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战争片中的日本人形象 ...

  •   记忆中,童年的夏夜总是特别热闹,整个村子里只有一台电视机,一到太阳落山,主人便将门口泼水降温,然后搬出电视机,边吃饭边看电视剧《铁道游击队》。那些游击队员身轻如燕,扒火车、打鬼子、炸铁路,让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又羡又妒,巴不得自己也成为身负奇技的英雄。那时我总是早早地吃过晚饭,便飞快地跑到他家门口,若有多余的凳子,便搬来坐坐;就算没有,也能一站个把小时,连腿站麻了都不知道。电视里的片头曲《微山湖》和片尾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人人都哼几句,《微山湖》老师还在音乐课上教过呢。
      过了许多年,我才买来作者刘知侠(1918~1991)的《铁道游击队》小说原著,满足了当年小小的好奇心。小说中的确高/潮迭起,比如血染洋行、飞车夺/枪、劫持票车、抢夺布车、突袭岗村和微山湖化装成鬼子突围等,就像看像《水浒传》、《说岳全传》之类的章回小说那样。不过童年看过的电视剧情基本忘干了,在网上翻看了几集电视剧,发现剧中加进了许多打斗场景,好些游击队员还会几手厉害的功夫,能够飞檐走壁,双手发飞刀,斗起来蹿高伏低,看得人眼花缭乱;更为抢眼的是,剧中还有几个美女,一个《东亚日报》的日本女记者,一个反抗哥哥包办婚姻的少女蓝妮儿,原著中风韵犹存的芳林嫂自不必说,哪怕现在看来依然很精彩,更何况在娱乐活动极其贫乏的年代。
      日本军人一般喜欢在鼻孔下面蓄一小撮胡子,总觉得这副形象又丑又别扭,直到现在我才得知那叫“丹仁胡”。我们小时候都会几句日语:你的什么的干活、你我朋友大大的、八格牙鲁、哟西、米西米西、撕拉撕拉的、土八路的有……小说的最后,日本军人向铁道游击队投降时,小林部队长对游击队大队长刘洪说:“你的铁路干活的,我的也是铁路干活的。几年来,你的拆拆,我的补补”,充满喜感。这些就是我对日语和日本人的基本印象,多少年都没有变过,不能不感慨宣传之强大(精通日语的朋友看到这一节,笑掉大牙我可不赔钱)。
      读罢刘知侠写的《〈铁道游击队〉创作过程》才明白,其实铁道游击队在与敌斗争过程中伤亡是很大的,仅大队长就先后换了三个,政委(相当于军师)先后换了四个。寡妇芳林嫂的原型是三个妇女合起来的,其一个姓时(大家都叫她老时),带着一个名叫小凤的女儿。她跟大队长洪振海结婚后,队员们对她家都很照顾;没想到洪振海不久阵亡,她第二次做了寡妇,但她依然耐不住寂寞,或许还有生计艰难的因素吧,又跟其他队员暧昧不清,被大家骂作“破鞋”。政委李正的主要原型杜季伟爱上了一个不该爱上的姑娘,她的哥哥是被铁道游击队打死的,所以游击队员都阻止他俩恋爱,连作者都认为他做得不应该。后来他趁着调进山区党校学习之机悄悄地带走她,还遭到游击队员的阻截。
      还有一个游击队员徐广田特别令我同情,他在历次战斗中相当英勇,杀过许多鬼子和伪军,被评为甲级战斗英雄。抗战胜利以后,枣庄成立了铁路管理局,一部分队员成为局级领导,惟独徐广田还是原来的中队长。徐的哥哥参加游击队重伤残废,弟弟也在抗战中牺牲,家里又有老父和妻儿,生活十分困难。日本投降、内战胜利、全国解放跟他有什么关系呢?他不仅贫困依旧,而且失去了亲人,战斗英雄的光环又不能当饭吃。他郁愤难当,便投靠国民党了,虽然仅仅两个月,也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煤矿修复开工后,徐在旧日朋友的照顾下当上了煤矿工人,但没多久又因打架斗殴被开除了,他只得以杀猪宰牛为生,最后在三年困难时期贫病交加地死去。可是游击队员和作者都一致认为他是思想松懈,自作自受,实在令人齿寒。
      当然作者刘知侠是不愿、也不敢把这些写进小说中去的,甚至有些他看到、听到、想到的事,连在创作谈中都不会写。他的生命穿越了漫长的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整/风/运动、三/反/五反、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文化大浩劫……当他重温自己笔下的这段历史,一定有新的感想,只不过都烂在他的肚子里了。小说中的大队长刘洪和政委李正,这两个游击队的核心人物自始自终都活着,机智勇敢,坚毅非凡,刘洪和芳林嫂的爱情还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修成了正果。
      2015年2月2日于临安忘忧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