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拉近距离 ...
-
谢书苒还沉浸在贺扶晏的腹肌中,乍一听到他的声音一下子吓了一跳。恍了恍神才想起来自己此行的目的。
“我让小厨房做了一些点心,我吃着味道很不错,便想着给你送一些过来。”
贺扶晏很意外,谢书苒竟然会是因为这种事来找他。贺扶晏捏起盒子里的一小块点心,软糯的点心在口中化开。
太甜了。
仅仅是咬了一小块,贺扶晏就觉得嗓子有些齁到了,喉咙里泛起了轻微的痒意,让他忍不住轻咳了一声。
“怎么样?好吃吧!”
贺扶晏本来想问问到底是哪个厨子做的,水平竟然如此低下,可是看到谢书苒眼睛亮晶晶地,充满了欢喜地看向他,话到嘴边,转了个弯咽了下去,变成了一声“嗯。”
“齐妈妈从小就给我给我做点心,她做的点心我最爱吃了。所以这次成婚,我娘让我把齐妈妈也带了过来。”谢书苒自豪地介绍完自己的“大厨”之后,拍拍胸脯:“既然你也爱吃,那以后我让齐妈妈多给我们做一些,我们一起吃!”
“不必!”贺扶晏赶紧拒绝。但又怕谢书苒多心,赶紧解释道:“我长年吃药,不易多食甜腻之物,会冲淡药效。齐妈妈既然有如此的手艺,让贺府的人也同她学一学,多为你制一些点心。”
谢书苒有一点失望,原来他不能吃啊,看来自己企图用美食拉拢他的计划行不通了。
“是我考虑不周了,没有想到你吃药需要有忌口。”谢书苒想了想,正色道:“贺扶晏,那你都有哪些忌口告诉我一下吧,日后我好叮嘱厨房们多注意一些。”
贺扶晏笑笑:“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就是多食清淡,少油腻,发物之类的。贺府的厨子们这些年来都已知晓该注意什么。你就让厨房多注意你的口味就好。”
谢书苒在心中暗自懊恼,这是贺扶晏从小到大生活的贺家,需要注意什么,贺家自然早就已经熟知了,哪里还用得着她?
“你若是觉得闷,也可以多出去逛逛,若是看上了什么东西,记在贺家账上就好。”
贺扶晏宛如一个体贴的夫君一般,对着自己的妻子出手大方,谢书苒本来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既然在贺扶晏这里刷脸成功,便不再多留了。
看着谢书苒出门后蹦蹦跳跳的身影,贺扶晏唤来了自己的贴身仆从松石。
“去街上买一些女子喜欢吃的点心回来,要那种很甜的,形状好看的。”
谢书苒第二日收到贺扶晏让人送来的点心时还有些意外。想不到这贺扶晏竟然懂女子的心。这点心不仅造型精致,做成了花的形状,而且味道香甜。枣泥和莲蓉在味蕾上交汇,化成了幸福的味道,谢书苒本来想只是略微尝上一块,但是这味道实在是太好了,不知不觉间一盒点心都吃完了。
吃得心满意足的谢书苒开始琢磨起贺扶晏来。
贺扶晏的样貌生得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那一类人中,而且家世好,性子也温柔,还很懂人心。只是这样的一个人,纵使身体多病了一点,但也远远没到传说中几近命悬一线的状态,他究竟是为何既不参加科举,又不愿走他父亲的路子入朝为官,甚至于连出现在人前都很排斥呢?
谢书苒提笔,在纸上写了很多种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有病但平时无事,发作起来吓人;心理疾病严重;极度社恐等等各种可能性。
“他不愿意告知我他的具体病情,那就说明他这个病难以启齿。”谢书苒琢磨了很久,但是发现自己对贺扶晏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还是要想办法同他多接触啊。”
谢书苒并不知道要怎么跟这样一位夫君拉近距离,想来想去,只有去求助自己的闺中密友董熙瑶了。
董熙瑶接到谢书苒邀约的时候很是惊喜,当日谢书苒大婚未见新郎,新娘同一只公鸡拜堂的事情传遍了京城,董熙瑶便一直担心自己这位好友的处境,如今见谢书苒主动来邀约,当即就应下了。
第一次来到贺府,董熙瑶忍不住咂舌。如今的贺丞相是这大庭王朝陛下跟前的红人,都说当今陛下极为信任这位丞相,凡事无论大小都要同丞相商议过后才会下旨。拥有这样权利的丞相,其府邸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官员府邸可以媲美的。
“我的天呐,这贺府都可以与那些王公贵族的府邸相比了吧。”
一路走进来,董熙瑶可谓是目不暇接,见到谢书苒的第一句就是:“苒苒,我上一次去到这么大的府邸还是去硕亲王府上呢。”
看着眼前的谢书苒面色红润,眼角眉梢都带着笑,并无多少愁思,董熙瑶不禁感叹:“看来你嫁得还不错,本来当日我还心疼你只能跟公鸡拜堂,不过今日进了这贺家一看,别说是同公鸡拜堂了,就是同一头猪拜堂,那也是值得的。”
说到这里,董熙瑶凑近了谢书苒,小声问道:“那你和贺扶晏当晚有没有……”
谢书苒微红着脸,点点头。
董熙瑶不可置信:“他连白天的婚仪都无法出席,晚上还不耽误这种事吗?”
谢书苒其实至今也不明白贺扶晏的身体明明没有那么差,为何婚仪这么重要的场合却不出席呢?不过怕董熙瑶担心,谢书苒还是把对谢家的那一套借口拿了出来:“他本来也是想出席婚仪的,只是突然之间晕得特别厉害,而且脸色也很差,所以才没有出来。不过等到晚上他休息好了,这不马上就过来找我了。”
“哎,那贺扶晏究竟长得如何呀?”
谢书苒:“他、他长得其实也还好吧。”
不止是还好,精工雕琢的眉眼,直挺的鼻梁,包括身材都很好,宽肩窄腰,谢书苒不敢想象如果不是贺扶晏生过病,这样的一位郎君怕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自己吧。
谢书苒的心中有些小得意,但又不想宣之于口,便转移了话题,直奔主题:“那个,瑶瑶啊,你说怎么能与夫君迅速地拉近距离呢?”
董熙瑶托腮想了想:“拉近距离,无非就是平时多接触。时不时的再来个一起出游什么的。可惜今年江南水患,不然的话,你们两个新婚燕尔的,去江南游玩一圈,正合适,运气好的话,没准儿回来的时候你肚子里都能有一个了。”
江南水患?
谢书苒猛然想起来,前一世,程怀琛就是去江南跟着赈灾时,查到了当地的地方官贪墨赈灾款一案,入了皇帝的眼,从此开始平步青云的。
一定要想办法阻止程怀琛,谢书苒心中默默定下了决定,又与董熙瑶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这才送了董熙瑶离开。
金銮殿上,群臣鸦雀无声。
刚刚,德昌帝在听完臣子汇报江南出现水患后,没有担忧,没有对策,只轻飘飘地一句:“那今年没办法下江南了呢。”,听起来倒是为这事颇为可惜。
群臣在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有忠义之人跪了下来:“陛下,不可如此啊。江南如今饱受水患肆虐,身为君主,陛下应当尽快派人前往江南赈灾,体恤万民。而不是该在这样的时候,为着一己之私而弃天下于不顾。”
德昌帝只觉得心烦。
“朕不过就是随口一说,爱卿们何必当真呢?”
何必当真一出口,所有人都吓得跪了下来,瞬间满朝文武统统跪了下来。
“陛下乃天子,说话自然金口玉言,怎可能不把您的话当真呢?”
面对着所有人的谏言,德昌帝只觉得烦躁,一种明明已是天子,却还是有诸多顾虑,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好了,朕知道了。既然你们想要赈灾,那就让萧太尉去吧。”
“陛下,不可啊,魏大人的兵力本来就在南方盘踞,据说此次之所以水患如此严重,就是因为有不少萧太尉的人贪墨朝廷银钱,玩忽职守,才至今日如此祸患,还请陛下严惩啊。”
有人开了谏言的口子,便出现大批的追随者,很快,金銮殿上哗啦啦地跪满了一地谏言的臣子。
德昌帝看着下面跪了黑压压的一群人,直接一拍椅子:“你们这是在逼朕么?”
、
下面萧党和其他的人吵做了一团,但企图惩治萧党的人丝毫不让步,德昌帝不发话,便没人起身。
德昌帝揉了揉自己跳动着疼的太阳穴,心知最近萧承仁的确做得有些过分,他其实也想过敲打他一二。既然现在想要办他的人这么多,他还是顺应一下民心吧。
“那这次就由贺丞相带领,户部算算看能拿出来多少银两,刑部再出几个人,查查这水患有没有失职的官员。”
既然德昌帝已经做出了部署,下面的人终于不再说话,贺闻安领命后,德昌帝就宣布了退朝。
送走了董熙瑶之后,谢书苒便去找贺扶晏,得知了贺扶晏在书房之后,便往书房走去。
来到书房,谢书苒却被守在门口的小厮拦住了:“少夫人,老爷和公子在里面议事,容小的先去禀报一下。”
谢书苒看向紧闭的大门,和善地笑笑:“我就是来找夫君叙话的,既然父亲和夫君还有要事,那我就不打扰了。”
谢书苒就这样离开了,但是刚刚转过一个拐角,谢书苒马上换了个方向,从后面悄悄地绕到了书房后方。
幸好书房后面的窗子还是开始开着的,谢书苒神不知鬼不觉地蹲在了窗子下面,听着里面贺闻安和贺扶晏的对话。
“这次江南水患,陛下既然全权交予我处理,那么我来安排人也方便一些。你就扮作我的幕僚,与我同去。”
说话的是贺闻安,听起来像是想要贺扶晏也同他一起去江南的意思。谢书苒听得觉得好生奇怪,不是说贺扶晏身体很不好,出门都勉强,就算他状态好的时候能出府门,可是此去江南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的,贺扶晏的身子能撑得住吗?
贺扶晏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当即就答应了:“是。只是父亲,这次陛下还让刑部的人也同去,是不是他还是察觉到了什么?”
贺闻安同贺扶晏还是根据时局对陛下的所说所思进行推测,谢书苒的思绪却已飘远。
若是按照上一世的轨迹,这次去往江南,程怀琛也在其中,这是他打的第一场漂亮仗,所以她决不能让他此次顺利完成任务,这次去江南,她必须想办法同行,去破坏程怀琛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