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厨房 ...
-
吃剩饭这种事情,因“时”而异。
若是换到以前,何银宝肯定不会去吃人剩饭的。
但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她只想说一句——真香!
**
何金宝带来的瓷器很漂亮,细腻的在昏黄的油灯下犹有温润的瓷器,是她不用问就知道的昂贵。
盘中的餐食基本上保持了原样,看上去没有人动过。
母女三人将盘子里的菜直接倒到了自家的粗瓷碗里,然后将瓷器洗干净放回那同样不敢碰的食盒中,远远的供在柜子上,这才开心的去热菜。
何银宝不知道姐姐的手艺在府里排第几,但是在她们家绝对是排第一。
夹生的饭经过她的重新加工,总算是飘出了米香味。家中储存的白菜萝卜或切或炒,与带回来的肉食混在一起重新炒制,便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荤菜。
做饭的功夫,爹爹秦老爹也回来了,院中的驴子发出了愉快的咴咴声,秦老爹给驴子喂了草料,帮秦老娘搬了晒好的被子进屋,又趁着天未全黑的功夫给家里的水缸挑满水,等洗干净手坐回堂屋时,也是何金宝炒完了最后一道菜。
一家人整整齐齐的东厢的桌前,舒舒服服的喝着自酿的米酒,便是再也没有的好时光了。
**
“表姑娘也太挑食了些。”秦老爹吃着肥腻腻的肘子,想着这样好的东西,贵人竟然嫌不好吃,不由得感叹。
“她跟你不一样,从小喝药,坏了胃口,这种油腻腻的东西反倒吃不得。”秦老娘倒是罕见的没有挑剔人,反而摇摇头感慨道,“也是个没父没母的可怜姑娘,借住在亲戚家,被欺负了也不好声张。”
“我听着老太太把她疼的跟眼珠子似的,怎么会被欺负。”秦老爹有些好奇。
老太太偏疼表姑娘的事情,连他们这些外头跑腿的都知道。
表姑娘没来之前,家里的姑娘们都是养在老太太膝下的。表姑娘来了之后,老太太就说自己精神不济,让二夫人收拾了自己院中的三间抱厦,将三个姑娘挪了进去,只留表姑娘在自己跟前住。
这一行为,的确是拉仇恨。且不说被挪出来的三个姑娘,就是二夫人这个媳妇,面上不说,心里头还不知道怎么恨婆婆呢。
但这一招也是好用,等于在全府给她立了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我放在心尖儿上的人,你们要是敢磋磨她,也得自己掂量掂量轻重。
**
“老太太老了,哪管得了那么细的东西。”秦老娘知道女儿们将来是要在园子里行走的,这些花团锦簇下面的算计,你可以不做,但不能不懂,否则一不留神就给别人做了筏子,所以遇到事便给她们细细分析。
“姑娘们的用度自有份例,那等狡猾的,当然不会在明面上克扣。”秦老娘扒拉了一筷子鸭肉,满足的吃完之后说,“但份例中东西的好坏,则是可以调整的。”
“都是人参,今年刚送到府里来的人参,和快要絮了的人参,用起来能一样吗?”
“偏偏在账面上是一样的。”
“尤其是那些奸诈的想要故意恶心人,只要把东西稍微调换便是。”秦老娘说起这个经验更丰富,“就像是林姑娘这种气虚的,大夫说要吃肉,她们把肥肉和瘦肉调换,把鸭子和鸽子调换,甚至是不用调换,只是换个做法,清清爽爽的和有油腻腻的,酸甜可口的和淡而无味的,你能挑的出什么理来?顶多说她们厨艺不好。”
“莫说是表小姐,就是咱们自家小姐,你能一天到晚去祖母面前状告,说今日的饭菜淡了,明天的饭菜咸了吗?”
“长辈说但凡有不如意的便来跟我说,是长辈心疼小辈,但哪个小辈真的整天拿这事去烦老太君,那便是不孝了。”
**
秦老娘一口气说完一长串话,美美的舀汤喝。
还没有入过职场的何银宝听到这些,忍不住对素未谋面的表小姐心生同情,“那也太憋屈了。”
“怪不得表姑娘的病总不好。”何金宝若有所思,“我先前送了几回饭,她总是抓一把铜子儿给我,我还当我长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现在想来,怕也是我做的羹汤是合她胃口吧。”
何金宝在厨房里,是专门管羹汤的。
*
她爱偷懒的,但当初去学本事,她娘便教她,“偷懒也讲巧,若是你万事都不做,被人排挤下去,那最后就会变成别人脚下的泥,人给你只派个活你都拒绝不了,那就真真是一点儿懒都偷不了。”
“所以想偷懒,想偷大懒,想光明正大的偷懒还不被人说,你就得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本事,确保你在这个环境下是无可替代的,那你就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于是何金宝刚进厨房时,煎炸蒸煮,红案白案,她是偷偷研究了个遍,然后选择了“羹汤”这个小众赛道。
活少,轻巧,夫人小姐们日日都要用,且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别人取代不了。
**
厨娘是个辛苦活,烟熏火燎不说,不管是红案还是白案,切墩和面都是力气活,刚去的小丫鬟们做的手都抬不起来也是常有的。
相比之下,调羹就要轻巧的多。
要刀工,要火候,但重点还是一条好舌头。
尤其是夫人小姐们爱吃的羹汤,多是清淡口的。
甜一分则腻,少一分则淡,欠一分则生,过一分则老。
食材方面,诸多菌子,火腿要会识得,鸡鸭牛羊更得熟悉,否则连材料都不通,府里哪里会有那么多东西给她糟蹋。
**
何金宝能有所成,便是因为她遗传了秦老娘的八分好——长得漂亮且嘴甜。
反正她从小跟妹妹争糖,永远是胜出的那个。
再长大一些走出去,无论是去爷爷奶奶还是跟随母亲去府里头,她在跟堂兄弟们或者是小丫环中抢东西都是赢家,最擅长奉承老年长辈。
所以秦老娘在老太太那里摸回来的零嘴,八成都喂了她。
秦爷爷和秦奶奶那里的好吃的,也都大半喂了她。
好东西养出了好舌头,等到进厨房,她就像其它没见识的小丫头看到肉就眼睛发直,根本分不出这肉好不好。
**
何银宝觉得姐姐能有所成,家里人喂占两成,自己天赋占八成。
毕竟她还没有锅灶高起,就踩着小凳子让银宝给她烧火做饭吃。
没办法,秦老娘做的饭太太太难吃了。
拿金宝的话说,若是那鸡知道死后要被她娘煮,半夜都得去阎王面前叫屈,说自己死的不值。
**
秦家托了关系请来教她的师傅就可惜,说金宝有这等天赋,若是个男孩子,去外厨房给老爷们做菜,可比在后宅里伺候小姐们前途远大的多了。
和家的人口多,厨房也多,最大的是外院的厨房,主要承担着男主子们的饭食,以及平常府里宴饮、节庆的饭食。
有钱人家请客,当然不可能去外面叫席面,必须得自家厨子就会做。所以大厨房以各种宴席菜和官面菜为主,好吃不是重点,重点是大气、显贵,有面子。
当然,这里出来的菜也不可能不好吃。里面既有和府祖传下来的厨子,还有家族成员历任游宦,天南海北搜罗回来的各地名厨。
若真是愿意拉下面子开饭馆,那绝对是超五星级的。
当然这种级别的大师傅们日常做的不多,也就供应府里的几个主子,更多的是他们的徒弟和帮佣,负责外院男仆们的饭菜。
**
有外厨房,自然就有内厨房。
内厨房原本是供女眷们的,但因为二夫人茹素,兼职老妇人年纪大了,所以两处都专门开了“小”厨房,专供她们的餐饮,而内厨房变成了供应年轻的奶奶小姐以及下人们的厨房。
因着没有上面那层压着,所以饭菜的质量就非常感人。拿金宝这个内部员工的话来说,就是每餐都跟开盲盒似的,好不好吃,能不能吃,都看掌勺厨娘的心情。
唯一的优点就是量大管饱。
**
两处厨房的厨子们,基本不共用。若是有好菜 ,也会“敬”给老夫人,而老夫人和夫人,也常会赏菜给其它人,所以每次吃饭,送菜的丫鬟小厮们跑的比后世的外卖小哥们还惨。
毕竟外卖小哥只是差评,这里误了事却会挨板子。
**
何金宝是找外面的大师傅开了小灶,才在内厨房崭露头角的。
但她天赋着实出众,所以那粤省来的大厨原本只是收了钱的面子情,最后却正式拜了师徒,还想把她弄到外厨房去。
但后来想想,又作罢了。
不是他不肯使力气,是他觉得金宝这样的样貌,去前面容易惹麻烦。
且不说有男主子容易起歪心思,就算是主子们各个不吃窝边草,那客人呢?
好厨子在宴客时肯定要使力气的,出去领赏也不在少数。万一什么时候做了一道好菜,让朋友同僚上官吃爽了,人家说叫厨子出来一看,哟吼,还是个美娇娘,你说怎么办?
讨美厨娘的人,可比讨个五大三粗胡子啦茬的大厨师的人多多了。
前者会觉得是风雅事,后者容易被人嘲笑是个纯吃货。
到时候客人讨,主人家要不要给?
不给的话,显得小气,有时候还会得罪人。
给的话……好厨子难得啊!谁不想吃口舒服的?
所以罢了罢了,就在内厨房优哉游哉的干活,反正老夫人的饭量也不大,可比外面轻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