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打分:2 [2023-03-18 00:55:39] 来自北京
支持太平,就是这样太平得有后代吧,我的平婉岂不是,这两人柏拉图倒也不是不可以
8
[1楼] 网友:中原帽子架 [2023-03-18 01:00:01] 来自甘肃
小声逼逼:太平和薛绍其实有孩子的,还不止一个
12 [投诉]
[2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01:40:53] 来自北京
但是武则天不待见薛绍,而且要是她和薛绍的孩子以后继位的话,武则天死了会咋想啊。也只能是武攸暨的孩子了吧
2 [投诉]
[3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01:48:23] 来自北京
而且太平再喜欢薛绍,薛绍的死也是武则天有责任在身上的,如果以后太平立了薛绍的孩子作为太子,岂不是就是暗戳戳的昭告天下,她对她妈不满意有意见,那就和古代人最看重的孝冲突了。我觉得还不如把李重润好好培养培养过继给太平得了(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李重润多大了,没死吧)
5 [投诉]
[4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01:59:40] 来自北京
而且武攸暨和太平的孩子,大臣其实还是偏向于李氏血脉,即使是武则天当皇帝了,古人所说的血脉就是父亲这一边的也就是,父亲要是李氏,武氏的孩子是太子再加上女子之身称帝,这样对太平太难了。如果是李氏宗室过继,即是太平和婉儿两个人暗戳戳也不会遭遇很大大臣的反弹,因为对他们来说,太平是李氏血脉,即使是过继,以后也是李氏血脉。武则天当皇帝,把皇位还给李氏也是这样,这些大臣几乎都是跟着李世民李治一波起来的,对于李氏血脉他们更为看重,因为他们知道女主天下又如何,也只有一个武氏,因为她是女的,她的孩子姓李。对于太平,我觉得在那个时代,她如果继任了老妈,成为第二个女主天下,她的继任者最好的选择也不能是薛绍的孩子和武攸暨,这对于大臣来说就是改朝了,他们这帮老李家的铁杆粉那能乐意吗。在直播出现的这个时期,太平可以选个兄弟的幼小一些的孩子过继自己培养,也可以直接李重润过继培养。我一点浅薄见解,也不知道分析怎么样。请太太和其他亲故批评指正
4 [投诉]
[5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09:34:13] 来自北京
楼上发言迷惑,就算考虑心向李唐,把太平的孩子改姓李够了,过继?过继后等孩子长大,不就是又一个李隆基?太平必然是又一个吕后,死无葬身之地。古代非亲生的危险多少例子了?太平就是李家血脉,大臣连认下武皇称帝就必然能认下这条,父系才叫血缘简直槽多无口。
7 [投诉]
[6楼] 网友:宇宙中比较帅的一条龙4% [2023-03-18 09:48:56] 来自天津
把太平和老武的女儿改姓李就行了,以后可以规定女儿随母姓,儿子随父姓。然后定好从哪年开始执行,前面生的不用改。
6 [投诉]
[7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09:51:02] 来自北京
我国古代是有招赘的
[投诉]
[8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12:44:32] 来自北京
太平当皇帝那必然是李氏血脉啊,他父亲是高宗啊,武则天和大臣有一种默契就是还政于李,武则天确实厉害,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来说也只有她这么一个政治手腕高超并且野心勃勃的女子,自己上位。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古代人认得就是父系社会,认得就是父亲是血脉传承者,武则天再厉害,她的全部儿子全部孙子也没有都改姓武啊。作为现代人当然不会觉得父亲才是血脉传承者,但是古代人,尤其是已经封建王朝建立到唐朝了,这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武则天是作为一个挑战者,但是她没有挑战全部李氏子孙和大臣。为什么一定会觉得过继一个孩子之后太平会尸骨无存,太平和李隆基之争导致太平尸骨无存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已经不可避免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只有一个当皇帝,自古为了当皇帝还少了父子兄弟阋墙吗,而且那时候太平年纪大了,李隆基正当年,作为李旦最优秀的儿子,他自然不愿意把皇位给姑姑或者其他竞争者。如果是过继一个李氏宗室小孩子,自己培养,那这个孩子自然是把自己当做太平的孩子。吕后那边的情况和太平所处的境地不同,不能相提并论的。个人薄见
1 [投诉]
[9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3:14:46] 来自北京
不是,你为什么就觉得太平的孩子姓李不可以,过继血缘更远的孩子姓李才行?我根本不能理解你这一条
[10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3:21:31] 来自北京
古代男皇帝过继,尚且有一堆又一堆的麻烦事,搞不好就出现嘉靖这种大孝子,追封亲爹,让自己伯父和堂兄的香火断绝。太平一个女人,自己的孩子改姓李,这孩子的继位合法性只来源于母亲,父亲与李唐血脉毫无关系,他才会尊崇母亲。按你说的过继,宗室子的继承权在父系社会本来就高于太平,他直接认自己是高宗孙子就行。你以为武皇为什么要杀光非自己所出的李家子孙?只有太平自己与外姓人生的孩子,才不会去追封父亲!因为认了父亲他就没有皇家血脉了!
3 [投诉]
[11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3:27:26] 来自北京
咱们就说,李显李旦在武皇登基之前,都是当过皇帝的,太平过继他们的孩子,等太平老死,你说他们是认自己是养母的孩子,还是认自己是亲爹的孩子,在亲情在血缘在法理上更划算?到时候他们不认太平去认李显李旦,有任何损失吗?太平的权益怎么保障?就靠从小养大的亲情?别逗我了
[12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3:30:18] 来自北京
你还说太平立薛绍的孩子,会被说不孝。我天,李隆基的妈就是被武皇干掉的,李显立李隆基怎么不怕呢?我发现你很迷惑啊,古人在过继上踩过的坑你不在意,古人都没在乎的事你替古人担忧,无语
[13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3:50:51] 来自北京
唐朝还不知道嘉靖,那往前看,汉哀帝过继,亲妈和亲祖母都尊为太后,亲爹追赠恭皇。历朝历代过继皇帝都没有不加封亲爹亲妈的,那太平过继,他亲爹亲妈封不封?亲爹继承权可高于太平啊?没追封的也有,刘据嘛,罪人,所以让太平先想法子给他亲爹打成庶人?从哪方面看过继都比亲生孩子改姓麻烦太多了啊。欧洲贵族女性的继承权不也靠改姓吗
[14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13:59:44] 来自北京
嘉靖过继来,都多大了,在他心中自然知道爹是谁,嘉靖的聪明就在于他会拿捏大臣,因为大臣需要的是他,同礼朱祁钰为什么继位属于非正统,因为他是次子,非嫡长子,而且他不如嘉靖会拿捏,即使当皇帝也是作为临时皇帝,朱祁镇回来后,虽然被幽禁,但是大臣们都是维护正统也就是朱祁镇的帝位,连于谦也是这样。古代三纲五常以父为尊,也就是李隆基他妈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事。薛绍和武攸暨的血脉放在朝臣眼中属于谁的,李氏吗,是有,但是对于父系来说他们会觉得不那么重要。你拿嘉靖做例子,嘉靖是不是姓朱,是不是老朱家的父系传下来的,在边缘的宗室,他也是父亲一脉的老朱,虽然断了前人的香火,那倒不如说从朱棣开始就断了朱标的香火,嘉靖认亲父亲为皇帝,请问他有废武宗的庙号吗,他有把武宗赶出皇室庙堂吗。招赘可以,请问古代是家庭只有女儿吗,儿子的孩子照样是继承家业,只不过不同的是女儿的孩子会跟着自己姓,姓氏很重要不可否认,但是同时古人看重的不就是父系血脉吗,李旦有一段时间改姓武,那是不是又改回来了,他是不是高宗他儿子。我觉得我们讨论的不是同一方面,你担忧的是太平的香火和尸骨,我担忧的是她怎么能更好的笼络大臣,让朝臣的反对更小一些。我们讨论请你不要这么激动,讨论不就是摆出观点举例论证吗
[15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15:11:45] 来自北京
这是讨论,不是辩论,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不是吗,现代人站在社会主义的时代对封建王朝的每一个拐点设想,发展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支线。而且作为讨论,更应该针对一点观点讨论,我所讨论的是如果太平继位怎样阻力会更小以及继承者选择问题(大臣的主流思想就是李唐),不是太平死后她的尸骨会不毁坏,香火会不会延续,会不会被尊为皇帝。朱祁钰死了都被朱祁镇给废掉庙号,不认他这个皇帝,但是史书呢,还有朱祁镇的儿子,不照样认朱祁钰吗。薛从简跟着李隆基而不是他亲妈,如果真是改姓那么好办,不然他自己立刻改姓李从简,跟着老妈混,等老妈继位后自己就是新皇帝李从简了岂不是更直接,或者亲王李从简,那为什么他还会和李隆基混,从薛从简的行为更可以看出他们对父系血脉的看重,也就是李唐血脉的延续,姓氏和血脉缺一不可。赵光义不也是选了自己的孩子作为继承者,他老哥的孩子他老弟和他的孩子都没捞着好,对他来说也是父亲血脉,我们都是姓赵,而且我们都是一个爹的孩子,血脉未变啊。古代有去母留子这一说,不就是他们更看重父系传承吗,也就是男人这一方的血脉流传。太平现如今是如何打破这个阻力更好的继位(有几个兄弟,都姓李,都是男人,他们的孩子也都姓李,都是高宗之孙),笼络大臣方面的继承者问题(大臣偏向于李唐,什么是李唐,高宗之子,高宗之孙,姓李)是她要考虑的,而不是会不会掘坟。只能说李隆基是个狠人,像顺治一样,政治仇敌死了之后不让他安宁,一顿造。
[16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15:15:37] 来自北京
我们不如放下这个讨论好了,就看作者的想法怎么写了,我们在这逼逼也没用,因为我也不是作者,我也写不出来小说。历史文就是这样,一个观点必然不可能迎合所有人,只能说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根据他人的观点和论据,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因为在有争议的点上,很难大家达成共识的
[17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6:20:05] 来自北京
好,按你说的,我们先考虑继位前的阻力。那怎么让大臣相信,太平登基掌握实权后,不会想办法把皇位传给亲生孩子,而是坚持传给这个过继的孩子?这也不符合人之常情吧。
[18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6:24:13] 来自北京
大臣们暂时迎合武皇,因为武皇的所有孩子都是高宗之子。而太平公主的孩子,按你说的,大臣们不会认可外嫁之女生的孩子,那么,他们必然要想方设法杜绝这些孩子继位的可能性。可是太平倘若登基为帝掌握实权,谁能保证她不惦记亲生儿女?那为了防止这种可能性,与其赌太平能一直把过继子当亲儿子,还不如直接扶立李唐男儿吧
[19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6:27:28] 来自北京
你说的朱祁钰,他为了自己登基的合法性立哥哥的儿子为太子,站稳脚跟后可是立马就打算废太子,只不过自己的亲生儿子没活下来才没成。宪宗后面只是为叔父平反,并没有升他太庙,也没有认他为爹。如果拿太平比景帝,恰恰是个反例,这第一证明了没有亲生儿子的不可靠,第二证明了非亲生子的太子,在有亲生孩子的情况下坐不稳。
[20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6:30:01] 来自北京
语气不好我可以道歉,但我保留我的观点,就是你说的方法逻辑上我认为不通,且没有任何成功佐证(如果你找到什么立过继子为太子且亲生孩子活着,之后爹,过继子,亲儿子都活的很好的,可以告诉我)。而我说的,至少是在同时期欧洲成功过的一种继承法,
[21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6:34:59] 来自北京
你说我只是担心太平的身后事,不是,我觉得这个方案,第一,大臣会担心太平亲生子的问题,根本不会接受。第二,不用等到身后,宗室子继承权可以不来自太平,那他如果担心太平废自己改立亲生,他完全可以发动政变,学朱祁镇
[22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17:23:43] 来自北京
所以我才说,要不然为什么历史上武则天没有考虑过太平,而是男性继承者,如自己的儿子或者侄子,把侄子踢出局也是大臣们都希望李唐男性,所以我才说太平困难重重,她有兄弟啊,李显李旦都是她哥,她要破的局有亲兄弟,有继承者问题,有大臣,有母亲。太平我觉得她的内心其实是偏向李唐,如果继位,她不太会选择自己的孩子,会更偏向于过继子,她和朱祁钰不一样,朱祁钰当时自己的儿子还没死,不想还政于侄子,朱祁镇还在留学,归期不定,朱祁钰当时还承诺会把皇位传给宪宗,宪宗是朱瞻基的嫡长孙啊,这可是占着名义了,当时大臣几乎都是嫡系党,连于谦都不支持朱祁钰幽禁朱祁镇,认为他不是正统,朱祁钰和李隆基李世民不同的是大臣的主流思想不在他这。武则天考虑继承者问题的时候也是这样,不是脑袋一拍,我们老武家要续武周天下,只有一个光杆司令,没有手下人那算什么皇帝,她考虑的就是当时大臣主流思想,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武则天妥协了,还政于李了,也就是李显李旦回来了,太平也姓李,她从来没考虑过太平,为什么,因为她是女的,在姓李在是高宗之子,太平选择继承者问题会是难上加难,选亲生子,大臣会觉得乱了血脉,选兄弟的孩子过继,同样会有一大堆父母的问题,所以太平即使很有能力,也不在武则天的考虑范围。历史上能让皇帝选择过继,已经是亲儿子死绝了,他才过继吧,没后代了,只能选择过继宗室,因为都是一个爹传下来的,所以让我找例子,我是找不到,大家和和美美的例子。欧洲历史和中国历史需要因地制宜,连马克思主义都要中国化,为什么欧洲要全盘带入中国呢,欧洲王室结婚乱七八糟,几乎都沾亲带故,我对欧洲历史不熟悉,私以为中国历史就应该从中国历史出发,封建王朝这些弯弯绕还不够举例的吗。欧洲是他们有多位女王存在,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多位女王或者女沙皇,而中国为什么只有一个武则天,我觉得不能把欧洲的那一套全部带入中国
[23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7:28:28] 来自北京
你觉得太平会因为偏向李唐而不选亲生儿子选过继子……这……就算太平能这么想吧。你看你连我都说服不了,大臣们能相信吗?
[24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17:29:15] 来自北京
看一下作者如何能把皇位过渡到太平吧,会怎么让大臣同意皇位给太平,而是她兄弟,这就属于作者的想法了,关于继承者问题怎么整,可能作者应该不会写到那,我也就不讨论了。
[25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7:37:26] 来自北京
欧洲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女王也不是一开始就有,俄国英国都是修改继承法之后得来的,固然国情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也只在爽文里提一下,正常发展大概率无法实现。另外,我觉得你的逻辑误区是,你过分考虑父系的不可逾越,但以这个为前提的话我们就不用讨论太平继位了,没有可能。一边在爽文前提下找妥协方案,一边又把父系问题抬高到不可逾越,最后你居然提出一个赌人性的方案,赌太平不在乎亲生子,赌过继子也不在乎亲生父母,赌大臣也相信这一点……如果赌这些,我们不如直接赌爽文里一切皆有可能算了,还考虑现实干嘛呢
[26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8:16:47] 来自北京
说到这了就正好说说俄国,原来也没有女沙皇,最多就是摄政公主(还被干掉了),彼得大帝带领俄国成为帝国,威望极高,担心自己人走政息,修改了继承法让自己出事平民的老婆继位,之后皇位传给他们孙子(和荔枝阿武真有点像),由于孙子没孩子,皇位短暂旁落,然后他们女儿发动政变抢回来了,可惜这个女儿也没孩子,于是传给了另一个女儿的儿子,外孙子(彼得三世)——外孙媳妇(叶二)——外曾孙子(叶二和彼得三世的孩子),总之就是传来传去流着他老罗家的血就完事了
[27楼] 网友:呆毛2% [2023-03-18 18:21:27] 来自北京
所以俄国的实权女沙皇,也就是彼得把继承法修改后,彼得的老婆(叶一),彼得的女儿(伊一),往后的叶二这几个。可惜阿武不像彼得那样有创造帝国的功绩,或许爽文里可以帮她开个挂
[28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20:06:27] 来自北京
可能作者写不了那么久远的事,应该是只会写到太平登基,我也不考虑这个和讨论这个了,以我浅薄的历史知识和薄弱的政治思想是想不过来的,我就是个弟弟,我要真能想到完美的解法就不会是一个学生了。而且在爽文里过分追求最优解也是我的错。毕竟都有直播了,只有没有明显的逻辑硬伤,太平登基也不是不好写。至于继承者问题,历史上也没有这条线,我也不杞人忧天了。
[29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2% [2023-03-18 20:09:01] 来自北京
在这个时代,我站平婉贴贴就完了。我在一个言情文里找百合也是醉了
[30楼] 网友:子衿倾心27% [2023-03-22 09:42:57] 来自浙江
看评论就知道为什么古代人不让女人当皇帝了……一半人CP脑,一半人在这儿考虑后代传承怎么办(当然我的建议的是去父留子,最好挑个家族不咋样的避免外戚)但凡有个人出来说太平当皇帝能为国家做什么呢?说实话武则天那会儿朝政就挺乱的,毕竟她登基那会儿在现代也算得上老年了,有心想要整治和改革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太平虽然比起她那些参差不齐的哥哥们确实厉害点,但能说她比她母亲还厉害么?武则天能勉强平衡压制下来的大周,太平能做到么?李隆基好歹也是唐之巅峰的缔造者,说起来太平也是他的手下败将,但凡早死二三十年,排个十大皇帝没准还得把他列进去,就不能在他发疯前把他弄死然后再看看他底下那些儿女们有没有可造之才呢?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打分:2 [2023-03-18 00:55:39]
来自北京
支持太平,就是这样太平得有后代吧,我的平婉岂不是,这两人柏拉图倒也不是不可以
8
[1楼] 网友:中原帽子架 [2023-03-18 01:00:01] 来自甘肃
小声逼逼:太平和薛绍其实有孩子的,还不止一个
12 [投诉]
[2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01:40:53]
来自北京
但是武则天不待见薛绍,而且要是她和薛绍的孩子以后继位的话,武则天死了会咋想啊。也只能是武攸暨的孩子了吧
2 [投诉]
[3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01:48:23]
来自北京
而且太平再喜欢薛绍,薛绍的死也是武则天有责任在身上的,如果以后太平立了薛绍的孩子作为太子,岂不是就是暗戳戳的昭告天下,她对她妈不满意有意见,那就和古代人最看重的孝冲突了。我觉得还不如把李重润好好培养培养过继给太平得了(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李重润多大了,没死吧)
5 [投诉]
[4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01:59:40]
来自北京
而且武攸暨和太平的孩子,大臣其实还是偏向于李氏血脉,即使是武则天当皇帝了,古人所说的血脉就是父亲这一边的也就是,父亲要是李氏,武氏的孩子是太子再加上女子之身称帝,这样对太平太难了。如果是李氏宗室过继,即是太平和婉儿两个人暗戳戳也不会遭遇很大大臣的反弹,因为对他们来说,太平是李氏血脉,即使是过继,以后也是李氏血脉。武则天当皇帝,把皇位还给李氏也是这样,这些大臣几乎都是跟着李世民李治一波起来的,对于李氏血脉他们更为看重,因为他们知道女主天下又如何,也只有一个武氏,因为她是女的,她的孩子姓李。对于太平,我觉得在那个时代,她如果继任了老妈,成为第二个女主天下,她的继任者最好的选择也不能是薛绍的孩子和武攸暨,这对于大臣来说就是改朝了,他们这帮老李家的铁杆粉那能乐意吗。在直播出现的这个时期,太平可以选个兄弟的幼小一些的孩子过继自己培养,也可以直接李重润过继培养。我一点浅薄见解,也不知道分析怎么样。请太太和其他亲故批评指正
4 [投诉]
[5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09:34:13]
来自北京
楼上发言迷惑,就算考虑心向李唐,把太平的孩子改姓李够了,过继?过继后等孩子长大,不就是又一个李隆基?太平必然是又一个吕后,死无葬身之地。古代非亲生的危险多少例子了?太平就是李家血脉,大臣连认下武皇称帝就必然能认下这条,父系才叫血缘简直槽多无口。
7 [投诉]
[6楼] 网友:宇宙中比较帅的一条龙
4% [2023-03-18 09:48:56]
来自天津
把太平和老武的女儿改姓李就行了,以后可以规定女儿随母姓,儿子随父姓。然后定好从哪年开始执行,前面生的不用改。
6 [投诉]
[7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09:51:02]
来自北京
我国古代是有招赘的
[投诉]
[8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12:44:32]
来自北京
太平当皇帝那必然是李氏血脉啊,他父亲是高宗啊,武则天和大臣有一种默契就是还政于李,武则天确实厉害,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来说也只有她这么一个政治手腕高超并且野心勃勃的女子,自己上位。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古代人认得就是父系社会,认得就是父亲是血脉传承者,武则天再厉害,她的全部儿子全部孙子也没有都改姓武啊。作为现代人当然不会觉得父亲才是血脉传承者,但是古代人,尤其是已经封建王朝建立到唐朝了,这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武则天是作为一个挑战者,但是她没有挑战全部李氏子孙和大臣。为什么一定会觉得过继一个孩子之后太平会尸骨无存,太平和李隆基之争导致太平尸骨无存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已经不可避免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只有一个当皇帝,自古为了当皇帝还少了父子兄弟阋墙吗,而且那时候太平年纪大了,李隆基正当年,作为李旦最优秀的儿子,他自然不愿意把皇位给姑姑或者其他竞争者。如果是过继一个李氏宗室小孩子,自己培养,那这个孩子自然是把自己当做太平的孩子。吕后那边的情况和太平所处的境地不同,不能相提并论的。个人薄见
1 [投诉]
[9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3:14:46]
来自北京
不是,你为什么就觉得太平的孩子姓李不可以,过继血缘更远的孩子姓李才行?我根本不能理解你这一条
2 [投诉]
[10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3:21:31]
来自北京
古代男皇帝过继,尚且有一堆又一堆的麻烦事,搞不好就出现嘉靖这种大孝子,追封亲爹,让自己伯父和堂兄的香火断绝。太平一个女人,自己的孩子改姓李,这孩子的继位合法性只来源于母亲,父亲与李唐血脉毫无关系,他才会尊崇母亲。按你说的过继,宗室子的继承权在父系社会本来就高于太平,他直接认自己是高宗孙子就行。你以为武皇为什么要杀光非自己所出的李家子孙?只有太平自己与外姓人生的孩子,才不会去追封父亲!因为认了父亲他就没有皇家血脉了!
3 [投诉]
[11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3:27:26]
来自北京
咱们就说,李显李旦在武皇登基之前,都是当过皇帝的,太平过继他们的孩子,等太平老死,你说他们是认自己是养母的孩子,还是认自己是亲爹的孩子,在亲情在血缘在法理上更划算?到时候他们不认太平去认李显李旦,有任何损失吗?太平的权益怎么保障?就靠从小养大的亲情?别逗我了
4 [投诉]
[12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3:30:18]
来自北京
你还说太平立薛绍的孩子,会被说不孝。我天,李隆基的妈就是被武皇干掉的,李显立李隆基怎么不怕呢?我发现你很迷惑啊,古人在过继上踩过的坑你不在意,古人都没在乎的事你替古人担忧,无语
3 [投诉]
[13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3:50:51]
来自北京
唐朝还不知道嘉靖,那往前看,汉哀帝过继,亲妈和亲祖母都尊为太后,亲爹追赠恭皇。历朝历代过继皇帝都没有不加封亲爹亲妈的,那太平过继,他亲爹亲妈封不封?亲爹继承权可高于太平啊?没追封的也有,刘据嘛,罪人,所以让太平先想法子给他亲爹打成庶人?从哪方面看过继都比亲生孩子改姓麻烦太多了啊。欧洲贵族女性的继承权不也靠改姓吗
3 [投诉]
[14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13:59:44]
来自北京
嘉靖过继来,都多大了,在他心中自然知道爹是谁,嘉靖的聪明就在于他会拿捏大臣,因为大臣需要的是他,同礼朱祁钰为什么继位属于非正统,因为他是次子,非嫡长子,而且他不如嘉靖会拿捏,即使当皇帝也是作为临时皇帝,朱祁镇回来后,虽然被幽禁,但是大臣们都是维护正统也就是朱祁镇的帝位,连于谦也是这样。古代三纲五常以父为尊,也就是李隆基他妈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事。薛绍和武攸暨的血脉放在朝臣眼中属于谁的,李氏吗,是有,但是对于父系来说他们会觉得不那么重要。你拿嘉靖做例子,嘉靖是不是姓朱,是不是老朱家的父系传下来的,在边缘的宗室,他也是父亲一脉的老朱,虽然断了前人的香火,那倒不如说从朱棣开始就断了朱标的香火,嘉靖认亲父亲为皇帝,请问他有废武宗的庙号吗,他有把武宗赶出皇室庙堂吗。招赘可以,请问古代是家庭只有女儿吗,儿子的孩子照样是继承家业,只不过不同的是女儿的孩子会跟着自己姓,姓氏很重要不可否认,但是同时古人看重的不就是父系血脉吗,李旦有一段时间改姓武,那是不是又改回来了,他是不是高宗他儿子。我觉得我们讨论的不是同一方面,你担忧的是太平的香火和尸骨,我担忧的是她怎么能更好的笼络大臣,让朝臣的反对更小一些。我们讨论请你不要这么激动,讨论不就是摆出观点举例论证吗
1 [投诉]
[15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15:11:45]
来自北京
这是讨论,不是辩论,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不是吗,现代人站在社会主义的时代对封建王朝的每一个拐点设想,发展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支线。而且作为讨论,更应该针对一点观点讨论,我所讨论的是如果太平继位怎样阻力会更小以及继承者选择问题(大臣的主流思想就是李唐),不是太平死后她的尸骨会不毁坏,香火会不会延续,会不会被尊为皇帝。朱祁钰死了都被朱祁镇给废掉庙号,不认他这个皇帝,但是史书呢,还有朱祁镇的儿子,不照样认朱祁钰吗。薛从简跟着李隆基而不是他亲妈,如果真是改姓那么好办,不然他自己立刻改姓李从简,跟着老妈混,等老妈继位后自己就是新皇帝李从简了岂不是更直接,或者亲王李从简,那为什么他还会和李隆基混,从薛从简的行为更可以看出他们对父系血脉的看重,也就是李唐血脉的延续,姓氏和血脉缺一不可。赵光义不也是选了自己的孩子作为继承者,他老哥的孩子他老弟和他的孩子都没捞着好,对他来说也是父亲血脉,我们都是姓赵,而且我们都是一个爹的孩子,血脉未变啊。古代有去母留子这一说,不就是他们更看重父系传承吗,也就是男人这一方的血脉流传。太平现如今是如何打破这个阻力更好的继位(有几个兄弟,都姓李,都是男人,他们的孩子也都姓李,都是高宗之孙),笼络大臣方面的继承者问题(大臣偏向于李唐,什么是李唐,高宗之子,高宗之孙,姓李)是她要考虑的,而不是会不会掘坟。只能说李隆基是个狠人,像顺治一样,政治仇敌死了之后不让他安宁,一顿造。
[投诉]
[16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15:15:37]
来自北京
我们不如放下这个讨论好了,就看作者的想法怎么写了,我们在这逼逼也没用,因为我也不是作者,我也写不出来小说。历史文就是这样,一个观点必然不可能迎合所有人,只能说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根据他人的观点和论据,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因为在有争议的点上,很难大家达成共识的
[投诉]
[17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6:20:05]
来自北京
好,按你说的,我们先考虑继位前的阻力。那怎么让大臣相信,太平登基掌握实权后,不会想办法把皇位传给亲生孩子,而是坚持传给这个过继的孩子?这也不符合人之常情吧。
1 [投诉]
[18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6:24:13]
来自北京
大臣们暂时迎合武皇,因为武皇的所有孩子都是高宗之子。而太平公主的孩子,按你说的,大臣们不会认可外嫁之女生的孩子,那么,他们必然要想方设法杜绝这些孩子继位的可能性。可是太平倘若登基为帝掌握实权,谁能保证她不惦记亲生儿女?那为了防止这种可能性,与其赌太平能一直把过继子当亲儿子,还不如直接扶立李唐男儿吧
1 [投诉]
[19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6:27:28]
来自北京
你说的朱祁钰,他为了自己登基的合法性立哥哥的儿子为太子,站稳脚跟后可是立马就打算废太子,只不过自己的亲生儿子没活下来才没成。宪宗后面只是为叔父平反,并没有升他太庙,也没有认他为爹。如果拿太平比景帝,恰恰是个反例,这第一证明了没有亲生儿子的不可靠,第二证明了非亲生子的太子,在有亲生孩子的情况下坐不稳。
1 [投诉]
[20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6:30:01]
来自北京
语气不好我可以道歉,但我保留我的观点,就是你说的方法逻辑上我认为不通,且没有任何成功佐证(如果你找到什么立过继子为太子且亲生孩子活着,之后爹,过继子,亲儿子都活的很好的,可以告诉我)。而我说的,至少是在同时期欧洲成功过的一种继承法,
1 [投诉]
[21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6:34:59]
来自北京
你说我只是担心太平的身后事,不是,我觉得这个方案,第一,大臣会担心太平亲生子的问题,根本不会接受。第二,不用等到身后,宗室子继承权可以不来自太平,那他如果担心太平废自己改立亲生,他完全可以发动政变,学朱祁镇
1 [投诉]
[22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17:23:43]
来自北京
所以我才说,要不然为什么历史上武则天没有考虑过太平,而是男性继承者,如自己的儿子或者侄子,把侄子踢出局也是大臣们都希望李唐男性,所以我才说太平困难重重,她有兄弟啊,李显李旦都是她哥,她要破的局有亲兄弟,有继承者问题,有大臣,有母亲。太平我觉得她的内心其实是偏向李唐,如果继位,她不太会选择自己的孩子,会更偏向于过继子,她和朱祁钰不一样,朱祁钰当时自己的儿子还没死,不想还政于侄子,朱祁镇还在留学,归期不定,朱祁钰当时还承诺会把皇位传给宪宗,宪宗是朱瞻基的嫡长孙啊,这可是占着名义了,当时大臣几乎都是嫡系党,连于谦都不支持朱祁钰幽禁朱祁镇,认为他不是正统,朱祁钰和李隆基李世民不同的是大臣的主流思想不在他这。武则天考虑继承者问题的时候也是这样,不是脑袋一拍,我们老武家要续武周天下,只有一个光杆司令,没有手下人那算什么皇帝,她考虑的就是当时大臣主流思想,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武则天妥协了,还政于李了,也就是李显李旦回来了,太平也姓李,她从来没考虑过太平,为什么,因为她是女的,在姓李在是高宗之子,太平选择继承者问题会是难上加难,选亲生子,大臣会觉得乱了血脉,选兄弟的孩子过继,同样会有一大堆父母的问题,所以太平即使很有能力,也不在武则天的考虑范围。历史上能让皇帝选择过继,已经是亲儿子死绝了,他才过继吧,没后代了,只能选择过继宗室,因为都是一个爹传下来的,所以让我找例子,我是找不到,大家和和美美的例子。欧洲历史和中国历史需要因地制宜,连马克思主义都要中国化,为什么欧洲要全盘带入中国呢,欧洲王室结婚乱七八糟,几乎都沾亲带故,我对欧洲历史不熟悉,私以为中国历史就应该从中国历史出发,封建王朝这些弯弯绕还不够举例的吗。欧洲是他们有多位女王存在,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多位女王或者女沙皇,而中国为什么只有一个武则天,我觉得不能把欧洲的那一套全部带入中国
[投诉]
[23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7:28:28]
来自北京
你觉得太平会因为偏向李唐而不选亲生儿子选过继子……这……就算太平能这么想吧。你看你连我都说服不了,大臣们能相信吗?
1 [投诉]
[24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17:29:15]
来自北京
看一下作者如何能把皇位过渡到太平吧,会怎么让大臣同意皇位给太平,而是她兄弟,这就属于作者的想法了,关于继承者问题怎么整,可能作者应该不会写到那,我也就不讨论了。
[投诉]
[25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7:37:26]
来自北京
欧洲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女王也不是一开始就有,俄国英国都是修改继承法之后得来的,固然国情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也只在爽文里提一下,正常发展大概率无法实现。另外,我觉得你的逻辑误区是,你过分考虑父系的不可逾越,但以这个为前提的话我们就不用讨论太平继位了,没有可能。一边在爽文前提下找妥协方案,一边又把父系问题抬高到不可逾越,最后你居然提出一个赌人性的方案,赌太平不在乎亲生子,赌过继子也不在乎亲生父母,赌大臣也相信这一点……如果赌这些,我们不如直接赌爽文里一切皆有可能算了,还考虑现实干嘛呢
1 [投诉]
[26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8:16:47]
来自北京
说到这了就正好说说俄国,原来也没有女沙皇,最多就是摄政公主(还被干掉了),彼得大帝带领俄国成为帝国,威望极高,担心自己人走政息,修改了继承法让自己出事平民的老婆继位,之后皇位传给他们孙子(和荔枝阿武真有点像),由于孙子没孩子,皇位短暂旁落,然后他们女儿发动政变抢回来了,可惜这个女儿也没孩子,于是传给了另一个女儿的儿子,外孙子(彼得三世)——外孙媳妇(叶二)——外曾孙子(叶二和彼得三世的孩子),总之就是传来传去流着他老罗家的血就完事了
1 [投诉]
[27楼] 网友:呆毛
2% [2023-03-18 18:21:27]
来自北京
所以俄国的实权女沙皇,也就是彼得把继承法修改后,彼得的老婆(叶一),彼得的女儿(伊一),往后的叶二这几个。可惜阿武不像彼得那样有创造帝国的功绩,或许爽文里可以帮她开个挂
[投诉]
[28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20:06:27]
来自北京
可能作者写不了那么久远的事,应该是只会写到太平登基,我也不考虑这个和讨论这个了,以我浅薄的历史知识和薄弱的政治思想是想不过来的,我就是个弟弟,我要真能想到完美的解法就不会是一个学生了。而且在爽文里过分追求最优解也是我的错。毕竟都有直播了,只有没有明显的逻辑硬伤,太平登基也不是不好写。至于继承者问题,历史上也没有这条线,我也不杞人忧天了。
[投诉]
[29楼] 网友:纸片人老婆有点多
2% [2023-03-18 20:09:01]
来自北京
在这个时代,我站平婉贴贴就完了。我在一个言情文里找百合也是醉了
[投诉]
[30楼] 网友:子衿倾心
27% [2023-03-22 09:42:57]
来自浙江
看评论就知道为什么古代人不让女人当皇帝了……
一半人CP脑,一半人在这儿考虑后代传承怎么办
(当然我的建议的是去父留子,最好挑个家族不咋样的避免外戚)
但凡有个人出来说太平当皇帝能为国家做什么呢?
说实话武则天那会儿朝政就挺乱的,毕竟她登基那会儿在现代也算得上老年了,有心想要整治和改革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太平虽然比起她那些参差不齐的哥哥们确实厉害点,但能说她比她母亲还厉害么?武则天能勉强平衡压制下来的大周,太平能做到么?
李隆基好歹也是唐之巅峰的缔造者,说起来太平也是他的手下败将,但凡早死二三十年,排个十大皇帝没准还得把他列进去,就不能在他发疯前把他弄死然后再看看他底下那些儿女们有没有可造之才呢?
2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