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11章 ...
-
柴观止一身白暗花纱单袍,灰黑色的暗花纹披风,仙鹤缠枝莲花缎纹若隐若现,松竹梅岁寒三友子母扣,头戴黑纱乌角巾,闲步走于庭院间,温柔细风而过,袖摆悠悠而动,对父亲为何叫他,心里非常有数。
母亲早已提过,讲明了利害关系,曾经他是不屑与奈何山庄这江湖家族有关联的,哪怕何若棠再会赚钱。
柴观止心目中妻子的最佳选择,是中原京都高官嫡女,毕竟他是要走仕途的。
至于为何不在西界当官,柴观止只能说,太平淡无趣了,只要域主在,西界乱不了。
西界无门第之分,只要学府出身,在相关部门报考,考试通过后,皆可入职官员体系。
而几大学府学子,自然包括了善堂出身的孤儿,西界供养他们长大成人,他们则用自己擅长的回报西界,最大的例子就是现任西王庭执政官。
兢兢业业维持秩序,让西界稳定发展到域主都很少过问的地步。
柴观止很有自知之明,他在西界掀不起风浪的,自然也做不到手握权柄,玩弄朝堂。
天下三分,疆域强者为王,拥一人掌控像是战争机器般的铁血军队;
西界与其说是域主一人的天下,不如说是西界幸得域主的庇护。
唯独中原,历来纷争不断,大大小小王朝建立,有的挺长,有的短命的离谱。
那里出过太多名留史书的人物,英雄豪杰、弄权施诈误国的奸臣、文学大家、才情横溢的风流人物。
那是历练人生起起伏伏的地方,也是可以名扬天下,又或者埋葬在阴暗水沟的地方。
柴观止的野心,就是在中原搅乱浑水,在中独立一方屹立不倒。
然而朝元王朝一朝覆灭,新王朝的疆域大王是个莽子混血,不兴科举,甚至排斥文人墨客;科举无望,西界众生平等,无法让他感受高高在上的感觉,就此他放弃了仕途,也不打算为西界政权效力。
他很自私,也很果断。
他没有什么爱国情怀,心系天下,他只要乐趣。
金钱、权利,美人,男人三大野望。
他放弃了权利,有心爱的美人,所以他现在的欲望是金钱。
柴观止果断放弃了仕途,便是选择了继承家业,并且他很是喜欢柴家的传统,他要比父亲更强。
何若棠无异是最佳利用对象。
柴观止在外养着一个外室,从青楼买回来的,名为童丝丝,善于琴画,满心都是有朝一日,她的情郎把她从中门迎娶进柴家。
世人皆知,从家族中门迎娶进来的,皆是正室。
童丝丝能觊觎正室之位,归功于柴观止的花言巧语,迷的童丝丝死心塌地,成为一个他人不齿的外室。
柴观止养外室这件事,柴家全家上下,大概只有柴夫人与柴观止贴身侍从知道。
柴夫人溺爱子女,子女闯下任何事情她都会想尽办法给他们擦屁股。
她察觉到那小蹄子的心思,柴夫人做的不是让儿子甩开童丝丝,而是动起了让长子成家立业,娶一门好婚事,让新妇来解决这小蹄子。
这样一来,柴夫人既没惹长子不开心,还不用自己动手解决童丝丝,又为柴家贡献了一份力量。
一举三得,所以柴夫人对联系何家很是上心。
柴观止此人,明面上君子坦荡荡,实际上嘴上说的再好听,都介意童丝丝青楼出身,哪怕知道卖艺不卖身,柴观止绝不会娶童丝丝进门的。
虽然,他的确是喜欢童丝丝。
然,大丈夫志在四方,三妻四妾又如何,左拥右抱人生美事。
心安理得的柴观止,对父亲柴声表示,一表人才的我有心求娶何若瑶,非常自信的,踏上了去边境城的路上。
即将出发从西王庭去边境城,柴观止走前还在童丝丝那温存一夜,哄的人是满心欢喜,还盼着情郎外出办事回来给她带礼物呢。
路上风景不错,柴观止心情愉悦吟诗几首,看着群山豪气顿生,他,势必要让柴家走上巅峰,成为历代柴家家主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一个!
听说那奈何山庄的大小姐,是一个足不出户的柔弱女子,估计没什么见识,也没见过除了父亲弟弟外的优秀男子。
没谈过情爱的无知女子,最是好骗,希望这大小姐长得好看些,不然他可提不起兴趣来。
———————————
中原京都圈,指的是以中原朝元王朝国都般澜为中心形成的一个圆。
京都圈加上国都共有六座城池,左边与西界相连的是点菽,北方与大半疆域毗邻的是游冬,西边鹿衔城一半邻着小半疆域与东疆,一半邻着江南十三州的烟、辽两州。
南方胡枲城被誉为京都般澜的后花园,左边是点菽,右边是芄兰,上面直接是京都皇宫的后山群,下边是江南十三州的晋州,整个中原最强兵力基本集中在这,而不是靠这疆域的游冬,被江湖游人戏称怕死的很。
最没存在感的大概是芄兰城,地域面积最小,但却又是交通重点,可以说是挤在鹿衔、胡枲、淮州三城中间的中转地。
又因一条源头在西界的河流,经过它穿过扬州与北州到达出海口,是西界向外贸易的一条重要航线。
而洛阳城,则是挤在京都、游冬、点菽三地之间,因聚集着大量江湖绿林人士,不派大量兵力攻不下来,派兵又怕疆域乘火打劫,是朝元王朝心腹里的一根刺。
因天家不喜,教育资源差的与疆域有的一拼,被京都人士鄙夷。
大概是小心眼,从西界贸易来的商品,明明直线从点菽经过洛阳到达京都最快,亡国那位奈何不了洛阳城,就下令不许经洛阳城贸易,导致商人一般从胡枲拐弯上京都。
当然,也有大胆不管这律令的。
现在朝元王朝灭了国,洛阳城人民也是一半忧,一半喜。
喜的是那狗皇帝灭国了,忧的是新王朝如何处理洛阳城。
那混血大王可不好惹,铁蹄直下,洛阳人民武功再高,也是人少打不过的。
此时,从南北镇出发,过了边境线,何若棠驾着马车不紧不慢穿过武都山谷,大概还有半天路程,他们就能到达巴郡,也就是点菽城。
朝元王朝给点菽城的官方名称就是点菽,但西界人一般称之为巴郡,源头是何早已不可考证,总归是习惯这么叫了,也不想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