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伍 勤勉 ...
-
第二日,林秀寅时便醒了,又读了半卷书,温习些功课。
昨日夜里落了雨,半夜醒了接了雨水,研磨用上一点,作首诗来。
……
今日还有些冷,寒气逼人,吸一口气,直凉到嗓子眼,雨水沿着檐角风铃滴落。
“嘀嗒,嘀嗒。”
自然的声音,容易让人沉浸,又让人平静。
喏。
词便作好了:
风乍紧
兩初阑
独倚危楼望眼看
一片江山如画里
万重杨柳似眉弯
……
阿皖约莫着还未醒,寅时两刻,林秀自己着了衣,撑了把油纸伞便出门了,天还黑蒙蒙的,路上遇见一两只出来活动的青蛙,样子很是可爱,但还是让林秀惊恐的逃窜了。
路过了泰安街,杨叔的肉包那叫一个绝,鲜嫩多汁,皮和馅恰如其分,称不上皮薄馅厚,只一口,就一口,炙热的肉香味便让你欲罢不能,沉醉在鲜美的味儿里了。原是买了两笼,给苏勤带了一笼,林秀路上忍不住都给吃干净了。
林秀看着天色还早,街上鲜有店铺开门,便去运河边上瞧了瞧。
运河边,起了晨雾,朦朦胧胧着瞧见三两野草肆意着,江面上一位立着的老翁披着蓑衣撑着船棹打渔去了。江水映这黑色落寞的天也成了黑色的江水,船桨和船把水面划出痕迹,风回江面,吹皱了春水。
走上虹桥,地面上还微微有些湿润,清凉的风扬起林秀额前散发,林秀坐在虹桥上趁热吃完了仅剩的三个大肉包子,慢慢看着天空逐渐变亮,太阳冒出个脑袋。
林秀不紧不慢的朝着大将军府走去。
……
终是到了大将军府,已是辰时了,林秀叩门,来了婢子去报,站在门口等人回。
苏勤睡眼惺忪着来了,揉揉未醒的眼,头发说不上糟乱,想必也是匆忙着绾的。衣裳倒还算是整洁,没有一点儿褶皱。倒是还连声打着哈欠。
“昨日不是说了要带你去个妙处吗。”
“嗯。”
“走吧,换身朴素衣裳。”
“嗯…嗯么。”
苏勤连声应着,慢慢合上了眼,垂下了头,站着睡着了。
林秀无可难何轻叹口气。
林秀摇了摇苏勤,牵着他的手走过了几条街,苏勤浑浑噩噩,半睡半醒,到了虹桥,林秀推着苏勤上了虹桥,风迎面吹来,魂儿都给吹走了。苏勤一激灵,就醒了。风并不很冷,桥上水汽也渐渐蒸发。
林秀和苏勤刚刚走上汴河上的虹桥,倚在阑干上。
太阳喷涌而出,染红了天空,明艳的云霞更添几分美感。清冷的早晨,也有些暖意。远处几只野鹤,盘旋着,有时停下蹭蹭羽毛,发出几声鹤唳。风吹拂起柳树的枝条,都是嫩绿的叶,显映出几分春色,晨雾还未散,远远望去倒是一副美景。
等到雾都消散了,空气也不像之前那般湿润,太阳正红,一艘巨轮远远驶来。
“快看,快看,啧啧,这么大的船,应是能载几百人的。”苏勤激动的指着船叫喊着。
“安静些,安静些。”林秀想要看的更仔细些,但苏勤总聒噪个不停。
船是漆过的,外侧还绘着花样,桅杆高约六七百尺,船员们利索的从桅杆上降下旗子,为首的那人有条不紊指挥着。
虹桥气势恢宏,那船明明眼看是过不去的,但却高大的连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
要上岸了,想必此次出海,家中妻小的盼了很久。一个船员顺着绳梯下了船,想要帮着纤夫快些拉上了岸,快些回家。
纤夫们喊着号子,还未见其人就先闻其声。
汴河边的渔人气的吹胡子瞪眼,摘下头顶的斗笠,扇扇风,也许今日能够桌上多道荤菜,纤夫的声儿却扰了鱼儿。唉,那可真是眼看着就要上钩了的。
向远处再看有捣衣的,有饮马的,也有准备取水做炊饭的。
林秀:“看,此时人都开始劳作了,已是如此时候,尚且碌碌无为,你我并非池中之物,更要勤勉才是。”
林秀苏勤并肩走下虹桥往前走几步,街头有一棵粗壮的桂花树,油亮亮的叶子,直晃人眼,树旁一大石头供来往的人乘凉,有时,丹姝楼还会在这支个绿豆汤的小摊儿,供客商解暑消乏。所以等到闲时,都会来此一聚,渐渐,这条路便成了各种各样的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品牌的聚集之处,总之就是一应俱全。
一位少年着一白衫,身戴斗笠,斗笠蒙了纱,也许是哪家女扮男装出逃的小姐,像是不识路的样子,一个路口来来回回走了好几次,看样子有点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