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四十七章 ...
-
宋天和“哦,没事”了一声,继续给她涂药。指尖触到沈清辞的皮肤,能感觉到她身体的微颤,不知是疼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药膏清凉,渐渐缓解了灼痛感。宋天和仔细地清洗,将药膏涂匀,又取来干净的布条,小心翼翼地缠绕在她背上,打了个漂亮的结。
“好了。”她低声道,不敢再看沈清辞,转身想收拾药瓶,却被沈清辞叫住。
“公主。”
宋天和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沈清辞穿着中衣,正扣着领口的扣子,动作有些慢。她的侧脸在窗纸透进来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柔和,平日里凌厉的线条仿佛都被磨平了。
“那个……”沈清辞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凌霜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凌霜的话……是指那一句?之前的“老相好”,还是刚刚的?
宋天和的心跳漏了一拍,不管是那一句,好像不重要了,因为沈清辞这样说了,就已经能代表她对这件事的态度。宋天和连忙低下头:“我知道,她是开玩笑的。”
宋天和扯了一个笑容。
沈清辞看着宋天和,没再说话。有些话,似乎不用说得太明白。她们之间虽然不能拥有,但是她们之间绝对不能产生嫌隙的感情。
沈清辞看着她的笑容,心里忽然一片柔软。后背的疼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只剩下药膏带来的清凉,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意。
宋天和跟沈清辞在凌霜的住了几天,寨子里的日子过得平静而缓慢。这里挡住了外界的风雨,也隔绝了追杀的刀光剑影。这几日清晨,宋天和会跟着寨民去溪边捣衣,这是他第一次做这些事情,她在皇宫都接触不到这些,很多事都充满了新鲜感,宋天和只要见到村民要做事,就要跟着一起去做。
凌霜的寨子虽不大,却五脏俱全。有自己的药圃,有酿酒的工坊,甚至还有个小小的铁匠铺。寨民们大多是江湖上退隐的老手,见惯了风浪,对沈清辞一行人的来历不多问,相处得倒也融洽。
沈清辞的后背在宋天和的照料下渐渐好转,焦黑的皮肉褪去,长出的新肉,虽仍有些疼,却已不妨碍行动。青禾也在第三日醒了过来,只是受了惊吓,话比从前更少了,总亦步亦趋地跟在宋天和身后。
午后,大家手里的活已经忙完,村民都是休息的状态。吃过饭后,宋天和看到村里的一个大娘拿着家里的几件破衣服出来,在阳光底下缝缝补补,出于好奇心,宋天和走了过去,看到那只是几件破了的衣服,好奇的问道:
“大娘这些衣服都已经这么破了,还能要吗?”
她知道衣服如果划开一道口子,用针线可以缝补,但是看着衣服是破了大洞的,这样的衣服又有什么缝补?
只见大娘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细心的告诉她:“这衣服还是可以缝补的,只要拿块布把它补上去,缝合起来就好了。我家老头子平时干苦力活,衣服磨损的多,有些磨损的地方我还会给他多贴两块布缝上。”
宋天和眨眨眼。“那你不休息吗?”
她想说,大家都在休息呢,大娘也应该好好休息呀。
可是大娘却笑了。“我家那个啊,在外面干活也是不休息的,偷摸着给我们挣钱补贴家用。我也想用自己的方式和他一起守护这个家。家里有活,就赶紧把它做了。”
宋天和听到这里,心里突然有一个地方被点亮了。那好像就是她所追求的相互扶持,相互付出,相互爱护。
如果…… 她和沈清辞也可以这样,那该多好。
宋天和默默的在旁边看着大娘怎么把那几件衣服缝缝补补之后,又成了一件可以穿的衣服。她觉得这一个做法真的好神奇,甚至觉得这好像是两个相互爱护的人表达情意的一种方式。
然后,她回到凌霜给她们安排的住处,默默的找出了沈清辞前些日子因为打斗时候弄破的衣服。沈清辞以前都会自己缝补衣服,但是沈清辞这几天伤势刚刚好转,所以这些衣服她都还没来得及缝补。
宋天和抿着唇,缓慢的穿起了针线。她想给沈清辞缝衣服,就像大娘给她的另一半缝衣服一样,她也想把自己的情意融在这种小小的事情里。
可是光是穿针引线,她就弄了很久。缝的过程,又扎了自己好几次。
但她也没有想过要放弃。
宋天和缝了没一会儿,忽然听到寨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她抬头望去,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快步走来,正是前几日被沈清辞派去送信的随从。
那随从看到沈清辞,便走到她的面前。
“大人。”随从走到沈清辞面前,单膝跪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竹筒。“信送到了,李总管让我把这个给您。”
沈清辞接过竹筒,入手沉甸甸的。她拔开塞子,倒出一卷折叠整齐的密信,展开来看。阳光落在信纸上,上面的字迹是李德全特有的蝇头小楷,一笔一划都透着谨慎。
宋天和放下针线走了过去,看着沈清辞的脸色一点点变了。从最初的平静,到渐渐蹙起眉头,最后瞳孔微缩,握着信纸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
“怎么了?”宋天和忍不住问道,心里隐隐升起一股不安。
沈清辞没说话,只是将信纸递给她。宋天和接过,飞快地扫了一遍,脸色也瞬间变得煞白。
信上写得很简略,却字字惊心。原来,不止宋天和遭到了刺客的追杀。近一个月来,但凡有皇子离京,或是在京郊行猎,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袭击。有两位皇子的随从受了重伤,还有一位公主的马车被人动了手脚,幸得护卫及时发现,才没出大事。
所有袭击都有一个共同点:刺客的目标并非取命,而是活捉。
“他们……他们不只是冲着我来的?”宋天和的声音发颤,手里的信纸几乎要捏不住。她一直以为,这场追打是冲着她不记得了的旧事,却没想到,背后的网竟撒得这么大。
沈清辞望着远处的崖壁,眼神凝重:“看来,我之前的猜测没错。”
“猜测?”
“他们要的不是某个人的命,而是一个人质。”沈清辞转过身,声音里带着一丝冷冽。
宋天和的心跳得飞快:“那……那他们想用人质换什么?”
“不知道。”沈清辞摇头,淡淡说道:“但能同时对多位皇子公主下手,背后之人的势力绝不容小觑,所求之物,恐怕也非比寻常。”
她想起那些刺客的剑法,想起老刘临终前提到的这个有宫里面的人,心里的寒意越来越重。这盘棋,比她想象的还要大。
“那我们……还要回京城吗?”宋天和的声音有些艰涩。她不怕路上的艰险,却怕自己成为别人要挟父皇的棋子。
沈清辞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她脸上,见她虽面带惧色,眼神却很坚定,心里微微一动:“公主现在想回去吗?”
宋天和点头。“我担心我父皇母后他们。”
沈清辞看着她,轻轻的叹了口气。
“但现在不能走。”
沈清辞话锋一转。“信上说,京城那边也在暗中调查,暂时还没查到幕后主使的踪迹。我们现在回去,等于给那些刺客机会。刺客既然没能得手,必然会在回京的路上布下更严密的陷阱。”
宋天和明白她的意思,却还是忍不住问:“那要在这里待多久?”
“至少等大家的伤好利索。”沈清辞轻声说道:“最重要的是,等京城那边传来消息,看看能不能找到刺客的破绽。”
宋天和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她知道沈清辞说得有道理,可一想到那些潜伏在暗处的眼睛,就很担心,也不知道皇宫里面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怎么了?”沈清辞察觉到她的犹豫。
“没什么。”宋天和抬起头,对上沈清辞的目光,忽然笑了一声。“那就听你的。多待几日也好,正好……正好看看寨子里的秋景。”
她没说出口的是,其实,比起回京路上的凶险,她也担心沈清辞的伤。前面为她试毒,割了三道伤口,后面在火中救她,后背的烧伤也是最忌劳累,若是赶路时再遇到激战,怕是会落下病根。回京城固然重要,可沈清辞的安危,在她心里更重些。毕竟皇宫里面,他们人多可以商量,但是沈清辞送自己回京的话,只有她一个主力。而她的心,也只有她一个,她不能让沈清辞再为自己受伤,不能失去沈清辞。
沈清辞看着她眼里的关切,心里莫名的一暖。这些日子的相处,仿佛在两人之间仿佛搭起了一座无形的桥,她们之间好像不用多说别的,就能明白彼此的心意。
“就再多待几日。”沈清辞忽然伸出了自己的手,竟然下意识的拍了拍宋天和的脑袋,动作自然而轻柔。“正好让凌霜弄些她酿的果酒,上次在小兰那里,你不是说喜欢吗?”
宋天和眨眨眼,随着沈清辞轻轻的一排,她的心漏了街拍,呼吸也跟着停滞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