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问缘何 ...

  •   文帝三年。七月三。

      文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心系天下的君王。即位三年来兢兢业业,且有远见抱负,向着一个理想的社会体制努力,三年即打下基础埋下伏笔,只待大干一场。他并不重视自古以来天子所狂热的开疆扩土——每场大战都要让国家的生产水平倒退很多,更别提那些将士了。即使胜利了敌国不一定臣服,即使臣服了本朝也得不到什么确实益处。他也不想着名垂千古,不需要万古枯做他帝国的基业。他要改的是吏治,法制,政治。虽则繁重,给他三十年也能办好了。虽然他身体不好时常缠绵病榻,却并无大碍。只求三十年,足以。

      文帝只有一个女儿。皇后之女,长公主董琪婉。娇憨喜人,玉雪可爱。今年五岁,正是绕膝游戏之时。

      文帝有个庶兄淮南王。他是知道淮南王有反意有野心的。但他也只剩这一个兄弟。何况文帝自恃君子端方,待人以德,便没有做什么,任他在封地想如何便如何了,总是闯不出大乱子来的。
      今天是七月三,娴太妃的生日。娴太妃是淮南王的生母,先帝去世后一年也老死了,葬在了太庙。淮南王半个月前请旨进京,说要祭拜母亲,文帝便准了。只是限了他至多带三百护卫进京。

      淮南王早上已经祭祀过,下午便必须走了。文帝留下他用午饭。

      “今日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淮南王一副伤别的样子。

      文帝也有所憾,与淮南王共饮了一杯。

      事后每当董佳人回想起这时的画面,总觉得万分讽刺——她的父皇随母后而去了,淮南王却成了德宗,真是“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这便是董佳人那天的记忆里最清晰的一个部分了。后来,五岁的董佳人好像不能串联起那些凌乱破碎的画面,好像一切都是断断续续的,看不清事情的全貌:是中毒了还是有伏兵?禁卫队是叛变了还是被害了?那些宫女是尖叫了还是直接被杀死了?

      董佳人只记得,她美丽端庄的母后为了保住她和父皇,在自己的丈夫和女儿面前,被觊觎她已久的淮南王凌辱,而后在得到他的保证,毒誓,和手书后,将那份手书塞给她,慨然自杀。而满腔抱负的父皇在她母亲闭上眼之后,用同一把匕首随之而去。临死前甚至都没有看淮南王一眼,只是嘱咐她好好活着,“你母后不想看见我们死。但我是不得不死的,我也不放心她一个人。但你一定要好好的。”

      后来的故事就成了文帝病危,淮南王临危受命,登基为德宗。皇后与文帝情深,亦随之而去。德宗悲恸,怜年仅五岁的长公主董琪婉痛失双亲,讲其领养,视若己出,改名董佳人,封为三公主。

      德宗八年。七月三
      “诸位既是本届监学秋试的前十名,选一件尔等觉得近期发生的大事,加以议论”

      【淮南王说,“今日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杜淮卿看见座下有两人,即使敬于畏于天家威严不敢抬头,仍止不住频频微微仰首用余光瞥向上座三公主的方向,大概就是董佳人资助的两个学生了。风度翩翩,有书生气。看来董佳人必定经过一番挑剔的遴选,果然好眼光。

      【她父皇说, “你母后不想看见我们死。但我是不得不死的,我也不放心她一个人。但你一定要好好的。”】

      有一个学生说是红薯涨价,太子讶得双目瞪圆,盯着他,一副受到侮辱的样子。杜淮卿瞟了一眼,应该是董佳人的学生之一。

      【“不要再谏了,朕心意已决。君子怎能做欺凌兄长这种事。朕以后不招淮南王回京就是了”】

      穆湾辞一直盯着董佳人。杜淮卿想:真丢人,连基本的礼节都忘了,幸亏太子不是明白人。心下又叹了一口气。

      【“皇上真是宅心仁厚啊,不但把先帝后风光大葬,连他们的女儿也保有公主之尊,视若己出,实乃君子,真正当得起“德宗”二字”】

      那个学生已经说到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众多以红薯为主食的底层劳动人民而言,幽国的岁贡少了五百匹战马或宫中的端妃产下皇上的第九子都与他们没有直接的立即的联系。但是红薯价格上涨却是影响吃饭过日子的大事。

      【“要我说啊,下辈子投胎一定要投成三公主这样的。身份尊贵,容貌殊丽,学识渊博,知书达理,万千宠爱在一身,日子该多么快活!” 】

      那个学生还在继续说着,杜淮卿心里想,若是朝廷真能重用这些人,这些人也能做到不忘本,倒也是一件益事。只可惜太子中日养尊处优刚愎自用,怕是不仅不会重用,反而可能会使绊子。

      【是呢,父皇,母后,我有很认真很认真地活着。“倾国容貌,仙子心肠。上京无不赞,诗书三公主”。你们看,连上京小巷里唱童谣的孩子们也觉得我活的精彩呢。】

      那个学生已经说到,“太子不可不重视。历来对统治者最危险的乃是底层人民,盖他们所有太少,无所失,便无所惧。造反,是砍头的大罪。可是如果他们就快要饿死,不造反,则必死;造反,却可能活”。太子的面色果然已经铁青。

      【也许我只是太累了;可是我真的太累了。】

      太子已经在问起那个学生的名字。“万九潺”。太子是这样明显的不悦,他尚能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地突出自己的名字。杜淮卿心里想:如果太子要降罪,我一定要助他脱险

      【但是,但是,我的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因为它也承载着父皇与母后的静谧与欢喜,我怎敢不珍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问缘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