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锦水伴生青芜 ...
隔天一大早,莫离的门铃被人按响。打开门,毫无疑问站着的是祠厌——酒店不承包叫醒服务。
祠厌拎了食盒,莫离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但大概率是自己的早餐。结果证实了这确实是早餐,但是是两个人的。
莫离盘腿坐在地毯上,看着面前桌子上的食盒,问:“这是什么啊?”
祠厌在厨房里洗碗,喊了句:“你自己打开看。”
食盒里面装的是薏米莲子粥,甜口的。旁边还有银耳羹和一些点心。莫离记得薏米大多数是放汤里作辅料,放粥里倒是少见。
莫离感觉自己的眉心跳了好几下,“薏米莲子这个组合,不是煲汤更好吗?”
“煲汤?”祠厌拿着碗匙也盘腿在桌子一端坐下,“因为从前有个人喜欢吃薏米但不喜欢喝汤。”
祠厌拿着汤匙舀粥,说:“所以,我特地给他做成了粥。”
“他是谁?”
祠厌笑着回避了这个话题。两人就着甜粥银耳羹吃完了那些有点噎人的糕点。
-
端午时节的淮临,街边都是卖粽子、艾草和五彩绳的。
莫离跟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一样,爱吃甜粽。而祠厌不喜欢吃粽子,咸粽甜粽尝一口就不吃了。
祠厌挑了几个传统的素粽和蜜枣粽,莫离眼尖,问:“你也喜欢吃甜粽?”
祠厌一边付钱一边回答他:“不喜欢。”
“那你买甜粽干什么?送礼么?”
“你不吃?”祠厌拎着袋子往前走,回头瞥了一眼莫离。
“我?”莫离用手指了指自己,随后反应过来,低笑:“你知道我是北方人。”
“五彩绳,五彩绳,各式各样的五彩绳——”老板吆喝着,“哎,年轻人要不要买一根五彩绳?会吉祥安康的!”
五彩绳又名五彩丝,五色丝。最早起源于汉代,以五色丝线象征五行之力,承载驱邪纳吉的文化内涵。
不同地区流传着不同传说与其寓意,而苏北地区就有着织女神话。
苏北地区传说牛郎用织女遗留丝线制成五彩绳保护子女,端午系绳成为习俗,七夕剪断象征鹊桥相会。
千年前,这个故事被人亲口告诉祠厌。
“传说当初织女下凡后留下了很多丝线。”
“后来织女回到天上,牛郎见不到她。就用这些丝线做成五彩的绳线,缠在儿女的胳膊上,这样天兵天将就不能带走孩子。”
“恰巧正值端午节,便被百姓们当作端午的习俗。每逢端午,大家手上都会缠上五彩绳,而到七夕时再把五彩绳剪断,绳子就会变成天上的桥,牛郎织女就可以通过这座桥见面”
“所以,五彩绳也被当作是重修情缘的象征。”
祠厌想到这,他拿起一根五彩绳在莫离眼前晃了晃,“五彩绳,又称长命缕。送你一个,祝你长命百岁。”
莫离被逗笑了,捂着嘴道:“我还年轻呢就祝我长命百岁?”
莫离也挑了一根,付了钱系在祠厌的手腕上,“那我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回去的路上,祠厌把粽子递给莫离,两人分道而别。
祠厌就住在落灯花后面的小院子里,不靠街区不临河,是个较为隐蔽的地方。院子种了许多花草,被人刻意打理成肆意生长的模样,而院门进去左手边有个书房。
书房建造简单,三角木屋檐,磨砂玻璃墙,四面环纱帘。里面只布置了书架、茶几和一把吊椅。
满当的书架上堆放的却不是书,而是卷轴、竹简、古籍一类年代久远的本册,什么样的都有。还有一沓看起来上了年代的宣纸,边缘泛黄却被小心保存。
书柜下方有一个抽屉,祠厌把它拉开,入眼的是满箱的五彩绳。它们都有一个特点——是断掉的、褪色的五彩绳。
祠厌把腕间的彩绳摘下,扔进抽屉。一抹彩色坠入无边的灰白色里,随后是一片黑暗。
-
翌日,二人又去了清茉街。但与平常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划船走水路。
“我从小就生活在江南。”祠厌坐在船尾,两双腿垂下,脚尖拨着清泠的河水。
“见证了几代人的兴亡。”
莫离坐着旁边,拿着一把团扇扇风。船只经过一棵百年大树下,能听到树上筑巢的鸟儿鸣叫。
船舶缓缓前进,但不过半晌就到茶楼的驻站。祠厌抬头去看,笑着说:“唯有这茶楼,经年长存。”
莫离第一次来茶楼还是上次还铃铛才得上包厢,他本人清俊,却不爱淡雅之事。他对祠厌能茶楼听雨,画舫赏荷无比佩服。
茶楼掌柜亲自上楼送茶点,莫离看着他的动作,等他离开才跟祠厌调侃:“这掌柜挺年轻啊,那这茶楼应该是祖上的家产吧。”
“他不是掌柜的。”祠厌突然道。
“啊?”莫离不解,都叫掌柜了还不是掌柜?
“他只是替人经营,直到退休又会换一个人代替。谁又不知道真正的掌柜是谁,长什么样。”
莫离喝了口茶,“没见过?万一已经去世了呢?只是他的子女代为转交经营权?”
祠厌摇了摇头,“他没有子女。”
窗外的红绸铃铛被系得更紧,祠厌盯着那一抹红色,好像化为了红衣的一角。铃声好像来自那人的腕间,正随着他舞剑的动作,一招一式皆铃响不止。
远处传来稍显少年气的声音:“与别!你好吵!”
但祠厌知道那是谁的声音。那是他自己的声音。
莫离又问:“你怎么知道?”
祠厌回过神,说:“我不知道,我听我爷爷讲给我听的。我爷爷也是听他爷爷说的。”
“爷爷的爷爷讲的故事了,那还挺久远。”莫离说,“我一直只听你叫茶楼,这茶楼有名字吗?”
“有。”
“叫锦水楼。”
莫离称道:“好名字,锦水楼。”
“有的时候,”祠厌突然停住,笑了一下,接着说道:“名字太好也不好。”
锦水楼建于千年之前,和祠厌同岁。青芜楼同样建于千年前,只不过经年朝代更迭,兴盛亡衰,青芜原楼早就已经坍塌,后来的戏楼只是仿造。
天有锦水,地生青芜。
“莫离,真的不考虑来江南住吗?”
莫离很干脆的摇摇头,拒绝道:“你看,我家在北方,公司在北方,我走不了啊。而且,我的家人还在那呢。”
“不过,我怎么每次见你都是一个人?”
祠厌停下了所有动作,抬眼看他。
“莫离。”
“我从出生到现在,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都在等一个人。”
“你的家人呢?”莫离问。
“他们走了。”
“啊,抱歉。”莫离有些惊讶,随后表示歉意。“那你在等谁?”
窗外忽有一阵微风穿堂而过,那红绸铃铛第一次飘进了茶楼,扬在祠厌与莫离之间。铃声响起,莫离眨眼已是满目嫣红。
清脆的铃声之间有一道声音直直传到他的耳边,祠厌说:“我已经等到了。”
-
祠厌和莫离并肩走在街上,天色渐晚,刚刚在锦水楼两人商量好去祠厌家里吃晚饭。
莫离第一次去祠厌家,就在落灯花后面。
落灯花在清波巷后通奂梦广场的一块角落里,穿过落灯花的后门,就是祠厌家的前院。
莫离看见了那栋小书屋,但那纱帘遮的严实,看不清里面的布局。
进门之后屋里也只是很平常的两层小屋式构造,只不过厨房有一扇大玻璃窗,可以看到后院蜿蜒曲折的小路。
“你要给我做什么饭菜?”莫离进到厨房,双手撑在大理石台面上,四周的配色很温馨,和落灯花的主调一样。
祠厌在水池前洗手,闻言思考了一下,说:“桂花糯米藕,腌笃鲜。”
“好,需要我打下手吗?”
祠厌眼睛一瞥,伸手朝院子里一指,笑道:“你去洗莲藕。”
淮临盛产莲藕,郊外就有一片荷塘专门采藕。刚采摘下来莲藕只简单冲洗,送到淮临都还是新鲜的,孔洞里全是泥。
莫离搬了个小板凳,往那一堆厚土莲藕里一坐,生无可恋地打水洗起了莲藕。
真说起来也不难洗,只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所以莫离花了一个小时终于洗完了所有的莲藕。
莫离把莲藕装在盆里,放到台桌上,然后看着祠厌只拿了一截,切成片之后就没再正眼看过这盆莲藕了。
“不用啦?”
“嗯,不用了。”
“这样就够啦?”
“嗯,够了。”
莫离瘫在了沙发上。
大门突然从外面被人打开,庾零一脚踏进来大叫一声:“祠厌!我来啦!”
吓得莫离又坐正了。
“你是谁?”
庾零闻言看向沙发上的莫离,不怀好意地看看祠厌,又看看莫离,然后伸出手:“你好,我是庾零,是祠厌的朋友。”
“你好,我是莫离,也是祠厌的朋友。”
庾零听到这顿了一下,然后看向厨房里的祠厌,小声道:“你等下啊,我进去看下祠厌。”
庾零弯着腰走向厨房,还不忘回头招呼莫离:“你坐你坐,喝点水喝点水。”
祠厌正调着糖汁,察觉到了庾零的动作,“别猫着了,起来讲话。”
庾零一咕噜直起身,闪到祠厌边上,“还没在一起啊?”
祠厌皱着眉看她:“要这么快?”
庾零恨铁不成钢:“怎么不要?”
祠厌歪头看着她:“你的事还是我的事?我自己有把握。”
“我就煮了两个人的饭,多你一个,怎么吃?”
庾零拍拍手上的盒子,“放心,我有外带。”
有点太懒了,前几天没更新。。。看来我日更有点难(ó﹏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锦水伴生青芜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几天开学有点忙,待我处理完学校的事情,存稿连更(ó﹏ò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