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晚饭后一撂筷子,周长泓就离开饭桌去挑水。

      大圩,包括附近几个大队吃的都是上洋河的水,水挑回来,倒进水缸,然后放明矾进去净化静置一晚,烧开就能吃了。

      周长泓以前挑水时都要拼着他二哥一起,他二哥结婚后,他妈就不让他二哥挑了,说给二哥省力气。他一开始不懂,凭什么只给二哥省力气,不给他省,后来他二哥被缠得没办法了才告诉他,说等他娶媳妇就知道了,是给晚上省力气呢!

      周长泓今天挑水时,不知道怎么就又想起了这件事……脸上的红更加退不下去了。挑完最后两桶,水缸已经满了,他索性用桶里剩下的凉水冲了个澡,被陶桂香知道后,又挨了一顿骂。

      都是那个女人害的!周长泓心里恨恨地想,他今晚非要去找她算账不可。这么想着,周长泓不知道怎么又想起给二哥晚上省力气的话,脸又烧红起来,不知怎么又不敢去找沈淑仪了,自己难受了一晚上……

      沈淑仪可不知道周长泓心里的如何天人交战,洗过澡就睡下了。临睡前,她还抱着睡醒就能回去的期待,希望着明天醒来,她是睡在自己的雕花大床上,身边十几个丫鬟伺候……

      然而一睁眼,她还在这,耳边是激昂的动员曲,催着社员们上早工。

      沈淑仪起床洗漱,和家人一起吃早饭。

      “老大家的今天要去大队部了吧。”周二柱说。

      “嗯,吃过早饭就去。”沈淑仪说。

      “听说公社要开始搞大包干,你打听打听,到底搞不搞,什么时候搞,怎么搞的。”周二柱说。

      “她今天才去,你就叫她打听干什么!”陶桂香说,“反正怎么都要等夏收后,急什么!”

      沈淑仪说:“我知道了,要是听到什么消息就告诉你们。”

      陶桂香还不放心:“你不要打听,在旁边听听就行了。”

      沈淑仪笑笑:“嗯,我明白。”

      周长泓见家人俨然把沈淑仪当成主心骨,心里更担心,还有点后悔,没有在把她捞起来的那一刻就说出实情。现在好了,短短几天,一家子就“沦陷”了——父母指望她在大队部获得内部消息,二哥二嫂盼着她的二百五十块钱,小妹拿她当老师……

      只剩他一个人孤军奋战!周长泓决定今晚无论如何也要找她问清楚,顺便把她敲打一番。

      早饭过后,其余人去上工,沈淑仪带着周长潇去大队部。两人路上遇到不少上工的社员,他们称呼沈淑仪时,已经是沈文书了。

      周长潇喜气洋洋,好像当上文书的是她自己。

      两人到大队部,朱会计已经在办公了。

      “我来晚了。”沈淑仪说。

      朱学勤笑笑:“不晚不晚,我年纪大了,觉少。”

      “我今天要做什么?”沈淑仪问。

      “马上夏收了,把账对一对,队里有不少社员还欠着粮食和工分呢,统计一下。”朱学勤叹了口气,“我们大队也欠着公社、欠着国家粮食和钱。上年队里买拖拉机,欠信用社的钱今年怕也还不上。”

      沈淑仪觉得挺不可思议的,老百姓还能欠“朝廷”粮食,这在她那个时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就是卖儿卖女卖自己也要把欠朝廷的给补上。只有“新社会”才有这种事吧,沈淑仪这个“旧社会”来的人,心生许多感慨。

      朱学勤给了沈淑仪两本账本,一把算盘,还有一支铅笔和一支已经吸满墨水的钢笔。

      沈淑仪坐到原先文书的位置上开始看账本算账,周长潇在旁写了一会儿字,见大嫂在认认真真算账也不敢打扰,待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沈淑仪看着账本对大圩大队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圩大队下面又分成八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平均四十户人家,两百来号人,整个大圩大队一共一千七百多名社员。其中大多数都在原地务农,只有极少部分,像原主的丈夫那样,在城里有工作或者在外当兵,另外还有没能返城、也没在当地成家的知青十几人。

      如今的大圩大队,欠着信用社拖拉机钱,欠着国家粮食和种子钱……在整个胜利公社属于落后大队,朱会计算着算着就又开始叹气。

      十点多的时候,刘支书骑着自行车来到大队部,他手上拿着报纸,刚从公社回来。

      “小沈来了,怎么样啊,能上手吧?”刘国栋问。

      “做些统计,应该没问题,等下请两位领导给我检查一下。”沈淑仪说。

      “呵呵,你肯定没问题的,做事肯定比我们细呢。”刘国栋说着把报纸放在办公桌上,又从随身的帆布包里翻出一本软皮本递给沈淑仪,说,“这个本子给你,你当工作笔记用。”

      “谢谢支书。”沈淑仪接过来道了谢。

      刘国栋看看沈淑仪的统计表格,字是真漂亮,又漂亮又工整,一目了然,看着字是舒服的,看到统计的内容就难受了,欠粮食、欠钱的社员太多了!

      刘支书叹气。

      “国栋,你去公社,见到书记没有啊?有什么新指示没有?”朱学勤问。

      “见到了,还见到别的大队的书记,书记的意思是先搞试点,社员同意率高的大队先搞一季看。”刘国栋说。

      “那你什么想法?”朱学勤又问。

      刘国栋说:“我准备搞搞动员,把同意率提上去。”

      “我们大队搞试点啊。”朱学勤说。

      “搞!”刘国栋说,“不搞不行了,不搞这欠的饥荒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还清呢,我看到信用社的小侯都躲着走。”

      刘国栋把报纸递到朱学勤面前,指着一篇报道说:“朱会计,你看看这篇报道。”

      刘支书和朱会计显然在说大包干的事,沈淑仪一边继续工作,一边认真听他们说。

      朱会计看完报道,一拍办公桌:“搞!非搞不可!”

      “小沈同志,你怎么看呢?听得出我们在说什么吧?你昨天看报纸也摘抄了这个呢。”刘支书突然问沈淑仪。

      “听得出,在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沈淑仪用了昨天在报纸上学的词。

      “对。”刘支书笑着说。“你作为社员,会支持我们大队试点这个承包制吗?”

      “会。”沈淑仪毫不犹豫地点头。

      “为什么?”刘支书又问。

      沈淑仪拍拍面前的账本:“因为这个。”

      刘支书笑笑:“我记得你们家是不欠大队钱的。”

      “前些年也欠,长海上班后才慢慢还上的。”沈淑仪顿了一下说,“还大队的钱,不是从土地里出的。”

      一句“还大队的钱,不是从土地里出的”,让刘支书对沈淑仪的好感度又上升了几分,他点点头说:“不错,有觉悟。我们守着土地,却种不好,养不活我们自己,实属不应该。人家搞承包的亩产比我们高一倍还多,这就是政策出了问题,赶不上时代了。”

      朱会计咳了一声,提示刘支书不要把话说过了。

      “我准备尽快开始动员了,早点开始搞,争取把同意率搞得高高的!”刘国栋雄心壮志已在燃烧。

      沈淑仪记得,原书里,今年的试点,他们大队是没拿到的,刘书记虽有雄心,但别的大队也有,人家还有计谋。

      “书记,我有点一点小想法,不知道对不对,您要听听看吗?”沈淑仪斟酌着说。

      “你说,你说,年轻人,思维活络,我们新来的公社书记就挺年轻呢。”刘国栋说。

      沈淑仪说:“我觉得,动员的事,宜迟不宜早。”

      “为什么?”刘国栋问。

      朱会计倒是先反应过来了,但他没吱声,继续听沈淑仪说。

      沈淑仪说:“我觉得最早,也要放在夏收交过公粮后。想必今年的公粮还是交不齐,那个时候,社员们是最急于改变现状的,那时候想要动员应该会容易点。”

      “有点道理。”刘国栋点头,然后他自己继续说,“而且公社是搞试点,不是全搞,要让他们觉得名额是要抢的,让别的大队先动员,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赶不上,抢不到,有好处占不到!”

      沈淑仪笑笑:“是这样没错,还有就是,从动员到计票的时间越短,越不容易出乱子。”

      刘国栋双手一拍:“还真是!啧,没想到,小沈你还是个女诸葛!”

      沈淑仪谦虚一笑:“我就是一点小想法,两位领导肯定早就想到了。”

      “谦虚了,谦虚了。”刘国栋笑道,“把你招来真是太对了!”

      朱学勤也跟着夸了沈淑仪几句,沈淑仪其实还有挺多想法,但她没有再多说,过犹不及。

      放工时分,沈淑仪也回家吃饭,从大队部出来后,沈淑仪一路遇上不少社员,见到她都挺客气的。其中有昨天一起参加考试的,还问她收不收徒,想跟她学打算盘……

      沈淑仪路过周三柱家时,正好撞上周长清。

      周长清刚喊了一声大嫂,就被另一声更响的大嫂盖过了声音,那是周长泓的声音。

      “大嫂,快回来吃饭了!不要和不相干的人搭腔!”

      于是沈淑仪没有理周长清,直接回家去。

      沈淑仪走到周长泓身旁,周长泓对她说:“你别理他,别忘了,你掉水里,他都不救你。”

      “好,我不理他。”沈淑仪说。

      周长泓听沈淑仪那哄人的语气,顿时脸红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