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宠与不宠 ...

  •   “太后娘娘明鉴。”果如她所料,太后当日便已未雨绸缪,不过是挨着日子,将局布得更周密一些。

      “也怪不得这些日子洛妃娘娘告了假,想必也合该多养养。”

      待太后敲定大局之后,严尚宫自是将一肚子花花绿绿的点子使出来讨太后的巧:“如此,奴婢也当尽快将洛妃娘娘的绿头牌撤下来。”

      顾太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当是如此。”

      早有准备的严尚宫从衣袖中取出《彤史》,她正欲推举之前送了她不少财物的后宫嫔妃,却转念一想,何不将那个她看不透的宋才人推了出来呢?

      顾太后将她留在暖香坞抄经,不就是想要度其品行以择拣用么?太后不好明堂正道老了脸去管宣帝闺房之事,她这个作奴才的少不得出面张罗。

      因道:“这一月,还是如常,只除了外头那位,君上倒也是雨露均沾。”

      “可怜见的,”严尚宫果然是她的给事中,色色想得齐全,顾太后叹了口气:“据哀家看来她倒也是个四角俱全的孩子。”

      严尚宫见顾太后叹气,也颇为动容:“宋才人想也是挺灰心的罢!”

      “怎么,”顾太后一脸疑惑:“她可有抱怨?”

      严尚宫连忙摇头:“奴婢从不曾听见宋才人有抱怨!”

      不如就借太后之手,试一试……任宋才人如何遁形,终也是要露出原形不是?身为六局尚宫,她有的时间与各宫周璇。

      “奴婢其实心里挺敬重宋才人的,”严尚宫明着力挺,暗中却意味深长道:“宠辱不惊这在宫里便是难能可贵了。”

      相信聪慧如顾太后,必定听得清楚又明白。顾太后“嗯”了一声,便歪在大迎枕上阖目养神。
      整座内殿静了下来,风雪打在窗棱上,“沙沙”作响,内殿与暖香坞侍候的宫人极多,却连“咳嗽”声也不曾闻得。

      严尚宫见好就收,便躬着身子倒退而出,经过暖香坞,见宋玉妆专心致志,只伏案抄经,其余诸事并不放在心上,笑意,便漫漫浮上她的唇角。

      在后宫里,任何一个女子的宠与不宠,非但嫔妃们说了不算,只怕宣帝说了也不算。她虽不知顾太后为何迟迟不肯替宣帝册立皇后,但始终觉着太后其实才是最想要将后宫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心里的人。

      若顾太后真信得过冯昭仪,又何必让她尽力帮着。

      她从来就看得明白,顾太后如此重用她,只因她是一个奴婢,手中就算握有实权,名不正言不顺也绝无可能攀上高枝拥有尊宠的地位。

      即使她早已是宣帝的女人了,很久以前,她就侍奉过宣帝,可顾太后却密而不发,瞒过了所有的人……

      往事,便如眼前越下越大的雪,很快湮没了严尚宫双目所触及的一切。

      “当、当——”

      暖香坞内多宝阁上的西洋自鸣钟响了两声,玉妆望了一眼,换算得极快,眼下已是申时,宫中御膳厨房的宫人已抬着太后的晚膳已进了暖香坞。

      内殿贴身伺候太后的宫女便簇拥着太后走出来,玉妆连忙起身告辞:“回太后娘娘,天色已不早了,各宫皆已传膳,臣妾就不惊动太后娘娘用晚膳了。”

      “今儿也别急着回去,来来来,坐下来。”顾太后和悦的招了招手,示意玉妆坐她的在下手,“哀家一个人用晚膳也怪冷清的,不如你就陪陪哀家。”

      玉妆福了一福:“是。”

      因顾太后并不止一次款留她,比起第一回陪顾太后用晚膳她自是从容了许多。

      玉妆曾留意过太后用晚膳,总是细嚼慢咽养身,便一声不吭,甚至于很少夹菜,只在近前夹上两箸,且从不过三回。

      顾太后望着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不过略动了动一双镶银白玉筷子,便命人撤了下去……宫人们见今日御膳厨房所备的膳食似乎皆不入太后的眼,又连忙抬上点心。

      望着一道道做得极其精美的点心,顾太后这才微微一笑,玉妆和宫人们总算暗暗松了口气。

      玉妆记得太后素喜甜烂之食,便夹了一块枣泥山药糕,笑道:“今儿的枣泥山药糕蒸的极好,入口就化,做得也很精致,正所谓是色香味美,太后娘娘不如尝一尝?”

      顾太后撷了小小块送入口中,赞道:“果然不错。”

      她忽又想到了什么,因向玉妆说道:“若配上前几日御茶房做的杏仁露就是双绝了。”

      “正巧都备有,”

      玉妆一眼就瞧见膳桌旁的食盒内盛着一大海碗露,刚要命宫人去取,顾太后却拦住了她:“罢了!六、七分饱便是了。”

      “哀家记得君上最爱这个,”一提及宣帝顾太后平和的眉目里自是流露出慈爱,她似有心却有无意道:“若宋才人不嫌麻烦可否替哀家走一趟送了过去……”

      玉妆便坐了围轿,身后跟着的不独只是小容,还有永寿宫的宫人,提了食盒跟着她一道往宣帝的乾元宫而去。

      她有些无奈的望着轿窗外苍青的天空,还是避不过啊。

      乾元宫极大,在苍青的夜里一眼望不到近头。整座宫殿灯火辉煌,将大雪纷飞的琉璃世界照的如梦似幻。

      玉妆下轿时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这还是她第一次来乾元宫,若非太后的眷顾,只怕她这个弃妃,是没有机会入乾元宫的。

      玉妆便在乾元宫宫人的引领下,顺着依山势而建的爬山游廊往宣帝所居住的寝殿——瀛海走去。整座游廊每三、五步处便悬挂着一盏八角宫灯,皎皎若明月,一路流光溢彩,蜿蜒到瀛海。

      踩着重重灯火,这令玉妆大有恍如隔世之感。

      犹记得,菱花镜里形容瘦,望穿秋水不思归。

      那年,自去别庄的路上救了顾云阳,他两个便总在一处,再也没有分别过。宋家的别庄就建在京城外的君山上,欲上高楼,也要走这么一条长长的山路。

      到底是官宦人家,比不得皇家气派,只在上山的时候,有大批奴仆打着灯笼在前头照路。

      “这个给你。”见顾云阳跟着她的轿子走在身后,她命轿夫略了停了停轿,将握在手中的玻璃绣球灯递给他。

      那时,云阳哥哥还是个大孩子呢!比她大不了多少,搔了搔头:“男子汉大丈夫不用这些闺阁之物。”

      她“咯咯”的笑了:“这有什么呀!左不过是点灯上路,难不成不拿这灯就一定是男子汉大丈夫,恐怕不见得吧。”

      “其实,”他有些犹豫的接了过来,憨憨一笑:“我是怕手拙摔坏了,这东西精致,想必也是泊来之物。”

      她那时就怎么没想到,他能够说出泊来之物四个字其眼界便是不同一般呢!她怎么就没多长个心眼,他究竟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跌了人值钱,还是跌灯值钱。”她总笑着,脆生生的声音便如檐间迎风而起的风铃,玉妆不容纷说将绣球灯塞入顾云阳的手中。

      “那我走在你身旁可好?”他高高的举着那盏玻璃绣球灯走在她的轿子身边,灯火摇曳间,她分明看到,他黑亮的眸子也有两团火苗子在跳动,很热很暖。

      “宋才人娘娘,君上正在召见宗亲,劳您移步至瀛海外的围房稍等片客。”

      乾元宫大总管李十全迎了上来,玉妆定了定神,果见瀛海外廊子底下有十来间小小的围房,便撩裙子跨过那高高的门坎往围房内走去。

      小小的围房内并不曾点地笼,连薰笼也未曾置办,想来宣帝从不出入此处,这几间屋子多是用来等候宣帝召见而落脚的偏厅。

      李十全儿有些歉意道:“宋才人娘娘,这个是手炉和脚炉,还有炭盆子一会儿也会抬进来,少不得教您受委屈了。”

      玉妆摇了摇头:“劳动公公了。”

      就算是顾太后打发她来办差的,但她很知道自己在后宫中的位置。她只是个无宠的弃妃,宣帝没让她在风雪里等一晚上,已经是很礼遇了。

      毕竟,初夜侍寝,她虽不情愿,但回想起来多少还是有些感到难堪。

      “哟,我当是哪宫妃子,”太和郡主冷不防推开围房的门,漫天风雪便从她的身后涌了进来,“我就说呢!说是洛妃、冯昭仪,君上哥哥怎么值得让人这么干等着。”

      既然宣帝召见恭亲王,太和郡主会出现在瀛海也是理所当然,这一次,玉妆很得体的向太和郡主行了见礼。

      太和郡主微微一怔,没想到宋玉妆竟是大好了,见了她居然波澜不惊,因笑道:“真真事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来,我们宋才人娘娘最会见风使舵,说话就将前尘往事抛在脑后,赶着巴结君上了。”

      屋子里已经很凉很冻人了,但比起和起太和郡主的尖酸刻薄,这都一切都算不得什么,玉妆也不会理会她,只静静的坐在圆凳上抱着手炉。

      以她对太和郡主的了解,若她不理会她,便会逼急她,逼得她手足无措又向她叫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