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粉丝光临 ...
-
在系统里,网站建设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网站上线后,要想被更多人看到,宣传和流量同样重要。
罗习和张辰都清楚,他们各自的网站虽然功能不同,但却能形成某种天然的互补。于是,两个人商量后,决定互相导流。
罗习的“旅游预览网” 主打的是照片。用户们在完成旅游任务时,会上传照片,等待罗习审核并购买。这些照片展示的是各地风景,有的宁静优美,有的壮丽大气。
为了让照片不仅仅是静止的影像,罗习主动在网站的展示页面加上了一个小功能:背景音乐随机播放。而这些音乐,就来自张辰的《我的歌,你来放》。
这样一来,用户在欣赏风景照片的时候,还能听到AI生成的歌曲,画面与音乐相互衬托,氛围感顿时拉满。
与此同时,张辰的网站也做出了回应。
在《我的歌,你来放》中,每一首歌都拥有播放页。张辰在歌曲的背景图片上,不再只用系统默认的图,而是选择调用罗习网站上购买的旅游照片。
当用户点击播放按钮时,画面自动切换成一张风景照,仿佛在某个景点边走边听音乐。
两个人的心思一拍即合。
“你的歌需要画面来承托。”罗习笑着说。
“而你的图,也需要声音来点缀。”张辰回应。
互相导流的效果很快显现。
原本在“旅游预览网”只想看照片的用户,突然发现背景音乐不错,点过去才发现还有张辰的网站;
而本来只是来听歌的用户,却被随机出现的风景照吸引,于是跑去“旅游预览网”浏览更多照片。
这种双向循环,让两个网站在系统里形成了一种小型的“生态”。
最关键的是,这种互助并不是冷冰冰的合作,而是两位朋友之间的信任与支持。
罗习知道,张辰是女性,对外界的评价更为敏感,他愿意用实际行动为她的网站撑腰;而张辰也理解罗习的心思,尽力让他的照片展示得更有情调。
渐渐地,两个网站都收获了第一批忠实用户。
在系统庞大的任务网络中,这两个年轻人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
罗习的网站——旅游预览网——上线不过半个月,已经逐渐有了固定的投稿人。
其中,有一个女粉丝尤其引人注目。
只要罗习在后台发布需求,不管是“某地小镇的夜景”、“某山顶的清晨雾气”,还是“带点雨后气息的街景”,这位女孩几天之内必定上传,几乎从未让罗习失望过。
照片的构图精准,角度独特,往往能正好击中罗习的偏好。
更神奇的是,这个女孩的投稿速度快得惊人,仿佛她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需求地点。
“她不需要上班吗?”
罗习皱着眉头想了无数次。
系统虽然允许灵活工作,但大多数人都还要兼顾生活开销。
然而,这个女孩似乎只活在他的需求里,一次又一次满足着他。
一边觉得感激,一边又隐隐有些不安。
与此同时,张辰的网站《我的歌,你来放》,也出现了奇怪的情况。
一连数天,有两个男人不断购买她的歌曲。
奇怪的不在于他们肯花钱,而在于他们买下的歌曲后,立刻禁止播放。
“什么意思啊?”
张辰第一次发现时,只觉得好笑,以为有人恶作剧。
可当她统计后台数据时,发现这两个人已经买了几十首,而且几乎全部处于“禁播”状态。
更让人不安的是,他们买歌的速度,几乎和她上传的速度同步。
只要她一发布,几乎马上就会被那两个人买下,并锁定。
这让张辰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束缚。
“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不喜欢就不用买啊,为什么要把歌锁起来不让别人听?”
她忍不住跟罗习抱怨:“感觉像是有人专门在盯着我,好像不想让我被别人听见一样。”
罗习皱起眉,想了想,安慰她:“至少说明,他们对你很在意。也许只是某种奇怪的收藏癖。”
张辰点点头,却仍旧心中没底。
因为在那一刻,她忽然意识到——网站背后并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一个个有情绪、有执念的人类。
这种执念,有时比系统本身更难以捉摸。
罗习盯着后台消息,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点开了与那个神秘女粉丝的聊天框。
她的网名叫:红孩儿旅游记。
“你好,我是罗习。你拍的照片我都很喜欢,谢谢你。”
“嗯。”
对方回复得很简短。
罗习继续尝试拉近关系:“你是不是经常在外面做任务?怎么每次我一发布需求,你很快就能上传?”
沉默了好一会儿,对方才慢吞吞打出一句:
“不要见面。”
这突兀的回答让罗习有些愣住。
“我没想打扰你,只是想更好地认识一下。”
“想认识,就和我一起做任务。”
“做任务?”
“对。见面是浪费钱的事,做任务才算上班,可以挣钱。”
罗习愣了愣,没想到她会是这种逻辑。
在21号星,的确如此——纯粹的私人外出活动是要自己掏钱的,而任务则被系统认定为‘劳动’,可以挣钱。
红孩儿旅游记接着补了一句:
“别乱花钱。社会里有些东西特别贵。比如第二套房子,一些任务用的高级装备。这些,都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
她的话让罗习心中微微一震。
“她似乎比我更清楚这里的规则。”罗习想。
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好,那我们就一起接个任务,认识一下。”
另一边,张辰仍在琢磨那两个男人。
她鼓起勇气,终于在后台发了一条消息:
“你们为什么总是买下我的歌,却禁止播放呢?”
消息过去很久才得到回复。
两个男人似乎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吐露了原因。
“你的歌……太像了。”
“像什么?”张辰追问。
“像我们已经失去的那个人。”
“她生前最喜欢写歌。”
“你用AI写出的旋律,总是带着和她一样的气息。”
张辰怔住了。
原来,他们不是不想听,而是——太想听,却又害怕别人听见。
于是,他们疯狂买下她的歌,一首又一首,却把它们锁在了“禁播”状态里,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份记忆据为己有,不被别人分走。
张辰望着屏幕,心头久久无法平静。
她忽然明白,自己的网站不只是一个交易平台。
它也是一个记忆的容器,一面照见人心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