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锁城 ...

  •   次日一早,三人用食之时,段江便将要去潭州之事告与无时,无时自然没有意见。饭毕三人便复向西前进了。
      昨夜大雪已停,只是天仍然阴沉沉的,丝毫不见太阳。路上积雪未化,清早行人不多,连脚印也没几个。道路两旁树上屋上也是银装素裹,偶有被风吹落或因自身无法承重而滑落的雪团,无时看来甚是有趣。霎时间,天地都是白茫茫一片,前路遥遥。
      禹烽穿得甚是暖和,衣服不知穿了几件,外面又披了一件狐裘,手上还捧了一个小巧精致、古韵十足缠枝莲小暖炉,却仍然脸色青白,身量瘦弱。不过他那双漂亮的眼睛仍然让人觉得盛满了笑,很是惹人。
      见他们出来,便有两人牵过马来。那瘦弱衰老的一匹自然是段江的。另有一匹毛色油亮、额间一点白、其余均黑的漂亮的马,未等缰绳递到禹烽手中,便有一人从他身后出来,接过了绳子。只见那人微微俯身见礼,对禹烽恭敬道:“公子。”
      禹烽点点头,“走吧。”
      那人问道:“寒气侵体,公子不如坐车赶路。”
      禹烽居然歪歪头,问道:“啊……那马车可能坐得下三人?”
      那人回道:“自然能的。”
      禹烽便笑道:“那好吧,就让段公子和小丫头与我一同乘车。”
      那人答“是”,便拍了拍手,从后面又出来一辆马车并两个人。那两人和刚刚那人都是禹烽的亲卫。先前那人唤朱奂,赶车那两人,一人叫章蔺,另一人叫按琴。朱奂是照顾禹烽起居的,虽他自己说能自已,但做父亲的总归是不放心,一定要他带一人在身边。章蔺和按琴则是负责他的安全。三人平时在无事时总是不显于人前的。这也是禹烽的要求。
      段江和无时拒绝乘车,说骑马就好,早已习惯。最终的安排是,无时与禹烽一同乘车,段江仍旧骑马。
      一路西行十天有余,渐渐看到山峦开始起伏,江河像藤蔓一样慢慢向山间延伸。天还是太冷,虽未时常落雪,却也无有晴空晚照。时时行走于山谷罅缝间,总感觉那山风来得猛烈。
      禹烽的身子越发弱了。又镇日里奔波,又不听劝,总闹着要跟着段江他们一路走。他整日整日地咳嗽,可吓坏了同行的五人。其实他心里想,也许哪一日我就魂归西去,然此人世间万般风景无缘得见,真真是死也难安。纵无有段江他们,他也是打算要游行万里的。
      恰巧这一日他们行至一方小镇,名曰锁城。说是城,其实只是一个稍大一点的镇子。名之得来似乎已无人可知,大概便是此处人家都极擅打锁。如此说似乎也不错,因为此处的锁的确精美有样子,又与别处略有些不同。然而其真实由来,却是有些出乎意料。
      一行数人在黄昏是方入镇。在客栈住下时,无时耐不住好奇,便问店家,这“锁城”名之何来。店家是个和善的年轻人,在柜台前拢着一盆火,边翻账本边对他们讲故事。
      相传这个小城镇早在秦汉时就有了人烟,只是不知为何人丁总也没有大旺,这么几百年过去了,也不过比先时略繁荣了些。便是在此城未立之先,此处本只是一片荒野,西楚霸王有一次行军经过此地,在此驻扎过一回,而后便有受恩于霸王的乡民在逃难过程中在此定居。后来楚汉相争时,有次霸王被追围又至此,此处民众助霸王残兵围锁了追兵,楚军走后,这里的人们便将此镇命名为“锁城”,只因曾在此围锁过汉军。不过在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人看来,此时在霸王一身中简直微不足道,甚至连一粒小沙尘都算不上,自然籍籍无名,史书上也无有记载。
      巧的是,此镇临山近水,地形也像把锁。而此地人擅制锁,则是在汉宣帝后元元年,有一个怪人落魄此地,并受恩于此,他从此在此定居。为报恩,他将自己一身制锁功夫教给了当地人。这功夫也就流传了这么些年。而那人从未报名讳,人们到他死时也不知该如何称呼他,还应他临死前的要求,并未给他立坟加碑。但是人们一辈一辈地讲给后人听,这个人也就这么被记下来了。只是仍旧不知道他姓甚名谁,曾经过往,是否有家室。只是他在此地从未娶妻,也无人来探望过。想来是个可怜人。
      想来,这“锁城”其名,倒是应了这小镇历史过往,也是一番因果。
      无时听了连连称奇,禹烽也不住点头,都道是天下奇事。
      平日里并没有多少人来此地,又逢乱世,更是稀松。因此店里并没有多少伙计,加上掌柜的也就四人。
      店家伺候好他们茶饭后,便又拢到火边去了。天儿实在冷得很。
      地方不大,却有一样东西让段江觉得真真是极好。便是那店家自家酿的酒。店家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嗜酒的人,祖上便是造酒的行当,只是这些年兵荒马乱,又流年不利,家中已无几人在世,这造酒的事早就荒废了。只是他实在嗜酒,便自己造些,一来养他那馋嘴,二来,也供应店里偶尔的客人喝上两口。
      段江对这酒赞叹不已,听得禹烽也动了心,便吵嚷着要尝些过过瘾。段江并他那三个随从都拦着,说身子弱,便不要再沾酒。店家便乐呵呵地说,天太寒,喝两口酒暖暖身子也是无妨的,况那酒性极温,不碍事。几人拗不过,只得随了禹烽的意。段江又招呼那三个随从也喝些去去寒。
      无时便追问店家,这酒是如何造出来的。店家笑道,用了春时桃花三五树,夏时莲子几荷塘,秋时丹桂一园子,冬时腊梅十来枝,并那初落的雪,星夜的霜,又是百草晨露,方才得了虚虚一小坛子。
      无时听得又是一惊,叹道,跟了兄长这么些日子,看他喝了那么多酒,方是今日才头一回赞叹。难怪呢,这酒当真是人间一绝了。又道,莫非这一坛子都用来招待我们了?掌柜的真真是大方。店家摆摆手,那是积攒了好几年的了。况且,我这店里不止那一种酒呢。
      段江又是连连称赞,对店家说,足下当真是懂酒之人,只恨未能早日结识。
      禹烽对他那个酸溜溜的“足下”嗤之以鼻,只是又称赞了那店家和酒一回。
      章蔺朱奂按琴三人也觉得此酒甚是香醇,表示从未喝过这般美酿。
      店家倒是很从容。他站起身伸了伸手脚,又坐回去。他温温笑道:“相逢何必曾相识。”
      段江又因为他这句话高看了他一眼。之后便是天色越黑了,几人陆续回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