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咽下一口饼子,从门口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吓得小宝捏着饼子的手颤抖起来,眼睛不住地找能藏的地儿,他怕是婶婶又来抢他们吃的了。

      苏婉音拍拍他,“别怕,不是婶婶。”

      “婉音丫头,在做啥好吃的呢?香得婶子都没心思纳鞋底了。”

      刘婶子的声音带着笑意在门外响起。

      苏婉音赶紧起身开门。

      刘婶子抱着一个针线箩筐站在门口,看样子确实是纳鞋底的时候被吸引来的,鼻子却下意识地吸了吸,目光落在灶台上还没收拾的盘子里——那上面还沾着饼子的油星和碎屑。

      “刘婶子,快进来坐。”苏婉音侧身让她进来,有些不好意思,“没做啥好的,就是点野菜混着麸皮烙的饼子,哄哄肚子。”

      刘婶子显然不信,笑道:“野菜饼子能弄出这么香的味道?”

      又看了看旁边脸蛋红扑扑、嘴角还沾着点饼渣的小宝,“瞧把小宝香的,你这手艺,可是这个!”她说着,翘了翘大拇指。

      这还是苏婉音来到这里后,第一次收到如此直白和善意的夸赞。

      她心里有些微赧,又有点高兴,低声道:“婶子您过奖了,就是胡乱做的。”

      “可不是胡乱做。”刘婶子摆摆手,压低了些声音,“比那王秀芬强多了!结婚几十年了,做出来的饼子都还是硬得能硌掉牙,喂狗狗都嫌。”

      “对了,”刘婶子像是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油纸包,塞给苏婉音,“这是我娘家侄子前几天带来的,自家做的辣椒酱,香得很,我家里都吃不了太辣,你们姐弟俩拿去尝尝,抹饼子吃最香了。”

      苏婉音连忙推辞:“这怎么行,婶子,您留着……”

      “拿着!”

      刘婶子不由分说地塞进她手里,“你两姐弟自己讨生活也不容易,再说了,要不是小宝跟我说狗蛋儿进山里了我都还不知道呢,这小崽子还不知道多大的胆子呢!你不知道,我要是再去晚一步,他就敢自己一个人进山!”

      话说到这份上,苏婉音只好接过。

      油纸包里传来一股辛辣咸香的酱味,光是闻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这谢礼也太厚了。

      刘婶子又闲话了两句,主要是夸苏婉音病好了人也灵透了是好事,让她以后有啥难处就说,别自己硬扛着,这才起身走了。

      送走刘婶子,苏婉音看着手里那包辣椒酱,又给拿了个饼子,“婶子你别嫌弃,拿回去试试味道。”

      “诶哟你这孩子,还给我吃的干啥,得嘞,我先走了,你回去吧啊。”

      小半碗疙瘩汤,一张饼,换来的不仅仅是东西,更是一份难得的情谊和温暖。

      她打开油纸包,用筷子尖蘸了一点辣椒酱尝了尝。

      咸、香、辣,味道醇厚,里面似乎还掺了豆豉和芝麻,在这个调味品匮乏的时代,简直是佐餐神器。

      “姐,辣吗?”小宝好奇地问。

      “有点辣,但很香。”

      苏婉音笑着,用筷子抹了一点点辣酱在他还没吃完的饼子渣上,“尝尝?”

      小宝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立刻被辣得吐舌头哈气,眼睛却亮亮的:“好香!”

      看着弟弟滑稽又可爱的样子,苏婉音忍不住笑了出声。

      刘婶子送的那一小包辣椒酱,被苏婉音像对待宝贝一样,仔细地收在了橱柜最阴凉的角落里。

      油纸包打开又小心地重新折好,生怕走了香气。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婉音就醒了,心里揣着事,睡得就不沉。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灶膛里的火再次生起。

      今天的目标依旧是去挖野菜,但有了那包辣椒酱,她对野菜的吃法有了新的想法。

      她熬了一锅照得见人影的稀粥——米粒少得几乎可以数清楚。

      但就在粥快好时,她挖了小小一指甲盖的辣椒酱进去,用勺子搅匀。

      红色的酱汁在米汤里化开,晕染出诱人的色泽,辛辣咸鲜的香气猛地升腾起来,彻底改变了清粥寡水的本质。

      “好香!”

      小宝几乎是闭着眼睛被香味勾醒的,耸着小鼻子就爬到了灶边。

      苏婉音给他盛了一碗:“小心烫,也小心辣。”

      小宝吹了吹,迫不及待地吸溜了一口。

      粥依旧是那样的稀,但滋味却天差地别。

      那一点辣酱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味蕾,带来咸香和微微的灼热感,让人食欲大开,浑身都暖了起来。

      “姐!这个粥好吃!有味道!”小家伙吃得鼻尖冒汗,眼睛亮晶晶的。

      苏婉音自己也喝了一口,感受着那陌生又熟悉的复合滋味在口中蔓延,胃里暖烘烘的,连带着人都精神了不少。

      吃完早饭,收拾妥当,苏婉音再次拎起篮子,带着小宝出门。

      今天她打算去村子另一头的河滩附近看看,据说那边有很多灰灰菜。

      走出自家那僻静的角落,逐渐靠近村中心,人也多了起来。

      河边洗衣的妇人,树下抽烟闲聊的老汉,还有跑来跑去的孩子。

      看到苏婉音姐弟,各种各样的目光再次汇聚过来。

      “看,那就是苏老大家那个傻闺女,听说病好了?”

      “瞧着是精神多了,还知道收拾得利利索索带弟弟出门了。”

      “可不是,昨天我家那口子去代销点,回来说看见她用鸡蛋换盐哩!说话条理清楚着呢,不像以前。”

      “鸡蛋?她家哪来的鸡蛋?别是……”

      “嘘——小声点!听说是隔壁王老婆子给的,王老婆子还夸她手艺好,做的疙瘩汤香掉眉毛!”

      “真的假的?一个傻丫头能有多大手艺?别是王婆子可怜她,帮着吹吧?”

      “谁知道呢……不过昨天下午,她家确实飘出来一股子烙饼的香气,闻着是怪馋人的……”

      议论声不高不低,恰好能飘进苏婉音的耳朵里。

      她目不斜视,只是微微收紧了些握着篮子的手,另一只手牵着小宝,步伐不疾不徐。

      小宝似乎也感觉到了那些目光和议论,有些不安地往她身边靠了靠。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插了进来,带着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哟,这不是婉音吗?真是稀罕,见天儿往外跑,这是又去哪儿发财啊?”

      苏婉音脚步一顿,循声望去。

      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柳树下,坐着几个纳鞋底、摘菜的妇人,其中一个颧骨高高、嘴唇薄削的,正是她的好婶婶王秀芬。

      此刻她正斜眼看着苏婉音,嘴角撇着,话里带刺。

      另外几个妇人也停下话头,眼神各异地看着她们。

      苏婉音心里一紧,知道这是躲不过去的坎。

      她停下脚步,脸上没什么表情,声音平淡地回道:“婶子,我带小宝去河边看看有没有野菜。”

      “野菜?呵,”

      王秀芬嗤笑一声,声音拔高了些,像是要说给所有人听,“咱村里谁家不吃野菜?就你挖的野菜金贵?又是熬粥又是烙饼的,香味飘得半村子都闻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苏婉音捡了金元宝,天天开小灶呢!”

      这话恶毒得很,暗指她来路不正,或者藏着掖着好东西。

      周围妇人的目光顿时变得更加探究,甚至带上了几分怀疑。

      苏婉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翻涌的怒气,不能怯,也不能硬顶。

      她抬起眼,目光清凌凌地看向王秀芬,语气甚至带上了一点委屈:“婶子这话说的……我们家什么情况,您最清楚不过了。米缸早见了底,那点粥稀得能照人,饼子也是抖光了面袋底那点麸皮,混着野菜胡乱烙的,差点连锅都揭不开,要不是王奶奶心善,给了两个鸡蛋换了盐,我们连点咸味都尝不上了,哪来的金元宝开小灶?”

      她这话半真半假,既哭穷卖惨,点明自家困境,又暗戳戳提醒大家王秀芬这个婶婶在她家断粮时并没帮忙,最后还把王奶奶拉出来做了见证人。

      果然,她这么一说,几个妇人的眼神又变了变,看向王秀芬的目光里多了点别样的意味。

      谁不知道王秀芬惦记着侄女那点家当

      王秀芬被噎得脸一阵红一阵白,特别是听到“王奶奶给鸡蛋”时,眼神更是阴沉了几分,她强辩道:“我……我那时候不是也没办法吗!你少胡咧咧!谁知道你那香味是不是……”

      “秀芬嫂子,”旁边一个圆脸微胖的妇人打断了她,笑着打圆场,“婉音丫头病好了是好事,孩子知道挖野菜填饱肚子,不偷不抢的,有啥好说的,那香味我昨天也闻着了,是挺香,估计是孩子手艺巧吧。”

      这妇人似乎人缘不错,她一开口,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

      “就是就是,孩子不容易。”

      “病好了就比啥都强。”

      王秀芬孤立无援,气得哼了一声,扭过脸去不再说话,手里的针线活做得噼啪响。

      苏婉音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对那个圆脸妇人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那妇人对她友善地笑了笑。

      苏婉音不再多留,拉着小宝,继续往河边走去。

      身后,隐约还能听到妇人们压低的议论声,话题似乎转向了别处,但关于她病好了、手艺似乎不错的印象,算是初步传开了。

      村里虽然看似简单,人情世故却同样复杂。

      她知道,王秀芬绝不会就此罢休,而她自己,也必须更快地站稳脚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