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5、接手 ...

  •   承宣八年春,皇帝任翰林院编修任骏为都察院监察御史,着张钰一案进行详细的调查。

      张钰案虽经锦衣卫秘密调查,但其身为一府正堂,吏部和刑部却对他的案情知之甚少,故皇帝明令任骏携旨入青州,意在将张钰的种种作为和罪状登录到有司案卷之上,最终在吏部、刑部以及大理寺、都察院归档封存,以免后世调用此人卷宗,无法得知其详细的生平。

      任骏当年早在武城县时,便有意进入都察院,如今的都御史宋槿年纪虽大,但深得小皇帝的重用,当知悉小皇帝心爱的宠臣进入都察院,几乎瞬间便察觉到了一丝特殊的味道。

      宋槿是寒门出身,而任骏甚至比寒门还要不如,宋槿一向与七宗五姓不大对付,在任骏往都察院报道的当日,便将任骏召入官署密谈。

      宋槿作为巡抚巡查过青州,青州到底有多糜烂,这位老御史心知肚明。他对任骏有爱才之心,亦不愿小皇帝看重之人在青州横死,故亲自教导,直至深夜方使任骏离去。

      与此同时,在帝京盘桓一个多月风光无限的青袍县令修玄素,被小皇帝选入翰林院,任为翰林编修。

      青灵县三年来正堂之位几经更替,自李由之后几乎没有久任的官员,成为了承宣朝的一桩趣事。

      至于新一任的青灵县令,帝京中的朝廷大员们压根不在乎,自有吏部去操心此事。

      不管继任者谁,如今朝廷里提到青灵县令这四个字,就一定说得是那个名叫修玄素的书生。

      这位曾经十岁便名动九州的天才少年,如今再一次得到天子的赏识,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入仕为官,一举进入了翰林,成为承宣朝未来的梁柱之一。

      “陛下,臣请求入青州,协同任御史办案!”

      紫宸殿,代替任骏成为天子近臣的修玄素神情激愤。小皇帝正在练字,闻言头也不抬地道:

      “不知规矩,朕让你说话了吗?”

      修玄素:“……”

      “你怎么不说话呢?”

      修玄素:“……”

      “朕现在允许你说话了。”

      修玄素:“陛下,臣想去。”

      小皇帝目不转睛,道:“你去?你去了,衮州那伙人谁来帮朕查?”

      修玄素心中一凛,“此案,政事堂不是在……”

      小皇帝将笔往岸上一丢,烦躁地拾起桌上的金球嗅了嗅,道:“查个屁,什么都查不到。衮州回来后,政事堂查到东海之上炸毁了几艘东夷的大船,东夷国的探子回报真田玄野和上杉信虎都没有再出现在东夷国内,只怕这群愚蠢之物被人利用后毁尸灭迹,吃了哑巴亏也不敢往朕这里递国书。”

      “什么都查不到了。”澹台照看了修玄素一眼,“你在刑名上建树超群,朕问问你,朕再给你一次机会去查,你能查到吗?”

      虽然是轻描淡写的一瞥,修玄素心中却像是被一根刺扎了一下似的。对于帝室来说,没有任何事情能比稳固皇权来得重要,相比之下,区区青州发生的科举舞弊案,在小皇帝的心里,根本无法与东巡行刺这件事相比较。

      更何况这背后之人三番四次作乱,每一次都让人捉不到任何线索,如鬼魂般吊在小皇帝的心头,一想到就心生恐惧。

      这样的存在,甚至不惜利用东夷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修玄素执掌刑名不过也就三年,即使再聪慧,也不敢说就比大理寺和刑部的人经验丰富。

      修玄素知道皇帝想听什么话,可偏偏修玄素没办法给出这个保证。

      他刚要开口,小皇帝却摆了摆手,道:“是朕为难你了。”

      修玄素想了想,道:“臣想知道政事堂所查知的所有线索。”

      澹台照眼中一亮,“卿确有把握?”

      修玄素摇头,“臣没有把握,但臣愿意一试。”

      澹台照眼中的光芒一散,旋即眼神又变得凌厉无匹:“卿可知,一旦接下这件差事,卿必定要给朕一个满意的交代,否则……就算朕不在乎,政事堂也必定要拿此事大做文章。政事堂如今尚无头绪,此案又由几位大学士牵头,卿如此揽下,压力不小。”

      修玄素沉声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至于政事堂如何待臣,全系陛下一念之间。”

      澹台照不禁莞尔:“卿……说话可真是直接啊!”

      小皇帝摸了摸鼻子,心中却对这书生十分欢喜,只觉光埋没人才这一点,就够治青州不少人的罪。

      “听说卿在帝京,经常受宗室的欺负,是靖江王带的头,是吗?”

      “没有,臣不受欺负。”

      “朕心里都有数,定不教卿白受了这份委屈,朕会叫舒彬拟旨给政事堂,将所查秘案与卿共享,同时锦衣卫北镇抚司在全国的侦缉网,卿皆可在必要时调用。另外,朕还会请尚宝监赶制朕的金牌一枚,必要时,卿可替朕决断!”

      小皇帝擅操心术,但此番话语确实恳切凿凿,尤其给予了修玄素如此大的权力,不仅仅是对行刺案的极高重视,更是对修玄素近乎无上的宠幸。

      自科举连连不中以来,修玄素心中意气难平,即使自己终于入仕为官,也对如今的官场抱有很大的敌意。他对皇帝的忠心,大部分来自于天地君亲师这种深入骨髓的教导,直至现在,他才从澹台照的身上感受到了作为明君应有的气态。

      卿为朕思,朕不负卿。

      这样的君主,确实值得他为此报效终身!

      修玄素旋即跪地谢恩,小皇帝将他扶起,笑道:“朕不心急,先给卿放一个月的假。朕将侍卫总管连松奇指给卿,有他在,卿的性命安危便可无虞。”

      想到那个中毒的大内侍卫总管,修玄素忍不住嘴角浮笑,只是心里仍旧是放不下即将前往青州查案的任骏。

      对于郑翰君的第二杀,依旧完美落在了计划之内,只是如今郑怀邑被家族大位缠身,自己又似乎因为身份特殊被皇帝刻意调离此案,任骏孤身一人,又无强力襄助,还因在白马寺多了嘴消了青州举子的名额,如今不知有多少青州系的官员早已将其排除在青州系之外。

      若非深得皇帝重用,恐怕人还未到青州,就有可能死在路上。

      他真的可以做到吗?

      出了皇宫,修玄素想去找东平知府贺兰奇商量一二,可走到半程,修玄素便知此事不可为。

      贺兰奇此次入京受到皇帝嘉勉,如今已是吏部的一名主司,同级四品,地位却非地方知府可比。

      如今的贺兰奇已经成功抽身,定然不愿再蹚青州的浑水,找他商量,不但容易引起别人的猜忌,更容易被贺兰奇敬而远之。

      还是算了吧。

      修玄素在帝京宽阔的街道上缓慢踱步,如今他已经换上了翰林院的墨色官服,更衬得他身姿颀长,一望便如一支墨竹遥立在天地之间。

      天色渐晚,夕阳斜照。

      修玄素在街道上行走,慢慢从皇城巨大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他忽地停下,回身望去。

      但见红霞飞悬天际,朱墙金瓦之下,有个年轻的侍卫飞纵而来,仿佛矫健英武的鹏鸟。

      “修翰林,您也不等等我,好说也是有点交情的。”

      连松奇面色轻快,来到书生面前展颜一笑:“多亏你了,哥们现在可以出来透透气。”

      修玄素抿了抿嘴,笑道:“在下也不知道连总管今日就要出宫了。”

      “皇命在身,哥们可不敢在宫里逗留,更何况还是外面舒服,您放心,今晚您玩您的,哥们玩哥们自己的,等出了帝京,哥们半刻不离您左右。”

      瞅着连松奇的模样,修玄素心里想笑,于是便朝他拱了拱手,躬身道:“如此便多谢了。”

      连松奇笑着还礼,接着便飞纵往城中繁华处去。

      修玄素成了翰林官后,便在寸土寸金的帝京赁了一座小宅,其中有大部的租金都由翰林院支付,修玄素只需出一小部分。

      这一小部分不算少,好在许世继此来帝京,带了不少银子。

      修玄素曾在夜里不住地想,自己欠郑怀邑的银子似乎是越来越多了,这可怎么还呀?

      慢慢还吧。

      宅子在重恩巷中,回到家时城中已经遍燃灯火,书生掩上门户去了客厢。

      “老许,我想去荥阳府一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5章 接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