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训场偶觑侧影娴 ...
俱乐部的训练日复一日,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向前推进。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恒定不变的气息——木质棋子的微香、旧书页的沉味、以及无数大脑高速运转时散发出的、近乎焦灼的静电感。阳光每日透过巨大的玻璃窗,以几乎相同的角度移动,在地板上划出明亮的光斑,又悄然褪去。
陈疏桐的生活也被纳入了这种固定的节奏。上学,训练,打谱,复盘,周而复始。她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象棋知识,将那些复杂的开局变例、中局战术、残局定式,一点点拆解、消化、融入自己的体系。她的等级分在缓慢而坚定地爬升,在提高组中,也逐渐从新面孔变成了一个令人不敢小觑的对手。
然而,某种难以言喻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她发现自己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将全部心神毫无保留地锁死在自己的棋盘之上。她的注意力,总会像被无形之风撩动的烛火,不由自主地飘向一个固定的方向。
沈青言。
她似乎总是比她稍早一些到达俱乐部,通常独自一人,背着那个质感很好的深色帆布包,安静地走到属于高水平学员的专属训练区域——那片用稍高的隔断略微区分开的、配备了更好棋具和电脑的空间。
陈疏桐的目光,会在她不经意抬头的间隙,越过层层叠叠的棋盘和低俯的人头,精准地捕捉到那个身影。
她看到沈青言与她的专属教练——一位据说曾是国家级大师的中年男子——低声交流。她听不清具体内容,只能看到沈青言微微侧头倾听,时而点头,时而用指尖在棋盘上快速点出某个位置,神情专注而认真。教练则会露出赞许或思考的表情,偶尔会拿出平板电脑调出资料进行分析。那种交流,专业,高效,带着一种令人羡慕的、被精心雕琢的氛围。
她也看到沈青言独自复盘时的模样。通常是训练间隙或结束后,其他人或放松或喧闹时,她仍会独自坐在那里,对着棋盘,一动不动。有时是凝视着刚刚结束的对局,指尖无意识地在棋子旁虚划;有时则是摊开一本厚重的棋谱专著,对照着上面的经典局例,默默推演。侧脸在灯光下显得宁静而专注,长睫低垂,仿佛隔绝了周遭的一切喧嚣,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与那六十四格之间的无声对话。
那份极致的沉静和专注,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让陈疏桐每每瞥见,心脏都会像是被轻轻捏了一下,泛起一种混合着向往和轻微刺痛的复杂情绪。
她甚至会下意识地模仿。
当教练讲解时,她不再只是被动记录,开始尝试像她想象中沈青言会做的那样,去思考每一步背后的深层逻辑和战略意图,而不仅仅是具体的战术手段。复盘时,她也逼着自己坐得更久,看得更深,试图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平淡着法下的、细微的局面性优势积累。
有一次,李教练讲解一个著名的后翼弃兵开局变例,分析了黑方一种看似被动实则坚韧的应对方案。 “这种下法,需要极强的耐心和局面理解能力,”李教练总结道,“急于反击反而会落入白方的陷阱。要像……嗯,要像市中心的沈青言那样,她处理这类局面就非常老道,稳得住。”
教练无意间的举例,让陈疏桐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她下意识地抬眼,飞快地瞟向那个专属区域。沈青言似乎并未听到这边的议论,正专注地看着自己的电脑屏幕。
但陈疏桐却无法平静了。她低下头,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的变例,仿佛那简单的棋局示意图上,忽然蒙上了一层属于另一个人的、耀眼的光晕。
她开始更加疯狂地寻找沈青言的公开对局记录。不仅仅是为了研究棋艺,更像是一种隐秘的探索。她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思考,支撑起了那样从容不迫的棋风;是什么样的经历,塑造了那样沉静如水的性格。
她在一个专业的象棋数据库里,找到了沈青言近几年的几乎所有比赛棋谱。她将这些棋谱打印出来,装订成厚厚的一册,每晚做完功课和常规训练后,就在台灯下逐局研究。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看懂胜负关键,而是试图去还原对局时的情境和心态。她会想,在面临时间压力时,沈青言会如何分配时间?在局面陷入僵持时,她会如何寻找那微弱的突破口?在获得优势后,她又会如何稳妥地转化为胜势?
她甚至开始模仿沈青言的记谱方式——用极其简洁的符号和关键词,标注下关键回合的决策要点和可能的替代方案,字迹工整清晰。
这个过程,既痛苦又令人着迷。
痛苦在于,她一次次深刻地体会到那种令人绝望的差距。沈青言的棋,像一座结构严谨、无懈可击的精密建筑,而她自己的,则更像是一把锋芒毕露但可能伤及自身的利刃。
着迷在于,她仿佛透过这些冰冷的棋步,窥见了一个截然不同却又无比强大的灵魂。那种建立在绝对理性和深厚功底之上的自信与稳定,对她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这种隐秘的观察和研究,像一条暗流,悄然改变着陈疏桐。
她在训练中对弈时,偶尔会下意识地走出一两步带着明显“沈青言风格”的棋——不追求 immediate 的攻击性,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局面控制。这种改变有时会让她原本的对手感到不适应,甚至让她自己都感到一丝陌生。
李教练最先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一次训练赛后,他看着陈疏桐复盘时记录的笔记,那些工整的关键词和局面评价,忍不住惊讶道:“疏桐,你最近……思路开阔了很多啊。开始注重局面控制了?这是好事!不过,”他话锋一转,略带疑惑,“这笔记的风格,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陈疏桐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合上了笔记本,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低声说:“就……随便记记。”
李教练看了她一眼,没再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博采众长是好事,但最终要形成自己的东西。别人的路,再好,也不一定完全适合你。”
教练的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某种她不愿承认的沉迷。她是在模仿沈青言吗?她试图变成另一个她吗?
不。不是的。
晚上,她对着那厚厚一册棋谱,再次陷入沉思。
她不是在试图变成沈青言。她知道自己永远也成不了那样。她没有那样的家境,没有那样的资源,没有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从容气质。
她只是在……学习。学习那种强大的方式,学习那种稳定的心态,学习如何将手中的利刃,打磨得更加精准、更加致命,同时,也要为自己锻造出一副足以保护自身、稳步前进的坚韧铠甲。
她要吸收那份强大,然后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挑战它,甚至……超越它。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种战栗般的兴奋。
她再次抬起头,目光穿过房间的墙壁,仿佛能再次看到训练室里那个专注的侧影。
下一次。下一次在正式的赛场上相遇,她绝不会再像上次那样,被轻易地击溃。
她会让她看到,一块粗砺的矿石,经过烈火的反复灼烧和自身的千锤百炼,最终能绽放出何等夺目的锋芒。
她拿起笔,在新的笔记本上,用力地写下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和训练目标。字迹依旧工整,却带上了一种属于她自己的、锐利而坚定的力度。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棋盘冰冷的棋子上,泛着清冷的光。
那光里,映照着一个悄然蜕变、蓄势待发的灵魂。
---
(正文完)
这一章是疏桐心态转变的深化!她从单纯的关注和比较,进入了更深层的学习和模仿阶段。那种“向着你看齐”甚至“想要成为你那样强大”的心情,是崇拜、是嫉妒、也是爱的微妙开端。教练的话点醒了她,模仿不是终点,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成长。她开始有意识地融合青言的稳定和自己的锐利,这种蜕变太令人期待了!下一章,会有机会让青言察觉到疏桐的这种关注和改变吗?比赛越来越近,她们的第二次交锋会在何时到来?期待大家的评论和猜测!收藏和票票拜托大家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训场偶觑侧影娴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