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丹枫城战役胜利 ...
-
丹枫府此刻早已乱作一团。
原先此地只有一万驻军,但多年下来扩备到三万人,这也就助长了府司的野心。
不过即便是府司暗地有三万人马,可他同样没有胆子直接自立为王,只能一直低调行事。
然而最近府司一直有所行动,并且行事越发乖张,这都是因为晏府给的底气。
府司原以为自己只要娶了晏府大小姐,就是给了还义军明显的信号。那就是自己要与他们同盟。
哪怕是暂时的,但只要在外人看来,还义军站在自己这边,北朝胡帝军队就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府司赌错了。
当他将各地的驻地头领邀请到丹枫城参加他的婚宴,还义军,不,晏府却给他当头一棒。
还义军直接将丹枫府包围,各地有头有脸的人一瞬间变成人质。
原本三万驻军也在昨晚被还义军击溃,战力简直不堪一击。彻底打碎府司的梦。
即便他已经控制晏府上下,可晏府却成为他的烫手山芋。
因为还义军的陆长风,根本不领情,就算杀了晏府的人,他也只会变本加厉屠杀虏人贵族。
这不已经连夜攻破三座城,抓了当地的虏人贵族剥皮抽筋,极大助长当地梁人的胆子。
原先已经服服帖帖的梁人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野心被利用了。
府司紧握双刀,他最后怒不可遏直接朝晏二爷劈去。
晏二爷非但不怕,反而将脖子伸过去,冷笑:“来!砍!不砍是孙子!”
谁都知道还义军抛弃了晏府。
晏府上下都是棋子。就算杀了他们也只能泄气。
尤其是晏府大小姐,还义军大将军最在意的人此刻已经不在晏府,其他人陆长风根本不管对方死活。
相反只要晏府满门被屠了。就会被树立起来当标杆,那么后面陆续会有梁人加入起义的阵营。
可别小看了这个世道对英雄的推崇,与大义牺牲的人立起的标杆。
无数次虏人政权都被这可怖的精神所震撼过,甚至惧怕过。
只要丹枫府起义成功,那么附近的几个府,便不日也会走早反北朝的路上。
府司深感无力,他是个混血儿,在梁人眼里是杂种,在虏人眼里更是上不了台面的杂种。所以即便他早年有功也只能窝在一地当府司,而不能进入京都为官。为官的都是一些贵族后代,继承的是世卿世禄制度,有战功也永远比不上羊水分岭。
他不甘心啊!非常不甘!
现在更是被梁人利用!
“哈哈哈哈哈!”府司绝望地仰天长笑:“天不站在我这边!”
晏二爷趁机劝告:“你若是归降了还义军还有命活,但继续负隅顽抗,就只有被剿灭的下场。”
“北朝此刻怀疑你,绝不会派兵过来支援,只会等丹枫府千疮百孔,再派人坐收渔翁之利。”
“翎儿就算准你们内部的斗争,才会出此计谋!”
提起晏长翎,府司目光有些许复杂,但更多的是恨意:“我现在还没有输给还义军,只是输给晏长翎罢了!”
“未料到,一个女子竟然也有如此惊世之谋,还敢于以身入局,真是令人佩服。”嘲讽的语气落下。
外面的虏兵将领闯入府内急忙汇报:“启禀府司,西郊破点了。”
“还义军已经攻破外城,朝我们这边来了。”
“您快撤退吧!”
“三万人难道还不能够顶一个月吗?”府司原本嘲讽的表情顿时怒沉下来:“我平常是怎么养你们这帮废物的!”
虏兵将领脸上露出难堪的表情,可随后赶忙汇报:“府司,您根本不知道前线发生什么了?”
“我们五千人守着外城,可突然城门开了。谁也不知道怎么开的,只听见几声火铳的动静,然后还义军就冲进来了。”
“什么?”府司很快反应过来。
前阵子他派人调查火铳失窃的一事,如今却能莫名联系起来。
他惊得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直呼:“失算了。果真是失算了。”
“原以为丢掉一两把火铳根本不足为虑,只是防着暗杀便可。”
但谁也没想到一把火铳同样可以暗杀城门将,奇袭,里应外合开门。
这是从未见过的战术。
原先只在一些游击术,可游击都是骑兵。
如今才是真正见识到火铳游击的战术。
未曾想梁人那边已经有人能用了!
虏人到至今还只是排队腰射!而梁人已经进化到可以配合战争使用了。
“快着书信通知宣州府,让他们派人过来支援,就说本府司得到很重要的情报,于我北朝有利!”府司觉得自己抓到最后一丝转机,急忙吩咐人私下离开丹枫府通知北朝。
此刻府司摇摆不定的立场,因为性命而落定。可已经来不及了。
西郊破城之后,姜宝意就一直在暗处负责打游击,或者藏在部队后面打黑枪。
直接干掉了对方的将领。将领倒下无人命令,虏兵乱作一团,即便有人很快接替将领发号施令,但也很快被击毙。
这种斩首战争,虏兵从来没遇到过。
余下的虏兵不敢逃只能拼命厮杀到最后。
可即便如此组队的队主也很快死于枪下,连小团队作战都无人组织。
虏兵就跟无头苍蝇,被还义军牵着鼻子走,逐个分散击破。
直到丹枫城兵临城下,所有虏兵被这股奇袭给惊悚到了。
但凡有军衔的人不得不脱下衣服,绑白布发号施令,或者临时变阵,长官死下属接替的的命令。
可虏兵哪里遇到过这种将领变更速度如此之快的战役,几乎被大小不同的命令给淹没了。无法及时跟进命令,信息流传更新缓慢,导致实力最后再强都只能变成无头苍蝇。
这些还是散兵。
丹枫城的五百骑兵穿梭在各巷道击杀还义军士兵。
到底是精锐,即便将领死了,很快就能变换队形由队形位置指挥。无论怎么打队形都不会变,战斗力也不便。
那么暗杀也变得难了起来。
姜宝意躲在屋顶,眼睁睁看着一队五十人的还义军士兵在一刻钟被屠杀干净。
对方才只有十个骑兵。
她就意识到虏人强弩以末,骑兵仍旧是最强的。
步兵弱,但游击强。
于是她闭眼分析一下,最后朝周家兄弟还有瘦猴命令。
“堆沙袋建战壕。按照我给你们训练的那样,虽然才几天,但这种简单的课,你们应该记住了吧?”
瘦猴不用说了。
周家兄弟的协调更重要。
周家兄弟赶忙用课上学的顺口溜重复一遍:“遇巷战不要怂,装沙袋抗建楼,到脖子留洞子,洞子就是开枪眼。”
“没有袋子不要紧,随地杂件快摆高。找准地就开挖,地上泥土焉能用。”
“对!行动!”姜宝意十分满意点头。
周家兄弟立即带着二十人去附近巷口开始收集各种板车甚至把附近丢下的一些杂物石磨都拼凑一起。
瘦猴带着二十人熟练在丹枫城附近收集草垛,有一捆是一捆,分散裹一起。
起初神枪营的新兵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
直到瘦猴轻车熟路道:“待会咱们就佯攻,将烧着的稻草往巷道丢。”
“十六什长,这有什么用?”有新兵忍不住问。
瘦猴道:“这里的巷道,曾经我和百长都躺过,自然知道附近的地形。”
“刚好骑兵就在□□口,这里道路四通八达就是骑兵的优势,可这会要是在各个路口燃烟,咱们只在不通风的地方燃,势必会扰乱一些骑兵的视线。”
只要有一队乱了。
这个铁十角的优势就削弱了。
新兵不知道这个理论行不行得通,当捆好的草包点燃就往巷尾扔,巷尾瞬间变成一根烟管不断往外冒烟。
一队队骑兵有序穿过,可随着次数增加,竟然速度变慢了。分明是干扰成功了。虏兵的阵型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动摇,或者领队的人根据地势判断形势时稍微慢一点,然后便遭遇无法承受的代价。
之后便听见附近传来:“一队火铳手准备!”
姜宝意的声音传来,正好一整排的枪声响起。
零零散散倒下。
虏骑们愤恨不已:“快调整队形!转北。”
果然是专业的骑兵很快知道这是干扰。骑兵的优势就是速度,但凡慢一点就容易成为靶子。
反而优势减退。
可骑兵的速度加快又进了姜宝意另一个干扰战术,那就是心理战术。
骑兵慢下来就会急忙找补跑越快越好。
可这时周家兄弟已经在清理的道路堆好了一个拼凑战壕,足有一人高。就算马能跨过去,他们也很快会转移下一个正在挖的战壕。
速度很快。
姜宝意同样没闲着,她在骑兵无功而返第八圈扫荡后,立即安排:“二队三队扫射。五队六队,其余队伍弹弓准备!”
干扰和击杀混合在一起,那么骑兵就分不清下一波攻击是枪杀还是被几个石子打伤了。
于是在这种毫无分寸,难以分析出什么战术,或者说明知道只是干扰佯攻,并非主战场,也只能被如此消耗下去。
随着五百骑兵渐渐在这种杂乱又有序的攻击下,竟然消耗了足足百人。
骑兵百骑长当时就已经心疼到眼眶都红了。
这些倒下的都是他们虏人百里挑一的精英啊!
此次是神枪营首战,就有出色的表现。
还获得两次的实战经验,姜宝意觉得自己的队伍比她运气好多了。
前世和平年代没什么机会积攒经验。连她自己都是第一次实战。
没想到这么顺利。
正当她那么想时,耳边忽然嗡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擦过,她立即侧头顺着视线往下瞅,只见不知何时已经有一个虏兵发现她,举着弓朝她射来。
还好偏了一下,不然她的小命估计要交待在这里了。
想到这,姜宝意眼神一冷,谨记战场上不能有任何走神的时候,否则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意外。
她抄起鸟铳直接收走那名虏兵的人头。
这时路口的还义军士兵终于等到弓箭营的支援。
弓箭营顺着各种准备好的木梯爬上屋顶,有一个是一个占据了高位。
弓箭营的百长姓孙。孙百长感慨斥候营的人居然那么能干,已经提前踩好点了。
这下子他们只需要收割这剩下的骑兵,其余的虏兵就不足为惧了。
哪怕有三万人都是散兵游勇,已经被他们各个击破。
“很好,好久没打过这么舒服的仗了。不仅人死得少,敌人还乱作一团,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啊!”孙百长感慨不已。
前锋营的刘百长就道:“多亏神枪营的人,没想到创立三年,会在姜百长手里盘活。”
“此战一过,我估计以后神枪营会成为士兵抢着进去的好地方。”
“什么意思?不是斥候那边干得?”孙百长不仅疑惑道。
刘百长好像听到什么笑话:“斥候营再能干也不可能打游击啊?刚才从西郊一路下来死的虏人将领,可不是徒手就能杀掉的。”
“是被射杀的!”刘百长强调道。
孙百长顿时目瞪口呆,好像听到话本上才有的故事:“真的假的?那女人真的那么厉害?”
难怪大将军一开始就把神枪营交给姜宝意。
原来大将军早就有一双火眼金睛!
“好!待会,咱们给姜宝意记一功!老刘,冲!”孙百长立即热血沸腾取下箭矢对准底下重新开始调整的骑兵。
此刻骑兵已经不惧先前的干扰了。
因为姜宝意已经带人退出前线,转向后方了。
并且还是往城外撤去。
期间瘦猴不解道:“老大,我们不是打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跑?”
“我们毕竟不是主战场,主战场还是留给其他营吧!”姜宝意道。
周家兄弟猜测:“您是怕抢了其他百长的风头吗?”
姜宝意摇摇头:“不,此次是为了给营地的兄弟提供实战的经验,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在战场上不怯的勇气。”
“最重要的是,还有排查一下火铳的灵活运用的情况。”
“无疑大家都配合的非常好。所以我们更需要保存实力为了扩大神枪营做好基础准备。”
她的一句夸赞让新兵们不由振奋起来。
他们还以为自己只能丢丢石头当个炮灰,没想到只是垒个战壕,或者交叉使用火铳,居然能够对一场战争起到那么大的改善。
还义军还可以轻松啃下丹枫城。
只是话虽这么说,姜宝意心底还是非常担忧晏长翎的安全。
虽然刘百长没说,但她觉得既然是晏长翎的计划,那么她的安全应该可以保证吧?
尽管她面上很淡定,实际已经在极力忍耐自己去找晏长翎的冲动。
她不断告诉自己这是战争,不能拿其他人的命开玩笑。
老老实实按照命令撤退后,甚至还撞到尚校尉正在监督战场。
尚校尉见到她乖乖到点撤回来,这才满意点点头:“终于有点军人的样子了。”
“既然如此,那她昨晚擅作主张的事就不必再追究。”
尚校尉不是没看见姜宝意的表现,可以说是入营以来就有了极其优秀的表现。
但风头太盛,迟早会遭人嫉妒。
现在她有了战绩,就有了借口为她开脱。至少是令人心服口服的。
而其他营地等待进城命令的百长,亲眼看见姜宝意一个不少将自己队伍带出来。
还是那么乱的战场。
就算怀疑她临阵脱逃,也不可能整整齐齐每个人都毫发无损。
能做到这点已经可以看出她带队的能力。
直到尚校尉发下通知全体进城占领重要据点。
还义军带来的五千人彻底攻破整座城池。
一直到凌晨,天际如肚白,晨曦刚到,落下万道金光。
丹枫城宣布被还义军收复成功!
一声声战鼓响彻这片天空。
姜宝意坐在城外的石头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周遭胜利的气氛几乎影响了每个人,唯独她格格不入。
直到城内响起一阵马蹄声,纷纷踏至城外。
迎着太阳光线,一名披着还义军将领盔甲的年轻人下了马,仿佛一早就找准姜宝意,径直朝她走来。
她的声音依旧很温柔,落在人耳边就像风一样轻拂,有一丝丝痒意:“姜百长今日的表现十分出色,果然不愧是我向大将军举荐的人才。”
熟悉的声音让姜宝意顿时抬起头,那满脸的担心暴露无遗,她的眼睛颤动着一抹丰盈的流光,宛如莹莹的泪珠在湿润。
一个照面,再次重逢,晏长翎最初喜悦招呼的神色,渐渐垂了眉,化作一丝温柔,嚅动双唇:“抱歉,让你担心了。”
“所有的危机都暂时解除了。”
“冬天,再也不担心有人饿死了。”她的声音对着她几乎轻柔到溺在一汪春水之中,令姜宝意极其渴望饮上一口。
正如两个月前饥肠辘辘的姜宝意,得到了晏长翎的一顿饱饭那般。
从未像此刻,究极地体会到晏长翎拯救天下苍生的决心。
姜宝意她想,她这会是彻彻底底明白了。
这个女人身上蕴藏着的一种叫民族大义的精神与力量。
*
还义军攻破丹枫城后,就开始抓俘虏,抓虏人,不过大半虏人贵族早早就逃跑了。
剩下的不过是一些底层边民。
还义军不像其他人并未进行抹杀,一来是晏长翎建言,攻城需要力量更需要攻心为上。
她早就将丹枫城调查的明明白白,很多虏人边民虽然因为北朝政权有些受益,可层层税下来,他们也只是活得有一处屋檐可以遮蔽罢了。
私底下同样吃不饱穿不暖。
除了平常欺男霸女的虏人抓起来处决,丹枫城大部分民生状况都在晏长翎的掌控下,她的情报可以避免还义军乱杀,犯了大忌。
至于攻心,晏长翎深知攻下一座城并不算什么,守才是最困难的。
而像现在虏人抛下自己的同胞离开丹枫城,正好给了还义军俘获人心的计划。
毕竟还有大量梁人为了讨生活在虏人手底下干事。
如果都将与虏人牵扯的人都杀光,怕是会有损还义军最后攻城的正当性,如果这次攻城没有打好基础像世人宣告,他们还义军是光明正大的官军,若像虏人那样用暴力管理当地,迟早也会失去人心。
那么再坚固的一座城池,人心散了,迟早也会跟着散。所以第一次攻城不仅是宣告梁人最后的骨气对北朝虏人宣战,还是在广告天下梁人,他们梁人尚存先辈热血之志,并非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屠狗之辈。
他们是切切实实为了梁人而崛起才举旗反抗暴政的!
这场克制乱杀的战争,由尚校尉亲自监督,虽然有的梁人趁机杀虏人泄气,无法阻止,但大部分局势都在控制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监督营没去丹枫府直接来丹枫城的原因!
就是为了将来收复中原山河奠定人心而打下基石。
同时还义军士兵攻入晏府,发现这里尸体满地,尤其躺在地上的晏二爷的尸体尤为明显,进来的刘百长一声叹息蹲下来合上这位英雄的眼睛。
刘百长立即开始搜索晏府看看还没有活口,还是找到一些在地窖里的活口。
包括早被打晕的晏老爷。
很显然晏老爷选择和弟弟同生共死,却被晏二爷私自打晕放进地窖。
这对兄弟为了整城百姓牺牲自己的事迹,让士兵们不仅动容。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丹枫城不像其他战役那样打得那么激烈,而是让神枪营先动手,实施斩首行动。
因为,为了丹枫城百姓牺牲的人已经不少了。
士兵们自发抬起晏二爷进厅。
后赶到的吴千户擦了擦汗东张西望似乎找谁?
刘百长道:“校尉去县衙了。”
“不,我找姜宝意,这妮子没事吧?”吴千户问道:“毕竟是她打在前锋营前头,第一次就上战场,我都替她捏把汗,还以为她没办法带好一支队伍。”
刘百长听后,哈哈大笑:“千户,那您就错了。”
“你出去看看那一地被收起来的虏人将领的尸体,就知道,斩首行动多么成功了。”
吴千户赶紧顺着他指的方向去查找情况。
不看还好,一看,他几乎合不上下巴,只见后门的一条路已经排满清一色肩甲的虏人将领。足足有八十人。
大小将领,无一遗漏。
其中骑兵将领的死相最为惨烈。一枚从太阳穴穿过的弹孔,还有那生前睁着眼睛死不瞑目几乎张开的五官。
显然在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射杀了!
那个叫姜宝意的女人!
真是恐怖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