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6、第146章 一场博弈 ...
-
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暖洋洋地铺在地毯上。文森特穿着一件洗得柔软的灰色家居T恤,脚边一双棉拖鞋,半躺在沙发上翻阅最新的漫画样刊。茶几上散着两三张公司业务报表,夹在笔记本电脑旁,显示着刚结束的视频会议痕迹。
门铃响了,他没急着起身,只是喊了一声:“开着,进来吧!”
马库斯推门而入,手里提着一袋还冒着热气的咖啡,风尘仆仆的样子,像是刚从另一场会议赶来。他随手把咖啡放在茶几上,绕过沙发坐下,表情带着几分试探:“有人找我,想收购你的公司。”
文森特正翻到一页印刷得极精美的全彩插画,手指停在上面轻轻摩挲了一下,像是在感受纸张的纹理,随后抬起头——眉毛微微一挑,像是没听清,又像是在确定自己没听错。
下一秒,他笑了,笑声带着点不屑又带着点好玩的意味:“开什么玩笑?我连想都没想过要被收购。”
他把样刊合上丢在一旁,伸手去拿咖啡,边拧开盖子边说道:“公司的业务板块才刚刚成型,影视、音乐、衍生品这些都在往正轨走。至少我们不愁吃饭。”
马库斯笑了笑,却没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文森特啜了一口咖啡,靠回沙发,半眯着眼轻松地补了一句:“他们啊,还是去敲别人的门吧,我这房子——砖都搬不走。”
窗外传来一阵远处施工的低沉轰鸣,马库斯眼底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意味,但很快掩了下去,只留下客厅里咖啡香与阳光的暖意。
咖啡的热气在茶几上氤氲开来,马库斯一边搓着手取暖,一边从公文包里抽出几份厚厚的文件夹,啪地摊在茶几上。
“先说漫画业务吧。”他翻开第一页,指着其中一栏数据,“投资的两部连载都进入了稳定期,粉丝群体固定,版权周边也开始出货。虽然市场份额还追不上那两个行业巨头,但我们走的反向路线——小众深耕,数据还是很漂亮的。”
文森特坐得很松,手肘支在沙发扶手上,指尖敲着下巴,听得认真,但没立刻表态。
马库斯接着说:“还有你投资的MP3播放器,销量出乎意料,尤其是线下市场,铺得越来越稳。”
“嗯。”文森特微微点头,却像是在脑中盘算别的事情,目光闪了闪,“但光有音频不够,我们完全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加一个视频播放功能。”
马库斯愣住了,眼睛眨了两下:“视频?”
“对,名字就叫……MP4。”文森特说的时候带着一种笃定,仿佛已经看到它在货架上热卖的样子。
马库斯显然没完全消化这个概念,但还是下意识地应了一声:“好……的。”他在本子上迅速记下,动作有点机械。
“影视业务呢?”文森特换了个姿势坐正,显然对这个话题更感兴趣。
马库斯翻到另一份资料:“《暗潮行动》已经全面开拍,剧组的反馈不错,导演说进度快于预期。”
文森特的嘴角勾起一点笑意,但很快又收了回去,眉间染上几分忧色:“这是我第一部真正自己主导制作的电影,票房要是扑了……”
他顿了顿,视线落到茶几一角那张剧组合照上——女友露娜站在演员群里,笑得温柔。
“虽然她的票房号召力一般,”文森特低声说道,“主要还得靠怀特撑着。”
马库斯心领神会地点头,翻到预算页:“怀特的片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且他这两年口碑不错,《美国派》的票房还是很亮眼。有他在,至少前两周的排片能保住。”
文森特伸手拿起咖啡杯,手指轻轻摩挲着杯壁,似乎在把马库斯的话和自己的担忧一点点权衡。阳光照在他眼里,闪着既有期待又带风险的光。
咖啡杯已经见了底,茶几上的文件堆也翻到最末几页。马库斯放下手里的笔,语气放缓了些:“说到底,这几年公司的节奏是稳下来了。经历过上一次经济危机后,我们投资都更小心,尤其是影视这块,除了《冷山》,现在没有新的制作在筹备。”
文森特轻轻嗯了一声,把手里的样刊放到一边,换了个更放松的姿势坐着:“手头的项目已经够多了,先把它们全都送上轨道才是正事。”
他伸手从文件夹里抽出一页片单,视线一行一行扫过去:“《蜘蛛侠》还在做后期,特效部门那帮人几乎是连轴转。《钢琴家》还卡在剪辑阶段,导演说可能要多做两轮粗剪才能满意。至于《猫鼠游戏》,那边是计划十月上映,宣发组已经在铺第一波物料。”
马库斯点点头:“这几部如果都表现不错,至少明年的现金流就稳了。”
“后面还有《黑客帝国》。”文森特的语气里带着一点期待,又带着点疲惫,“背对背拍摄,两部连着干,拍完就快到年底了。我想剩下的时间都不接新片了,拍完之后……好好休息一阵子。”
马库斯看了他一眼,目光里有一丝理解和支持:“同意你的决定。这几年你没怎么停过,是该给自己留点喘口气的时间。”
文森特只是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咖啡杯轻轻转动,像是在回味咖啡的温度,也像是在默默盘算这一整年的收尾。
和马库斯简单聊完公司业务,文森特看了眼时间,顺手抓起外套披在身上。外面阳光刺眼,路上尘土被剧组的大卡车卷得漂浮在空中,空气里混着机油味和道具火药的气息。
《暗潮行动》的片场位于一处废弃的工业区,铁锈斑驳的厂房被布景和灯光改造成阴冷的港口仓库。几台摄像机架在轨道上,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灯光,场务在喊着“清场”,动作利落。
文森特刚下车,就远远看见露娜的身影。她一身深色的战术皮夹克,利落的短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腰间系着枪套,靴子上还带着几道拍戏磨出的灰痕。整个人像是刚从一场追击战里走出来,干脆又锋利。
他的好友,怀特——则穿着全黑战术服,肩膀上挂着仿真的作战背心,表情里带着几分戏里的沉稳和硬朗。
露娜听到有人喊“文森特来了”,转过身,脸上的紧绷瞬间松开,眉眼间透出明显的惊喜。她快步走过来,动作干脆,像是从战场直接冲下来的战友,眼神亮得发光:“你怎么来了?没提前说一声。”
“临时决定,看看你们拍得怎么样。”文森特笑着摊手。
导演喊了一声“准备动作戏!”露娜立刻回到场地中央,眼神一变,整个人进入角色状态。开拍后,她像一只蓄势的猎豹,动作干净利落——抬腿、挥拳、翻身、缴械——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没有多余的花哨,打戏快得像一阵风,漂亮得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
文森特站在监视器后面看着,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欣赏一件被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怀特在镜头另一端与露娜配合默契,两人黑色的造型在昏暗的灯光下像两道交错的利刃,令场面既凌厉又带着几分冷艳。
导演喊“卡”的瞬间,片场响起一阵掌声,露娜喘着气回头望向文森特,嘴角勾出一个得意又带点孩子气的笑,仿佛在说——你可得看清楚了,我的动作可一点不输给票房担当的怀特。
文森特也笑着朝她点头,可耳边却传来一段断断续续的低声交谈。他无意间侧过身,看到两个制片部门的人正凑在一起说话。
“……追加投资的资金还是到位慢,不然那场水下戏早拍完了。”
“听说有个主要投资人打算撤资,这片要是票房不稳,后期宣发的钱都得自己垫。”
“嘘,别让演员听见,尤其是他。”
文森特的目光轻轻一顿,但脸上依旧维持着平静的神色,像什么都没听到,只是继续看向片场——只是手里的咖啡,已经凉了半截。
夕阳的余晖透过厂区的铁架投下长长的影子,文森特摘下墨镜,朝露娜和好友挥了挥手,便走向停在片场外的那辆黑色SUV。
马库斯已经在车里等着,见他上车,立刻启动引擎。车窗外,剧组的灯光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的傍晚与嘈杂的车流声。
车厢里安静了几秒,文森特先开口,语气听起来很随意:“刚才在片场,听到两个制片部门的人说……有投资人想撤资,是不是?”
马库斯的手在方向盘上一顿,没立刻回答,眼神看向前方的红灯。
“谁告诉你的?”他低声问。
“剧组的人。”文森特望着窗外的路灯闪过,“只是他们说得不算小声。”
马库斯叹了口气:“确实有这么回事,是一个外部的联合投资方。原本占的比例不算大,但他在宣发阶段是有资金承诺的,现在如果退出,后期的宣发预算就会紧张。”
文森特收回视线,看向他:“为什么我之前没听说过?”
“因为我本来打算先稳住对方,再告诉你。你最近项目已经够多了,不想让你分心。”
“分心?”文森特的声音压得很低,“这可是我第一次自己主导制作的电影,要是票房掉链子,影响的可不只是这部片。”
马库斯沉默了一下:“我知道,但你也得明白,有些投资人的算盘和我们不是一回事。对他们来说,撤资只是止损。”
文森特靠在座椅上,指尖轻轻敲着膝盖,动作不快,却有节奏:“那就想办法,让他们觉得撤资是亏的。”
马库斯侧目看了他一眼,没多说,只是点了点头。车厢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引擎的低鸣声,像一条缓慢却持续收紧的线。
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城市,窗外霓虹灯在车窗上反射出零碎的光影。回到家后,文森特并没有立刻换衣服休息,而是径直走进书房,关上门,点亮了桌上的黄铜台灯。灯光将他整个人包裹在一片柔暖的光晕里,但眉眼间的神色,却比外面的夜色还要深沉。
他翻出一本厚厚的投资项目资料夹,从夹层里抽出一张名片——那是《暗潮行动》几位主要投资人之一,迪兰·福特,一个在业内以审慎著称、但也极其敏感逐利的商人。
文森特没有直接打电话,而是先发了一条简短的短信——
【今晚有空吗?想聊聊电影的事。】
不到一分钟,对方回复了一个地址,是一家位于城南的高档私人会所。
两小时后,他推开会所的包间门,高某正坐在沙发上,面前摆着一杯看似无害的茶水,神色如常。
“真没想到你会直接来找我。”迪兰·福特笑了笑,手里的茶杯微微转动,“不是应该通过你的经纪人跟我谈吗?”
“有些话,直接说比较好。”文森特在他对面坐下,目光平静,“我听说,你在考虑撤掉后期的投资。”
迪兰·福特并不否认,只是慢慢地啜了一口茶:“这是商业判断。票房风险太高了,我不想把钱投进一个不确定的池子里。”
“那我换个说法。”文森特稍微前倾,声音低沉,“如果我能确保首周票房达到预期,你还会撤吗?”
迪兰·福特的手停顿了一瞬,似乎被这份自信勾起了兴趣:“首周?你打算怎么做到?靠你女朋友?她的票房号召力,我看未必够。”
文森特并没有被这句话激怒,只是淡淡一笑:“靠整体阵容,靠宣发,更靠我自己。你知道的,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她的作品,也是我的第一部制作——我不会让它输。”
包间里沉默了几秒,迪兰·福特才放下茶杯:“如果你真有这个把握,我可以暂缓撤资。但我要看到一个可执行的方案——不是空口承诺。”
“那就等我三天。”文森特站起身,伸手与他握了握,力道稳而有力,“三天后,你会看到。”
离开会所时,夜风带着凉意扑面而来,他深吸一口气,眼底的光比路灯还亮——这不仅是一次挽回投资的谈判,更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回到家已是午夜,文森特却没有立刻睡觉。他在书房的墙面白板上写下三个大字——“首周票房”,然后划分出三条线:阵容曝光、宣发加码、话题引爆。
凌晨,他打了十几个电话:
找到老友怀特(《暗潮行动》男一号)确认可以配合额外的媒体采访。
联系到一家国际特效团队,提前泄露一段水下动作戏的“幕后花絮”,但保留关键剧情悬念。
让马库斯约好与三家大型院线高层会面,讨论首周黄金排片的比例。
清晨六点,他才靠在沙发上眯了不到两小时。
第二天
上午,他带着马库斯直奔一家全国连锁影院的总部会议室。会议里,他没有用普通的演员推片话术,而是直接展示了三段尚未公开的电影动作场景——其中一段是露娜和好友在港口的高空搏斗,动作凌厉到连院线经理都忍不住低声惊叹。
“黄金档排片占比,如果能提升到30%,我保证三天内让这部片的讨论度翻倍。”文森特的语气没有半分迟疑。
下午,他去了广告公司,拍摄了一支一分钟的短片——不是传统预告,而是“幕后与剧情交织”的混剪,专门为社交平台定制。短片结尾是他本人对着镜头的十秒独白:“我不仅是演员,也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一年心血,就在这个冬天。”
晚上,他亲自打电话给几位在影评界有话语权的资深影评人,邀请他们提前看片,并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条件——“可以写任何评价,但上映前请只发一句话预告感受。”
第三天
清晨,社交媒体上已经出现零星的讨论,都是影评人和业内人士的只言片语——“港口那一场,值回票价”“动作戏是近年最干净利落的之一”。
文森特则在这一天打出了最后一张牌——联合慈善机构,宣布影片首周票房的一部分将捐助给贫困山区的项目,并在新闻发布会上亲自发言,露娜和好友全程站在他身边,形成一幅凝聚人心的画面。
下午,短片在各大平台同步上线,评论区很快被“想看”“这阵容稳了”刷屏。与此同时,他的团队也开始联系知名博主和视频创作者,二次剪辑片段制造二创热潮。
夜里,他坐在家里的阳台上,看着热搜榜上《暗潮行动》冲到第三的位置,才拿起手机,给高某发了一条信息
迪兰·福特坐在落地窗前,手里转着一支黑色的钢笔,电脑屏幕上的热度曲线像被火烧过一样,直线上升。
他原本以为文森特的项目只是个“明星情怀片”,撑不出多大水花,但这三天里的舆论走向却精准击中了投资圈的软肋——不仅粉丝圈沸腾,几家大号媒体的深度稿还在发酵。迪兰·福特眉头紧蹙,手指轻敲桌面,既有被动被动推到舆论中心的不安,也有一丝被激起兴趣的不甘。
他拨了个电话给手下,“查一下他团队的水准,尤其是市场部门的执行力,还有背后的宣传预算。别让我被一堆粉丝的热情骗了。”
两人在一家私密会所的包间碰面,气氛比第一次要凝重得多。桌上是已经切好的雪花牛排和红酒,但两人几乎没动。
迪兰·福特先开口,语气带着试探:“不得不说,你这三天的动作很快……但热度这种东西,退得也快。”
文森特微微一笑,把一份数据分析报告推过去,里面不仅有实时热度曲线,还有潜在观影群体的画像,以及已经锁定合作意向的品牌名单。
“我不只是在造势,我是在造市场。”文森特的语气平稳,但眼神锋利。
迪兰·福特看着那份报告,手指在酒杯壁上缓缓转动。他不是看不懂这份资料的分量,只是清楚——这份实力,意味着自己很难再单方面操控局势。
于是他换了个姿态,笑意带着一丝挑衅:“好,你既然有底气,那我们就谈谈真正的条件。你能拿出多少筹码,让我全力下注?”
空气短暂凝固,双方像在牌桌上互相看牌,谁都不愿先泄底。这一瞬间,投资线的博弈从试探,升级成了正式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