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菩萨手,纸风车 ...
我收拾包袱来到后院时,恰逢奶娘不在房中。见少爷哭地很凶,便轻轻抱起摇晃拍抚。但这次却怎么都不管用。
我见他哭闹之下满脸涨红,疑惑地伸手去探他脸颊。不想他头一歪,小嘴凑上来一口咬住我食指不放。我一时有些愣怔。
奶娘正巧回房,见此情景,便笑说少爷定是饿了,即刻将他抱过喂奶。
少爷解了饥,当真停止了哭闹,渐渐睡去。
奶娘向我细心解释,我方知婴儿哭闹多半为了吃喝拉撒。知道了缘由,处理起来自是得心应手得多。
不知为何,向来爱折腾的少爷独独对我十分依恋,在我怀中格外乖巧恬静,奶娘等人直是啧啧称奇。
不久后,此事传了出去,府中开始盛传我有一双菩萨手,对婴儿有安神宁心之效。于是家中有稚子的下人仆役们都带了孩子来求我抱上一抱,我颇有些哭笑不得。
今日为少爷更衣,我的目光又不由自主飘向他的颈间。
他的颈间挂着一块一寸大小的黑色美玉,呈不规则的三角状,通体纯黑无暇,质地温润莹泽。
第一次为少爷更衣时,我便发现了此玉。
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墨玉,而是极为稀有难得几千年方得一见的上古墨玉。这是我一见之下的直觉,却不知自己为何竟能识玉。
然而,它吸引我的缘由并不在此,而在于,它给我一种熟悉感,十分奇妙的熟悉感。
我抑制不住好奇又如第一次那般摸了摸。触碰的一刹那,熟悉感照旧瞬间倍涨,直逼心境,怎奈如何细究都是无迹可寻。
我哀叹一声,终究顾忌自己的身份而不敢多嘴去问主人家,只能无奈作罢。
我悉心地照料少爷,几乎时时刻刻不离身。看着他一日日地长大,对我未曾消退的依恋,我打心里生出无限满足与温暖。
顾夫人见我如此尽心尽力,亲力亲为,也对我很是满意。
春去秋来,秋去冬至,顾少爷快满一岁了,容貌已渐渐长开,不再是出生时皱巴巴模样,眉眼依稀是顾夫人的影子,小脸粉雕玉琢,玲珑可爱。
顾少爷不再终日啼哭,开始喜欢笑了,喜欢有人与他玩耍。哄他几句,亲他几下,便咧了小嘴露出八颗小小的乳牙。但却只认顾夫人、奶娘和我三人,别人一抱就立刻晴转阴。
他也开始依依呀呀地想说话,却又不知在说什么。
我要了顾夫人的一幅画像,每日下午将它取出来挂在墙上,抱了少爷对着画像教他喊“娘”。
一日照例去给顾夫人请安,少爷咿咿呜呜,突然冲着顾夫人冒出一声“娘”。
顾夫人高兴地抱了少爷猛亲,事后对我赞许有嘉,更加倚重,甚至还赏了我一些首饰。
对于夫人的赏赐我却并未如何上心,其实只要能陪着少爷我便已心满意足。
老爷在时,我们会逗他喊“爹”。稍晚一些,我又教他喊“兰儿”。可惜在他口中,就变成了“兰”、“兰”……不过这已能让我开心半日。
没过多久,顾少爷开始学走路。等到走得稳了,便喜欢追着我,跟在我身后“兰儿”“兰儿”地糯糯唤我,拽着我衣袖要我抱。
转眼年关将至。
那年春节,顾老爷夫妇带了少爷、我和奶娘,还有仆从若干,回徐州老家省亲。
除夕夜,瑞雪如絮,顾家族中众人熙熙攘攘坐了好几桌一起吃年夜饭。我在女眷一桌,被特准抱了少爷坐在夫人身后。
顾少爷还没断奶,不可进粥米,只少许喂了些软食。
席间和乐融融,气氛祥和,看着这一切,望着怀中的顾少爷,我突然就有了团圆之感。可又总觉着缺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过完年,顾老爷便带我们回了扬州。日子又回到了原先的样子。
我每日抱了顾少爷去夫人房中请安,看少爷玩耍,与顾夫人扯些闲话。
有时,顾老爷也会在,便随意教他识些字。
但多数时候,顾老爷会派人送些玩具过来。从拨浪鼓到布老虎,小木马到小木剑,积攒下来却也有不少。
少爷每新得一件玩具,若是感兴趣,便会摆弄半日。我便在一旁静静看他,有时也和他一起玩。
玩累了,我便替他擦了汗,端来银耳莲子羹、桂花糯米糕,一口一口地喂。
时光荏苒,我来到顾府已整整四年。
顾老爷已调任淮南东路转运使,总辖淮南东路各府各州财赋,漕运,公务更加繁忙。
顾夫人身子弱,未再生育,替顾老爷纳了两房妾室。顾彦卿3岁那年,董氏产下一子,取名彦凌;而如今,严氏也已身怀六甲,即将临盆。
顾彦卿则从后院搬至东院,开始独立生活。我自是跟了去,依旧伺候他的起居。少爷断奶后,奶娘已离府回乡。顾夫人另外指了两个新进府的丫鬟与我一道伺候少爷。然而有关少爷的一应琐事,小到更衣沐浴,饭食熏香,大到银钱开支,物品存用,我都一一包揽,只叫她们做些打扫院落屋舍等事宜。
前一夜下了场春雨,院中湿漉漉,遍地落英。少爷拿了跟小树枝在树下逗蚯蚓,一阵风过,吹起树上残花,飘飘荡荡缀了少爷一身。
我在屋内翻看夫人送来的几匹缂丝,想着该给少爷裁几件新衣了。抬头望见院中小小的身影,不禁勾起了嘴角。少爷这副猴样子,让夫人知道却不知会作何想。
此时听得院外响起脚步声,我忙出去拎了少爷回房洗手。
原来又是老爷遣人给少爷送来一些稀奇玩意。
虽然董姨娘也生了个儿子,可明里暗里,顾老爷最疼爱的却终究是顾彦卿这个长子。或许有对顾夫人的情意在内吧。
少爷洗了手,爬上凳子,好奇的张望桌上新出现的几样物事。捏捏这个,摸摸那个,最后抓了个竹制的东西糯糯问我:“兰儿,这是什么?”
那东西由两根竹条插在一起,上面一根像一对展开的蜓翅,下面一根则削成了圆棍形。
“大少爷,那是竹蜻蜓,可以飞的。”刚进门的小米眼尖,立即大嗓门地答道。
小米便是新来的丫鬟之一,性格直爽,大大咧咧,却是个难得的实在人。
“怎么飞?”
“像这样……您看。”小米拿了下面的竹棍双手一搓,竹蜻蜓便“唰”得飞出去老远。
少爷开心地扑上去抢过来玩。可惜玩得不得要领,没几下,竹蜻蜓散了架,我们摆来弄去,却怎么都插不回去。
少爷扁了嘴,一双大眼睛瞬间蒙了一层水雾,眼见就要不妙。
“少爷,您瞧桌上还有好些好玩的呢。”我企图转移他的注意力。
自从董姨娘有了孩子,府中众人皆改口称彦卿为大少爷。我却依旧“少爷”“少爷”地唤他。为此,没少被小米说。我均一笑置之,“少爷”和“大少爷”一字之差,于我却是大不同的。
“卿儿不要那些,卿儿要竹蜻蜓,呜哇哇哇哇……”水闸终于没能制止住。
我瞧着断成两截的竹蜻蜓直犯愁,倏然脑中灵光一闪,道:“少爷莫哭莫哭,兰儿再给您做一个更好玩的。”
“卿儿要竹蜻蜓……哇啊啊……”
“我做的这个可是会转的。”
“会转的……什么?”少爷抽泣。
“少爷莫急,我这就做给您看。”
我以前流浪的时候,在街头见过那种东西,但只看手艺人做过一次。本以为很简单,没想到却颇有技巧。
所以当我裁坏了十八张纸,终于在第十九次裁剪正确,将它串在竹蜻蜓其中那根圆棍上时,顿时成就感无限澎湃。
我往那东西上轻轻一吹,它便呼啦啦转了起来,将少爷濒临崩溃的耐心及时挽救回来。
“咦?”少爷捧了竹棒,依样画葫芦。瞧它转起来,直乐得弯了眉眼,墨染的双眸亮晶晶,长密的睫毛微微颤。
“是风车啊。”旁边的小米插了一句。
“哦,原来这叫风车。”始作俑者恍然大悟。
小米扑哧一声:“兰姐姐你不知道?你真的不知道?定是故意引我发笑的吧?”
这可真不能怪我,我虽见过,却实实未曾留意它的名字。
我告诉少爷举着它跑便能不停地转。
少爷便执了风车满院子乱跑,咯咯咯地笑。
我被他单纯的快乐感染,惟愿他永远如此喜乐无忧。
不久后,顾老爷请了个老夫子来府上,为顾彦卿开智启蒙。少爷无忧无虑地好日子终于结束了。
每日上午少爷会去夫子处学习一个时辰,我便日日接送他。
一日将他送至夫子书斋,我在屋外静静立了半晌,直至屋中传出稚嫩的读书声。
虽然读得磕磕绊绊,咬字也时而失准,然在我耳中却如同天籁,瞬间抚平了心中烦闷。
我没有回院,在府中信步而行。
春风拂面,撩起我鬓边发丝,带来隐隐甜美的花香。
经过藏书阁时,我不由得停了脚步。藏书阁雕花楠木门紧闭,窗棂幽暗。
我站在门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进去看一眼。而事实上,我确实进去了。
推开大门的一刹那,浓烈的书香墨香扑面而来。我将门重新掩上。眼前一排排一列列的书籍,如同一片广博的海洋,瞬间将我淹没。我便如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与门外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随手抽了一本书,那是本史籍,记载了历朝旧事。我借着窗外的光线,静静翻看,很快被深深吸引。
自此以后,我每日都会趁少爷上课时来藏书阁看会儿书。我什么都看,史书、地理志、政论、诗词、戏本……
我不知自己竟如此喜欢看书,亦不知……为何会认识这些字,能读懂这些书。
我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知识,各种信息。在心里一个尘封多年的角落,有一种渴念蠢蠢欲动,它在潜意识中驱使我再多看一些,再多了解一些,或许再多一点,便能知晓自己究竟是谁,从何处而来。
我总盼这偷入藏书阁之举无人发现,可这种侥幸心理却没保佑我太久。
宋朝官制,地方主要官员需三年一换,所以顾老爷由扬州知州调任路转运使。宋朝的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就像我们今天的省级。淮南东路据现今江苏、上海一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二、菩萨手,纸风车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