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5、第85章 楚门的世界(三) ...

  •   屋内光线昏暗,橘黄色的灯光笼罩着整个客厅,墙上的家庭照显得讽刺而遥远。

      楚门坐在沙发上,脸色阴沉,眼神游离。他的手肘撑在膝盖上,双手交握抵住嘴唇,眉头紧锁,整个人显得疲惫、疑惑、又压抑着一股愤怒。

      他盯着妻子,语气低沉却直指核心:

      “你为什么还要和我生孩子?你根本就不喜欢我。”

      这句话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空气中,令整个空间顿时凝固。玛丽莲——楚门的妻子——明显一怔,脸上的微笑刹那崩塌,眼神飘忽,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了一般。

      她机械地走向厨房,一边翻着橱柜,一边迅速调整情绪,嘴角强行上扬,声音却开始变得不自然,语气发虚:
      “亲爱的……你怎么突然……你看,我们今天的晚餐还有可可粉——全天然,速溶无糖,还富含钙和维生素D。”

      她的语调变得甜腻而刻板,像是在念一段熟悉到没有情绪的广告词。她刻意把可可粉举到摄像头方向——虽然在楚门看来,屋内并没有人,但她仿佛在对某个观众表演。

      楚门怔住了。他站起身来,慢慢走近,眼神一寸寸地穿透她的伪装,语气缓慢而冰冷:“你在跟……谁说话?”

      这句话仿佛打破了房间里的第四堵墙。

      妻子的身体僵住,眼神闪烁,脸上堆笑的肌肉再也绷不住了。她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手迅速在灶台上摸到一把水果刀,抬起来,动作笨拙却慌张,声音颤抖:

      “你……你别过来……楚门……你现在很不正常。”

      楚门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失望。他没有后退,也没有激烈动作,而是缓缓伸出手,眼神比她的刀更锐利。他一把握住刀柄,轻松地将刀从她手中夺下。她并未真正抵抗,只是轻微颤抖,几乎崩溃。

      屋内的气氛像是窒息前的安静。

      这时,大门“咔哒”一声被打开。

      马龙来了,提了两瓶啤酒。楚门的“挚友”来了。

      他身穿制服,气喘吁吁地冲进来,看了一眼楚门手中的刀,又看了看脸色惨白的妻子,立刻摆出镇静的姿态:
      “嘿——楚门!放下刀,咱们出去走走,好吗?”

      他语气里混杂着安抚、暗示与某种说不清的合作感。

      楚门望着他,眼神由愤怒转为冷静,接着是一丝近乎嘲讽的理解。他轻轻地放下刀,嘴角微微扯出一个弧度,像是终于看懂了整个世界的布局。

      他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但现在,他想看看,谁还会继续演下去。

      在海边的月光下,马龙和楚门坐在岩石上,脚下是缓缓拍岸的海浪,远处是灯光斑驳的虚假城市。

      马龙用他一贯平静、略带兄弟情义的语气安慰楚门:

      “如果一切都是假的,那我也是假的?我们小时候一起钓鱼、逃课……这些都不是真的?”

      文森特在这时表现出了复杂的静默:他没有急着回应,而是低头看海,嘴角轻轻抖动,眉毛微微拧起,像是强忍泪水却又不甘相信。这是一种极有张力的内心推拉式表演。他没有嚎啕,也没有大喊,而是用呼吸、眼神在传达挣扎。

      当楚门的“父亲”从人群中走出时,马龙突然停顿,像是哽咽,抬头望向远方,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歉疚。

      楚门愣住了。他望着那个失而复得的“父亲”,脚步迟疑,却还是慢慢靠了上去。两人紧紧相拥。

      他没有哭泣,没有崩溃,只是用一种极度缓慢、近乎雕塑般的动作拥抱对方,然后仰头,眼泪不动声色地滑下。这种表现,比激烈的痛哭更让人揪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楚门似乎恢复了往常的生活节奏。他照常上班,与人微笑寒暄,过着“正常人”的日子。但一切都只是表面。他的眼神里少了从前的疑虑,却多了淡淡的沉静,仿佛内心有了更深的计划。

      直到某个清晨,楚门像往常一样上床入睡,但其实,他早就偷偷布置好替身,悄悄从床底溜了出去。监控画面显示他安然入睡,所有人都没察觉异常。等他们发现时,他早已不见踪影。

      整个小镇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广播拉响,演员调动,摄像机四处寻找他的身影。制作人站在指挥中心,眉头紧锁,调出所有的信号源,调动所有人力搜查。但楚门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突然,制作人灵机一动,大喊:“他可能去了海边!”摄像机立即切换视角,果然,远处的海平面上,一艘小帆船正乘风破浪。镜头推进,船上正是楚门,神情坚定,手握舵盘,望着远方。

      “启动风浪模式!”制作人咬牙下令。立刻,海面卷起惊涛骇浪,天空压低,雷声滚滚,大雨倾盆而下。水面如同沸腾的锅,船体剧烈颠簸。但楚门没有回头,风雨中他咬紧牙关,一次次被浪打倒又重新站起。

      制作人咆哮着命令加大风力,试图以恶劣的天气击垮楚门的意志。风浪几乎将小船掀翻,楚门却依旧死死抓住帆索,不肯屈服。那一刻,他不是在逃跑,而是在冲破命运牢笼。

      终于,风平浪静。制作人沉默了,像是终于接受了失败。

      帆船慢慢驶向海的尽头,楚门眼前出现了一堵蓝色的墙壁,一扇藏匿于假海天一线之间的出口。他愣住了,缓步上前,用手抚摸那坚硬的墙体。那是他一生的囚笼。

      楚门用力敲击那堵墙,一下、两下,眼里涌动着复杂的情绪——愤怒、释然、悲伤与喜悦。他找到了出口。

      这时,天空传来制作人的声音:“楚门,这里是世界的尽头。你可以选择留下,这里很安全、很美好,你想要什么我都能提供给你。你知道吗,我看着你出生,看着你长大,你就像是我的孩子。”制作人开始打亲情牌,试图挽留住楚门。

      楚门望着那道门,没有立刻回应。他回头,望了一眼曾经的世界,然后转身面向镜头,露出一个淡然的微笑,深深地鞠了一躬。

      “如果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他缓缓踏出那扇门,背影坚定,潇洒落幕。画面定格,世界静止,那个虚假的人生,终于画上句点。

      文森特看完电影,久久没有回神,参演这样的一部电影是荣幸的事情,不仅是职业上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这次的角色有很多喜剧的元素,文森特演的比较讨巧,借鉴了金凯瑞的表演,但是又做了一些改进。

      文森特看完之后,感觉自己又有了很多勇气,去尝试一些比较冒险的电影,之前在文艺片里面印证了自己的演技,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商业价值,感觉自己能挑战更多未知的领域,文森特舔了舔嘴唇,好莱坞等着我!我会向大家展示更多我的能力。

      一周后,小范围的试映了一波,派拉蒙邀请了一些影评人,业界的大佬们。

      《芝加哥太阳报》的著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给了该片4星满分评价,并称它是“一部思想深刻又引人入胜的寓言”,指出它“先于时代地批判了电视对现实的扭曲”。
      《帝国杂志》指出:“这是文森特最人性化、最令人心疼的一次表演,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灵魂在幻象中觉醒的全过程。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出道不过5年就展露出的演技,让我们期待他在后面的精彩演绎。”

      《卫报》写道:“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关于‘现实是什么’的哲学实验。”

      导演彼得·威尔(Peter Weir)与编剧安德鲁·尼科尔(Andrew Niccol)也获得了广泛称赞。

      影片采用了大量“监控镜头”的视角,强化了“被观看”的氛围,影评人认为这种叙事形式极具创造性。

      编剧对剧情的把控、节奏的张弛、对“自由意志”的递进式铺垫也被视为“教科书级的剧作”。

      看起来楚门会成为文森特表演中的一个代表性角色,这是之前的角色没有的现象,有的电影是剧火人不火,有的是人火,剧不火。《楚门的世界》是两者相互成全的结果,文森特当然很开心他和楚门绑定在一起也是对他演技的认可。

      紧接着派拉蒙就安排了大规模放映,隔天,文森特就收到了消息,首映日(周五)票房:约 1,005.5 万美元。

      成绩十分亮眼,派拉蒙立马送了不少剧本给文森特,希望能再度合作。毕竟对于电影圈来说,文森特的电影还从没搞砸过,文艺片也能买到北美一个亿,全球两个亿,R级片能都卖到全球三个亿,对他们来说,文森特的票房号召力很强。虽然还没在商业片中担任主演,但是大家都对他有信心。

      对文森特感兴趣的除了派拉蒙,还有索尼,索尼的《蜘蛛侠》早就送过来了,但是文森特第一次果断拒绝后,索尼也犹豫了。华纳刚跟文森特合作完,对于文森特的强劲票房号召力也很满意,这代表后面的《黑客帝国》票房不会少。

      迪士尼那边没有投橄榄枝,因为没有适合文森特的剧本,大部分是动画电影,根本不需要靠文森特来提高票房。

      环球这边也送来了不少剧本,但是文森特没有心动的意愿。哥伦比亚这里早就想合作了,但是种种原因,没有落实下去。

      面对这些文森特也很开心,能够进一步的打开电影拍摄局面,剧本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只是文森特接下来要进组《美国丽人》,后面的档期排给了《钢琴家》,所以后面的戏只能等到1999年以后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