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御前新赐紫罗裙》  第1章

网友:28179506 打分:-2 [2019-05-30 23:09:20]

无语了…作者能去翻翻历史书再来写小说吗?“南京”这个词到民国才有,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民国之前都是有古城的,建康,金陵,江宁还有应天,“南京国子监”是个什么东西啊?小学生的历史考点啊,佛了

   

[1楼] 网友:ziyan [2019-05-30 23:51:25]

楼猪,张大你的G眼看清楚。
朱棣迁都以后,《明史》明确南京作为留都,史书中多次出现“南京守备”等各种南京字样,那时候就开始称南京了。
明一代,南京的名称变迁是金陵-南京-京师-南京。清代的名称是南京-江宁。
就算你不看史书,荣获第六届矛盾文学奖的熊召政的小说《张居正》,被很多明粉奉为珪璧的小说《大明王朝1556》,等等很多作品里面写的也都是写南京!是不是熊召政、刘和平等人都是小学生,你才是学霸?笑尿
为什么会有楼猪这种无耻又脑残的人。还说别人是小学生?叫别人查史书?还以这种借口为由这么给别人打负分。说你是贻笑大方都抬举你的,低级。

    [投诉]

[2楼] 网友:朗朗24% [2019-05-31 09:38:42]

什么?南京这个词到民国才有?哈哈哈哈哈。昨晚看不到楼主的内容,今早一看,差点绝倒。除了我另一个回复引用的,你随便去看看《明实录》《明史》,就会发现里面好多“南京”“南京”“南京”。
(“南京国子监”是个什么东西啊?)————楼主,那你就看看,南京国子监是什么?我给你都用符号把南京国子监给标出来了。
一、看看《明史》中对南京国子监由来的原文:“至二十六年乃革,以其师生并入京师。永乐元年始设北京国子监。十八年迁都,乃以京师国子监为,而太学生有南北监之分矣。”
二、给南京国子监定制的时候,就有多次提及,《明史?志?卷二十六》原文“遵圣祖首定规制,制木为神主。仍拟大小尺寸,著为定式。其塑像即令屏撤。春秋祭祀,遵国初旧制,十笾十豆。天下各学,八笾八豆。乐舞止六佾。……” ——多的我就不引用了,看到 “南京国子监”几个字了吗?
三、有很多担任过南京国子监祭酒的人,他们的传记中都是写清楚南京国子监,随便给你列几个:
1,《明史?谢铎传》原文节选:“弘治初,言者交荐,以原官召修《宪宗实录》。三年擢祭酒。明年谢病去。”
2,《明史?崔铣传》原文节选:“世宗即位,擢祭酒。嘉靖三年集议大礼,久不决。大学士蒋冕、尚书汪俊俱以执议去位,其他摈斥杖戍者相望,而张璁、桂萼等骤贵显用事。”
还有各种人物的生平“杨嗣昌,字文弱,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改除杭州府教授。迁博士,累进户部郎中。天启初,引疾归。”——你再看清楚一点,好不好?
四、南京这个词在明朝早就在用了很多,留都南京的行政体系,都是用的“南京”这个地名。《明史》《明实录》各种记载南京就是南京,南京的每个部门,都叫南京XX部门,就列举兵部而言。
《明宣宗实录》卷50宣德四年正月丁巳,“署南京兵部左侍郎李衡卒”。《明英宗实录》卷23正统元年十月辛卯,“致仕南京兵部左侍郎甄仪卒”。《明宪宗实录》卷33成化二年八月辛丑,“调南京兵部左侍郎李震于兵部”。《明宪宗实录》卷286成化二十三年正月戊辰,“升??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白昂南京兵部左侍郎”。《明孝宗实录》卷40弘治三年七月癸酉,“升巡抚湖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郑时为南京兵部左侍郎”。《明孝宗实录》卷215弘治十七年八月甲子,“南京兵部左侍郎金泽、南京刑部左侍郎张抚各乞致仕不允”。《明世宗实录》卷351嘉靖二十八年八月己酉,“致仕南京兵部左侍郎潘旦卒”。《明神宗实录》卷32万历二年十二月庚申,“以南京兵部左侍郎翁大立管南京吏部右侍郎事”。《明神宗实录》卷456万历三十七年三月庚戌,“赠故南京兵部左侍郎臧惟一南京工部尚书”。《明熹宗实录》卷32天启三年三月乙巳,“南京兵部左侍郎徐必达以纠拾留用上疏求罢”。《明熹宗实录》卷86天启七年七月丙寅,“南京兵部左侍郎毛一鹭以疾请告”。
你看到数不清的南京两个字了吗?同理,其他各部门是一样的。都是南京XX。懂了吗?
你自己还说佛?自己无知还给别人打负的人还佛?阴暗还差不多。别侮辱佛这个字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1-14 17:32:58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