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晨朝白雾朦朦,竹林里几道亮光闪过,波粼之中挟带的剑气八面威风,去势难挡。
      徐故林闭关多年,才出洞府,身处之地骤然从一小方封闭打坐的石窍,换成了浮云抬手可触的山巅,心中油然而生的生疏之意还没来得及斟酌品尝一番,就被这竹叶掩映里传来的剑鸣声打散了。

      近前,只看此人一剑一式,顺畅自然。本以为是他闭关期间冒出来的新贵,心想有可能是同僚,驻足观赏一会,才发现里面的人穿着弟子服。
      九隅弟子服数年如一日,不曾变过。素白外袍,走动间可以带出一点藏在里面的绛色内衫,此外再搭一条与内衫同色的暗纹发带。这套衣服穿上身,就算再举止无端的人,也能凭空衬出几分装腔作势的端正来。

      此前徐故林曾和掌门提议过,眼前日复一日的白袍,看着好不单调,何不多做几套不同式样的,弟子们可以天天换着穿,他们看着也新鲜。掌门非但没有采纳如此奇思妙想的好主意,还不要银两般附赠了一堆道理:“服饰统一是为让弟子们潜心修行,要是每日晨起都要考虑今日穿着,岂非舍本逐末?再者,选用这套弟子服,也是告诉九隅子弟进要不惧艰险,退可守直藏锋……”

      缘因掌门这番话,徐故林此后一直戏称九隅弟子服为“藏锋袍”。这名字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觉得形容贴切,人人都叫起了藏锋袍。

      没来由地想到那些被迫进入耳朵里的话,徐故林简直头大如斗。
      那不知是谁人座下的弟子,好像没发现竹林外的人,也不知道有人因对他身份的猜测,进而引起了一番令自己头大的回想。他不关心外物,只专心练剑,竹叶纷纷,其间动作行云流水,招式打得相当漂亮。

      待人整套剑法练完,收势吐息时,徐故林才从经年往事中回过神来,心里叹了一句:“如今的弟子真是不得了,禀赋什么的不消多说,只这日头还没出就起来练剑的勤奋劲,不敢说旁人,反正他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对于这类人,他一向很是拜服,因此不愿打扰人家修行,叹完转身欲走。
      却在此时,身后传来一句:“前辈?”

      徐故林没有刻意掩饰踪迹,这人大概早就察觉到了竹林外围的不速之客。
      竹叶晃动,埋头练剑的弟子走了出来。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看都要看腻了的藏锋袍竟还能让人眼前一亮。白衣飘袂间,有绛红色一闪而过,束起的高马尾,握在手中的长剑,周身气质,此等相貌,浑然一个少侠模样。
      他看到徐故林后,平静地行了个礼,是个标准的弟子礼。

      都说人靠衣装,见到此情,徐故林却想道一句衣装靠人。他自己身上的黛青色衣袍,因为连年闭关修行,沾了不少灰尘,要是换了旁人来穿着此衣,站在此间,与衣着规整的少侠两相对望,怕不是多少要生出一点惭愧之意。而徐故林此人连惭愧二字作何解都不清楚,他并不在意这等细枝末节,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衣裳,想来这修为不错的弟子是凭衣认人。

      九隅山上,只门内弟子有统一服饰,各方仙师,他们的衣装可没有诸多要求。既然没穿代表性的藏锋袍,不就是哪位前辈了。虽然徐故林在这山上是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但正经来说,大小也算个前辈,这小子行个弟子礼好像没什么错处。

      “剑法不错,”徐故林并不拘礼,赞道,“人是好人,剑也是好剑,闻声铮铮,剑气凛凛,可有名?”
      听了这样一番不着四六的称赞,那弟子也并无多余反应,只答道:“揽星。”
      “嗯,不错。”
      不知是剑不错还是名字不错,或是二者都不错。

      徐故林并不吝惜溢美之词,又随口恭维了一句那弟子的师承,“你年纪轻轻,修为却是不错,想必师父也是一方高人,名师高徒,实属佳话。”他说着,见那高徒闻听此言后,脸上现出一言难尽的复杂表情。
      怎么,难道有什么不对?

      却因在此处耽搁得有些久,林间薄雾随着日出已经渐渐散了。徐故林也没工夫去细想是哪里不对了,左右夸人的话总没错,况且只是从洞府出来后,因缘见到的第一个活人,估计以后不会有再多交集。他不欲久留,转身挥手作别,“不打搅你修行,先走了。”

      徐故林闭关修行的洞府位于一处高地,竹林环抱,景致乃是一绝。出了竹林,所见更为广阔,大半个九隅山都在脚下。
      行至青石道上,左右打量一番,他这一闭关就是九个春秋,经年蹉跎,九隅山风景如故,还是老样子,没太大变化,路过的子弟倒都是新面孔。他们规矩停步行礼,静声立至一侧,等徐故林步下石阶。

      片刻,身后传来小声议论,“是哪位前辈?好像不曾见过。”
      “是啊,我拜入师门后,门内仙师或多或少都见过几面,这位真是一点印象也没有。”
      “不会是戏本里常有的隐世高手吧?”隐隐含着兴奋的语气。
      有人连声附和:“哎哎,说不定呢!”

      “那他住哪?门内有后山吗?我听说高手一般都隐居在那儿,他们会在宗门危急存亡之际,站出来救所有人于水火!”
      “甚是!甚是!”
      “深以为然!”
      后面的话越说越离谱,明显是几个戏文话本看多了的弟子在胡乱畅想,居然引来一堆应和之声。

      “不知他老人家修为几何?”有人发问。
      “果真是前辈高人的话,修为绝对深不可测,说不定,他这会儿还能听到咱们的谈话声呢!”其中一个弟子故弄玄虚,惹出了几声惊呼。
      众弟子先是一阵惊疑,后又纷纷转头瞧了眼那个正被议论着的身影,只觉似近似远,悠闲飘然。心里觉得那抹黛青越发高深莫测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噤了声,慢慢走远了。

      不知修为几何的“老人家”在前笑了一声,新入门的小弟子们还挺可爱。宗门危急存亡之际的话,也敢拿出来乱说,让掌门还有几个老古板听了,不知会作何感想?掌门大概会故作严厉,口头教训几句便作罢,要是换成那几个老古板,恐怕要大做文章,非得把犯错弟子罚去扫山门,教他们不可妄语,谨言慎行云云。
      不过等徐故林见到掌门,还是很讲义气地没有告状,给讨人喜欢的小弟子们免去了一场无妄之灾。

      “曜灵?你出关了?”
      大殿前,还没等徐故林踏上白玉阶,上方传来一句话,宁静中带有一丝温和关切。
      听到熟悉的声音,他抬头,果然是掌门大人——九隅山的掌门,太微,全称东相太微。

      “是啊,修炼累了,就出来了。”徐故林颔首答道。
      听到他将修行之事说得如此随便,太微对此不置一词,好像已经习惯了,转而说道:“上次闭关有百余年了吧,我还以为这次你也轻易不出呢。”

      徐故林在九隅的漫漫修行路,大多是在闭关,一共两次,次数虽少,但年岁久。头一次往洞府里一钻就是一百九十年,好容易告一段落出了关,结果在外待了不到半年,又跟耗子找洞般钻了回去,也不知道那洞府里是藏了什么蜜糖甘饴,让他那样乐不思蜀。好在这次只九年,要不看他那与世隔绝的架势,别人真要以为他往后余生都会在石洞里度过了。

      两人站在大殿前,谈话间十分熟稔,像是多年好友。
      太微手中携有几卷文书,徐故林知道他公务繁忙,此来就是为了向掌门告备一声,他已出关,再没别的事了。既然目的达成,便要打道回府。临走时,却被叫住。

      “看我,事务繁杂,差点忘了,这次闭关期间,我替你相了个徒儿。”平静缓慢的语气里好像藏了个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徐故林:“?”

      “当时拜师仪上,宗门人手不够,仅余了他一个。你这徒弟修习勤奋,很出色,不会耗你太多心神的。”又道:“就当是帮我个忙,带一带吧,你也不能总是独来独往啊……”话到此处便断了,沉默片刻,太微叹息一声。
      等等……等等,别管其他,先等下,八字还没一撇呢,怎么就“我徒弟”了?

      没等徐故林消化掉这个噩耗,太微说完了徒弟来由,话音一转,又说到别处,“你闭关这么些年,山上的人较过往多了不少,此次出关别忙着再进去了,往各处走走,结交结交。”

      平白无故的,突然劝他结交,徐故林心念一转就知是怎么回事了。他自己闲云野鹤、自由散漫惯了,不沾惹门内事务,却占着门内灵地大肆修行,光吃饭,不干活,可不惹人闲话?洞天宝地就那么几处,他闭关的洞府恰巧占了一处,再加上他在外孤僻古怪的性格,抱团排外这种事,哪怕是仙师也不能免俗。太微本来就公务缠身,还要费心夹在中间周旋,估计也是心力交瘁。

      不明说,既是顾及门内同僚关系,也是害怕他多想。如此,徐故林也不多言,只含笑道:“好啊,掌门你都这么说了,到时候可别怪我扰人清修。有人打骂,我就说是掌门你教的!”
      “嗯,我教的。”太微笑得温柔,替他将还未出现的祸揽在自己身上,随后道:“还有公文批复,先走一步。”

      等掌门进了殿内,徐故林走出几步后,一拍脑门,被太微带偏了,有一事还没商讨清楚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