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雁(戚顾中篇)》  第3章

网友:薄荷夏夏 打分:2 [2008-02-03 10:33:30]

烟雨江南人独立
---------------《雁》有感
很久以前看到有人对乌镇的描述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安眠在地图一隅的江南小镇,如果你不细细寻找,都可能无法寻到她的踪影,这样的乌镇,总是安静的,细润长绵,氤氲水汽。而今,读完了小刀的《雁》,脑海里第一个冒出的竟是这样一个画面。很多人都说,顾惜朝是属于的江南的,但并不只是因为他一身淡然出尘的青色,更重要的是,在他的面孔上,多上可以看到江南水乡那种无可企及的优雅和愁思,
然而,他的愁思却并不是伤春悲秋的愁,他的优雅更 不是凭栏独望,对酒斜阳那份悠然和超脱。看过《逆水寒》的人都知道,顾惜朝的愁,是被他压抑着无法释放的,正如文中一开始,他端坐屋中,怀揣着晚晴的灵位时那样,总是内心矛盾,无法释怀,看完这篇文,我一直在想,他那时,真的是装疯吗,我猜,晚晴死后,他是真的疯狂过,不想醒来,但他那么骄傲,那么自负,又如何能容忍自己一生疯癫?想起一位古汉语的老师这样评价屈原,“他在理智上知道自己不能死,但又在情感上告诉自己一定要死,”这也许是一种永远都无法得解的矛盾,情感和理智的冲突让文中顾惜朝的形象陡然间鲜明了许多。就像很多人宁愿接受一个‘想飞之心不死’的顾惜朝,也不愿意他一辈子为情所苦。但却又恰恰是这情,让这来源于温大小说里的人物成为了一个武侠经典,他的情让他的狠和绝变得可以原谅,我想,编剧的高明就在于此,而小刀的高明也正在于此。顾惜朝对于戚少商的感情总像是湖底暗流,面上波澜不惊,实则惊涛骇浪,它从来也不像顾惜朝在面对戚少商时那样从容淡定。文中有一段写道,
“这一声近乎耳语的呢喃如一记惊雷,炸得顾惜朝脑中嗡声大作,他不知哪来的怒气,硬是将那个温暖的怀抱奋力推开,别过脸,咬牙恨声道:“戚大侠,不送,走好!”说着背过身去,摇摇晃晃进了木屋。”
我们可以把这些描写看做事文章情感线索的一个转折,不是不爱,而是不敢爱,在彼此仇恨交织的内心里,爱这种感觉是游离不定的,它往往总是在一个瞬间被点燃,又陡然熄灭,就像这里,顾惜朝的情表露无遗,那一刹那的他流露的表情是真实的,那是梦境猛然破碎后情感最绝望又最自然的宣泄,在那之后,顾惜朝赠书戚少商时,文中虽然没有刻意描写那时他的表情,动作,但可以想见,那时的他隐忍的痛有多深。无论梦再美,它终究有一天要醒来,戚少商的离去时一件意料之中到来的事情,但,无法不痛,无法不伤。我想,那是的顾惜朝会不会还是倔强地冲着戚少商微笑,一派云淡风轻?
不过,罗嗦了这么多,还要提到的一点是,这文章的结尾处是我看得最震撼的地方,没有前文强烈的情感冲突,彼此间天南海北以后,似乎都理智得有些漠然了,戚少商呓语般的独白像黑白电影最后的落幕,悠远,孤独,抑郁而沧桑,但却可以让人从中深深感觉到,那份流转在岁月中无可追寻的爱恋已经烙在了记忆的最深处。最后老者看到的那抹青色究竟是不是那个人如今已无可考察,大雁南去,江湖寂寥,也许,真是柳丝抚了江南那边,这里,却下雪了…..
最后再唠叨一句,小刀啊,这文中写江南的那段配上《思无名》真素太有感觉鸟~~俺OZT了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1-13 07:47:0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