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一线生机 ...
-
太极殿内,诸位朝廷重臣均在,丞相率先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应立即让刚出生的小皇子登基,以稳朝纲,这时另有大臣提出反对意见,崔侍中提出在宗室中找年龄合适的人选继位,最终丞相与太后联手压下,决议拥立小皇子登基。
事后,太后担忧假皇子身份被揭穿,丞相想起昨晚周生辰的吩咐,便提议将已故临洮王之子刘子贞接入宫中,今后待朝局稳定,推说她是受姜嫔瞒骗,再立刘子贞为帝,并承诺会为太后周旋,太后大喜,下旨召刘子贞入宫。
话题转到另一边,周生辰担心时间一长又生出其他变故,想尽快解决此事,便带着宏晓誉拜访崔三娘,现在城门已然关闭,突然看到本不该在此的周生辰,崔三娘十分惊讶。
周生辰说明来意,他决定立新帝,废太后,崔家在世家中颇有威望,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
又过了些时日,登基大典已准备妥当,各位重臣奉诏入宫。入宫前被崔三娘拦下,崔三娘直接表明小皇子身份有异,望诸位大臣不要受太后欺瞒,将北陈江山托付给来历不明的稚子。
崔三娘并非胡言乱语之人,众位大臣心里已有了猜疑。
到了太极殿,太后抱着小皇子,带着刚进宫的刘子贞进来,丞相按太后的交代,立即跪地山呼万岁。可其他大臣未见任何动作,甚至直言小皇子已亡,现在太后手里抱的这个孩子并非先帝遗孤。要求让崔时宜当堂对质,证明小皇子的身份。
太后想着先帝和小皇子一事牵扯的内侍宫女等早已除掉,崔时宜在宫里这段时间她一直有派人盯着,料她崔时宜也没有证据证明小皇子的身份,以防万一,还让丞相亲自将崔时宜带过来。
丞相到了宣光殿,传诏崔时宜,金贵嫔在她出去前拽住她,低声说了句:“要知进退,命就一条。”时宜看了她一眼,点点头,朝丞相走去。
待她走近,却见丞相以袖遮掩,悄悄递给她一张纸条,她打开一看,赫然是师父的字迹,上写道“真皇子已死,废太后,立新帝”。
电光火石间,她想起前几日元武出送早膳时曾说过,姜嫔所生的皇长子即将登基,心下便已有计较。丞相见她看完,立即将纸条搜走,转身向太极殿而去。
进了太极殿,面对众位大臣的质问,时宜很是冷静地说刘徽曾秘密召见过她,告诉她皇子已死,想从皇室宗亲中挑个合适的人选继位,并表示谢太傅之死有蹊跷。
太后听后大怒,大声斥责于她,只是这些年来,太后畜养男宠,戚氏族人专横霸道,在众大臣心中无半点威信。而时宜身为崔氏嫡系独女,又是小南辰王弟子,大臣们自然更加相信时宜的话。
这时,丞相站出来提出让众臣先行退下,他身为皇室宗亲,理当查明真相,给众人一个交代。
众人退下后,太后恼怒丞相刚才未曾帮她,丞相却告诉她周生辰现在就在中州城,她若想保全戚氏一族,就必须立刘子贞为帝,别再妄想其他。
太后知此事已再无转圜的余地,只得当着群臣的面认下假皇子一事,并下旨立刘子贞为帝。
登基大典结束后,假皇子便暂由时宜抚养。崔三娘来看她时给她带来一句话。“西州那人想见你,就在他以前住的寝殿里。”
时宜大喜过望,来不及放下孩子,就一路小跑着到了周生辰以前的寝宫。果然,瞧见守卫之人皆是南辰王军,便朝他们问道:“师父在里面?”
“我在。”周生辰听到时宜的声音,走了出来。
时宜看过去,她好像好久没见到他了,他还是一如当初那般,有他在的地方,总是能让她心安。
两人带着孩子进了屋,小孩爱吵闹,时宜怕吵着周生辰,轻轻地哄着他。
周生辰看着她温柔的脸,心里想着:她这么喜欢孩子,若是……那她今生注定无缘子嗣,也许他的决定是对的吧。
他看着这孩子,又想起当年先帝登基的时候也是小小的一个,现在就已经没了。
时宜知道他对他皇兄的感情,可这一切都非他所愿。她只希望他不要背负那么多,毕竟他也只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却硬生生一步步走上了神坛。都说王军从无败绩,小南辰王一身美人骨,又何曾有人看到他付出了多少。世人皆仰望于他,祈求于他,可又有谁人知他此生最珍惜的,不过是别人给予他的一丝真心,哪怕是带着猜忌的兄弟之情,带着愧疚的陪伴之义。
“师父为何没走?”时宜本以为他会接了军师,直接回西州。
“怕你逢乱入宫,发生意外。”其实他原本准备去寿阳的,但实在放心不下她,从拜师到现在,除了她阿舅去世守孝那一次,她从未离开过他给她设的保护圈,此时又值多事之秋,他还是等她出嫁后再走吧。
不过这样也好,他趁着这段时间,虽是在城外驻扎,但也为她布置好了相应人手,若有意外,必能将她安全带离中州。
这时,宏晓誉进来禀报,说凤俏和援军十日内便可到达中州。正要出去,听时宜说崔风与幸华即将和离,两人从无半点情分,也没有所谓的孩子。宏晓誉听后,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自崔风成婚后,宏晓誉再无之前的开朗。
周生辰看着一脸笑意的时宜,想起当年除夕,时宜等他回府,怕他回去冷,一直一直温着茶,就为了他一回到家就能喝到口热茶。还是那个爱操心的小十一啊。
“你们什么时候走?”虽然不舍,但终有这一天,只是时宜希望这一天能够晚一点到来。
“不知道,还有些事情没处理,不急着这一两个月。”时宜听到他的答复,便高兴起来,太好了,她还能陪他一两个月。
放心之余,时宜便说起了她现在养着的这个假皇子,襁褓之中便经历这些变故,也不知他将来会如何。
“交给我吧,本王的府里不是也有十个孤儿吗,他们都长大了,也过得很好。”周生辰看了眼孩子,只要你喜欢的,我都会替你做到。
说着,他又想起一事,带着时宜去见新帝刘子贞,让时宜暂时做刘子贞的老师。面对时宜的惊讶,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实是他的私心。他是将,战死沙场是他的归宿,谁也说不准那天会什么时候到来。他走后,时宜又该怎么办,帝王之师的身份也能保护她一二。他能为她做的已经不多了。
这时,广凌王刘子行前来拜访,“不知可否单独与本王未婚妻谈谈。”他知道他俩在一起,特意挑了这个时间来的。
周生辰沉默着走了出去。
“经此一事,我不想再耽搁了,下月,我们就成婚。”周生辰的到来让他有些慌乱,时宜是他的,任何人都休想抢走属于他的东西。刘子行不顾时宜的抗拒,径自决定。
“这些日子你住在何处?”刘子行不想再给时宜拒绝的机会。
“宣光殿。”时宜挣开刘子行的手。
“宣光殿久未住人,设施简陋,稍后我派人送些常用物事给你。”刘子行见时宜自刚才便心情不好,也不强留,反正他以后有的是时间。那边他还约了崔侍中,这人自崔广死后一直有心代之,而时宜若无崔家撑腰,便更好拿捏,只要他许以重利,不信崔侍中不听他的。
没多久,刘子行便遣人送来了不少东西,还给她选了几个侍候的宫女。
宫女们都听过不少小南辰王的事迹,对他很是好奇。
“都说小南辰王一身美人骨,容貌冠绝天下,可是当真?”
“是不是因为他是皇叔公,所以世人夸大了?”
时宜想起多年前她第一次见到周生辰的场景,只一眼,她便终生不忘,“他远比世人说的都要好。”
恰巧周生辰带着刘子贞来看她,聊起刘子贞的教学,时宜的理念基本承自于周生辰,两人想法一致,十分投契。
这时,宏晓誉从殿外匆匆赶来,禀告说太后戚氏削发了。周生辰几人只好赶到太后寝宫。
而戚氏到此时还不知悔改,不承认是她杀了先帝,还一股脑将罪责推给了秦严。
周生辰也是到现在才确定谢太傅是被戚氏所杀,面对她的求情,他虽未杀她,但将她囚于白马寺中祈福,终身不得回朝,此后北陈再无太皇太后戚氏。
秦严是宏晓誉手下的兵,自然由她清理门户。第二日,她正欲前往南萧,不料被谢辰叫住,“我有一言,不知宏将军可信?”
“但说无妨。”宏晓誉转身看着他。
“易经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我昨夜偶有所感,卜得一卦。我知你此次是为剿灭叛徒,但不知宏将军是否可暂不杀他?昨夜卦象显示王军将有一场灭顶之灾,但秦严可能会是那一线生机。”谢辰十分着急,一向不爱言辞的他说了很多,显得有些语无伦次,怕宏晓誉不信,无神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她的方向。
“本将知道了。”谢辰算卦从未出过差错,她不得不信。
此后不过几日,宏晓誉追查到秦严踪迹,但并未伤其性命。“今日这两剑是罚你背叛于我,但背叛王军,还有军师和先帝的帐,以后王爷慢慢跟你算。”说着,捆好秦严,将他带回秘密看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