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四十五 ...
-
婚礼迅速地筹备起来,孙刘二家都防着对方变卦似的,风风火火地操办起来。
这一日,吴侯府上的使者前来,周府总管出门迎接,使者在门口客套两句,道:“今日前来,请都督府的二位公子,刘皇叔与小姐大礼,典礼之上,须十六对童子童女捧奉东吴为小姐置办的嫁妆献礼,请二位公子随小人入府。”
周府上总管赔笑道:“公子们今日去城外听先生开坛讲学,来回恐路途遥远,耽误大事,上使不妨去别家。”
使者道:“再无比都督家的公子门第身份更合适之人,还烦请将公子们接回来,小人在此等候——”他想了想,又道:“若只有循公子一人,亦可。”
总管道:“既如此,请上使堂上用茶,我立刻派人去寻。”
使者从白天等到傍晚,又到星月升空,也不见人回还。他倒有耐心,不肯离去,坚定地坐在堂上等,与管家二人对坐对看,面面相觑。
忽闻门口报都督回府。二人赶紧起身,迎到屋外。管家把事情原委回禀,周瑜自吕蒙手中接过地形图,展开观看,没听几句,直接回绝:“我儿子不去。”
使者苦着脸道:“都督……”
周瑜放下手中事务,道:“他二人出外游学,我亦不知在何处,上使请回。”
周瑜连敷衍都懒怠圆慌,来使无可奈何,只得告辞。
过了两日,清晨,都督府偏门拉开一线,周胤的小脑袋探出来,门人尚不及阻止,他已兴冲冲从高门槛蹦出来,跳着跑到街上,对面忽而闪出白面官衣的陌生人,微笑对他说:“周二公子。”
周胤其实不知有甚么事,却立即道:“我不是周二公子。”
陌生人道:“公子莫诓小人。”
周胤歪着头道:“大人认错了,我是二公子的书童。大人要找二公子,我替你寻。”说罢调头往家跑,却一头撞到白胡子老者,周胤“哎哟”一声向后跌去,张昭一面扶他,一面苦笑道:“胤儿莫调皮。”
张昭带来了吴国太的信,因周瑜不在家,便请示夫人,小乔心中虽忐忑,暗中派人去禀报都督,一时却无回音,又见了国太的召谕,僵持了半日,不得不放行。
吴侯府的车去后不久,吕蒙的快马便到门前,吕蒙来不及下马,便问,“人呢?”
门上道:“刚接走。”
吕蒙听罢,勒紧缰绳,高声道:“回禀都督,我送公子去,如何送去,便如何接回来,请都督放心!”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一骑烟尘中。
周循周胤到吴侯府中,便和其他几十个宗室家的孩子一同习礼,捧奉的是很轻巧的玉器珠宝,借助孩童之手,无非是图吉祥之意,礼仪却极繁琐。
晚间,孙权专程接二人一同吃饭,准备了珍馐佳肴,又做了小孩子喜欢的各色糕点,吃罢饭,留他们玩耍,问他们在家做些甚么,学了些甚么,听闻二人学过甚么,便兴致勃勃要他们演示。
习礼一日,孩童其实已疲惫,孙权却一直同他们说话,又搬各种新奇的玩具赠予他们,直到三更才安排二人就寝。
周循凌晨就发了哮喘,孙权把整个吴侯府的医官们都折腾醒了,幸而无碍,饮下汤药又睡去。
次日孙权便不让周循再去研礼,进出皆带在身侧,只让他在府中游玩,常同他聊天,周循同他哪里会有甚么可说的话题,不过听他漏着风的语调,孙权就常大笑,最后逗得周循也莫名地一同咯咯笑起来。
周循诵文背诗,有时答了一句话,孙权就有所赏赐。
日中,孙权亲自安排周循在书房的侧屋里午睡,夜里,带周循周胤去步夫人处,交予步夫人照顾。
鲁班见周循每日竟不用去研礼,在孙权身侧游玩,也有礼物无数,便也不肯去做那些枯燥的练习,向步夫人撒娇:“怎么父亲对周循比对女儿更疼爱!”
步夫人道:“循公子是客人,同自家人岂能一样?”
大虎攀着步夫人的膝盖道:“那让周循也变成我们自家人罢!反正我要同他一样!”
周瑜回府见到信书,他明白国太的意思,他的儿子如果能于孙刘联姻的婚礼上奉事,无疑是整个江东最有效的示好姿态。信末又言道:当日公瑾为质子一事奋不顾身,对孙氏子孙视如己出,今日必效仿待之。
三日后,孙小妹出阁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