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补充:尽忠报国、千古奇冤岳飞 ...
-
补充:尽忠报国、千古奇冤岳飞
岳飞是让无数人都意难平的民族英雄,他是朝野公认的忠义之士、国之栋梁,他一生坚持抗金最终却败给了一句“莫须有”。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享年40岁。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九万里”。
1、四次从军
(岳飞前后四次从军,第一次是为了糊口,第二次从军谋生之余,多少也有了升官取功名的意思,但从第三次开始,经历太原大战,亲眼见到河北河东整个沦陷,金人杀戮无度,肆意屠城掳掠,便一心一意想要驱除金狗,兴复两河,再不存了半分要借此升官发财的念头,至于尔等,至于你们,想要升官发财,自去他处,只莫入我岳飞的麾下——来自小说《绍宋》)
1.1,1122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 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同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岳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
1.2,1124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前往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县)投戎,充当骑兵效用士,不久被擢为偏校。
1.3,1126年,宋钦宗赵桓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太原、平定军失陷后,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这一次他加入了康王赵构的大元帅府所管辖的军队,后隶属副元帅宗泽,宗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河南濮阳),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城撤出,徽钦二宗、皇子、嫔妃、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还有无数金银珠宝被打包带走,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命不该绝,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然而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时年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只换来“小臣越级,非所宜言”8个字,投降派也借此机会将岳飞逐出军营。
1.4,1127年即使被扫地出门,岳飞也从未想过回乡,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见了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张所。这是他第四次从军。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顾虑金军集结,因此谨慎出战。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岳飞和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凯旋后,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2、东京留守司
1128年建炎二年,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这年六月止,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二十四次,但始终没有取得赵构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宗泽病逝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其人“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 ,置宗泽生前的计划于不顾,北伐终告夭折。七月十五日,岳飞按宗泽生前的部署,率毕进等部将进驻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负责保卫北宋皇陵。
建炎二年(1128年)秋,金太宗完颜晟下令发动对宋战争,一要擒拿赵构,二要攻取陕西。金军由完颜娄室和完颜宗翰(又名粘罕)率领,再次大举南侵。八月,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闾勍命岳飞去汜水关御敌,两军对阵时,岳飞用箭射杀金将,宋军乘机进攻,击退金军。岳飞又奉命屯军汜水县东的竹芦渡,与金军相持。当时宋军粮草将尽,岳飞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因功转武功郎。
南迁扬州的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天长军(安徽天长)的消息,惊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刘兵变被镇压后,高宗移驾建康。就在高宗移驾建康时,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岳飞向杜充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杜充不听。岳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
3、杜充投敌,常州截击战,收复建康
建炎三年(1129年)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完颜昌领军进攻淮南,完颜宗弼(金兀术)则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浙江杭州),只图一举灭亡南宋,占领整个宋朝领土。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的一万三千人策应。陈淬率军力战,岳飞率右军和金国汉军万夫长对阵,王?却不战而逃。陈淬战死,诸将皆溃,岳飞苦战无援,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杜充又弃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建康失陷。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转战后方。时岳飞的部下有叛逃者,岳飞向他们慷慨陈词,士卒皆被感动,愿随岳飞作战。杜充投敌,宋军纷纷溃散。溃军中一些北方将领不愿再战,欲推举岳飞为主帅,一同投金。岳飞假意应允,乘其不备,带亲信数人与之相斗,一连击败数十人;岳飞又对众军严肃训诫了一番,众皆心悦诚服,军心遂定。
1130年,金军以舟师浮海,穷追赵构三百里未获。完颜宗弼借口“搜山检海已毕”,纵兵烧掠明州、临安等城,携带所掠全部金银财宝,从大运河水陆并进,经秀州(浙江嘉兴)、平江(江苏苏州)等地向北撤退。经过常州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岳飞四战皆捷,擒女真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人,并一直尾袭到镇江府。常州截击战之后,岳飞首次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收复建康。金军在水路与韩世忠相持达四十日,被困于黄天荡,因奸细献策才得以入江。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五月初,岳飞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建康之战历时半月,岳家军仅斩女真兵就约有三千人,投降者千余人,并擒获万户、千户军官二十多名,收复建康。
4、转战江淮,平定游寇
建炎四年(1130年)六月,宋廷命令岳飞配合张俊的大军,征讨流窜于宣州(安徽宣城)、湖州一带的叛将戚方。戚方所部不敌岳家军,便转而向张俊投降。金军陷楚州一个月后,又以号称二十万兵力进犯岳飞的防区通州(江苏南通)、泰州(江苏泰州)。刘光世违抗宋廷诏令,不予应援。十一月,岳飞因泰州无险可凭,放弃了泰州城,退保泰兴县柴墟镇以掩护民众南撤。伪齐政权的成立、宋金相持局面的出现,使南宋有暇顾及内部事务,开始着手剿除“内患”。
1131年绍兴元年七月,宋廷将岳家军的军号定名为神武右副军,任命岳飞为统制,驻屯洪州。十月,宋廷授岳飞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十一月,岳家军改号神武副军,岳飞升为都统制。绍兴二年(1132年)六月,岳飞因平游寇之功授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岳家军屯兵江州(江西九江),守卫长江中游。
岳飞在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州、虔州的叛乱后,于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到“行在”临安觐见宋高宗赵构。赵构赐给岳飞铠甲、弓箭等物,及御书“精忠岳飞”锦旗一面,作为军中张挂的大纛。觐见时,赵构还就岳飞在洪州时曾于醉后痛殴兵马钤辖赵秉渊一事,面谕岳飞戒酒,岳飞自此绝饮。同月,宋廷授岳飞镇南军承宣使,除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岳家军改号神武后军,岳飞为统制。随后,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也被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达到两万多人的规模。
5、第一次北伐(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伪齐政权的襄汉六郡
绍兴四年(1134年)春,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 [189],提出收复陷于伪齐政权的襄汉六郡(襄阳府、郢、随、唐、邓等州、信阳军)的主张,并说:“恢复中原,此为基本。”岳飞的提议得到朝中宰执朱胜非、赵鼎的支持, [190]宋廷最终决定由岳家军出兵收复襄汉,刘光世军增援,于三月十三日正式任命岳飞为荆湖北路前沿统帅,在他的制置使官职上添入“兼制置荆南、鄂、岳”的加衔。
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因功除清远军节度使、荆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岳飞克复襄汉是南宋头一次收复大片失地,且又攻取了原先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是南宋进行局部反攻的一次大胜利。
6、名扬洞庭
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赵构命宰相张浚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率领约五万人马前往镇压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岳飞首先招降了杨幺部将黄佐,又让其回到湖中招降杨幺部众,先后来降者两千三百余人。岳飞以平杨幺之功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
7、第二次北伐(绍兴六年,1136年)?:出师北伐伪齐,收复商、虢等地
绍兴六年(1136年)三月,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岳飞因多年在盛夏冒暑用兵,又为母丧痛苦过甚,旧染畏光、刺痛的目疾复发,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自行解职,扶母灵柩至庐山安葬。并接连上表,乞守三年终丧之制。在朝廷再三催促下,岳飞忠孝难以两全,赶回军中。七月出师北伐,岳飞夺回商、虢等地,使伪齐刘豫大为震惊
8、第三次北伐,宋金议和
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第三次北伐,涉及与金国和伪齐的战斗。然而金熙宗遂废完颜宗翰支持的刘豫伪齐国傀儡政权,正式取消存在了八年的伪齐政权,并向宋廷呼吁和谈。九月、十月间,岳飞因收到金国要放归钦宗的太子赵谌的谍报,对此表示担忧,在入觐时向赵构提议立其养子赵瑗(即后来的宋孝宗)为皇储,以示高宗之正统。但赵构对此提议不满,责备了岳飞。
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岳飞还军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伪齐刘豫的失势,使原齐境内的很多军民纷纷倒戈,岳家军和其他各路宋军就曾多次接纳前来归顺的原伪齐军民。岳飞认为正可乘机恢复中原,数次上奏倡议北伐,但赵构一直无出兵之意。此时,南宋行都却在左相赵鼎和枢密使秦桧的策划下由前线重镇建康迁至江南的临安。赵构为“屈己求和”,又进一步升任秦桧为右相,并令其与金接通关系。在接见了金使兀林答赞谟(乌陵思谋)之后,赵构又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来临安商议。除张俊见风使舵,趋附和议外,韩世忠、岳飞对和议一事都表示坚决反对。十二月,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赵构跪在金使脚下,宋帝“奉表称臣”,承认宋为金的藩属,接受金“赐给”的河南之地,并每年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南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
9、第四次北伐,十年功废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熙宗以完颜挞懒擅割河南地为由撕毁和约,降诏元帅府,下令复取河南、陕西之地。赵构又命岳家军火速支援顺昌,并表示允许岳飞举兵北伐,收复失地。岳家军在鄂州已整训三年,岳飞接诏后,立即派张宪、姚政率军东进,援救顺昌,随后亲率岳家军主力北伐中原。大军出征前,岳家军将士们纷纷与家人约定,待中原平定,再相团圆。高宗赵构在对待北伐抗金一事的态度上,表现得颇为反复无常。在战场局势转向对宋军有利之后,即倾向于自保,又数次委婉地令岳飞停止进军。大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完颜宗弼已逃出开封之时,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然而在朝廷高压钳制之下,岳飞不得不下令班师。
10、千古奇冤
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完颜宗弼再度领军南下。二月,岳飞领兵第三次驰援淮西。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抗金战斗。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五月,岳飞回朝后,即遭秦桧党羽万俟卨、罗汝楫的弹劾,诬蔑岳飞援淮西“逗留不进”、主张“弃守山阳(楚州)”,要求免除岳飞枢密副使之职。八月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都统制王贵诬陷岳飞,王贵屈从。十月,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此前其长子岳云也已下狱。岳飞义正词严地面对审讯,并袒露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主审官何铸见此,亦为之动容。十一月,宋金“绍兴和议”达成:宋向金称臣,将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划归金国,其中包括被岳家军收复的唐、邓、商、虢等州;并每年向金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十二月高宗下令赐死岳飞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呐喊!
原文130章
【绍兴十一年,秦桧唆使死党万俟卨弹劾岳飞,颠倒是非列出了三项罪名!!】
【其一,私自与帝王赌气罢职上庐山,还端着姿态要人去请回来(不要脸至极,当初若不是岳飞,此时金军早已踏平京都,还有你蹦跶的份?!)】
【其二,驰援不以时发,意思是不按时去导致晚点了(无中生有,难道非要按着手表的分钟秒数点去才算不晚?!!)】
【其三,淮东视师,沮丧士气(此乃栽赃,这本是张俊的罪名,被秦桧硬安到岳飞身上!)】
明眼人都能看出秦桧完全属于无中生有,颠倒黑白,蓄意构陷!!但奈何赵构显然没有半分要保岳飞的意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秦桧诬陷岳飞!!
【绍兴十一年十月,岳飞与其子岳云被投入大狱,赵构迫不及待特设诏狱审理岳飞一案,入狱后不分青红皂白便刑法加诸其身!!】
在鲜血混着泪水的腥味之中,岳飞恍然间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满心忠义的将军艰难的抬起头,眼中盈上执着不愿落下的泪水!! 为何?!!为何!!!
恍恍惚间,竟宛如九幽深处传来一道划破长空的悲鸣!!
岳将军!你道此心归处是吾乡,可这里分明不配成为令你安心的故乡!!!
【御史中丞何铸奉诏审讯此案,反复询问,却未获一丝反状!】
惊堂木重重砸下,却驱不散将军满脸的灰暗和苍白!!
何铸厉声质问。
“岳飞,我再问你一遍,务必如实交代!!”
岳飞满脸血泪悲戚的低低笑了起来,从喉咙里咳出了一口心头血。
“大人,您所训所问,某之回答,唯有四个字!!!”
因蒙受刑讯而布满了鲜血的白色里衣已经和创口黏连在一起,但岳飞却恍若不觉疼痛,用力撕下!!
仿佛凌空炸响了一道闪电,让在场所有人的神色全都大震!!
何铸也活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一样,狼狈而又震撼的凝视着岳飞!!!
只见那新伤旧伤交杂遍布的刚毅脊背上,烙印着四个大字!!
尽——忠——报——国——!!!
手握刑具的诏狱使无不是铁血冷肺之辈,然而那一瞬间他们却也仍旧拿不稳手中曾施加在岳飞身上的刑具!!
他们都做了什么?!!
他们都做了什么啊!!!
那一瞬间,这本该是世间最冷血无情的地方,却被愧悔不已的哭泣声洒满!!!
天幕前。
砸碎桌案茶具的声音响彻在历朝历代!!
无数帝王戾气勃发,恨之入骨的仰天怒吼!!
“赵构!!赵构!!!你竟然真的敢,你竟然真的敢!!!”
尽忠报国!尽忠报国!!
这是岳飞给大宋的答卷,可是大宋给岳飞的答卷是什么呢?!!
岳飞之忠,就连最冷血无情的诏狱都要为之所感!!
可本该护佑他、信任他的帝王却轻蔑的将之打入深渊!!!
值么?!!值么!!!
……
【何铸也曾弹劾过岳飞,但他良心未泯,对岳飞的遭遇感到十分义愤填膺!!】
面容冷肃的诏狱官沉默的向秦桧拱手,不愿继续这份差事。
“秦大人,经过臣多番审讯,足以证明岳飞乃是无辜,这审讯没有任何继续下去的意义!!还请大人明鉴!!”
秦桧轻描淡写的视线从他身上轻飘飘的掠过,只说了四个字。
“此上意也。”
就这四个字便让何铸如遭雷劈,神色恍惚又震惊!!
时至此时,他眨眼间便什么都明白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岳飞忠心与否根本不重要,审讯结果如何也压根不重要!!!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针对岳飞的死局!!
布局者——秦桧……还有皇帝赵构!!!
【何铸屡屡得不到秦桧的回应,并被秦桧抬出“上意”这个后台压下后,心灰意冷,愤怒又悲哀道“我岂为区区一岳飞,强敌未灭,无故杀一大将,失士卒之心,非社稷之长计!!”】
朝堂之腐朽,寒的岂止是如岳飞一般的武将之心!!
纸是包不住火的,任何隐藏在暗地里的肮脏丑事终有一日会重见天日!!
但凡耳清目明者,也终有一日会认清楚赵构和秦桧这对丑恶君臣的真正面目!!!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璀璨的血光骤然的吞噬了整个天幕,几乎让人不敢直视!!!
冥冥间,众人都仿佛有了某种预感。
悲戚和哀伤在历朝历代无声的蔓延!!!
天幕前。
赵匡胤悲愤欲绝的泪水顺着脸庞流淌而下,他几乎哽咽了起来。
“朕的大宋、朕的大宋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啊……”
……
画面上,镜头飞快的拉近,在遍地血腥肮脏的牢狱里,找到了那个脊背仍旧笔挺的将军!!
他的双手被枷锁扣住,脑袋被两块木板牢牢卡住,此乃死刑犯的待遇,是没有任何尊严可言的姿态!!
他是保家卫国的将军啊!!他是守护了万万千千黎民百姓的英雄啊!!!
他奉献了一生的国家,却赐予了他挣脱不开的屈辱牢笼!!!
悠长悲伤的小调从天际缓缓的流淌,仿佛也在悲哀的凝视着这一幕!!
漫天的大雪飘散,纷纷扬扬的落满了大地,皑皑白雪也驱不散天地间的凝滞寂然!!
这一年又走到了尽头。
枷锁满身的将军麻木又步履蹒跚的缓缓向前走着,路的尽头是写着“风波亭”三字的小小亭阁。
满诏狱的囚犯都在哭泣着拼命唾骂!!
“岳元帅是保家卫国的好将军!!你们竟敢害岳元帅,奸臣不得好死!奸臣不得好死!!”
“你们还是人么?!你们这些奸贼还是人么?!!”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赵构亲自下旨,岳飞以毒酒赐死,岳云,张宪分别依军法处置!!】
此话一出,赵匡胤的呼吸刹那间凝滞,眼前骤然间一片漆黑!!
“赐死、赐死……”
金光在他身上不断的闪烁,活像是个接触不良的电灯泡!!
太医和大臣们痛哭流涕的冲上来扑到了赵匡胤身旁,嚎的一个个比死了爹还惨!!
“陛下,陛下!!您先消消气,可千万别气死了啊!!!”
您死了咱们可怎么办啊?!!大宋可完蛋了啊!!
……
天幕上。
昔日意气风发的将军带着满身酷刑留下的伤痕,双眼蒙着一层白翳,空茫茫的看向远处。
一幅幅黑白画面在他身后如走马灯一般浮现。
年幼的岳飞跪在雪地里,母亲为了让他刻骨铭心,便在其背上刻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小小孩童好奇而又骄傲的时常抓耳挠腮的想瞧瞧脊背。
年少的岳飞跟随宗泽南征北战,积累了一身报效国家的本领,面临着宗泽之死,少年泪流满面的咬牙发下誓言!!
……
青年的岳飞已经独当一面,他带领着军队成为祖国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一切胆敢来犯的贼寇打的哭爹喊娘!!!
他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他说:冻死不拆屋,饿死不俘虏!!
普天之下,谁又堪比伯仲之间!!!
他的一生太精彩!他的一生太壮阔!!
他的一生……太短暂啊!!!
【韩世忠也曾震怒的质问秦桧,所谓谋反证据何在?!!】
【可得到的回答只有短短几个字——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有!
莫须有!!
就因为这样可笑的三个字,就因为这样荒诞的三个字!!
昏君奸臣,所行罪孽,罄竹难书!!!
天幕前的哭声在这一瞬间抵达了巅峰!
帝王在流泪,百官在低泣,百姓在痛哭!!!
“岳将军!”
“岳将军!!”
“岳将军!!!”
无数人为他的忠义所感,无数人为他的冤屈所恨,无数人朝他伸出了双手!!
岳将军!来吧,来我们这里!!吾等之君乃强国明君,吾等之臣乃爱国贤臣,吾等之民乃敬诚之民!!
那大宋凭什么如此待您?!!
那大宋配不上您!!
……
天幕上。
将军在呼吸停滞的最后一刹那,却骤然瞪大了双眼,喉咙里发出了剧烈的“嗬嗬”声,满怀着不甘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画面铺展开来,浮现了岳飞一生走过的路途,纷纷扬扬的尘土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白雪落在了少年的头上,凭空带出了无尽的悲伤!!属于南宋的地图边界仍旧停留在长江口,北方大片大片的国土民不聊生,饿殍遍地!!!靖康之难时满城萧条,帝姬太后沦落成妓女的耻辱场景历历在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冥冥中,仿佛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将军再度跨上了雄壮的战马,带领着百战不催的铁血大军直冲向前!!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