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1 ...

  •   这次事件之后,临简雾再想亲热,程馥就怎么也不肯配合她了。

      看来是真的记恨她拿她的内裤作纪念。

      而这之后不久,a大新生杯辩论赛如期开始举行。

      程馥这个班分在A组,也就是说不管她愿不愿意,她一周内都得打完三场比赛才能晋级淘汰赛。

      前两场比赛,程馥这个队即使技术和高年级学生相比还很有些稚嫩,但在一众只管论据翔实、立论粗暴的新生里面也算是鹤立鸡群,辩论给人的观感都很好。

      旁征博引,辞藻华丽,几乎都是碾压式的胜利。

      第三场比赛其实赢不赢都不影响结果。

      临简雾给程馥算过,无论同组其他班比赛结果如何,在赢了两场输了第三场的情况下,按照胜负关系,程馥最差的情况都是小组第二,所以必定晋级。

      但程馥还是铆足了劲儿准备比赛,课堂作业好多时候都是在临简雾送她上下学的车上一边闻风油精一边补的。

      虽然程馥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1000字的随堂作业同学们非要写到3000字才会停手,一篇限定期末提交的5000字小论文现在就有人搞出了四级标题还用英语书写,作业的装帧也都弄得特别好看,又是贴纸又是胶带又是卡通画的,怎么引人注目怎么来……

      偶尔问起,同学们除了回答‘平时印象好,老师期末阅卷分数也会打的高一点’还要加上一句‘像你这种参加了辩论队的人当然不用担心老师们不认识’,言语中的酸意怎么都掩盖不住。

      但这比赛打了两场,越赢越觉得并不是自己这个队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对面实在是太菜了。

      你能想象打一个‘虚拟/传统偶像更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的辩题,对面包括评委在内没一个人对‘虚拟偶像’这个词有多少概念吗?

      打完才知道对面有个辩手是个老二次元,不仅精通韩娱内娱,还超级喜欢虚拟偶像,某站上几个虚拟主播的粉丝牌子都有20级了,然而辩论的时候一说到虚拟偶像与传统偶像之间的差别,屁都放不出来一个。

      “你觉得虚拟主播和虚拟偶像是一个东西吗?”程馥问他。

      “肯定不是一个东西啊。虚拟偶像就像初音未来、洛天依那样,是数字化的人物形象,虚拟主播背后还是有中之人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提出虚拟偶像也是会塌房的,你们不反驳呢?”

      “这……我们一般说的虚拟偶像不也指a-soul这种吗??”

      “我觉得这种属于是虚拟主播的范畴,或者我们可以把她们称为‘换皮偶像’。”

      “开玩笑的吧?”

      “但她们确实不是数字化的人物形象,背后有中之人啊。”

      “这个确实是的。”

      问对方一直在看的那几个虚拟主播是出于什么理由喜欢,要么说是一开始声音有股独特的磁性、忍不住想要一直听下去,要么说散发出来的那种应激脆弱感、就像是一只受伤的小兽、让他想到了自己,要么说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和他一起对抗了世界,要么说那个皮套真的超凡脱俗,令人一见钟情……

      很多很多的要么,现在都没有了。

      看的时间久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独一无二的那种感觉,归于平凡。

      有时候再去听她们的歌,也只是让自己短暂回到当初那个再也回不去的一起笑一起哭的时空,就像他非常清楚,记忆中的她们,再也回不来了。

      “引流炒作提纯饭圈打榜……现在但凡不懂点软色情搞搞擦边,可别想轻易从单推dd们的口袋里爆米。”他说道。

      现在v圈粉丝们乐子人的心态比较普遍,就想看看主播们还能整出来什么活。

      甭管好坏,首先要有活。

      这听起来跟传统偶像的运营路线没什么差别。

      程馥跟对方稍微聊了两句就打算走人,然而对方这时候却问她:“就你自己来说,你觉得是虚拟偶像更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还是传统偶像更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生活?”

      程馥想都没想:“就我个人而言,肯定是选择虚拟偶像。”

      “为什么?”

      “我觉得虚拟偶像最大的魅力就是没有性格,像一张白纸,观众在听歌的时候很容易开启幻想时间,根据自己需要为这张白纸增添颜色,因为每个人的想象都不一样,为这张白纸增添的颜色也各不相同。这样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偶像,属于自己的那个初音未来或者洛天依。你看,隔着的这一层玻璃好像就是阻碍我们相见的唯一障碍,但是好也好在有这层玻璃,她们永远都能满足我们的想象。”

      ……上帝或佛祖也可以说是虚拟偶像的一种表现形式。

      程馥把这事跟临简雾说了,临简雾则说虚拟偶像因素加上传统偶像饭圈打榜这一套确实很挣钱。

      目前国内女性向游戏排名第一的就是这么做的。

      明明是女性向游戏,‘女主角’却不被允许拥有性格、面貌、任何主动或负面的行为,甚至喝个奶茶吃点辣的东西就被广大女性同胞痛斥哀嚎‘无法代入女主角’。

      宝宝你就应该是会弹钢琴有超能力的白富美,只需要专心跟男主角们谈恋爱,知道吗?

      男主角们一个个设计的像是十几年前那种男频玄幻小说封面图上的角色似的,但一个男主角的粉丝只想要用流水踩头别的男主角粉丝,这设计甭管多烂,氪金流水是永远都不会少的。

      临简雾觉得这些粉丝们也不见得有多喜欢哪个男主角,只不过是享受打榜胜过别人的快感,就是把男主们的头像换成收款二维码,结果也没差。

      小组赛的第三场,程馥输了。

      辩题是‘大学生该不该内卷?’。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但如果从辩论赛辩题的角度进行思考,它其实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内卷’的定义实在是太模糊、太宽泛了。

      从‘努力学习’、‘卷绩点’、‘卷社团’到‘996’再到‘学历焦虑’,这通通都可以被称为‘内卷’。

      如果正方说内卷是积极竞争,反方说内卷是无意义竞争,那么整场辩论其实就变成了一场‘定义之争’,而非是‘价值之争’。

      模糊的定义会导致正反双方无法达成共识,越辩就越会陷入情绪或道德层面的拉扯,缺乏逻辑张力和论证空间。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真实语境中,社会、家庭、学校都在通过各种隐性信息告诉大学生:你不卷就意味着淘汰!

      抽到反方的一方天然处于劣势,这样的辩题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个高质量的辩题。

      于是,在抽签确定正反方之前,程馥找到对手队伍,一起联名给组委会发了邮件,希望能够对这个辩题进行修改,但得到的回复却是:

      【我们明白有些同学并不喜欢内卷,但辩题就是这样,反方弱,那就更要会辩啊!】

      好家伙,明明是辩题设计缺陷,这么一说,好像是学生不喜欢内卷所以才要修改辩题似的。

      “身为弱势方打赢不是更令人印象深刻吗?给你们一个可以大放异彩的机会,还不懂得珍惜?”——极为敷衍、又颇具官腔的息事宁人之语。

      于是程馥直接起草了一封联名信。

      说来也有意思,院组委会第一时间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大学生的内卷现象利大于弊?》、《拒绝内卷是一种理想主义?》、《内卷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这类标题的数篇文章,但仍然拒绝修改辩题。

      当程馥等人接到组委会老师的视频邀请时,一帮学生还以为联名信起到了效果,但对方却只是说:“不想参加比赛就别参加!你们写这封信领头的是谁?”

      好一个‘领头的是谁?!’

      有这句话在,抽正反方时,程馥这边被抽到反方,也就不算是什么意外了。

      所以尽管本场“最佳辩手”颁给了程馥,但她们仍然“自然地”输掉了比赛。

      毕竟她们输了没什么损失,而有些立场,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顺带敲打敲打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新生,也未尝不可。

      程馥非常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对面的辩手也很清楚该怎么打这场辩论——核心观点一直都在硬踩主旋律的调子,回避了程馥这边的所有问题。

      当然,程馥和她的队友们也对此做出了反击。

      逻辑上有、事例上和类比上也有,但出于攻防策略、比赛时间分配,最重要的是——在一众评委老师面前——很多话都没法说得太明白。

      程馥也要考虑自己队员们的心情——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在说出与评委老师们立场向左的观点时,还能够得到对方的一个好印象。

      真正的辩论在比赛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打完之后有个评委还拦着一个队员不让走,说她入戏太深,非要告诉她什么‘大学生不该内卷这种想法就不该有’,整整讲了十五分钟。

      这十五分钟可以说没有一句话程馥是赞同的。

      但程馥还是在旁边饶有兴致地看了十五分钟——可能在那一刻,全世界也难找出比她还要无聊的人了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