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4 ...

  •   车辆穿行过古朴的街道,白墙前的树木扶疏有致。

      苏信鸿望着窗外即将到达的桥梁说:“停停,在这附近找地方停车就好。”

      闻屹抬眼扫过四周,随口问道:“到了?”

      “没,一会过桥还要再走一段,车过不去。”外公解释说,“南堤巷的那条长街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巷子,受保护的,哪是你想开就能开的地方。”

      下车后,闻屹顺手将两个盒子拎上。

      苏城夏秋两季多雨,往往是绵密的细雨,持续不断。
      夜雨过后,桥梁外延布满的青苔起伏翠绿,潮湿的空气中隐隐能闻见咸腥泥土的味道。

      透过那层青绿,闻屹回忆起小时候,自己也是这样跟着外公来过这里。
      好像这许多年,苏城在变也没怎么变。

      在闻屹五六岁的时候,母亲恢复了工作。
      哥哥大他五岁,父亲已经为他安排了各种课程,无暇陪他玩,因此他被送来江南外祖家。

      跟着外公生活,他见识了许多书墨古画,也跟着外公的朋友接触和学习了书画修复这个行业。后来每年寒暑假,他都会自己主动过来。

      大学时候他与家里关系变僵,出国之后很少回来,也没有回来探望过外公。
      去年回来之后,闻屹先回的苏城,在这买了房,苏信鸿还以为他要长久在苏城工作定居,结果转眼就回了京北。

      苏信鸿身体一直不错,脚步稳健有力,精神矍铄。
      “你小时候我就带你去听过评弹,还记得吗?”

      印象中是有过几次,但当时他性子还没沉下来,再加上评弹唱的词不大容易听懂,心思全然不在这,所以没多少深刻印象。

      评弹是一种用苏城方言表演的曲艺形式,吴侬软语娓娓动听,但音调多变,若不配词不易听懂。

      “不过这些年很多听惯的老声音都退休了,年轻一辈的声音也越来越少咯。”苏信鸿略微叹息。

      “现在的孩子很多唱功方面没得挑,但是弹起琵琶来总是紧绷绷的,少一些感觉。”
      “声音中的阅历和沉淀也不够,一开唱还是不够松弛自然。”
      “不过书云这孩子我觉得不错,那一手琵琶一看就是平常没拉下基本功的。”

      舒云?
      闻屹挑了下眉。

      所以老头今天找了这么多借口就是为了让自己来见她?

      眼见外公越说越起劲,颇有种恨不得将她拉到面前来夸的架势。
      这个名字一再被提起,却让两人之间生生隔出几分距离。

      闻屹眼底闪过一丝讥讽的笑意,他对此行本就兴致不高,更别说此时已经明显看出外公的用意。

      他腾出手伸进口袋,刚刚将烟拿出,就被外公的余光瞥见。

      外公立刻扬声警告:“不许抽烟!”

      闻屹目光冷淡地从墙沿边拂过,听从地收起烟盒。

      两人走进石板巷里,周围宽大的青砖墙错落有致。两侧墙角青苔遍地,往里走能看到墙檐上方冒出的花丛。

      棕色木门敞着,一眼能望到里边的院子,院子两侧植着青竹。
      周围是花香混合着的宜人气息,清冽舒适。

      “苏老师我还以为您今天不来了啊?”有人打招呼道。
      苏信鸿是这里的常客,不少人认得,也乐意来和他打招呼。

      “当然要来。”外公乐满脸笑容,“一天不听那都难受嘞。”

      打招呼的是「空山新雨」收银的小姑娘,她正端着茶叶往里走。
      在看到苏信鸿身后的人时,她不自觉多看了几眼。

      闻屹跟随着苏信鸿穿过侧边一条走廊,来到一个开阔的房间。
      绕开木栅屏风,前方摆着一排排茶桌,再往前稍高的台子上是一张铺着刺绣缎子的方桌。
      陈设简单,但背景却是用了巧思装饰,匾额,长帘,字画一样不少。

      闻屹一眼看过去就认出了其中一幅是外公的字迹。

      周围全都是与外公年纪相仿的人,闻屹长身而立站在其中尤为显眼。

      外公对着前排的空座指了指:“我预订的位置在那。”

      闻屹朝那个位置走去,似乎刚结束一场,众人的茶桌上散着碎落的花生壳,但地板很干净。

      -

      评弹馆内的休息室。
      顾书云瞥见镜中盘发有些碎发掉落,她将发簪取下,手指灵巧很快为自己重新盘好头发。

      休息室和山岳阁仅一墙之隔,因此外边游客进出的声音很轻易就能传到这里。
      顾书云坐在梳妆台前没有注意到门口的脚步声。

      冯新眉推门进来后,站了好一会她才发觉。

      “老师。”顾书云抬眼礼貌问好。

      冯新眉站在她的身后眉目微沉,面容严肃。
      “书云,刚刚那首‘望岫息山’是你今年第几次唱了?”

      望月阁中可以单点评弹曲,由顾书云演唱,这首《望岫息山》比较小众,平常点的人不多,从年初到现在九月,唱过不超过五次,所以刚刚顾书云在表演的时候出现了失误。

      “对不起老师。”

      “刚刚那种状态我希望你尽快调整,”冯新眉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压迫感,“对听众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顾书云低下眉眼,并没有为自己过多辩解。
      她这段时间确实状态不好,因此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

      但是这段时间事情堆积,压得她实在有些透不过气。
      顾书云抿了下唇低声说:“老师,我想请假两天。”

      闻言,冯新眉的脸色一变,视线掠过她的眉梢。
      苏城这几年评弹馆关了不少,许多年轻表演者出走去往临城。
      而后天是临城栖音剧团的选拔考试。

      顾书云这孩子十四岁从琵琶专业转进她的门下唱评弹,细数也有近十个年头了。

      若是她当初没有改换门庭坚持学习琵琶,也许今天也会是个不错的琵琶手。评弹虽然起源于苏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临城兴起繁荣,学习者从评弹学校毕业之后考入专门的剧团,跟随演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评弹自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已经逐渐走出江南一带,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着不小的知名度了。

      若是考入剧团,演出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多,收入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很多年轻人在苏城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留下。

      其实冯新眉在顾书云前两年毕业时,就有问过一次,问她想不想去临城。冯新眉有个曾经的同门师弟在临城的一个大剧团,若是她愿意,可以向他推荐她。

      顾书云当时给她的理由是,就喜欢目前这样安安稳稳的。

      冯新眉只当她当时年纪小,恋家。
      这么多年的相处,她是了解顾书云性格的,她是一个乐于安于现状的人。
      并且她能看出她其实有一些“怯”的心理,因此还需要在日常中不断地学习与锻炼。

      那时冯新眉点头后就没再询问她的想法。

      这两年从学校到评弹馆,肉眼可见顾书云的沉稳与成长,若是她心态有变也是能理解的。

      冯新眉叹了口气:“书云,老师不拦着你的选择,但希望你能够调整好状态去面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告诉我,老师帮你顺一遍曲目。”

      顾书云睫羽上扬,抬头疑惑问道:“什么面试啊老师?”

      “你不是准备去参加栖音的面试吗?前几天听你声音都有些哑了。”

      “不是,我前几天发烧了,才有点影响嗓子,”顾书云语气带着亲昵的娇柔,“老师您竟然没发现,还以为我要走了。”

      “难怪前两天见你脸色不好,还以为在你为此焦虑。”
      冯新眉面露尴尬,她生硬地转移话题:“当然如果你想去,不用有压力。”

      “没有,我还没想过这个。我是这两天没睡好,然后家里有点变故,需要处理,所以想请假。”

      冯新眉担忧地看向她:“是家里人生病了吗,还是出什么意外了?”
      家里的事可大可小,如果有什么能帮的她肯定会帮的。

      顾书云有些为难,只说道:“不是,是其他方面的事。”

      她不愿意说冯新眉没再追问,点头同意了:“那你好好休息两天,等会的表演可以吗?”

      “可以的。”

      随后脚步声离开,房间门被轻轻带上。

      -

      望月阁里,杨松清一身黑色长褂坐在台前,一把折扇,一壶茶,长篇评话再度开讲。

      表演的杨松清老师从4岁开始学习评话,10岁就能上台表演,他的唱腔和他老师属于一派,但在多年的演出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场全身心的声音和肢体的表演中,他高亢嘹亮的嗓音、丰富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情,将话本中的文字演绎得活灵活现。

      坐在前排的闻屹半倚着,眼神没什么聚焦,他耷拉着眉眼用心听了几句。

      故事内容他了解,但似乎小时候没有喜欢上的东西,现在也不会突然变得很感兴趣。
      对他而言最多是偶尔闲时消磨消磨时间会听听,老头想让他变得像他自己一样痴迷,怎么可能。

      苏信鸿期待地问道:“怎么样?”
      闻屹表情淡淡:“还行。”

      他微皱眉,刚到这时他就有在观察闻屹的神情,始终未瞧见有没多大变化,于是他换个角度问道:“至少环境还不错吧?”

      闻屹又是:“还行。”

      苏信鸿嘁了一声,懒得和他辩。
      台上的话本进入情绪激昂的阶段,他重新将注意力收了回去。

      听到喜欢的段落,他举手投足间都是轻快模样,忍不住含着笑眼又是一通夸赞:“大家总会有固有思想,好像觉得评弹是老人才会听的,可我们这些老人哪个不是从小孩开始听过来的,你说是不是?”

      “嗯。”闻屹点点头把玩着手里的茶杯。

      瞧着他那有一搭没一搭的模样,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苏信鸿自顾自说道:“其实就算不听评弹,来这里喝喝茶聊聊天也很好。”

      闻屹视线瞥向桌上的茶点,确实用心,茶选的很不错。
      但也仅限于此。

      见外公几次三番地询问,闻屹想到了他们来此的目的。
      偏偏他就不想如了他的愿,因此唇角上挑地回答道:“确实也就茶还不错。”

      外公顿住,眉毛扬起。

      他面无波澜地说:“其他没什么意思。”

      外公斜睨着他冷哼了一声。
      心里默叹一句:没品!

      那声音像是从鼻腔中使劲哼挤出来的,惹得闻屹一阵轻笑。

      不过苏信鸿了解他,如果真的讨厌的话,一开场就会离开。
      这会故意这样说,为的就是早上说的那句不要将喜好强加给他。

      苏信鸿也不同他争论,只是轻微啧声道:“还是太年轻。”

      闻屹弯起唇角,低头去泡茶。

      眼眸瞥见杯中浮动的茶叶,他暗暗想道,难道真的会到了某个年纪忽然血脉觉醒,就此上瘾?

      两人说话的间隙,台上的说书不知何时结束,杨老师下台换人上去。

      外公看到后用胳膊推了推闻屹:“书云来了,你可以听听她的,唱法和杨松青的很不一样。”

      闻屹始终冷淡并未抬头,修长的手指抬起茶壶,将自己的茶杯斟满,他端起茶杯,听见了琵琶的声音。

      台上的人手指轻轻拨动琴弦,似水般的弦声回响在屋内,仿若清冷泉流泛起层层细碎涟漪。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呀,诸公各位静呀心静静心呀。”*

      软嗓唱调的吴侬语伴随着琵琶曲声低吟浅唱,词曲中的温婉在她的声音中尽数展现。

      吴语的呢喃中,水乡温软缠绵。
      玉音婉转流连,声音酥麻入骨。

      闻屹抬眸,愣怔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

      台上顾书云一身崧烟色旗袍,妍华盈袖似春日幽莲,玉骨冰肌,粉黛淡施,眉目如烟清冷如云画。

      闻屹目光紧紧锁着台上的人,眼底似有斑驳的光,耳侧是她清清浅浅的唱音。

      “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
      瞻园里,堂阔宇深呀,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

      她纤细柔长的手指抬起,缓缓向远渡。

      眼前宛若少女抱着琵琶泛舟游于月流烟渚的江上,周围是濛濛青雾,江面广阔无边。
      忽地一丝凉意在心头荡漾,满目雨丝缥缈,冷雨淅沥落下,少女的衣襟和裙摆已然被打湿。

      此时闻屹丝毫没注意到自己的茶杯早已微微倾斜,茶水从杯口漫出,渗过指尖沿着杯壁缓缓向下流去,绕过腕间凸起的筋络,浸透他的袖口。

      曲音落下,他敛了敛眼睫,眸色波动。

      顾书云……
      原来是她的名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0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