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生离 ...
-
消毒水的气味像无形的藤蔓,悄无声息地钻进苏砚的鼻腔。她凝视着防护服上自己用马克笔写下的名字,那字迹在荧光灯下泛着冷白的光泽,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点微光。隔离舱的铁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闷的声响,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走廊里的红灯如同警惕的眼睛,每隔三米便投下一道警戒的光晕,在地板上勾勒出明明灭灭的光斑,仿佛是命运的密码。
苏砚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紧绷的神经上。她习惯性地抬手想推眼镜,却只触到一层厚厚的塑料面罩,冰凉的触感让她瞬间清醒。护目镜内侧凝结的水珠顺着弧度缓缓滑落,在视野里拖出模糊的水痕,如同她此刻复杂的心情。
重症区的监护仪发出规律的蜂鸣,此起彼伏,像是一首生命的交响曲,与呼吸机的鼓风声响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空间笼罩在一片紧张而肃穆的氛围中。
“苏医生,3床的氧饱和度又掉了。”护士的声音透过三层口罩传来,显得有些沉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苏砚立刻加快了脚步,白色的防护服在走廊里划出一道残影。
她俯身查看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曲线,指尖隔着橡胶手套按在患者的颈动脉上,感受着那微弱却坚韧的搏动。监护仪绿光闪烁,映在她面罩内侧的水雾上,仿佛是夜空中遥远的星辰,在绝望中点亮一丝希望。
这是苏砚来到W市的第七天,也是封城令下达后的第六夜。宾馆房间里的空调遥控器安静地躺在床头柜上,电池早已被卸下,像是一种自我放逐。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渗进来,在地板上织就一张银灰色的网,仿佛能捕捉到空气中每一丝不安的气息。
苏砚坐在床沿,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悬停了许久,最终还是只敲下简短的几个字:“刚到住处,准备休息啦,想你。”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监护仪的警报还要急促。浴室镜子里映出的人脸让她有些陌生,鼻梁上那道紫红色的压痕已经开始泛白,周围散布着细密的小疹子,像是一片荒芜的戈壁。
她伸手轻轻触碰,刺痛感顺着神经末梢蔓延开来,让她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凉气。热水顺着头顶浇下,却驱不散骨子里的疲惫。
与此同时,夏星眠正蜷缩在沙发上。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照亮了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当苏砚的消息弹出时,她几乎是弹坐起来,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跳跃:“今天收到了你订的芦笋!我试着做了奶油意面,虽然卖相不怎么样,但味道居然还不错!”
厨房的灯光透过玻璃门漫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块温暖的光斑。料理台上还放着没来得及收拾的锅铲,水槽里泡着的盘子边缘沾着淡绿色的酱汁,像是一幅抽象的艺术品。夏星眠盯着屏幕上“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上那道细微的裂痕——那是上个月苏砚帮她修台灯时不小心摔的,如今却成了她思念的寄托。
电视里的新闻播报声突然变得模糊。夏星眠抬头时,正好看见屏幕上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苏砚穿着深蓝色的刷手服,前襟洇着大片深色的水渍,像是一幅抽象的水墨画。口罩遮住了她大半张脸,但夏星眠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双眼睛,以及鼻梁处那道即使在模糊镜头里也清晰可见的红痕。记者的话筒递到她嘴边,她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请大家务必减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
话音未落,她便转身走向走廊深处,白色的大褂在镜头里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夏星眠猛地抓起遥控器调大音量,却只听见主持人继续播报着新增病例的数据。电视屏幕的蓝光映在她脸上,泪水毫无征兆地涌了上来,砸在手机屏幕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渍。
那晚的视频通话持续了四分十七秒。苏砚刚结束夜班,坐在宾馆房间的椅子上,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皮肤上。“摘掉口罩好不好?”夏星眠的声音带着哭腔,像是一只受伤的小兽。苏砚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照做了。
屏幕里的人脸瘦得脱了形,颧骨突兀地隆起,像是被岁月雕刻过的岩石。口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红疹子,鼻梁上的压痕深得像是要渗出血来。夏星眠捂住嘴,不敢发出声音,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接一颗地砸在手机上。
“傻瓜,哭什么。”苏砚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像是在抚摸夏星眠的脸颊,“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姐姐……”夏星眠哽咽着,想说些什么,却发现所有的话语都堵在喉咙里。她突然想起上周苏砚预定送到家的牛排,急忙擦了擦眼泪,强装笑脸:“我学会煎牛排了!七分熟,外焦里嫩,等你回来做给你吃好不好?”
苏砚的眼睛弯了弯,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未干的水渍:“好啊,我等着。”
窗外的月光不知何时变得明亮起来,透过纱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夏星眠把手机架在床头,调整到最合适的角度,让苏砚能看到自己的睡颜。“我开着灯睡,”她拉过被子盖到胸口,“这样你忙完了就能看到我了。”
苏砚点点头,打了个哈欠。防护服的闷热让她的声音里带着浓重的鼻音:“快睡吧,我明天还要早起。”
“嗯。”夏星眠闭上眼睛,却能清晰地听见屏幕那头传来的呼吸声,均匀而沉稳,像是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她知道,在几百公里外的那个城市,有一个人正守护着生命的防线,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守好这个小小的家,等她回来。
日子在忙碌与等待中缓缓流淌,像是一条平静的河流。苏砚的班次总是不固定,有时是清晨,有时是深夜。但无论多晚,夏星眠总会等她报平安的消息,哪怕只是简单的三个字:“睡了哦。”
一天晚上,夏星眠突发奇想,把手机架在厨房,给苏砚直播做番茄炒蛋。油锅里的蛋液滋滋作响,溅起的油星落在灶台上,像是一颗颗小小的流星。“你看,”她举着锅铲得意地展示,“我现在能准确把握火候了,再也不会把鸡蛋炒糊了。”
屏幕里的苏砚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只露出一双眼睛,却能看出她在笑:“真棒,我们家夏星眠长大了。”
“那当然,”夏星眠舀起一勺尝尝,突然皱起眉头,“哎呀,好像盐放多了。”
苏砚的笑声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却像一股暖流涌进夏星眠的心里。那一刻,厨房的油烟味、窗外的风声、远处的救护车鸣笛声,都仿佛消失了,只剩下两人的笑声在小小的空间里回荡。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有一次,苏砚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回到宾馆时已经累得说不出话。视频接通时,夏星眠看到她趴在桌子上,肩膀微微颤抖。“怎么了?”夏星眠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苏砚抬起头,眼睛红红的:“这几天……每天都有病人没抢救过来。”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一样砸在夏星眠的心上。夏星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地看着屏幕里的人,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
“别担心,”苏砚吸了吸鼻子,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我没事,就是有点累。”
“那你快休息,”夏星眠强忍着哽咽,“我不打扰你了。”
“等等,”苏砚叫住她,“能再陪我一会儿吗?就一会儿。”
夏星眠点点头,把手机放在枕边,静静地看着屏幕里的人。苏砚趴在桌子上,很快就睡着了,呼吸均匀而沉稳。夏星眠就这样看着她,直到天亮,仿佛这样就能分担她的疲惫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