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起因 ...
-
几乎每个家里都有病人,或大病或小病,但不是每个家里都有精神病人,很不幸,我们家有一个,当然,我要说的并不是我们家的精神病人的事情,他没有什么可说的历史,也没做过什么值得说的事迹。我故事的主角是我在看望我们家的病人时认识的,其实也就是发生在前几天的事情,坦白说,到现在为止,对这个故事我也还没听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这个精神病人的故事太过神奇,我是个正常人,都不得不叹一声这个病人好强大的心理世界。所以忍不住,就把至今为止我和他交谈过的内容记下来,以作茶余饭后之乐。
2010年12月3日下午三时左右,我和父母刚刚和护士一起压住了我们家里的病人打了镇定剂,我走出病房,坐在椅子上透气,在我对面站着一个病人,看着窗外,很悠闲的样子,能在外面活动并且没有陪护跟着的,都是病情不大严重的病人,此时楼道里人比较少,只有三三两两的护工聚在一起聊天,我手机正巧响了起来,反把我吓了一跳。接了电话,是几个好友约我明天出去玩,其中一个人发神经,最近宫廷戏看多了,非要去故宫,说是一定早去早回,10点进去,12点就出来找地方吃饭,我在电话里骂他故宫有什么劲,外国人比中国人多,没什么看头,还大的能把你走的腿软,再说,就进去2个小时怎么对的起我付出去的昂贵的门票钱。手机里面朋友说了声没劲,寒暄了几句就挂了电话,我把手机塞进包里,再抬头时站在窗边的人回头冲我笑,是个老头儿,这笑容很是慈祥,却让我有一点儿发冷。我不自然的回了个笑,顺便在这里给大家温馨提醒,这个世界上,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是永远不能惹得。
谁想到对老头儿笑了后,老头倒走了过来在我身边坐下,我有心赶紧走,又觉得不大合适。就往边上蹭了蹭,拉开了些距离,老头儿侧过头来竟然和我说了话,
“你觉得故宫没劲么?”
人家既然问了,我不好不理人家,就含糊的说,
“嗯,是。没什么可看的,不过就是几间房子。”
老头儿把头转过去,手在腿上点了个拍子,
“这么说就不对了,我在故宫工作过很多年,故宫啊,可不止是几间房子那么简单。”
大家都知道,老人本来就已经属于社会中的孤立人群,得了精神病的老人更是,我开始想老人好不容易逮到人可以听他说话,肯定是絮叨没完了,看着病房里的爸妈还没有要走的意思,我也就权当是累计人品,所以随口接了下去,
“看过不少关于故宫的传闻,故事什么的,说的神乎其神,您工作的时候遇见过?”
老人不置可否的笑笑,
“遇见没遇见的,人在河边走,总会湿鞋的。”
我听了好笑,这就是遇见过的意思了,我本人对奇奇怪怪的各种事情都感兴趣的很,老头儿既然有东西要说,我不如凑个耳朵听一听,
“那您……和我说说呗。”
老人叹口气,
“这故事,我年轻的时候讲过,没人信,我也就不讲了,现在,没想到还有人想听。”
之后,老头儿开始讲他的故事,当然,我把他的话润色了一下,因为原话什么的,我也不可能一字不差的记下来。
“四十年前,我是故宫里的一名巡查员,这个工作我不是很喜欢,因为人手不够,巡逻经常是一个人。闭了园的故宫安静的可怕,阴风阵阵,我总好像能听到随处可闻的脚步声,窸窸窣窣的衣服摩擦声,甚至于女人细细的说话声。刚到故宫工作时我还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害怕的事情当然不能和别人说,省的被人笑话,所以打肿脸充胖子,每天闭院,拿着手电壮着胆子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在空旷的各殿间巡查。故宫里是没有路灯的,入了夜黑的慎人,或许是常年的黑暗与精神极度紧张使我最终出现了妄想,我至今不能确定我见到的发生的事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我的臆想,毕竟,我现在是个精神病人,在医院的单独病房里,至于我在故宫工作过,也许,也不过只是我的幻想而已,然而我确定的只有一点,我不是个小说家,我不会编故事,即便事情真的没有发生过,在我的记忆里,这些都是清楚的,切实发生过的。我经历过他们,每一件都历历在目,如同昨日。”
那日我同往日一样拿着手电在乾清宫前巡逻,远远看见有个亮点在门口处晃了一下,在这里本来我就神经紧张,看见亮点,心几乎漏跳,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转过去跑回值班室锁好门等同事回来,然而前些天一直有文物失窃的秘密通知,那亮点若是个贼,明日若再丢什么东西,我和同事都不会好过,再说,挣得是这份儿钱,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故事刚要进入关键点,妈爸却正好完了事要回家,我遗憾的站起来,跟老头儿说明儿一早过来听故事,老头儿晃悠悠的站起来,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