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月阅读记录 ...

  •   15、《枪炮、病菌与钢铁》
      贾雷德·戴蒙德著,谢廷光译
      很凑巧,读这本书的时候美国因种族歧视而爆发的矛盾正天天挂在热搜上。
      本书的观点很明确:造成如今不同大陆文明进程不一的原因不是人种本身的智力、能力存在差距,而是各大陆的环境条件和适合被驯化的动植物种类、数量条件不同。作者为论证自己的观点举出了大量自然实验的结果,但翻来覆去,核心思想还是在此。这种观点确实突破了个别人种具有优越性的陈旧理论,无疑对种族歧视的思想做出了抨击,但是作者站在这一理论前提下得出的某些观点倒是有些强权主义了,这种强权主义主要体现在本文论述“先进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的冲突问题”上。即便不说更早的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的事例,就说19世纪毛利人对莫里奥里人的屠杀——莫里奥里人是查塔姆群岛上的原住民,因环境资源的限制,他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过着相对于毛利人来说更“落后”的狩猎采集生活,并且习惯以放弃战争、主张平等协商来和睦相处,又通过阉割男童控制人口,以免出现人口过剩、资源匮乏的情形。莫里奥里人粗放的农业形式和简陋的武器工具及落后的技术固然无法给他们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在查塔姆群岛上彼此和平共处、自给自足,形成了一个现代人难以想象更难以做到的和平社会,以至于在那几百名毛利人带着枪支武器入侵、公开宣布要将所有莫里奥里人征服为奴隶时,这群没有攻击性的原住民首先想到的都是与毛利人协商共享资源、和平解决争端。于是莫里奥里人落得了一个被毛利人赶尽杀绝的结局。按照本书的观点和逻辑,这一事件中莫里奥里人的悲惨结局应当归因于环境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在武器、信息传播等各方面都比毛利人落后,所以只能任人宰割。
      我不能认同这种观点,正如我不能认同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受害者有罪论”。在我看来,从狩猎采集的原始社会发展到集约型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说提高了生产力实际上只是站在人类中心的视角得出的结论。而在人与自然方面最大的改变其实只是人口剧增、自然资源在短期内变得难以负担这样的人口规模,所以人的生存空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小(科技尚未发展到人类群体可以在地球以外的地方定居)。从走到集约型农业社会开始,生育周期的缩短(集约型农业社会的特征)就注定导致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口急剧膨胀相伴而生,更危险的是人类大群体有一种无知无畏的精神,社会上层(包括管理层)在耗损和开发有限资源的过程中依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也就会想方设法进一步增加社会中下层的人口。而在狩猎采集的原始社会,正如莫里奥里人,人类更乐于以和平方式较为平等地共享资源,同时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资源有限的认知,人们会采取如今看来非人道的方法来控制人口。这说明什么呢?人对世界、对宇宙的认知的确越来越“进步”,但我们的文明所倡导的“平等”和“自由”却随着技术和认知的“发展”而将我们从这一被倡导的目标身边越推越远,我们追求更长远地延续我们的文明,却似乎一直在走一条自取灭亡的道路,还为此沾沾自喜。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也未可知。很奇怪,我最认同作者的一点是“历史是由许多偶然因素塑成的”,但他有了这个观点却非得要得出研究历史依然有意义这个结论,我却陷入了“寻找规律、规则实际上毫无意义”的悲观想法中。我们为什么要探寻这些,不过是为了把更多的“未知”变成“已知”,减轻我们的恐惧。这本身就是自负的。
      当然,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想要在如今的地球文明中回复到各地区与世隔绝的狩猎采集社会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如今要研究历史、反思自身“落后”的原因(从我的这一观点来看,如今的“反思”并非应然性的,而只是迫于现实作出的实然性选择)。而本书更多探讨的是造成各大陆文明进程不一的原因,其得出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只能增进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因为真正的原因在于环境资源等人类不同群体无法改变的客观外部条件),却不能解决如何加快落后大陆文明进程的问题。也许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怎么样让我们自己生活生产的社会尽快跟上某些先进思想的步伐,其中核心就在对各种现代知识的普及和运用。在这个问题上,《乡土中国》中关于规范知识和自然知识的说法也很有道理:在传统及现代中国社会里,知识一直是被分化的。传统知识分子重规范知识而轻自然知识,于是当西方文化(也可以说是“现代文化”)最初入侵时也没能引发工业革命。而现代知识分子重自然知识轻规范知识,也不能把自然知识用到点子上。这就很像《众病之王》里提到过的历史上有段时间对科学研究的争议:究竟是要有目的性地开展科学研究,还是为科研而科研、倡导科研自由化和无目的化?要真正让技术“有用”和“有效率”,规范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结合是必要的。也就是说,不论世界文明到最后会变得多么统一,现如今需要的依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照搬西方“先进”的那一套未必可行(这也是老话了,但的确自有道理),更何况持有“进步”观念的西方世界在把其“进步”思想普世化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带有自认绝对正义的立场,即使反思自身曾经的暴行时也不自觉找寻借口,就不免让人怀疑他们所谓“进步”观念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主题都建立在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法则基础上了。

      16、《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
      非常考验我耐性的小说……从个人口味出发,读到55%时依然没有感受到它的魅力,但是从60%开始渐入佳境,如果忽略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里插播论文的话,整体阅读体验还是很好的(我觉得很迷惑,在《安娜·卡列尼娜》里并没有这种插播论文的情况,而我这种有强迫症必须一个字一个字读的读者,在小说里看到插播论文真的很暴躁……)。
      虽然写的是战争与和平,但从个人角度看,把这本书当做几位主人翁的成长记录或许更好理解。华西里公爵一家(库拉金家族)都是些令人倒胃口的人,且不说华西里公爵因觊觎别祖霍夫伯爵的地位和遗产而(半强迫地)促成了皮埃尔和海伦的婚姻,光是包括海伦在内的库拉金家族成员在战时那种仿佛战争与自己无关、只顾纵情声色的表现就让人咋舌(因此海伦突然的死除了大快人心以外,也确实极尽讽刺)。相比之下,罗斯托夫家虽然也属于社会上层阶级,但不论是坚持上战场的尼古拉和牺牲在战场上的彼嘉,还是无忧无虑、天真得几乎有点儿缺心眼却自愿让出自家宅子给战争伤员、并且主动照顾他们的娜塔莎,都是极其善良的人。相对来说,我最喜欢的是保尔康斯基家,除了善良和爱国以外,这一家人还都具备有原则、有骨气且头脑清醒的特质,比如安德烈虽然时常傲慢得有些叫人生厌,但他和他妹妹玛丽雅公爵小姐都是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角色(尤其是玛丽雅公爵小姐,虽然书里写她有点神神叨叨又丑陋,但心肠实在再好、再仁慈不过了,且撤去莫斯科途中想到可能被法军俘虏时她表现出的与她哥哥和父亲一样的刚毅真是令人欣赏!)。和《安娜·卡列尼娜》一样,在这些主要刻画的角色当中有几个人物的成长线相对来说是更完整的,我觉得可以把他们看作主角:皮埃尔、娜塔莎、安德烈和尼古拉。我尤其喜欢皮埃尔上战场和安德烈的死这两个部分,它们分别是这两个人物成长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心理描写格外出色,堪比《安娜·卡列尼娜》中从安娜突然产生自杀的念头到真正死亡的那段心理描写。除此之外,尼古拉在军队中皇帝的本能的崇拜与忠诚也令人印象深刻。
      回过头再想想,尽管在看前半本书中的战争描写时十分煎熬,但书中战场上的混乱、无序,以及支撑士兵的那种盲目却有效的信念的确在大篇幅的战争描写中深深刷新了我对战场的认识(其实可以用我国古人的智慧简单概括那个时代战争的决胜关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人在那个时代的战场上,近距离面对枪炮和敌人的那一刻不仅自身会产生恐惧,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敌人脸上的恐惧。或许正是这种相近的(或者说是完全相同的)恐惧加深了其中一部分士兵的“同类感”,正如皮埃尔自己也未曾察觉的一样,他上过战场后也许才真正认识到:敌人也好、我方军人也好、俘虏也好,大家归根结底都是“人”。所以即使是留在莫斯科试图刺杀拿破仑的那一天,皮埃尔也下意识地救下了一位法国军官。这是人类在面对同类时产生的一种仁慈的本能,它只是更明显地在皮埃尔这个懵懂、善良、单纯的人身上体现了出来。就像法国军队入侵莫斯科后立即从训练有素、听从指挥的士兵变成了不受控制的强盗,又或者手无缚鸡之力的魏列夏金被愤怒的莫斯科民众殴打致死,贪婪、推卸责任和盲目泄愤也是人类共同的本能。
      最后一个感慨:今年看的几本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人性的枷锁》和《战争与和平》,对其中某些人物的刻画让我想到一件事:我比较反感现在有的读者一味追捧所谓“大格局”的作品,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现实生活中喜欢吹嘘自己“大格局”观念的人,实际上都应付不来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理想,因而有意逃避现实,通过抬高自己的“格局”来蔑视其他能把自己的生活处理得妥帖快乐且过得心满意足的“普通人”。简而言之,这类人比较自以为是。列文、菲利普和安德烈认识到这一点之前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有趣的是,他们最终都在自己的人生中顿悟了。历史是无数“普通人”组成的啊!甘于平凡对于清醒且自傲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6月阅读记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