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8、星轨各自明亮 ...
-
九月的晨雾在观星潭水面织出绉纱般的纹路。
林衔月抱着《国际商法》教材穿过正义广场时,青铜女神像的剑尖正滴落今秋第一滴露水。砸在刻有"法理经纬"的石板上,绽开一朵转瞬即逝的暗花。
阶梯教室的门锁识别到学生卡,"滴"地亮起绿灯。
她选了靠窗第三排的位置——
这个角度能望见书林区天际线上北辰物理学院的银色穹顶。
晨光正掠过观测台的斜切面,将钢架结构折射成几何光斑投在窗台上。
"同学,这里有人吗?"
扎高马尾的女生站在过道,白衬衫别着哲学系徽章,怀里《法哲学导论》的书脊上贴着β-307的标签。
林衔月摇头,看着对方利落地放下帆布包,从笔袋倒出五颜六色的便签纸——
最上面那张写着「苏令仪哲学01班」,字迹瘦劲得像钢笔字帖。
"宿舍公约第三条。"苏令仪突然推来张对折的A4纸,展开是手绘的β-307值日表,"我负责周三除尘,你介意周五倒垃圾吗?"
纸角画着个简笔天平,一侧托盘堆着书本,另一侧是星空图案。
教授带着寒气推开门,黑袍下摆扫落几片银杏叶。
投影仪亮起欧盟反垄断案例时,林衔月发现教材第237页的批注被人用铅笔补全了争议条款的立法背景——
字迹和苏令仪如出一辙。
"W公司案的特殊性在于..."教授敲击激光笔,红点停在幻灯片某行小字上。
林衔月笔尖微顿,那正是沈氏集团子公司被处罚的金额单位:3.07亿欧元。
课间铃响,苏令仪从包里掏出保温杯:"青霭峰的云雾茶,提神。"
茶汤倾入杯盖时浮起几粒蓝莓干,在热气中缓缓舒展成星形。
窗外无人机掠过,拖着「书林区图书馆维修通知」的横幅,惊起一群栖在法桐上的灰喜鹊。
"周三下午没课?"苏令仪突然问,指尖点着林衔月摊开的日程表——14:00-15:00的空白处画着个极小的β符号。
"天文选修课。"林衔月合上笔记本,钥匙扣上的迷你天平晃了晃,"在北辰校区。"
哲学系女生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茶杯。
杯底映出她睫毛的阴影,像两弯下弦月:"观星潭北岸有片野蓝莓,据说在双鱼座升起的季节结果。"
她突然笑了,"虽然你的生日在明年二月。"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穿灰卫衣的男生扒着门框喘气:"林学姐!模拟法庭缺个辩护人..."
他手机从口袋滑落,锁屏是张模糊的星轨照片,角落标注着「青霭峰A-12柜,2023.8.31」。
"她周五有小组讨论。"苏令仪代答,从《法哲学导论》里抽出一张书签——
云棠市旧书摊的收据背面,写着「理性是留给自己的缓冲带」。
上课铃再次响起。
教授播放的案例视频里,某位证人陈述时露出了腕表,表盘日历窗显示着9月2日。
林衔月笔尖无意识地在便签上画了道弧线,恰似β星在夏季夜空中的轨迹。
阳光终于穿透雾气,将教室后排的法制史书架镀上金边。
苏令仪在笔记边缘画了串星座符号,双鱼座的"∞"形标记被圈了出来,墨迹未干时蹭到了林衔月的袖口。
林枫妍刷卡进入实验室时,臭氧与液态氮的冷冽气息扑面而来。
她将学生证塞回口袋,指尖蹭到早上从星大带回来的蓝莓酥包装纸——
那张印着「天秤座运势」的纸条被她折成了书签,此刻正夹在《量子力学基础》的扉页里。
"数据记录仪又死机了。"实验搭档周予安蹲在超导磁体旁,手里的螺丝刀正徒劳地戳着黑屏的设备。
她抬头看见林枫妍,眼睛一亮,"你的'祖传星盘'能当示波器用吗?"
林枫妍轻笑,将背包放在工作台上。
她今天穿了件烟灰色的针织开衫,袖口挽起露出手腕上的银色细链——
那是改装过的电磁场检测器,此刻正以每分钟三次的频率轻微震动。
"不是设备问题。"她取下墙上挂着的猎户座铜盘,指尖在参宿四的位置轻轻一按。
金属盘面无声滑开,露出内嵌的微型显示屏,"看,北辰的量子实验室在测试新设备。"
屏幕上跳动的频谱图显示,整个书林区正笼罩在异常的42.7MHz电磁波中。
周予安凑近看时,一缕头发被静电吸得竖起,滑稽地飘在额前。
"噗。"林枫妍从笔筒抽出把梳子递过去,"程砚知上周提醒过,说他们要在今天校准激光干涉仪。"
实验室的顶灯突然暗了一瞬。
林枫妍腕间的检测器发出了急促的嗡鸣声,她迅速抓起实验台上的铜线,在空气中快速绕成螺旋状。
导线两端接入万用表的瞬间,表盘指针疯狂摆动——空中竟凭空感应出0.7V的电压。
"这..."周予安瞪大眼睛,"电磁脉冲?"
"不。"林枫妍将铜线圈凑到窗边,晨光穿过螺旋间隙,在地面投下斐波那契数列的光斑,"是北辰在尝试量子纠缠态传输。"
她指向远处闪着银光的穹顶,"他们大概想把一束激光同时打在星大和清晏的接收器上。"
周予安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翻出张皱巴巴的传单:"难怪今早天文社在招新,说要搞什么'跨校区星空直播'..."
林枫妍接过传单,目光在活动时间上停留——
周三下午14:00-15:00,正是林衔月课表上的空白时段。
传单角落印着赞助商logo:江岚城量子科技,沈氏集团的子公司。
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穿白大褂的研究生探头进来:"林枫妍?楼下有人找你。"
一楼大厅的落地窗前,沈槐序正低头查看平板。
她今天没戴标志性的金丝眼镜,衬衫袖口沾着些许机油痕迹。
见林枫妍下楼,她直接递过个金属盒:"程砚知改装的,说能屏蔽特定频段的干扰。"
盒子里是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表面蚀刻着复杂的星轨纹路。
林枫妍对着光观察,发现那些纹路实则是纳米级的超导线圈。
"他人在哪?"
"被导师扣下了。"
沈槐序划动平板,调出张频谱图,"你们今早检测到的波动,其实是这个。"
屏幕上显示着标准的β星射电频谱,但某个波段被人工增强了。
林枫妍突然明白过来:"有人在用射电望远镜发送编码信号?"
沈槐序点头,将图像放大。
增强的波段恰好组成摩斯密码:「A-12」。
此时她衬衫口袋里的钢笔突然自己跳了出来,啪嗒落在地上——实验室方向传来强烈的电磁波动。
"开始了。"沈槐序捡起钢笔,墨囊里的液体正在发光,"北辰的量子传输实验。"
两人同时望向窗外。
一道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淡蓝色光柱正从北辰穹顶射出,分叉成两束。
一束指向清晏大学钟楼,另一束消失在星大β区的方向。
林枫妍腕间的检测器安静下来。她摸出手机,给林衔月发了条消息:
「今晚观星潭,带你看场好戏」
发完才想起,这是她们高中时看完科幻电影后约定的暗号。
沈槐序已经转身离开,背影融进秋日的阳光里。
周予安从楼梯跑下来,手里举着刚修好的记录仪:"林枫妍!星盘刚才吐出了这个——"
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褪色的钢笔字迹:
"当两条世界线相交于β-307
答案在《时间简史》第237页"
字迹熟悉得让人心悸。
林枫妍将纸条对折,塞进装蓝莓酥的纸袋。
晨光透过玻璃幕墙,在她睫毛上投下细碎的金影。
沈槐序的指尖在全息键盘上悬停了0.3秒。
监控屏突然弹出的红色警告框倒映在她的虹膜上,警报代码「Q-307」像一滴血坠入冰湖。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平光眼镜——
自从上周金丝眼镜在实验中被强磁场摧毁后,这是她找到的最接近光学标准的替代品。
"第三次了。"
程砚知的声音从数据舱后方传来。
他跪坐在布满线缆的地板上,白大褂下摆沾着冷却液的蓝色污渍。
手里光谱分析仪的探头正抵着主控板某个发烫的节点,"每次传输到87%就崩溃,像是..."
"像是有人在接收端做了量子态筛选。"沈槐序接话,同时调出三组并行数据流。
左侧屏幕显示着星大β区的三维建模。
某个窗口被红圈标记;右侧是清晏大学电磁场实时监测图,猎户座形状的异常波动清晰可见;中央主屏则不断刷新着晦涩的代码——
如果林枫妍在场,会认出那是她高中时设计的加密算法变体。
程砚知突然起身,撞倒了立在旁边的白板。
写着复杂公式的磁吸贴四散飞落,其中一张贴着「β-307声学共振」标签的便签飘到沈槐序膝头。
他顾不得收拾,径直指向天花板:"不是设备问题!你们看能量守恒监测器。"
悬挂在穹顶的环形装置正发出诡异的绿光。
通常它只会显示淡蓝色功率读数,此刻却像棵圣诞树般疯狂闪烁。
沈槐序调出历史记录,发现每次传输失败时,都有0.7%的能量凭空消失。
"量子隧穿?"实验室助理小声问道。
"不。"沈槐序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残留的指纹在强光下显现出奇特的干涉条纹,"是有人在用纠缠态窃取数据。"
她突然放大星大监控画面的某个角落——
β-307窗口的玻璃反射里,隐约可见林衔月书桌上摊开的《时间简史》,正停在第237页。
程砚知已经打开检修面板。
他手腕上的智能表盘突然投射出微缩星图,天蝎座α星的位置不断闪烁。
"见鬼,"他盯着表盘皱眉,"林枫妍改装过我的手表?"
沈槐序没有回应。
她正注视着主控台突然弹出的陌生文件——
文件名是「观星潭坐标修正案.pdf」,创建时间显示为三年前,正是他们高中毕业那年。点开后,文档里只有一行字:
"当激光穿过双鱼座的泪滴
答案在青霭峰A-12柜"
实验室的门禁突然失效。所有屏幕同时黑屏,然后在两秒后重启。
当系统恢复时,中央大屏上跳动着实时传输进度条——87%、88%...最终定格在92.7%。
"传输完成了?"助理不敢置信地凑近。
程砚知摇头,指向角落的备用终端。
那里显示着截然不同的画面:燕京音乐学院某间琴房。
阮听枝的大提琴正自主发出G弦泛音,琴箱内的传感器将声波转化为光谱,与北辰发射的激光产生共振。
"声波调制..."沈槐序突然明白了什么,调出今早的清晏电磁场记录。
当把时间轴与琴房监控对齐时,所有异常波动都恰好对应着阮听枝的练琴时段。
程砚知已经打开安全柜,取出个铅封的金属盒。
盒盖上的放射性标志被贴了张便利贴,林枫妍飞扬的字迹写着:「紧急时用,别问原理」。
他拆开铅封,里面是枚形似蓝莓的晶体,在暗处散发着幽蓝的光。
"量子存储体。"沈槐序接过晶体,将它接入主控台。
系统立刻识别出加密分区,自动播放起一段监控录像——
画面里,少年时期的沈栖迟正在青霭峰天文台车库调试设备。
背后黑板上写满公式,角落里画着个雪花图案,与林衔月项链的吊坠一模一样。
"这是..."
"备份计划。"程砚知指向录像时间戳:2021年8月13日,林衔月生日的前半年。
画面突然切换,显示出一张星寰市地下光缆布局图,有根红线特别标注着「β-307备用链路」。
沈槐序突然站起身。
她的平板电脑自动接收了新邮件,发件人栏显示「LY系统」,正文只有一组坐标:观星潭北岸某棵枫树的位置。
附件是张老照片,年轻的沈母站在北辰天文台旧址前,手里捧着本《时间简史》,风吹起书页,隐约可见第237页上用铅笔圈出的段落。
"不是黑客攻击。"她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照片边缘的日期——
1993年9月2日,"是有人在用三十年前埋下的量子纠缠态传递信息。"
程砚知已经收拾好工具包:"要去观星潭吗?"
沈槐序摇头,调出课表系统。
周三下午15:00,天文学通识课的学生名单上,林衔月和林枫妍的名字并列在一起。
她将晶体收进贴身口袋,蓝光透过布料微微闪烁,像颗遥远星辰的脉搏。
"等天黑。"她说,"等双鱼座升起。"
阮听枝的琴弓悬在D弦上方三毫米处。
这个泛音本该在4.7秒内自然衰减,却已经持续震颤了十七秒——
琴箱内部的空气正以某种违背声学原理的频率共振。
"见鬼了..."她放下琴弓,指尖抚过琴身侧板。
那里有道去年磕碰的伤痕,此刻竟微微发烫。
窗外,燕京音乐学院哥特式钟楼的投影斜切在枫树林间,将黄昏分割成明暗交错的条纹。
琴箱内的异响越来越明显。
阮听枝从发髻抽出发簪——
星轨造型的银质簪尖在碰到琴弦时突然磁化,啪地吸附在弦轴上。
她皱眉拆开琴箱底板,一块陌生的电路板正闪烁着蓝光,芯片表面蚀刻着极小的β符号。
"程砚知!"她对着手机咬牙切齿,"你往我琴里装了什么?"
电话那头传来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声波收集器而已...本来想录你改编的《星空协奏曲》..."
背景音里突然插入沈槐序的冷笑:"白痴,那是量子纠缠态监测器,林枫妍上周改装的。"
阮听枝的簪尖挑开电路板保护层。
纳米级线圈在暮色中泛着虹彩,排列成天秤座的星图样式——
正是林枫妍的星座。板子背面用激光刻着两行小字:
"当G弦频率达到502.3Hz
打开观星潭北岸的枫树洞"
琴房的门突然被推开。
抱着小提琴的学妹探头进来:"阮学姐,演出部找你确认..."
话未说完,她瞪大眼睛指着阮听枝的琴箱——
四根琴弦正自主振动,在空气中勾勒出立体的克莱因瓶轮廓。
"告诉演出部,"阮听枝啪地合上琴盖,"今晚的曲目改成《量子变奏曲》。"
她抓起书包往外走时,琴房玻璃映出她腕间的手链——
十二颗行星银珠中,代表天秤座的那颗正发出异常明亮的蓝光。
走廊的声控灯随着她的脚步次第亮起,每盏灯亮起的间隔恰好是0.7秒,与北辰实验室记录的量子波动周期完全一致。
音乐厅后台,场务助理正往节目单夹页。
阮听枝抽出钢笔,在《宇宙弦理论变奏曲》的作曲者栏补上名字:沈栖迟三个字写得又轻又快,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流星划过夜空的尾迹。
"投影仪调试好了吗?"她问。
助理指向舞台上方:"按您要求,特斯拉线圈已经改装成..."
"不是那个。"阮听枝从乐谱架抽出张泛黄的图纸,1993年的日期旁签着沈母的名字,"我要这个原始设计。"
图纸展开,显示的是观星潭地下声波共振腔的结构图。
某个标注着「A-12」的节点上,画着个雪花符号,和林衔月项链的吊坠一模一样。
暮色渐浓。阮听枝调试琴弦时,窗外的枫树突然无风自动。
一片红叶飘进窗口,落在谱架上——
叶脉在逆光下呈现出清晰的电路图纹路,边缘标注着「天秤座-双鱼座能量桥接协议」。
她摸出手机,在三人小群里发了条消息:
「今晚演出结束后
观星潭北岸枫树下见」
发完才意识到,这个约定暗号,和林枫妍发给林衔月的一模一样。
星寰大学β-307的窗口亮起暖黄色的光。
林衔月合上《公司法》案例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那里有处细微的折痕,恰好位于第237页的《跨国并购条款》。
窗台上那盆蓝莓的叶片突然无风自动,土壤中的金属探针闪烁着微弱的蓝光,与远处北辰天文台的激光测距仪同频。
清晏大学经管学院的实验室里,林枫妍的"猎户座定位仪"正在自动校准。
铜盘表面的星图投影在墙面,参宿四的位置浮现出一行荧光坐标:观星潭北岸,东经116.3°,北纬39.9°。
她拆下腕间的电磁检测器,将它改造成简易导航仪,金属外壳上刻着的天秤座符号在月光下泛着银辉。
北辰物理学院的天文台内,沈槐序的平板突然自动解锁。
屏幕上跳出三十年前的档案照片:年轻的沈母站在观星潭畔,手里捧着《时间简史》,秋风掀起的那页正是237页——照片边缘的枫树上,隐约可见新刻的β符号。
程砚知调试的激光器突然转向,光束穿过双鱼座在星图上的投影,精准指向燕京音乐学院的方向。
而在日内瓦的沈氏集团总部,沈栖迟将机票改签单塞进碎纸机。
监控画面里,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加密指令,办公室的落地窗倒映着电脑屏幕——
正在接收的邮件附件,赫然是星寰大学β-307窗口的实时监控截图。
夜风掠过三所大学的穹顶,将银杏叶吹落在观星潭水面。
涟漪荡开时,倒映的星辰碎成无数光点,又重组为全新的星座。
"真正的独立,是连思念都可以按需启停。"
——林枫妍的实验室日志涂鸦
"我们先成为各自领域的星辰,再考虑轨道交会的问题。"
——林枫妍写在《天体物理与金融模型》作业扉页
"真正的星辰,不会为任何人偏离轨道。"
——林衔月在法学笔记扉页写下的批注
"真正的星辰不会交汇,只是隔着光年相互照耀。"
——林衔月写在《国际法》扉页的话
"真正的星辰从不需要追逐轨道,它们本身就是坐标。"
——林衔月写在《国际商法》扉页的话
"真正的囚笼从来不是物理距离,而是被允许思念的限度。"
——沈栖迟日内瓦公寓的便签
"最坚固的牢笼,往往用理想铸成。"
——苏令仪哲学笔记边角
"理性的距离,是给彼此留出成长的真空。"
——苏令仪的读书笔记
"音乐是看得见的数学,数学是听得见的宇宙。"
——阮听枝的琴谱扉页题记
和你们相遇的日子青春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