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织网 ...
-
云海在脚下无尽延伸,仿佛一片凝固的、波光粼粼的白色汪洋。
这里是悬浮于诸山之上的观星崖,远离尘世的污浊与喧嚣,是天地间最接近星辰的角落之一。
空气稀薄而洁净,带着一种冰冷的空灵。巨大的、表面光滑如镜的青石依旧沉默地矗立在崖边,内部流转的微光似乎与天穹之上的某颗星辰遥相呼应。
挽月悄无声息地踏上这片圣地。
与她刚刚离开的万骸骨沼相比,这里纯净、壮美得如同两个极端。然而,她的内心却比在沼泽中更加紧绷。在这里,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会导致万劫不复。
她没有动用任何法术,也不敢留下任何能量痕迹。烬渊对这里太熟悉了,任何外来的法力波动都如同在白纸上滴落的墨点,无比显眼。
她像一个最谨慎的刺客,又像一个最虔诚的信徒,只是用双眼和双脚丈量着这片土地。
她闭上眼,再次让那段关于“青溟”与“烬渊”的记忆碎片在脑中回放。不是感受情绪,而是分析数据。
视线的角度、两人的相对位置、青石的方向、云海流动的速度、当时星辰的方位……
她睁开眼,目光锐利如鹰隼,缓缓扫过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她在寻找,寻找那个记忆中的“完美点位”。
这里。
她的目光锁定在青石侧身后方三丈处,一块略微凸起、表面平坦的岩石。从这个角度望去,视野开阔,能清晰地看到青石的全貌以及其前方的一片空地——那是记忆中烬渊通常静坐的区域。
她缓步走过去,脚步轻得没有惊动一片尘埃。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岩石表面。
不够。
还差一点。记忆碎片中,“她”(前世的记忆)似乎要更靠左,更贴近崖边。
她站起身,目光投向崖外那令人眩晕的云海。强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和衣袂,猎猎作响。
风险。
但她没有犹豫。她小心翼翼地挪到崖边最极限的位置,再次蹲下。就是这里。从这个角度,不仅能完美复现记忆中的视角,更重要的是——这里恰好是另一条通往观星崖小径的视觉死角,同时也是气流受山体影响,产生微妙涡旋的地方。
时间。
她抬头望向天穹。
尽管是白昼,但在她的计算中,星辰的轨迹依旧在无声运行。结合多世记忆里烬渊巡视诸天的规律,他下一次路过并可能在此短暂停留的时间窗口是……
……明日,申时。
时间很短。他从不在此久留。
她需要“沉璧”在那个准确的时刻,出现在这个准确的地点,发动那准确的一击。而烬渊,必须刚好踏入观星崖,视线刚好落向这个方向。
任何一环出错,满盘皆输。
她从怀中取出几块最普通不过的、在崖边随手捡拾的小石子。她将它们在地上看似随意地摆放起来。一块代表青石,一块代表烬渊可能出现的位置,一块代表“沉璧”的埋伏点,另一块代表自己的位置。
她凝视着这简陋的沙盘,脑中飞速推演。
风速、光线角度、声音传播、能量溢散的可能性、“沉璧”攻击后的遁走路线……
她无数次地移动着那几块石子,模拟着各种可能。时而蹙眉,时而沉吟。精神高度集中,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肩头的旧伤也因这种极致的专注和紧张而重新开始抽痛。
有一次推演中,她发现按照“沉璧”直线攻击后的遁走路线,很可能被烬渊盛怒下的第一波范围攻击波及。她果断调整了“沉璧”埋伏点的石子位置,要求其攻击后必须向侧后方——也就是气流涡旋最紊乱、能最大程度干扰神识锁定的区域——撤退。
完美。
当最后一块石子落下时,她长长地、无声地吁了一口气。
整个计划,每一个细节,都已在这冰冷的石子和她更冰冷的大脑中演练了无数遍。一张无形的、致命的网,已然在这片圣洁之地悄然织就。
她缓缓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巨大的青石。夕阳正开始西沉,金色的余晖为青石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边,看起来更加温润祥和。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那股熟悉的、令人作呕的负罪感再次翻涌而上。
她迅速别开目光,不再去看。不能看。不能想。
她抬起手,指尖并非凝聚法力,而是凝聚神识,将最终确定的时间、坐标、角度、攻击后的撤退矢量,化作一道极其隐晦、一旦被拦截就会自毁的神念讯息,朝着万骸骨沼的方向,轻轻送出。
做完这一切,她感到一种虚脱般的疲惫。
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原地,最后感受了一下这片空间的气息。纯净,安宁,却即将被最深的背叛和最烈的怒火所玷污。
她转身,身影融入逐渐浓重的暮色之中,如同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幽灵。
观星崖上,只剩下那块巨大的青石,依旧沉默地沐浴在最后的夕阳里,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