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傍晚时分A市第一高中,结束了周六的周考后,高二年级理科一班的教室里弥漫着清扫留下的灰尘,楼道外人头攒动,乌泱泱地挤了班上六十多个人。
      教室门口的廖老师拿着期中考试的排名册逐一点着人名。
      廖老师有一副不惑之年的样貌,略微发福,谢顶有些严重,他一边摸着他光亮的脑袋一边喊道:“杨姗姗。”
      杨姗姗是期中考试的第一名,按照班级历来的规定,换座位时第一名可以先挑选位置。往日她的座位一直不偏不倚地选在教室正当中,但这次她坐到了教室第一排靠近右侧的位置。因为近视有些加重,坐在教室中间看黑板上的字已经开始模糊,但她又有些怯于别人的眼光而不愿意坐到第一排的正中间。
      杨姗姗坐下后,廖老师又开始念后面同学的名字,陆陆续续地整个教室都坐满了人,但杨姗姗右手边始终有一个空位。直到最后一名的杨松拖着高瘦的身子走进教室,本能地往教室的后排走,可他头也不回地走到最后竟发现教室的后排已经坐满了人。
      廖老师略带打趣地说:“看,这都没地方去了哇。”
      杨松皱了皱眉,环顾四周,教室里唯一虚位以待的位置在第一排杨姗姗的右边。
      杨松个头高瘦,他同整个年级的男生一样留着寸头,只是他深邃而锐利的眼睛加上线条分明的面庞,加之平日里他板着脸不苟言笑,冷酷的面容令人敬而远之。杨松在班里显得并不起眼,从入学到现在杨姗姗同他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
      “你好。”杨姗姗冲拿着书包和一堆书本的杨松微笑了一下。在整个被要求女生集体留蘑菇头的学校里,杨姗姗的面容显得无比清澈白皙,她的发型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她纯真又略显俏皮的气质。
      杨松眨巴了一下眼睛,有些不知所措地点了下头应道:“嗨。”
      自习课的铃声响了,站在讲台上的班主任廖老师说:“周考的答案马上发下去,大家先看一下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卷子我们明天讲。再叮嘱一下,现在大家虽然明面上还是高二,但是高三已经高考完了,大家已经算是高三了,应该以高三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该查漏补缺的查漏补缺,哪里不明白要及时问,不要打马虎眼,大家上自习吧。”
      而后廖老师在讲台上仅坐了一小会便走出了教室,杨松注意到廖老师离开后大约一分钟,他回头扫了一眼整个教室。整个教室的同学都拿到了各科的参考答案,纷纷对照着试卷看着,而杨松却偷偷摸摸地从桌斗里掏出一个薄薄的小本子。
      杨姗姗虽然在研究试卷上的题目,却敏锐地发觉了杨松的举动。她默不作声地瞥见杨松把试卷答案压在那个本子上,然后埋头写了起来。
      杨姗姗起初并未在意,一门心思研究着考试的题目,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感觉到有人靠近,她微微抬头,视线里看到一个大肚腩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自己的身前——是教导主任黄海平,黄主任戴着眼镜却仍旧眯着眼,扫视着整个教室。
      杨姗姗瞥了一眼身旁仿佛沉浸在自己世界里毫无察觉的杨松。
      突然间,一个遐想的画面浮现在杨姗姗的脑海里:教导主任迅雷不及掩耳一把扯过压在卷子下面的日记本,然后竟当众念了起了日记上的内容,只是面红耳赤地被抓住的人是杨姗姗自己。
      杨姗姗试图提醒一下杨松,却又担心动静太大反而引起黄主任的注意,便将腿伸向右侧进入杨松的视野里,用鞋尖轻轻地点了点地。
      杨松毫无察觉,仍旧自顾自地写着,而此刻,杨姗姗发觉教导主任似乎已经注意到了杨松的举动。
      突然一双手擒住了杨松手下的本子,随后杨姗姗看到黄主任拍了拍杨松的肩膀,示意他跟他一起到楼道里去,杨松颤颤巍巍地站起身,走出了教室。
      杨姗姗心想:“这黄主任实在是老奸巨猾,悄无声息地来找人麻烦,不过也许只是日记,应该不会有太大关系,被骂一顿也就罢了。”可是转眼间杨姗姗心里却开始变得愧疚,她开始不停地自责:如果刚才自己换一种方式提醒杨松,或许杨松能够反应得过来。
      杨姗姗倍感忧虑地侧耳去听,楼道里只传来黄主任的声音。
      黄主任用冷漠无情的语调说:“你在写什么?”
      杨松回答的很小声,杨姗姗屏住呼吸也没能听清他说的话。
      “你在上学期间写这种东西……”后面黄主任的声音因为太模糊杨姗姗偏着身子也没有听清。只听到黄主任最后严肃地说了一句:“回去。”
      而后杨松低着头,面无表情,默不作声地回到了座位上,但他的手里并没有拿回本子。除了杨姗姗外没有第二个人注意到刚刚从走廊回来的杨松。杨姗姗用怜悯的眼神看了看他,此时杨松懊恼的神情已然显露,完全覆盖了他平日里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样子,糟糕的情绪就这样在杨姗姗的身边发酵着,她本想继续研究问题,但忍不住去安慰一下身旁的杨松。
      杨姗姗用便签纸写了一张字条递给了杨松。字条上寥寥四个大字工工整整地写着:“别放心上。”
      杨松面无表情,看过了杨姗姗写的字条以后,看着杨姗姗动了动嘴,似乎是在说谢谢,然后便把字条放到了一边,这让杨姗姗心里有些沮丧。此时的杨松故作镇定地看着桌面上的一沓卷子,深吸几口气,一副竭力掩饰内心中忐忑的样子,全然被杨姗姗看在眼里。然而过了不一会,杨松竟然从桌斗里拿出了另一个本子明目张胆地放到桌子上写了起来。
      “这家伙到底想怎样呢?”杨姗姗心里又气又急,按照过往的经验,黄主任想必会逛完整个年级三十个班以后,再回头检查一遍,若是杨松这样肆意妄为,恐怕要引得黄主任当众发飙。杨姗姗不希望看到黄主任发飙,在她眼里,黄主任无论对谁发飙都会莫名其妙地感觉是在对自己发飙。
      于是杨姗姗又写了一张字条,内容是:“杨松!快把本子收起来,黄主任一会一定还会回来!”
      杨松冷冷地看了纸条以后又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杨姗姗,微微动了动嘴唇,似乎是说了一声“谢谢”。然后把杨姗姗写的两张字条放进了笔袋里,继续心无旁骛地写了起来。
      不一会,黄主任果然杀了个回马枪。杨姗姗看到了从远处走来的黄主任的身影后,没有任何犹豫地用手从杨松的桌子前一把掏走了杨松的本子,杨松来不及反应,只见在被扯拽的过程中签字笔的笔尖在本子上划出了一道长线。
      杨姗姗淡定自若地把本子放进了自己的桌斗里,此刻杨松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发火一般,却还未来及有任何行动就被黄主任的出现浇灭了所有火苗,然后他很是俏皮地在一张草稿纸上写下了一行公式:F=ma。就这样,杨松心不在焉地看着自己的卷子度过了这节自习课。
      下课铃响以后,杨姗姗从桌斗里拿出了那个本子,从桌子下面悄悄地递给杨松,小声说:“还给你。”
      杨松也凑过了头,小声地说:“谢谢你。”
      在杨姗姗把本子还给杨松时,她悄悄瞥到了本子最上面一行的三个字“第一章”。
      A市第一高中每天晚上一共有三节晚自习,第三节晚自习结束以后的10点10分会打放学铃,不过作为本市的重点高中,大多数学生都相当用功,很多人看书看到快要响宿舍熄灯铃才会离开,而杨姗姗有时会走得更晚——因为她不是住宿生,每天走读。她住在一中对面的小区里,父母为了方便她上学特意租了一套房。
      放学铃声响起,杨姗姗继续做了一会儿习题,很快杨松背着书包准备回宿舍,正当他要走出教室时,往杨姗姗的桌子上放了一个叠好的小纸条。杨姗姗把小纸条打开,上面很工整地写着:“杨姗姗:谢谢你!”
      杨姗姗读完,杨松已经离开了。她只好一脸无奈地皱了皱眉,然后苦笑着收拾起了东西,坐在教室正中间的王雅楠看见杨姗姗在收拾东西,问道:“要走吗?”
      王雅楠是杨姗姗的好朋友,也是一名走读生,她个子比较矮,性格腼腆,一张娃娃脸看上去十分讨人喜欢。与杨姗姗相比王雅楠学习更加用功,很多时候杨姗姗想要回家,却硬生生被王雅楠拉住研究题目到11点。
      杨姗姗点点头,走到王雅楠身边陪她收拾东西。
      “姗姗,你英语完形填空错了几个?”
      “嗯,”杨姗姗停顿了一下说:“完形我倒是全对了,不过我阅读错了几个。”
      “好厉害!”王雅楠感慨道,“我做完形的时候人都懵了,一点也读不明白,一对答案发现快要错一半了。”
      杨姗姗拍了拍王雅楠的肩膀说:“你不怕的,你语文一门的成绩就可以补回来啦,话说回来,你的新位置怎么样?”
      “这不就是你以前经常坐的位置嘛。”王雅楠轻轻地拍拍桌子。
      杨姗姗笑了笑说:“感觉怎么样,我这儿可是风水宝地。”
      “还不错呢,而且梁峰坐我后面。”
      梁峰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是成绩最好的男生,平日里戴着眼镜,模样方正斯文。他的数学和理科成绩好得出奇,成绩上唯一的缺陷是英语不好,否则杨姗姗都要难以望其项背。有他坐在身后,王雅楠能够很方便地问他问题。此外梁峰喜欢王雅楠的小道消息杨姗姗耳濡目染,每次看到梁峰给王雅楠讲题时格外温柔的神色,都让杨姗姗深信确有此事。
      二人走出教室,杨姗姗又补问了一句:“你觉得他怎么样?”
      “梁峰吗?我觉得,挺好的吧。”
      杨姗姗点了点头。
      “你的新同桌怎么样呀,杨松有跟你说话吗?”
      杨姗姗笑了笑:“当然有,他应该没有看上去那么高冷。”
      “真的吗?我平时看到他都不敢和他说话。”
      “感觉是的。”
      杨姗姗的脑海里又浮现出杨松着急忙慌的模样,忍俊不禁地笑了一下。杨姗姗向男生宿舍望去,她突感一颗充满好奇的种子种在了自己心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