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001 改旧换新又一朝 ...

  •   先帝去世,新帝登基。
      第一个要忙的,就是先帝的谥号。
      先帝体弱,却命好,病怏怏的就当上了皇帝,要先帝不与废帝一个祖宗下来的,就是改朝换代一朝高祖了。
      可惜先帝废帝一个祖宗,就好比刘秀拼死打下了天下也只能称汉一般,高祖这名头还是得冠在大隆朝第一代皇帝头上。
      加之先帝体弱,虽是清君侧成功,然而也不曾真正掌军带兵上过战场,在任几年更不曾有大规模诛灭过外族敌患,因此也当不得一个武字。

      好在先帝身体不好举朝皆知,因此早两年就有礼部的臣子私下里嘀咕着先帝的谥号,暗中选出几个出来,如今只用选定一个就妥。
      只光如此在朝上为了一字之意大臣们也争论不休,虽拟定谥号是礼部之事,然天家无私事,却是许多人都能说得上话的。
      好在先帝虽身子不大行,在对待朝臣上却十分仁厚,诸事交予朝臣从不相疑,更不恋权,在朝中的名声也算好,不至于让哪位高官看不顺眼在他死后还在谥号上纠缠打嘴仗。
      大多都是想把先帝往好里捧的,只是拿不定哪一个字最好。

      兴之一字,先帝是当得起的,若不是有先帝那一支血脉所在,如今这大隆早已经改朝换代,哪还有大隆皇室容身之处。
      剩下需要再加一字,就在仁与圣之间起了争执。
      “先帝仁慈,待人宽厚。仁字当然不让。只圣字,一无开国之功,二无拓疆之能,如何担得?”下朝后温宥娘与孟国公说得直摇头。
      要真把圣字用上去了,以后还不知被多少人笑话。
      且圣字按含义,需排在兴字之前,这反而凸显不出先帝拯救大隆江山与大隆皇室之功绩。

      只是不管心里怎么想,温宥娘在朝堂上也没有开口的欲望,只回了家与孟行景狂吐槽。
      “连圣字都出来了,那些人脑子里想的是什么玩意儿?”温宥娘嗤道。
      孟行景虽以前是个纨绔,然而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如今正在工部做事儿,对于朝中为了先帝的谥号争执之事也知道,只与温宥娘道:“那些人不过是在拍新帝的马屁呢。”
      新帝年幼,且先帝只一子,父子关系自然非比寻常。这给先帝用谥号,讨好的只能是新帝,毕竟先帝死都死了,谥号再好一个死人也听不着。

      “也不只为了讨好新帝。”温宥娘扯了扯嘴角。
      先帝去世,新帝年幼,就算讨好亦不过只在新帝面前挂挂号,真到新帝掌权之时还不知在哪。这些人是在讨好他们这些辅政大臣。
      “朝中大臣,多跟随先帝,手握重权。先帝刚去,留下辅政之臣,众臣自不会此时冒头,多有谦逊。而旁人又哪不知先帝与诸臣之恩,诸臣想说的说不了,他们自愿污名以媚上。”温宥娘只觉得这上下几千年的朝廷,一直都这么荒唐着,让人发笑。
      因此她才在朝上沉默不语,也免得得罪人。如今她已经站在浪尖上,就不用再拉枪口对着自己了。

      这一点孟行景也知晓,就说这个圣字,还不算懂事儿的当今心里估计也乐着。
      “圣兴、兴仁?”孟行景将这两个词倒了个转,“兴圣、仁兴?”
      “兴仁。”最后孟行景重重重复说了一遍这两个字。
      温宥娘心想兴慈也不错,先帝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霸权,所以除了个别悲天悯人代大隆皇室以爱江山的御史,没谁说先帝不好的话来。这仁慈两字,虽然也是因身体不行且太子年幼不得不与朝臣的示弱,然而也是真真做得出神入化的。
      如今虽不过几年,然哪个权臣也不敢有半点不轨心思,否则就得背上忘恩负义的名声来。要想折腾点什么出来,不说这天下士子,恐勉强平衡下来的世家也不会许。

      如此争执了两日,先帝的谥号终究是确定了下来。虽是大臣们不管明里暗里都对那个圣字多有想法,然而到底还是要顾及颜面。
      皇帝谥号,并非私下内惟里不外传的胡言乱语,又岂能随心所定,到底也要与先帝功绩匹配,可自古以来以圣称之的能有几人?
      兴仁。先兴,是续了大隆天下。后仁,乃是先帝待人宽厚。
      先国后己,再妥当不过。

      待得先帝的谥号定下,剩下一件要吵的事情就先帝陵墓。
      先帝本不欲大肆修建皇陵,然皇陵乃是天子即位就要开始修建的,故经费虽几经裁剪,到底也修了好几年。
      可修皇陵这种事,最费时间,只区区几年,又在没多少银子的前提下,先帝的陵墓,还只有一个粗胚子。
      一个粗胚子还算是说得比较体面的,实际上就是才挖了一个洞出来。
      虽皇帝的棺木早有准备,然而一个土胚子如何堪为皇陵?

      如此少不得将先帝的棺木停在皇庙当中,待皇陵修建成后方能入墓。
      只先帝一直对修建陵墓之事并不上心,且多次在朝会上涉及皇陵之时说过从简之话,因此朝中便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按照祖制,就算先帝嘴里说着从简,然而有些东西也不能简下来,到底还得按照规矩来。而另一派则觉得,到底以先帝意愿为重,且先帝言及精简,顾虑的便是国库无几,就为了国库也要精简了才是。

      两方争吵数日,最后新帝寻问胡丞相,“丞相以为当如何?”
      到底还只是个孩子,在自己父皇的陵墓一事上也是有私心的,也想要修得够大够壮阔。可又觉得另一派的人说得没错。
      他自幼听政,知道国库不丰,且国中多有饥荒还要免赋赠灾。而皇族私库,他父皇本就是山里出来造反跟上了趟的,没机会带兵打仗顺带着去抢人家富家的金银珠宝类,登基后查抄朝臣的又入了国库,哪里有私库。
      如此,就让小皇帝陷入了纠结当中。

      胡丞相并不想参与此事。
      往好里修建,空了国库,朝廷运作就不易,到时候人家不会骂先帝与当今,只会骂总管国事的他,他就得是千古佞臣了,谁让先帝多次说过皇陵精简的话。自古错的都不会是皇帝,而是臣子。
      而不修要当今心里不舒服把这事儿在了心上,等日后新帝掌权,要算起这笔账来,胡家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对于皇权,没有谁比胡丞相更明白其中酸甜苦辣滋味。而他也并非那种像要独霸朝纲左右皇帝废立的野心家,这种明摆着怎么选择都会得罪不小势力一方的事情,他必然不做。
      “陛下已年过十二,当自决之。”胡丞相俯身道。

      不过一句话,既表了希望新帝早日掌权的忠心,又将事情推回给了新帝抉择。
      新帝自个儿做的决定,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自然是要执行到底,虽新帝还未大婚,年纪尚幼,然而也是半大的孩子了不是?
      胡丞相既然决定没有野心,只求清名,自然也会好事儿做到底,在致仕前给新帝留下最好的印象,好惠及子孙。

      胡丞相不拿主意,新帝拿捏不定,只得回头问温宥娘。
      温宥娘不想胡丞相把皮球踢到了她这,只暗骂丞□□诈,嘴里也不说皇陵之事,只与新帝谈论生死。
      “陛下可觉得生死有何差别?”温宥娘问道。
      新帝年幼,然而知事,道:“生死两重,无非境界不同。”
      温宥娘倒是忘了古代人比较迷信,她本想说的活着的人要吃饭,而死人不用。只新帝这么说了,她也不能说新帝有错,也确实是生死乃两境界。

      “陛下看那活水,终是往前走的。”温宥娘只能指着外面那道活泉又说。
      人死了,活人还要活,就别纠结坟墓修得好不好了,还是往前看吧。多少人张着嘴要吃饭,你家国库里还剩下多少。这样该怎么选,你自个儿心中也有了数来。
      话说到如此明白的境地,小皇帝哪不知温宥娘之意,只沉默不语。
      温宥娘见状,更不会说皇陵之事,只与他说到这几年推广的三粮,“三粮推广三四年有余,如今十三州皆有种植,然而结果却不如人意。”

      小皇帝点头,这些他也是知晓的,“三粮量足,然价贱,折粮不多,庶民多犹豫,十户种植不过二三。高门富户种植者众,却多用于喂食牛马畜生,若论实惠,也并无多少。”
      三粮产量高,可换不来多少银子,也折合不了多少粮食充赋税,一般有田的普通民众并不愿意种植。到底稻谷麦子才是主食,三粮不过配菜,一亩地有二三成种植三粮已算多,许多连一成都不足,甚至不愿种植。
      高门富户里,多租田与人,租金只限稻谷,因此大多种植受限,而自己因朝廷推广必须种植的三粮,收起来也并不愿吃,只拿与牛羊一类家养畜生为食。
      因此三粮在推广上虽看着大隆遍地种植,然而实际上却只是推广到了十三州,要家家户户愿意种植三粮,并以三粮为食,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国库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要为了国库贸贸然对天下田地进行改制也不可能,毕竟皇室势弱,而朝中的大臣不是世家就是书香门第者,家中田产无数,隐田者也众。这么大的利益集团,就算是小皇帝跟人家死磕几十年也未必死磕得下来,指不定还反而被掀下龙椅。
      更何况辅政大臣里,四位皆出自世家,要说服背后几大世家舍弃自己既得利益何其艰难,毫无疑问这简直就是做梦。
      就温宥娘自己,要说代表孟家放弃族产,她也干不出来。吞进嘴里的要吐出来去便宜别人,天下最没这般的好事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001 改旧换新又一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