱挤在院门口,一个个探着小脑袋,眨着亮晶晶、充满好奇的眼睛。他们最爱听星阑用简朴甚至有些枯燥的语言,讲述仙侠世界里奇特的灵兽、壮丽的秘境、或是某些修士历练的小故事——当然,那些血腥残酷的部分早已被悄然略去。而沈璃心情极佳时,会拿出早就备好的普通彩纸和竹篾,坐在院门槛上,耐心地教他们制作最简单却也充满童趣的莲花灯。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声、争论声,如同山间最清澈的泉水,欢快地流淌,无声无息地涤荡着过往岁月沉淀下的尘埃与血腥气。

      药王谷的弟子每隔一段时日便会送来新采的药材,品质明显优于以往,灵气充沛。谷主的书信也愈发频繁,字里行间除了问候,多是抑制不住的欣喜,反复提及“灵脉得时空碑心反馈,愈发稳固蓬勃,谷中药田气象一新,草药长势极佳,不仅产量翻倍,药性更是纯粹浓烈,远胜往昔”。这份由守护而来的喜悦,也通过这一筐筐清香四溢的药材,真切地传递到了这小院之中,融入日常。

      转眼夏至,草木葳蕤到了极盛之时,漫山遍野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绿意。
      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聚在一起一合计,都觉得必须举办一场像样的庆典,以庆贺灾难彻底平息,天地重归安宁,更是为了感念沈璃与星阑如山似海般的守护之恩。
      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全村男女老少的热情响应。妇人们拿出看家本领,巧手将以秘法采集、保留了灵韵的并蒂莲花瓣,细细捣出花汁,融入雪白的米粉中,蒸出一笼笼清香扑鼻、粉嫩可爱的莲花糕;又将完整的花瓣浸入清澈的米酒中,封坛窖藏,酿出色泽粉澈、甘醇清冽的莲露酒。孩童们负责奔跑嬉闹着,去莲池畔采摘最新鲜、最完整的花瓣,小心翼翼地送至灶间。男人们则杀猪宰羊,搬出窖藏了多年的好酒,一片热火朝天。
      宴席就设在村中最大的打谷场上,长长的木桌拼在一起,摆满了各色乡土佳肴,正中央最显眼的位置,便是那莲花糕与莲露酒。夜幕降临,无数火把被点燃,插在四周,跳动的火焰映照着一张张淳朴而欢快的笑脸,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气、酒香与淡淡莲香。
      老村长被搀扶着,颤巍巍地举起了盛满莲露酒的粗瓷碗,面向沈璃与星阑所在的方向,声音因激动而格外洪亮,带着最真挚的颤音:“乡亲们!咱们今日能有这安稳日子,能围在这里吃上这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靠的是谁?全靠沈璃姑娘和星阑先生!是他们!一次次不顾性命,击退邪魔,稳固了咱们头顶的天,脚踩的地!咱们雾隐村才能有今天的太太平平!这第一碗酒,咱们一起敬他们!愿二位仙福永享,恩泽绵长!也愿咱们雾隐村,永远如今日般安宁、兴旺!”
      “敬沈璃姑娘!敬星阑先生!”村民们轰然应诺,情绪高涨,纷纷举起手中的酒碗或茶杯,目光齐刷刷地投来,里面盛满了毫无保留的感激与敬仰。
      沈璃与星阑起身,接过村民热情递来的酒碗。碗中酒液晶莹粉透,荡漾着莲花的冷香与粮食的醇厚。两人相视一眼,将碗中酒一饮而尽。酒液清甜,却远不及流入心中的那份暖意。此情此景,万人同心的真挚谢意,胜过世间一切灵丹妙药,是最好的心境的滋养。
      宴席直至深夜才在欢闹中渐渐散去,星阑悄然抬手,引动天上璀璨星河与河中闪烁的灯影倒交织,化作一条蜿蜒绚烂的光之路径,柔和地照亮每一个村民归家的脚步,宛如仙人执灯,护佑凡尘。

      自那日后,小院愈发显得宁静祥和。沈璃有时会坐在窗边的书案前,就着温暖的日光,执笔记录一些日常巡查的日志与修行中的细微心得,笔尖沙沙,神情专注。星阑则总是在一旁安静地烹煮新茶,待茶香四溢,水温恰到好处时,便无声地将一盏清茶递到她手边,动作自然流畅,仿佛已重复了千百年。
      偶尔,沈璃从书卷中抬头,便会撞进星阑始终落在他身上的目光里。两人相视一笑,窗外是静谧的庭院和摇曳的青莲,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不再仅仅是那对需要仗剑天涯、守护苍生于危难之间的传奇道侣,更是在这最平凡的人间烟火里,找到了彼此最终归宿的寻常人。岁月静好,云卷云舒,大抵便是如此模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