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记得我与你有约哦 ...

  •   佳庆二十三年初春,余寒未褪,大庆朝局已暗流汹涌。先帝龙驭上宾后,太后垂帘听政三载,今小皇帝将行冠礼,虽露明君之姿,根基却尚浅。为巩固其根基,太后与安王陈勇密约:若陈勇正妃诞下男婴,便送入宫中教养,期成君子之才;若为女婴,则许配太后母族,以固两姓之好。太后如此为安王府谋划,有爱臣之心。

      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人称赞太后,宅心仁厚,爱子心切。
      但满朝皆知此约实为削权之计——男婴入宫是为质子,虽有世子头衔却困于宫墙;女婴嫁入皇室,不过是维系外戚势力的棋子,再难有自主之机。

      “男婴,女婴都难逃此计,太后哪是因为小皇帝得的太少,是怕自己得的不够多!”

      “有谁家的孩子不是小姐,也不是公子!”
      安王腹诽道,面上一阵苦闷之色。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天!三天!不是十天!也不是七天!是三天!从皇城放个屁,味道传回来,也要四五天吧!”

      什么密约三天就能在皇宫传出,在这市井中传的沸沸扬扬。这分明是让他落人口实。若是拒绝便是对太后不敬,负了太后心意!这是万万不能有的罪过!想着想着。

      一时怒急,拍案而起。碎了桌上的茶盏。听了这茶楼中一派喧嚣,更是一副要索命的模样。

      身旁的女子急忙安抚。

      “王爷莫要生气,当心气坏了身子。”

      见其情绪激愤。

      上茶的小二默默的退了回去。

      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满屋子的人,如何传颂太后的作为,“顾全大局,爱戴臣子。不愧一女子垂帘三载,也能我大庆风调雨顺。”

      面色也是愈发害人。

      身边的茶客也是退避三舍。
      议论声也顿时细如蚊蝇。

      三日前,安王奉旨在全府护送下入京,为小皇帝贺寿。返程途中他已觉此事暗藏蹊跷,全程不敢懈怠,时刻紧绷心神。
      安王府举府离京已有数年,早与京城的人事变迁断了往来,如今归来,在这京中尚未扎下半分根基。眼下太后正以垂帘之态执掌朝政,新帝年纪尚幼,难掌大局;朝中又素来重文抑武,文臣集团与武将势力各执一词、针锋相对,明里暗里的较量从不停歇。这京城的局势,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浑水,没人能摸清深浅。偏偏在这朝局动荡、风雨飘摇的关头,他们却不得不重新踏入这旋涡之中。

      定然要历经风雨。
      抵京入安王府,行囊尚未收拾妥当,一名小厮便慌急奔来通报:“王爷!太后身边的王力王总管来了,说太后请您即刻入宫一叙!”

      安王闻言,不及多思,当即随王力动身入宫。行至殿外,见太后已在殿中静候,他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微臣拜见太后。”

      气息流转间,抬头望去。可见妇人满头珠玉流光,却丝毫不显累赘。脸上浅浅的时光印记衬着她的神态,慵懒里藏着沉静,从容中透着贵气,只端坐高台。便觉气度不凡。

      太后见状,不禁低笑一声,那笑意却只停在嘴角,未及眼底。分明是刻意装出的亲人般熟稔,偏做得像模像样。她缓缓顺着阶梯走下,伸手虚扶,似是真心要将安王拉起。

      “来,来,何必如此生分?快起来!”
      安王顺势起身谢恩。

      又见太后招来一名侍女,邀安王落座。后又在一旁为二人倒茶,默不作声。
      安王自是恭敬不如从命,落座心想

      “这个恶人妇,一会不知给他说一下怎么样的圈套,自己还要设法周旋 ,坐着比跪着省些脑子。还算这老妖婆有些良心。”
      相对而坐,倒真是想来叙旧的。

      “自与安王别后,已是数载光阴,今日一见,王爷风采依旧啊。”

      “太后过誉了。”安王垂眸,语气平淡无波。

      “瞧你这紧绷的模样,”太后抬手虚虚摆了摆,眼底浮出几分似真似假的温和,“哀家不过是念着许久未见,怕生疏了,才叫你来唠唠家常。可别跟哀家生分才好。莫要生出嫌隙,才好”她说着,指尖轻轻摩挲着扶手,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目光悠远,仿佛真的沉入了过往的回忆里。

      “当年王爷年纪轻轻,便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那份意气风发,还有待人接物的君子气度,可是让京里不少贵女暗自倾慕。”太后的声音慢了些,带着几分追忆的意味,“既是我大庆的栋梁,受封亲王也是实至名归,那会儿的风光,京中无人不晓。”

      见她看向安王,笑意深了几分:“这般出色的人物,自然该配良人。后来与张丞相的千金伊云姑娘喜结连理,郎才女貌,可是京中人人称道的一段佳话呢。可惜现丞相身体日渐衰弱,有意将事务交与得意门生苏文彦,好安享晚年。”说到此,面上也有忧心之色。

      (指尖漫不经心地划过描金茶盏边沿,目光落在殿外阶前的梧桐叶上,语气听似寻常夸赞,尾音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意味)苏子彦这孩子,倒真没白费丞相这些年的心血。处事不慌不忙,待人又谦和有礼,半点没有世家子弟的骄纵气。

      (抬眸看向安王,唇角噙着浅淡笑意,话锋却转向朝堂之事)前几日北尼使臣阿穆尔来朝,不是正好让他去接了么?听说应对得极为妥当,进退有度,把咱们大庆的体面撑得足足的。这般年轻就有如此气度,丞相如今想必也能松口气,不必再事事亲力亲为了。?(暗示老丈人已倒台)(*'ε`*)太后?

      安王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明显的神情,只缓缓勾起一抹极淡的笑,不接话,也不辩驳,就那样静静听着,仿佛真的跟着太后的话语,回味起了当年的旧事。

      似乎也有些讥笑(就知道没好屁,说我家夫人嫁的再好也没用,到头来。也是娘家没了靠山,夫人有我一个就够了。)

      许是被勾起了少年回忆。安王有些沉浸,未曾察觉太后眼睛一抹暗光。

      “不光是少时,你现在也是令人艳羡!听闻.夫人.(亲昵版)也即将产子,有望诞下男婴。”

      (指尖捏着一方绣金帕子,轻轻拭过唇角,语气里带着几分叹惋,目光却牢牢锁在安王身上)“如今陛下年纪尚幼,宫里的事桩桩件件都得哀家盯着,可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外头总有些不驯服的声音。哀家一个妇道人家,眼界终究窄了,朝堂上那些老狐狸的弯弯绕,哪里摸得透?说到底,还是想给陛下身边安个贴心可靠的人。”

      (端起茶盏暖了暖手,眼神里添了几分“恳切”)“你看啊,若是往后你府中当真诞下世子,等他长到七八岁,不如就送进宫来,由哀家亲自教养。那是你陈勇的儿子,骨子里定然随你,有勇有谋,将来必是个忠君爱国的好儿郎。有他在陛下身边陪着、护着,无论是你,还是哀家,心里不都能踏实些?”

      安王听此急忙拒绝,言语中带了些急切。“太后,您这是说笑了,七八岁的小孩最是顽皮,莫要再让他过来讨您不快,若是冲撞了您。陛下这般孝敬之人,定想降罪于我。”

      “王爷,这是哪里的话?活泼些,也给我的宫中添些人气儿!”太后说这话时虽满面笑意,却容不得半分置喙。

      安王见此,也只能噤了声。只报以浅笑。

      “衰家知道你不想父子之间生分,到时你自然是可不宫看望的。毕竟这男孩家不比女娃娃温柔,细心。还需一个做父亲的多主动主动。”

      此时而王的说些什么也显不识趣。只能谢恩。

      看来你还是想要个女儿,将来我也一定会为她在我母族中寻一良婿。

      安王刚要开口,却见那太后叫王力拿来一块玉佩,递到他面前。
      伸手接过,但那王总管却没有半分松手的意思。

      “这是我跟你那孩儿的见面礼,今日高兴,便多聊了些。都是些体己话,还是不要让他人知道的好。安王也好早日回去休息。”

      “自然”

      安王拿着玉佩,就径直离开,并未察觉大殿外一晃而过的身影。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记得我与你有约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