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前院愁云笼罩,后院却天朗气清。去北边的探子回京了,如意本以为会先去给裴砚复命,再由裴砚写信或是托人转述给自己听,没料到那人直接来后院亲自给他说了北边的情况。

      那人先回报了万大人一切安好,让如意吃了个定心丸,又说万大人如今在北边任着从四品通议大夫的职。

      “劳您费心了,请问我父亲身体可还好,他一贯有老寒腿,在京里每每到了冬天都要用药包热敷,也不知在那边可配得齐药方?”梦里她虽未能到达父亲所在的地方,但是生产时停留的县城也很靠北方了,那边九月份就寒风瑟瑟了,当地人说十月飘大雪也不是稀罕事,不过她梦里没能看到,最后感受到也就是九月的冷风,与凋零的黄叶。

      “末将惭愧,未能与万大人私下接触,只知大人目前安好,其余未能打听到。”赵勇红了红脸,他自己也没想到将军会传令给他直接向夫人回报,一时紧张,只敢看着自己皂靴。

      “能得知父亲平安我也就心安了,有劳你了。”如意也知道如今乱局,而且北边小朝廷的治下虽只有睢梧与洵雁两城,但是地势严寒,且前有曲瑜山做屏障,后有钺横国做依仗,潜入进去已是不容易了。钺横国原来只是游牧之族,得晋国相助才得以建国,晋国又曾有数位公主下嫁于此,论起来,钺横国如今的国君与灵帝还是舅甥,故而此番也对灵帝倾囊相助。

      “依末将来看,如今那边的地势易守难攻,且灵帝暂时并无宣战之意,万大人在那里反倒安全。”

      这话让如意想起梦里父亲出事时是在灵帝与黔安夏昊一战中。夏昊本是黔安知州,黔安也是在新帝管辖地之中,夏昊以赋税过重为由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领着管辖地几百乱民竟也成事了,自封了一个安远将军。

      夏昊生性残忍,攻下北朝廷后将所有官员尽数斩杀……

      “夫人且宽心,将军交代了务必将万大人带出来,末将此番只是初探,待将军前线战事稍稳就会再派人与末将一同前去再探。”赵勇见她神色有异,连忙解释。

      “我并非怪罪你,只是忧心父亲身体一时出神,此番有劳您了。”如意连忙解释,此行危险她是心知的,如果为了救出父亲牺牲无辜之人的性命,她也是不愿的,“我也不是夫人,不必如此称呼。”

      “将军吩咐末将向夫人回报。”赵勇抱了抱拳,回的一板一眼。

      罢了罢了,小夫人如夫人这些称呼也不怎么好听,如果可以她倒很希望别人称呼她为万姑娘,那是她最怀念的日子,父亲在,从小带大她的乳母和一直伺候她的贴身丫鬟也在,还有老管家,也不知大家现在都在何处。

      如意叹口气,她没什么银两,直接叫采萍从院里小库房取了一只白瓷宫碗。

      “没什么铜臭之物能答谢您,这是晋桓帝为太子时亲手烧制的一只瓷碗,虽没什么特别,但是碗底有桓帝刻章,还算别致,望您收下。”

      “蒙夫人厚爱,此乃卑职分内,不敢居功收下。”赵勇急忙推辞。

      “那便拖你把此物带去给将军,我附上信函一封,请托将军将此物赠与你。”如意说着果真叫采萍找个锦盒将碗装好,又写了封信函放在盒内,一并交于赵勇,请他带去西北。

      赵勇只得接下,随后回禀说前线战事吃紧须得连夜离京,如意又给他打点些干粮包袱让他路上带着。

      得知父亲暂时安好的消息,如意放下心来,窦寄薇的中秋之约也显得没那么无趣了。

      到了中秋那日,窦寄薇却来了如意的院子,客套了一番说明了来意,因为前院各家圈了小围栏,显得有些拥挤,将军不在府上,正厅也不敢用,毕竟她们都只是侍妾的身份,故而想把宴席摆在如意住的院子里。

      如意家中姐妹少,即便有梦里的宅斗做基础,但是窦寄薇是从小在高门大户里历练出来的,什么“姐妹都是抛家在此,月圆人不圆岂非憾事”,又说“若是因无处摆桌致使今日姐妹不得聚,大家定会伤了心”云云,如意听了这一袭无从辩起的废话,偏偏还不好推辞,于是说了个好,那窦寄薇一瞬喜笑颜开,一边说着“妹妹果真良善之人”,一边唤人把桌子抬进来。

      一时众仆婢来来往往摆盘摆碟,如意少不得作为屋主陪同窦寄薇闲谈。又一时月上柳梢,万宝珍等缓步前来。

      毕竟过节,众人都打扮了一番,郑湄儿还带了一碟自制的月饼,与一般的枣泥馅儿鲜肉馅儿不同,竟是用花瓣做酱填塞而成,入口芳香馥郁别有滋味,引得赞不绝口。

      “我越发觉得对不住妹妹了。”窦寄薇摇了摇团扇笑道,“咱们五人原是该分散开来住才好的,如今把妹妹一人丢在后院,真是不该。”

      窦寄薇原本是想着前院离将军的正屋进,而且前院本就是原来国公夫人所住,住在这里也是个好兆头,但是没想到一齐住了四个人。

      若是将军在府中还有个盼头,既然将军都离京了,她实在不想跟那三个卑下出身之人同住。其实她也看不上如意,一个从小被卖连姓氏都不知道女人,怎么能与她比肩,不过看在性子还算沉稳的份上,她且愿意纡尊降贵搬来同住一段时日。

      这番心思如意暂时还没猜着,但是也知道窦寄薇必然在琢磨些什么。

      “姐姐快别这么说,妹妹身份低微,能与姐姐以姐妹论处已是高攀了,何敢让姐姐这般操心。”

      窦寄薇最喜欢别人提到自己的出身,当下对如意更满意了。

      郑湄儿与她同在前院,却大致的猜到了一些,当下笑起来:“窦妹妹说的正是呢,其实我进府最晚,我原该跟如意妹妹一同住后院来的,只是我与凝秋情深,又初来乍到,只想着与熟识的姐妹同住,只是我这般自私也是让前院更拥挤了,倒不如我搬来后院与如意妹妹同住吧。”

      前院原本只有三间居所,一间正屋是给大夫人所住,左边的偏厅是给正房嫡出的小姐少爷幼时所住,右边常年是空着的,若有夫人娘家人来访就住在此屋。因当时四人都愿意住前院,故而冷凝秋与郑湄儿分住了正屋,窦寄薇想着尊左鄙右,就选了左边的屋子,万宝珍就住在了右边客房。

      听郑湄儿此言,窦寄薇觉得好笑,此女三番几次与自己作对,仗着略长一岁就处处以姐姐自称,也不掂量掂量她有几个斤两,在少府少监嫡女面前这般装大也不怕折了寿。既然这郑湄儿是要打定主意处处与她争锋,那她也不必留什么脸面给她。

      “郑姐姐与冷妹妹同出一门,乍然分开了岂不叫你们想念?冷妹妹由于想念你频频来此,你又偏爱热闹,到时候岂不是扰了如意妹妹的清净。若是郑姐姐你思念冷妹妹,日日去前院看望,那前院也还是同郑姐姐你住着时一样的热闹。”

      窦寄薇一通姐姐妹妹的,如意有些被绕晕,但是前院几人连同那些丫鬟却都是听明白了,这是在暗指郑湄儿吵闹。郑湄儿人如其名长得十分娇媚,只是声音有些大,且聊起来就没个停歇。

      原本郑湄儿倒没听出言下之意,旁边有两个丫鬟忍不住笑了一笑,让她警觉话中有话。

      窦寄薇打定主意干脆损她到底,又接着说:“况且郑姐姐若是到后院来,煲汤熬粥的,多不方便啊。”说完还用团扇掩嘴一笑。

      这话其中有个缘故,郑湄儿自觉有几分风情,便时时想去将军面前卖弄,此前煮了汤水想送去给将军。若只是送汤水,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邀宠,即便不成功也算不上笑谈。可惜郑湄儿以为至少能到将军跟前说上几句,于是在打扮上下了一番苦心——内里只着薄纱,外头套了件水粉绣花长衫,若隐若现十分勾人。结果端着汤水还没出前院的门,就有一左一后两个卫兵长枪立地,咚的一声,唬得她手上一抖,汤水溅出来烫着了手臂,因为顾及着手上汤碗,又想瞧一瞧被烫到的手臂,不觉肩膀处衣衫滑落大半露出了里头穿了等于没穿的纱衣。

      那两个卫兵尴尬之下咳嗽了一声郑湄儿才发现不妥,羞愤的匆匆回房。

      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不过半日窦寄薇等人便都知道这桩笑话。

      纵使郑湄儿铁打的脸皮,到底是个女儿家,见大庭广众的被拿这事儿取笑,脸上通红,嘴上却不肯服输:“妹妹贯会拿我取笑,我比不得妹妹是出自高门大户,盼着妹妹以后也永永远远不要做这样的粗活才好。”

      窦寄薇一挑眉,她的身份摆着,即便是邀宠也不会用那样的卖肉姿态。

      遇到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如意最是头疼,她情愿去码头做搬运工,也不想在后院里和一群女人互相挤兑。

      其实她们五个都是可怜人,窦寄薇也是。若是父兄疼爱又怎会将她送来做妾,虽是晋国投诚的旧臣之女,但是做个普通士子家的正妻也绰绰有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