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一章 ...
-
双线破局:铜盐互济固民生,智驱残寇拓疆域
柳河湾的晨光刚漫过矿场的铁栅栏,胡多金已站在新搭的盐仓前。苏晴正指挥着村民把提纯后的精盐装进陶瓮,瓮口贴着红纸条,写着“清溪谷精盐”——这是按超市“品牌标识”的法子做的,比楚氏送来的粗盐看着体面多了。
“主公,楚氏的凿井工匠到了,还带了盐井深凿的工具。”苏晴擦了擦汗,递过一份名单,“三个工匠里,领头的叫楚平,说是楚昂的远亲,看着倒老实。”
胡多金接过名单,指尖扫过“楚平”二字。她没调用系统查对方底细——当年开超市时,她招供应商师傅,从不多问背景,只看“手艺实不实,愿不愿教”。“让他们先歇着,”她道,“下午带去柳溪村的井边,先试凿五尺,看看手艺。”
这是她的老规矩——就像当年超市招馒头铺师傅,得先蒸一笼馒头尝尝,手艺过了关,才谈后续合作。苏晴点头应着,转身时瞥见盐仓角落堆着的粗盐,忽然道:“主公,按您说的‘物尽其用’,粗盐除了煮盐水,还能腌咸菜——跟当年超市腌萝卜干似的,能存久些,冬天给矿工当菜。”
胡多金眼睛亮了:“就这么办,让李梅找两个会腌菜的村妇,按超市‘低盐腌制’的法子来,别太咸。”
矿场的熔炉边,周二正跟着孙六试凿铜矿。他拿着特制的铁钎,按胡多金说的“螺旋下凿”法,一钎下去,铜矿碎屑比之前多了三成。“主公这法子真管用!”周二抹了把汗,“比我们之前瞎凿快多了。”
胡多金笑了笑——这“螺旋下凿”法,是她当年看超市装修打洞学的,师傅说“顺着纹路转着凿,省劲还快”,如今用到采铜上,竟也合用。她没提系统面板里“铜矿开采效率提升可涨声望”的提示,只蹲下来捡起块铜屑:“这铜含杂质少,炼合金时少提纯一遍,能省些硝石。”
孙六点头:“我跟王胜男说过了,今日就炼一批铜铁合金,试试新弩臂。”他刚说完,王胜男就扛着新做的弩臂跑过来,臂身嵌着铜条,阳光下泛着冷光:“主公,按周二说的‘泥水粘铜’法做的,您试试强度?”
胡多金接过弩臂,往地上顿了顿,没裂。她拉过弓弦,绷得紧紧的:“装箭试试。”王胜男递过箭,她抬手射向三十步外的树干,箭头穿透树干半寸,比之前的铁弩臂劲大了不少。“成了,”她道,“教工匠们批量做,记着铜条嵌在弩臂内侧,受力更匀。”
柳溪村的井边,楚平正给村民演示深凿工具。他手里的铁钎比清溪谷的长半尺,顶端焊着个小铁铲:“这叫‘带铲钎’,凿井时能把泥带上来,不用反复掏。”说着就下凿,一钎下去,带上来的泥比普通铁钎多了两倍。
苏晴站在一旁记笔记,按超市“技术记录”的规矩,画了工具草图,还标了“下凿力度:三成力转半圈”。楚平瞥了眼她的本子,眼里闪过惊讶:“苏姑娘这记法,倒清楚。”
苏晴笑了笑:“跟当年学蒸馒头似的,步骤记细了,才学得会。”她没说这是超市“标准化操作手册”的老法子,只把本子递过去:“楚师傅,您看看有没有漏的?”
楚平接过本子,指着“带铲钎保养”那页:“得加句‘用完擦油,防生锈’,南境盐井潮,工具不保养容易坏。”苏晴赶紧添上,心里却记着胡多金的话——只学凿井,不问保养油的配方,留一手,才稳妥。
未时,林霜带着医工在矿场义诊。她把诊疗点搬到了熔炉边,方便矿工看病。老郑拿着新熬的止咳汤过来,笑着说:“林医令,喝了您这汤,夜里不咳了,睡得香。”
林霜递过个小布包:“这里面是甘草和薄荷,煮水喝,能防咳嗽。”布包上写着“每日一勺”,跟当年超市卖的草药包一样。她没提系统面板里“矿工健康满意度提升可涨声望”的提示,只叮嘱:“别跟矿灰混在一起,受潮就不管用了。”
胡多金走过来时,正看见她给学徒讲“碘酒”的用法:“伤口破了先洗,再涂碘酒,最后包——跟当年擦碘伏似的,顺序错了容易感染。”学徒点头记着,手里的本子写得密密麻麻。
“楚氏的盐井工匠怎么样?”胡多金问。林霜回头:“听苏晴说手艺不错,就是楚平总打听我们的麦种选种法子。”
“正常。”胡多金道,“跟当年馒头铺师傅总打听我们的发面引子来源似的,防着点就行。”她刚说完,陈寒就骑着马跑过来,甲胄上沾着草屑:“主公,寒山主的残兵在青石峡下游设了卡,想抢我们的铜矿!”
胡多金皱眉:“来了多少人?”
“二十骑,还有十几个步兵,领头的是寒山主的副将,叫吴三。”陈寒递过探报,“他们在溪边搭了棚子,看着想长期守。”
胡多金铺开地图,指尖点在青石峡下游的浅滩:“这浅滩水浅,骑兵能过?”陈寒点头:“能过,就是石头多,走得慢。”
“不用硬打。”胡多金笑了笑,“让王胜男带十架连弩,藏在浅滩两边的树林里;陈寒你带二十骑,绕到他们身后,堵着退路;李梅带降兵去上游喊,说‘清溪谷送粮来了’,引他们出来。”
这是她当年超市对付“偷货贼”的法子——保安在后门堵,导购在前门喊“打折”,引贼出来,一抓一个准。陈寒眼睛亮了:“就像当年抓偷肉的,前后堵着,跑不了!”她转身要走,胡多金又道:“别伤着步兵,多是被抓的矿工,能招就招。”
暮色降临时,李梅带着降兵在上游喊:“吴头领,清溪谷送粮来了,快出来接!”吴三果然上钩,带着人往上游跑,刚过浅滩,两边树林里就射出连弩,前头的骑兵纷纷栽倒。
“有埋伏!撤!”吴三喊着要往后退,却见陈寒带着骑兵堵在退路,手里的刀亮得吓人。“降者不杀!”陈寒喊着,骑兵们围了上来,步兵们纷纷扔下刀,只有吴三还想反抗,被王胜男一箭射下马。
周二跑过去,认出吴三身边的步兵多是青石峡的矿工,赶紧喊:“别打了!清溪谷分地免役,比跟着寒山主强!”步兵们听了,更不愿打,纷纷跪了下来。
胡多金赶到时,吴三被绑着跪在地上,眼里满是不服。她没看他,只对步兵们道:“愿意留下的,分地学手艺;想走的,给三斤糙米,路上吃。”步兵们大多愿意留下,只有两个想走,苏晴给他们装了糙米,还递了张“清溪谷招矿工”的字条:“想回来,随时来。”
系统面板这时跳闪【疆域拓展项+20声望】【人才储备项+15声望】,胡多金瞥了眼就关了——她更在意的是,青石峡的铜矿彻底安全了,矿工们能安心采铜,比那点声望实在多了。
工造司的炉烟亮着,孙六正教新招的矿工炼铜铁合金。炉火映着他们的脸,个个眼里亮着光。王胜男拿着新做的连弩,给陈寒演示:“这弩能射四十步,穿透四层皮甲,比玄铁盟的强多了!”
陈寒接过弩,试着射了一箭,笑着说:“有这弩,北境再有人来犯,咱们也不怕!”胡多金走过来,看着他们试弩,忽然道:“明日让楚平他们去青石峡,教我们凿盐井——南境的盐贵,咱们自己采,才不用看楚氏脸色。”
苏晴点头:“我跟楚平说过了,他愿意去,还说青石峡的山脚下有盐脉,凿井能出盐。”她递过账册:“按今日的铜矿产量,炼出的合金够做五十架连弩,盐井凿成后,精盐能自给自足,还能换桃花寨的杂粮。”
胡多金翻着账册,指尖划过“铜铁产量”“盐井计划”几行字,忽然想起开第一家超市时的场景——那时她对着空荡荡的货架,说“只要货实在,人就会来”,如今在清溪谷,不过是把“货”换成了“矿、盐、粮”,道理是一样的。
夜风渐起,吹得“清溪谷”的旗角猎猎响。胡多金站在矿场的老槐树下,看着谷里的灯火——工造司的炉烟还亮着,孙六和矿工们在炼合金;柳溪村的井边,楚平在收拾凿井工具;诊疗点的灯也亮着,林霜在给学徒讲草药知识。
林霜走过来,递过个陶瓶:“新熬的薄荷膏,加了蜂蜡,能存更久。”胡多金接过,膏体细腻,跟当年超市卖的几乎没差。“矿工们说,冬天有这膏体,手就不会冻裂了。”林霜笑着说,眼里满是欣慰。
胡多金点头,看向青石峡的方向。月光照着那里的铜矿和待凿的盐井,像藏着无数希望。她知道,称帝的路还长,但只要身边这些人在,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在做,就不怕走不到头——就像当年的超市,从一家小铺子,到连锁经营,靠的从来不是急功近利,是一步一步踩实了走。
远处工造司的锤声渐歇,只剩零星几下,该是孙六他们收工前最后检查弩臂。胡多金转身往议事厅走,案上还摊着苏晴的账册、林霜的草药方,纸页边角沾着炭灰和细碎的草药末,是白日里随手放时蹭上的。她随手把账册拢了拢,指尖蹭到纸页上的炭灰,没在意,只抬手推开窗。夜风裹着矿场的铁屑味、盐仓的咸意飘进来,带着点炉烟的温乎气。她望着谷里渐次暗下去的灯火,工造司的灯还亮着,该是孙六在收拾工具;诊疗点的灯也留着盏小的,林霜怕是在给明天的草药分类。这样想着,倒没再留意眼前闪过的光幕,只觉得夜风一吹,心里踏实——只要这日子照着这样过,锤声能天天响,盐够吃,矿工们夜里睡得安稳,路自然就往前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