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瘟疫来了 ...
-
谢聿最终也没能知道仇人到底是谁。
江城回头望向谢聿笑笑说:“说不定这辈子都没机会再遇到了,等遇到了再说吧。要是我自己杀不过,肯定找你。”
谢聿郑重说:“希望你说到做到。”
江城忽然反将一军:“不过你不是没了控制植物的能力,我到时候找你凑人头?不够挨揍的。”
谢聿:“……”
他手动了动,到底是忍下了,“上一辈子我也没控制植物能力,不是照样救过你。”
江城很敷衍地回了是是是,然后背对着他摆摆手说是要去洗澡了:“明天还要去搬土,可是很累的,早点睡。”
谢聿:“……”
他开始思考明天告诉江城自己一早醒来忽然能力又回来了的可行性,想了想又觉得这时机不太好,本来江城就怀疑了,岂不是送上门去坐实?!
还是算了吧。
他们挖土几乎是弄的大张旗鼓的,先是找了吴老头去找租了谢爷爷地的人家,正好租地他们家也是提前收了粮的,地里已经空出来了。不过租约还有半年,提前收回需要给一定的补偿。
租地那家人也爽快,直说看上了谢聿之前弄回来的地膜,这补偿就用地膜来换。谢家租给他的有7亩地,剩下半年租约,他折算一下让谢聿给个3亩地的地膜。
谢聿笑了:“当初我们签的是5年租约,这只剩下半年,你要我3亩地的地膜,是不是太不合理了些。”
“违约嘛,就算是只差1天,那也是违约。咱们签了合同的,白纸黑字,那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那家人的汉子在村里租了不少地,这合同熟悉得很。
“你们家是7亩地,当初说好了一年租金是10500元,违约金是年租金的20%,也就是2100元。就算是贵的地膜,一亩地也差不多是300左右,我只要你3亩地,也就1000左右而已,并不多。这也是考虑到也就剩下半年了,都是一个村的,我才只要3亩的。”
可因为暴雨和地震,谁不知道外头是什么情况呢?这地膜还能是300元一亩地的价格吗?显然不是的。甚至现在去买都买不到。而镇上的地膜,在灾害发生前已经被他们几个村民都给包圆了,还发生了劫地膜的事。
物依稀为贵啊!
谢聿点头说:“这么说倒是我占了便宜。”
那家人觉得谢聿还挺好说话,笑逐颜开地连连点头:“都是一个村的说什么占便宜不占便宜的……”
谢聿却没跟他在那继续客套,而是说:“既然这样的话,那我这边就不收回了,等半年后再收吧。反正我还不会种地呢,正好趁着这半年好好学学。”
那家人脸上的笑一下子就消失了。
谢聿像是没看到似地,继续说:“不过咱们合同是5年前签的,当初说好是一年一付。今年您这边说比较困难,说晚些付租金,但一直没给。本来想着这么一闹外头都乱套了,这合同不知道还能不能行,您这边愿意按照合同来办真的太好了。”
一旁早被气得脸色铁青的吴老头冷声说:“怕什么,租地一向是要在村委那过一道的,只要咱们村委还在,法律效力永远都在。”
谢聿笑说:“那就好那就好,多亏了吴叔,不然这些我还真不知道。”他又对那家人说,“租金就麻烦您这边尽快给到。我们不用您拿什么来抵,要是能给钱也行。不行的话,您再看看怎么支付。不好意思哈,今儿麻烦了。”
给钱?怎么给!
如今这个样子,银行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
可要是给粮食,他们也受灾了呀,还是抢收的。本还想着能卖出去,也能换些钱,好歹保本是没问题的,可暴雨之下才收粮,这马上就地震了,卖个屁!
这鬼天气还热得厉害,又没太阳,真怕粮直接发酵、发芽了!这谢聿上门说收回地,才想着要点地膜保住下一茬。没想到如今竟然还要搭进去一些!
谢聿和吴老头一走,就听那家人在屋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乒里乓啷演起全武行了。
吴老头惭愧说:“他们家一直是个好的,之前租地也没事,怎么这回变成这样了?先是租金拖着,又想从你这么折腾地膜。”
谢聿笑说:“人是会变的,吴叔。何况我确实不着急收回地,再过半年就再过半年吧。再说了他也说得对,地膜不贵,他这么算要是几天前都合理。他也没狮子大开口要个7亩地的,我觉得可以接受。只是不能从他这开了头,否则村里缺地膜的都来找我,都这个价,我可吃不消。”
吴老头生气也是因为这点,这不是明摆着给谢聿架上么。
“那你之后怎么办?”吴老头还是觉得内疚。
谢聿眼珠子一转就把注意打到了吴老头身上:“我的地不能动,不是还有你的地么?”
“啊?”吴老头没明白。
他的地也租出去了呀,自己手里就剩个1亩地,自己随便种种,打发打发时间。
等谢聿和江城在他那1亩地里挖土的时候,吴老头算是明白了——1亩地,也挖土。
众目睽睽之下挖土,自然不能使用特殊能力帮忙,谢聿和江城两个人干脆骑着三轮车来运土,等两人把十多个房间填满土,那是足足干了3天。
这3天气温也是节节攀升,甚至已经在白日达到了48度,可天依旧是阴沉沉的,一点阳光也看不到。夜里好些,也有40度左右。不过该干活还是要干,不仅是谢聿和江城,村民也趁着夜里在地里忙活,翻地的、覆地膜的,总归是不闲着。
村民都知道谢聿手里有地膜,当初的地膜弄回来,除了村民分了的,谢聿这占了大头。但出了租地那家人的事,这地膜的事也就暂时没人找上谢聿。
除了地膜,他们往屋里搬土这事也成了村里近日的“八卦”。
听说谢聿在屋里种地,那是即便白日里高温灼人,也有好事的村民要来看看,究竟怎么个事?还能在屋里种地,这城里回来的年轻人就是胡折腾。
为了防止好事的村民上门,谢聿和江城两人把铺设好钢化玻璃那几间房都先遮挡了起来。毕竟村子是流言传播最广的地方,叫人知道他们在折腾可以,但不能叫人知道他们折腾成功或是折腾了多少。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过那些个上门来看热闹的村民不看到那是不可能的走的。
江城干脆跟谢聿商量了下,让他们去育苗室看看,以及把一间没有钢化玻璃,但也堆满土的房间叫他们看就是。
“这是育苗室,灯光我们都是模仿的太阳光光线的光谱,设置了红蓝白光。这样就算是在屋里,也不怕没光照影响植物生长了。”
“要不说小年轻有想法呢,咱们种了一辈子地怎么没想到这花花绿绿的灯还能当太阳使。”村民的话说的,也不知是夸还是阴阳了。
“这育苗箱,我们还设置了湿度检测,以及风口,需要设置风或者调解湿度的时候,会提醒我们进行吹风、浇水等操作。”江城继续介绍。
“这可是高科技啊。”村民跟着感叹。
“等苗长出来了,我们就会移栽到隔壁房间。”
江城带着人去隔壁房间参观,“底下我们铺设了四五十公分的防腐木,然后土层也填得比较厚,一般的植物根系都能容纳,不会对地板墙体等造成影响。育苗后我们就会把苗移栽到这来。”
“不过这边还没来得及铺设灯管,主要是之前我们也没想干这个,灯管不够了,要等育苗那边用完了,到时候移动过来。”
“嗨呀,还是年轻人厉害啊。这在屋里种地,要是成功了,以后是不是能做那个种地的专家了?”村民感叹说,但神情上明显是不怎么走心的。
江城说:“室内种植这个行业早就发展得很成熟了,不仅是我们国家,全世界不少国家都在做这一块研究,不过目前实际应用还是在大城市比较多。一般会用在公司里、医院、学校等地方,他们也有专业名词叫城市立体农业,也叫城市空间种植。”
“啊?”村民这真的是没听过。
谢聿笑说:“所以啊,我们种成了,也成不了什么专家。我们就是在书上、电视里看过,想着试试看。这外头这么热,我家的地也还没收回来,屋里好歹能凉快个几度,试试呗,也不花什么钱。花些力气而已,反正也闲着,不怕花力气。”
一件让村民觉得稀奇的事,被江城和谢聿联手这么一说,瞬间变得很普通了。何况谢聿说的情况确实是,花点力气罢了,对村民而言花力气算什么花费啊。
这么一想,这两个小年轻倒是有想法的。
来之前还奔着瞧热闹的,等来看的村民回去,那风评一下子就改变了。村民们说的都是小伙子不错,做实验呢,尝试嘛。城里科学家早就有这研究了,只是咱们村里不知道罢了。
村民们这么一听说,稀奇归稀奇,也真没要上门看,或是多嘴的了。
只是那些个当初来村里占房、占地的外村人却上了心。他们占的房为主,地也都是宅基地,想着住下。种地他们手里可鲜少有地的,这么一听,能在家里种,不正好契合他们的需求么。
不过他们跟谢聿江城不熟悉,决定还是要找村长。
毕竟他们刚帮了村长一个大忙。
那村长让折腾的《本草纲目》,这城里来的外村人竟然还有一户人家有打印机,直接库库给打印了,图文并茂的,村里现在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一本。
这活,干得是又快又好。
村长当初说了算村里出钱买的,不过他们不要钱,说是一点小事。但村长也在分书的时候特意说了这事,也跟他们说以后都谢家村人,只要他们安分守村规,那就一视同仁。
这算是过了明路了。
以后他们就是谢家村新村民了。
既然是一个村的,他们的吃住生计问题自然需要考量,所以他们听着谢聿在屋里种植,想着这不是正解决了村长发愁的事么。于是选了几个人作为代表,去找村长说这事,想着是让谢聿来教教他们。
他们也依循着村民昼伏夜出的习惯,夜里出门。去找村长,他们自然是打听了村长家地的位置,然后一起找过去。没曾想这走到半道上,正要去对面山上,却被村口忽然冲进来2人给一下子撞飞了出去。
“哎哟……”
“怎么回事?谁啊?”
村口这边地里的村民听到动静纷纷举着手电筒往这边照,想看看怎么回事,就见着有两个衣衫褴褛,跟流浪汉似地人撞了人一脸警惕地缩在一起,四下张望。被手电照了眼睛,都抬手捂住眼睛,瞧着像是畏光似地,脚下更是迅速跟人拉开距离。
有村民赶紧下来,跟要去找村长的这些新村民站在一起,既然是一个村的,那必须是一条心。
村民举着手电筒继续盯着突兀冲进来的这两“流浪汉”。
“你们是谁?来我们村做什么?”
“瘟疫!瘟疫!”那两流浪汉忽然手舞足蹈大喊起来,“外头爆发了瘟疫!死了好多人!好多人!我们要跑啊,不跑我们也要传染瘟疫要死的!”
“快后退!”那几个新村民一听说瘟疫,马上喊着让挡在他们前面的村民后撤!
瘟疫是会传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