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树上的树叶纷纷落下,冬天要来了,西风呼呼的刮,刮进人的骨头缝里,冷的人都是两手插进袖子里,不舍得拿出来。
这时候是煤球的旺季,李青云和吴喜凤两口子今年又请了两个人专门往各处送煤球。
李名扬的老娘今年把节煤炉提到屋子里,既能取暖又能做饭,刮风下雨都不耽误。
李名扬和老娘一起吃饭,听香草说节煤炉放在屋子里不安全,让王老太睌上睡觉的时候门不要关的那么严实,留条缝通风,以防中毒。
冬天没事,田美英忙着给一家人做衣服,给李青山做的是中山装,中山装是七八十年代流行的,那时候城里有不少穿中山装的,只是他们这种农村没有。
妇女们穿的都是自己家织的布,用染料把布染成红色或者是蓝色两种颜色,每家的颜色还略有不同,不过说是两种颜色,有的人水放多一点,染出来颜色就浅一些,水放少一点,染出来颜色深一些,就像做饭,同样的材料,同样的调料,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年轻的妇女们用红布做大襟上衣,上岁数的用蓝色。
一件衣服,田美英连裁带做要五天。
那时也没有毛衣什么的,冬天都是穿件里衣,里衣是用细棉布做的,有些人家做一件棉袄要穿七八年,小孩子的棉衣是大人衣服改的,棉袄上有补丁是再正常不过的。
特别是袖口,有的小孩袖口脏的黝黑发亮,不是大人不想给换,实在是太穷了,没有能力给孩子做两套棉衣服换着穿,冬天靠着一身衣服要穿三个多月,棉袄里面的棉花都成黑色的了。
有时候,小孩子的棉衣不小心搞湿了,晚上要放在灶台上烤,不烤白天没衣服穿。
李青山还没有穿棉衣,细棉布里衣也不舍得穿,穿的是田美英自己织的布,没有染色,自家织的本色布越洗越白,他的里衣胳膊肘处都有破洞,舍不得扔。
劳力们火力旺,冬天不觉得太冷,都不穿棉袄,只有到三九天冷的不行才穿几天。
穿上新衣服,李青山仿佛又年轻了十岁,精神抖擞。
今天是马桶开窑的日子,之前已经烧了好几个都不是很理想,不是表面粗糙,就是有裂口不能用。
别看马桶好像很简单,想做好可并不容易,烧的不好,不止容易挂壁,还有可能反流。
再烧不好,就只能去请教老师傅了,老师傅估计也没有烧过马桶,不过老师傅烧过白陶瓷碗,想来原理是一样的。
开窑的时候,李公正在心里默念,菩萨保佑,保佑他开成功,他是共产党员,又是军人,其实是不信这个的。
走上前,开窑,取出来一看,还是没有成功。
李公正有些泄气,这么多次还是没有成功,难道这真的做不成吗?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老婆去供销社回来了,买了二块布,是做裤子的料子,一块男款,一块女款,料子的质量都很好,还有一罐麦乳精。
家里老二儿子李夏至的媳妇见婆婆买回来两块布料,看着质量还不错,就拿了一块回自己屋里。
李公正心情郁闷的回到家里,老婆看出他不高兴,想让他出去走走,就对他说:“桌子上我买有礼物,你带着去找青山说说话。”
说着走进屋子,拿起桌子上的布,却发现就是一块,赵桂芬生气地大喊:“老大,老二都给我来这屋,我这刚拿回来的布怎么就不见了!”
赵桂芬这个婆婆也算开明,一般情况下不会发脾气,但是发起脾气来,连李公正都怕。
两个儿子都在各自屋子里,老大媳妇去年生了个儿子,正是到处爬的时候,两口子在屋里陪儿子玩,顺便教儿子学走路。
李公正两口子待儿媳妇都是一视同仁,不会刻意偏向谁,两个儿媳妇去赶集都给的钱都一样多,赵桂芬见多了那些偏心的老人,最后都是闹的全家一盘散沙。
这一回真是把赵桂芬给气到了,她这刚把东西拿回家,就有人偷摸给拿走。
她心里怀疑是老二媳妇曹三妮拿走的,当初她没有看上曹三妮,人长可以,只是家里是做小生意的,一脸算计。
无奈,老二李夏至愿意,他们两口子也只得妥协,本以为或许老二媳妇没他们想的那么能算计,结果搅得一家子不得安生,平时说些酸话也就算了,今天直接当小偷。
两个儿子都带着媳妇过来,老大媳妇抱着孩子,他们还没见自己老娘发这么大脾气,今天这是咋了。
“娘咋了,你发这么大脾气?”老大不明所以。
“我今天早上去供销社买了两块布料,刚放桌子上没一会儿就不见了,你们谁拿了,这可是你爹要去送人的。”
老大媳妇把孩子往上一颠:“娘我可没拿,我和春生一直在屋里带孩子,都没有出来,是不是你放别的地方忘了?”
老二媳妇低着头,没有说话,老二夏至说他也不知道。
“老二媳妇,你看到了吗?”
曹三妮小声嘟囔:“我就拿回屋里看一下,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
“你说什么,我没有听清楚,你拿屋里,为啥不和我说。”赵桂芬要气死了。
李公正出来打圆场:“找到就行了,老二你去屋里给我拿出来,我有用处。”
“有啥用处,不就是一块布料,还要再拿出来。”曹三妮不愿意。
这下把李公正也给惹恼了,大声嚷道:“刚才给你留面子,不想理你,看把你能的,不告自取,就是偷!”
李公正一生气可把两个儿子给吓到了,他们长这么大,还见他爹吼过这么大声,他爹是个斯文人,没有跟人红过脸,很多时候都是笑咪咪的,现在是真的急眼了。
两个儿子都不敢吱声,小孙子都吓哭了。
赵桂芬让大儿媳妇抱着小孙子回屋,剩下的人站着不敢动。
“老二回你屋里把布料给我拿出来,今天这事就这么算了,再有下次,三妮你直接回你娘家,不用再回来了。”曹三妮拎不清已经不是今天这一次了。
那时候有的人结婚领证,有的人不领结婚证,只在家办个酒席就算完事。
曹三妮害怕了,她结婚快一年,还没有见公公婆婆发过这么大的火,唯唯喏喏地说:“是,我知道了。”
回到屋里,却是越想越委屈,趴在床上大哭,
觉得不就一块布料,公公婆婆就这么不给面子。
这几天香草家一直都在收拾新房,新房建的差不多了,收拾好尽早搬家。
新房正屋李青山两口子住,东屋香草住,西屋香叶住,窗户很大,这是香草要求的,她房间窗户上还要挂窗帘。
那年代很多人家都不舍得挂窗帘,都是窗户上糊点纸,什么纸都行,有什么用什么,过年的时候剪点窗花贴上,看着喜庆,还不浪费钱。
香叶的窗户也挂,只有李青山他们的房间不挂窗帘,这个窗帘还惹得王老太好一通抱怨,说丫头片子,赔钱货,浪费钱。
墙面抹灰抺的又光又亮,地面是青砖,房间里用淡青色纱缦隔成里外间。
外间放一张桌子,是当下最新流行的两头沉桌子,桌子长一米多,宽六十厘米,三个抽屉,两头下面两个小柜子,柜子安有柜门,中间是空的,人坐在桌前,腿放在中间空地方,这样的桌子叫两头沉。
桌面上有台灯,是让香草学习用的,为了方便香草画图纸,李青山还专门给香草买了画图用的纸,是那种有点厚度不容易烂的,桌子对面还有个柜子,放书放东西用的。
纱缦里面是一张老式床,三面有床围栏,床身是李青山上山砍的木头新做的,给香草和香叶一人做了一张床,床边还有个脚凳,香草十岁,香叶八岁,担心掉床,也担心上不去床。
床的右边是一张梳妆台,上面有一面锃亮的玻璃镜子,梳妆台还有两个小抽屉,可以放一些皮筋,发夹,当然也可以放一些首饰。
左边是一个小衣柜,还有一个衣架,可以挂衣服。
进门处还放着李青山自己做的长椅,长椅比普通的长椅宽,香草让田美英做了软垫,用的是各种各样的花布拼成的,平时没有事,特别是下雨天,坐在这里看雨中景,也是一件美事。
香叶的房间和香草的差不多。
李青山和田美英的房间,把老屋里的条几,八仙桌子,都拉来摆上。
院子里铺上青砖,中间位置留个小花园,等以后种点花草或者是果树。
收拾好几天,终于收拾好,一家人都挺满意的,香叶特别高兴,她也有自己的房间了。
搬家定在十一月十六日,当天和李青山关系好的都来帮忙,李公正一家,李大娘家,还有好几家,用架子车把东西往新家拉,拉了五六回,新家离老宅有五六百米远。
原本香草不想让田美英收拾老宅的东西,觉得这些东西都可以重新置办,但是田美英不舍得,都是用顺手的,扔了可惜。
衣服被褥几大包,在香草的强烈要求下,破的没带。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预收:《七零妇女主任》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队最强妇女主任,铁血官司审判官,最强情报库……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