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遗诏 ...
-
成化二十八年夏,帝崩,诏立三皇子思无垢为新帝,改年号在德。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三年无需上拱。
同年冬,大雪,看着眼前皑皑白雪,高公公拢了拢披着的羊皮大髦。快步走到御书房去复命,新帝让他去班布新旨,他刚刚从宫门口回来。路上遇到大雪纷飞,只能快步行走。
步止与门前,容小豆子进去禀报方才步入:“回禀陛下,诏书已宣告于天下。”
:“退下吧。”
:“喳”
手里拿着已经宣读过的诏书回到库房,分类放好。
昏暗的库房内,一盏油灯显然不足矣照亮这个空间。所幸高公公今日办完手上的活,如无例外,放好手上的诏书,再超于案卷就可以回到房间歇息了。
自从升四品后,有了专职,就可以从监栏院搬到了库房旁边的内院里,还分到了两个手下。果然,平日里陛下的赏赐都进贡给了毛公公,还是有好处的。
这天冷得高公公手指发僵,可是依旧要抄录。幸好这旨意字不多,大概意思就是新帝登基,要从庶民中选拔一些人才出来做官,都需要先对其才艺进行考核分辫高下,然后再委派工作。对于胜任工作的人才先授予官爵,然后再发俸禄。
抄好后,再把诏书上写了字的那一张丝布拆下来放进竹筒中,以防虫防潮。至于那个外表金丝秀有两条龙图面,白玉做的轴的圣旨表面,那个可是只有一个。每次宣读完都要拿回来放好的,一般大事才会用到这个,小事一般都是用其他材料制作的传旨就是了,或则拿陛下给的信物来穿达旨意。(入金牌,佩玉)
拆的时候要小心,避免勾出诏书上的金丝。损坏可是要掉脑袋的,当然,高公公为了避免这个,特地跟绣娘学了缝补,哪怕坏了,自己修好,别人也看不出,高公公为了活命可是煞费苦心。
挑出秀线,折叠好丝布。一个转身的功夫,当啷一声,诏书掉地上了。
高公公吓出一身寒毛,金面坏了他会修,玉轴坏了,只能用脑袋来抵。
他颤抖着手,想把掉出来一点的玉轴底塞进去。拧了几下,发现里面好像有东西,往外撤了一下,发现这轴是空心的,用的同色料来当塞子,不仔细看发现不了。之所以掉出来是因为里面的东西因为掉地上,把塞子顶出来了。
他扯出塞在里面的布,是丝制的,斗开一看,心凉了半截。
诏书坏了要他命,要是被人发现手上这东西,依旧要他命。
只见丝布上写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长子无邪,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承大统。著继帝登基,既皇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大红的皇帝之宝玺印印在了正中间。
看着手上的诏书,心中骇然。高公公自认是皇三党,对与大皇子,知之甚少。传说,皇长子自幼体弱,被长孙皇后送去了中南山习武,长年不回京城,除了占皇长子这一身份,早已脱离了权利中心。
三皇子与大皇子同母,这诏书难道是太后?赶紧停下心中猜想。
不管是谁偷换的诏书,高公公只能当不知道,为避免塞进去的人发现东西不见了,只能又把诏书叠好塞回去。
装好诏书,把东西都整理好,深呼吸。当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这才是在这个宫里的生存之道。
:“高公公”
刚出门就被自家小李子吓了一跳的高公公,迈出来的脚都软了。
:“高公公?”
小李子疑惑,往库房内望去,怎么高公公一副做了坏事被抓到的神情?难道里面有他的对食?高公公看他探头探脑的模样,也镇定了下来。
由他去看,这时候要是遮遮掩掩的,才是有鬼。
等他看完,高公公冷漠着脸道:“我的玉塞掉了,因何事唤我?”
小李子听到这,了然与色道:“是陛下那边。”
高公公一听:“陛下唤我吗?”
说完就要往外走,小李子紧忙道:“是御膳房那边说陛下赏了吃食下来。”
高公公停下转身,瞪他。
小李子:“嘿嘿,高公公,你看,这……”
高公公:“你们先吃吧,我回去换裤子。”
小李子:“谢高公公,高公公你慢走哈。”
小李子看着高公公转身回房间的背影,不在在意高公公刚被吓到的神色,毕竟都是身有残缺之人,那啥的毛病多多少少大家都有一点。
为了圆谎,高公公只能回到室内换了条裤子,裤子上还有一点他特意撒出来的尿。
毛公公教的生存之道,那便是将谎言变成真实,那就不算是说谎。
等高公公到的时候,小厨房里已经挤满了人。
虽然只有两个人属于高公公管,但那是直属,另外还有几个是负责这边卫生,当值的太监。虽说也属高公公管,但是负责厨房的,他可不能叫去扫地。他最多是看人有没有好好干活,干不好,有权换人。干的好的,看不习惯想换人,抱歉,宫里没有任性的人生存的地方。
这些人跟高公公一样是吃大锅饭的,但是像陛下赏赐东西,像金子他一般就自己收了,吃食之类的就大家一起吃。一般东西也不多,一起沾光,对于其他人而言是一种福气。
小李子的嘴,高公公虽然早已经见识过,但是看着周围人一股同类神色的表情就不得不佩服,往昔那点阶级感,在高公公尿裤子后,荡然无存。
浣衣局的寺人验证了这个事实,所以近期连毛公公都送来了他之前收到的鹿茸。
拿着这小小的一片鹿茸,高公公有点方。导致于御前当差的时候愣了会儿神。
待回过神来发现陛下拿着毛笔看着他,他立马跪下磕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话音未落
皇帝便道:“行了,起来吧,最近听闻小高子你身体不适,可有大碍?”
高公公:“回禀陛下,奴才已无大碍,只是思及毛父托人送来的鹿茸,不禁晃了心神。”
皇帝:“哦?毛公公手里的鹿茸该不会是父皇之前打猎赏的吧?”
高公公:“回陛下,正是。毛父他自己都舍不得用,想不到留至今日,他反儿给了我。”
皇帝抬头像是想起什么:“毛公公隐退也好几年了,他手里的好东西估计也不多了,这样,待会儿你去御膳房拿一个,顺道也给他拿一个角去,至于他给你的,你就留着吧。估计经过这么些年也无什药用了。”
高公公:“谢陛下赏,陛下宅心仁厚,体桖百姓,实乃万民之福。”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