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日常 ...
分到教科书的新鲜感稍稍冲淡了最初的无所适从。水丘寅离开后,新生们互相看看,不知谁先拿出了那张折叠起来的、印着简单线条和标注的“平原大学简易图示”,十六颗脑袋立刻凑成了几堆。
“看,这里标着‘食’字!”
“还有‘书馆’!是放书的地方吧?”
“医馆也标着呢,不过水丘老师说我们看病要去专门的医馆,这个可能是医学院用的?”
“走走走!趁着天还没黑透,赶紧去看看!”
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探索开始了。
她们这才恍然明白,之前在主路石凳旁看到的那些穿着统一服装、对着册子和草图指指点点的医学院学生,原来和她们一样,也是在熟悉这片对所有人来说都还很新奇的校园。
她们沿着主路,脚下是夯得坚实的水泥路,偶尔会有一段新铺的、打磨得光滑平整的青石板路,两种材质的交替带来奇妙的触感。
一些区域已经种上了低矮的灌木丛或移栽了成片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食堂,找到了!
是一栋独立的长条形平房,烟囱正冒着袅袅白气,混合着食物蒸煮的诱人香气飘散出来。
现在是下午的饭店,虽然还没到人数最多的时候。门口已经排起了不算长的队伍,有原本在学校的里的工作人员,也有像她们一样探头探脑的新生。
透过敞开的窗户,能看到里面摆着长长的木桌条凳,还有几个穿着白色围裙的人影在忙碌。
“哇,好香!”一个新生使劲吸了吸鼻子,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
看到那些穿着白围裙的厨师和井然有序的队伍,她们心里对大学的规整和便利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图书馆则让她们感到了另一种震撼。它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比教学楼和宿舍楼外表显得更精致些,窗户更大,门口甚至有几级石阶。
大门紧闭着,旁边挂着木牌写着开馆时辰。她们只能踮着脚,扒着高大的窗户向里张望。里面是一排排顶到天花板的、巨大的木架子,上面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无数书本。
“天啊……这么多书……”有人喃喃自语,眼睛瞪得溜圆。
“怕不是把全天下的书都搬过来了!”
不知不觉,她们走到了校园的边缘地带。
她们脚下是相对平整的青石板路或夯土路,路旁有整齐的树木和几栋功能明确的建筑。
然而,那边是一片广袤而荒凉的黄土地。没有建筑,没有道路,只有被简单平整过的、裸露的泥土。
待规划区域。
几根孤零零的木桩插在土里,上面系着褪色的布条,像是某种标记。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兴奋渐渐被疲惫取代,新生们陆陆续续回到了那栋宿舍楼。
回到202宿舍,四人草草洗漱(新奇地用了肥皂和牙粉)。宿舍里一时安静下来。
洗漱时她们要回到一层前的空地,那里有水。不是她们熟悉的水井辘轳,而是水龙头。
轻轻一拧,清澈的水流便“哗啦”一声涌出,源源不断,无需费力提拉。平原县人对此已不陌生(澡堂里便是如此),但对于来自由礼的李素来说,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只不过目前的水龙头是简单的开闸合闸用品。
白天的兴奋、震撼、新奇和一点点疲惫交织在一起,在黑暗中发酵。四人在中间厅内收拾东西。
“呼……”不知是谁先轻轻叹了口气。
“真像做梦一样……”张礼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浓浓的感慨,“我从来没想过,能住进这样的屋子,睡这样的床,用……用肥皂洗脸。”她摸了摸自己的脸,似乎还在回味那滑腻的感觉。
张礼,小麦色皮肤,个不高但很结实。
“是啊,”晓鹤接口道,“那个食堂好大!图书馆里书多得吓人!”
“那是留给以后用的吧?”陈芸的声音比较笃定,“我听我娘说过,大学要扩的,要建试验田,还要盖新楼呢!天乔校长……肯定有规划。”提到天乔,她的语气带着本地人特有的亲近。
陈芸,眼睛灵活有神,说话有种平原县内特有的爽劲。
沉默了一会儿,陈芸声音带着提议的意味:“明天……我们出去转转吗?刚好我要回家一趟,取点东西。”她家在县城,离大学不算太远。
“可以可以,”张礼立刻响应,声音带着期待,“我在下张镇,平日可没机会来县城。”下张镇是平原县下属的乡镇。
“好。”晓鹤言简意赅。
“我……”李素的声音响起,“我还是第一次来平原县呢。”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李素的身份不言而喻,由礼县人。
“啊,你是由礼来的!”张礼的好奇心立刻被点燃了,“由礼啥样啊?离这里远不远?”
“我记得由礼归周国不到两年?”陈芸也问道。
李素在黑暗中轻轻“嗯”了一声,回忆道:“是前年秋末的事。我来的时候,是坐车来的……”她顿了顿,似乎在回想那并不舒适的旅程,“一开始颠得厉害,骨头都要散架了。不过快到平原县城的时候,路就平整起来了。车走得稳当多了。”
“我知道那段路,”张礼抢着说,“那是新修的。”
“对对对!”陈芸也想起了什么,“就是从平原县界开始往由礼那边修的,听说要一直修通到由礼县城呢,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修完。”
“要是能把路都修得像快到县城那段那么平就好了。”李素向往地说。
四个女孩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话题围绕着修路、县城的样子、由礼的风俗、明天的计划……
最初的陌生感低声交谈里渐渐消融。等到她们反应过来,才各自回到床上。
——
第二日清晨,202宿舍的四位姑娘就醒了。昨日的新奇与兴奋还未褪尽,对今日县城之行的期待又添了一把火。
她们麻利地洗漱,仔细收好通行证,在食堂匆匆用过早饭。热腾腾的杂粮粥,配上花卷,滋味意外地好。便结伴向校门口走去。
踏出那道沉重的铁门时,四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回头深深望了一眼。
陈芸家离大学不算太远。
四人跟着她,沿着大学外新修的主路向县城内走去。这条路比校内的路更宽,同样被压得平整结实,路旁还挖了浅浅的排水沟。
有几个工匠模样的人,正推着带滚子的工具,在一块刚倒下的湿乎乎灰浆上压来压去。旁边堆着沙石小山和灰白色粉末。
而平原县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钟楼。
它由青砖砌成,底座方正,高约十米,在普遍低矮的县城建筑中鹤立鸡群。
最引人注目的是钟楼顶端,是巨大的、黄铜铸成的钟面。黑色的刻度清晰无比,一根粗壮的黑色指针和一根稍细的指针正稳稳地移动着。钟楼内部显然有精巧的机关,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指针随之跳动一格。
“铛——!”九点到。
张礼和李素被这突然的声音吓一跳。她们仰着头,呆呆地望着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巨大钟面,看着那两根指针一丝不苟地指向“七”和“十二”。
“这……这钟自己会响?还这么准?”
“当然准!”陈芸与有荣焉,“全县城都靠它看时辰呢!”
“我娘工作的厂里也有钟,就是比较小,挂在墙上。”
离开广场,陈芸带着她们穿过几条街巷。县城比她们想象中要热闹些,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挂着邮字招牌的小铺。据说可以往其她地方寄信寄东西。
街角有工匠正在安装一种盖子——下水道井盖,下面隐约可见沟渠。
这一切都让李素和张礼看得目不暇接。
陈芸回家取了点母亲准备的零嘴和小玩意儿分给大家,四人又在街上转了转,眼看日头渐高,便准备返回学校。
快走到大学那气派的铁门口时,晓鹤忽然指着路边一棵大树下:“咦?那边有人摆摊。”
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前铺着一块干净的蓝布,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几个书袋。
四人立刻被吸引了过去。书袋用两层布缝在一起,形成前后两个夹层,上面开口,再用一根长长的、结实的布带子缝在两侧,可以斜挎在肩膀上。
摊主见有顾客,热情地招呼:“姑娘们看看?都是新做的,结实着呢!上学装书最合适!”
陈芸指了指最左边的一个:“这种是最简单的吧?”那书袋果然简陋,只用了一层薄薄的粗麻布缝了两面,针脚也稀疏。
晓鹤好奇地拿起来掂量了一下:“轻飘飘的,感觉还没今早的花卷压手。”
她试着对着光看,布薄得能瞧见自己的手指头。
“这……在基础班装两本薄册子还行,可咱们现在那几本厚书……”晓鹤摇摇头,想象了一下把沉重的《农本纲要》和《格物初识》塞进去,感觉这薄薄的袋子立刻就会被坠破一个大口子。
摊主忙指着其她的:“这位妹子说得对,那是给蒙童用的。你们看看这些!”从左到右,书袋的用料和做工明显提升。
中间几个用了厚实的靛蓝粗布或麻棉混纺,针脚细密,有的还在袋口处缝了按扣。
最好的几个则更显精致,布料是染得均匀,厚实耐磨,袋面上还用彩色丝线绣了些简单的花草纹样或几何图案。
有些还有内衬和内口袋。
“这个好看!”晓鹤一眼就看中了那个绣着小花的书袋。
“这个双肩的背着肯定舒服!”李素则看中了那个有底衬的双肩带款式。
她们忙问价钱。摊主报了个数,最便宜的布袋也要五文钱,中间档的粗布袋十到二十,晓鹤看中的绣花袋要三十文,李素看中的双肩带加厚底衬袋则要五十文!
四个姑娘顿时蔫了。陈芸家虽在县城,但也不是大富之家。张礼、李素、晓鹤更是囊中羞涩。
摊主看她们真心喜欢,便主动道:“姑娘们若是十足想要,价钱……可以稍微让一点。你们是大学的学生吧?以后常来光顾啊,我这以后还有其她东西!”
四人凑在一起小声商量,把兜里的钱都掏出来数了数,加起来也不够买最想要的那两个精致书袋,连中间档的都勉强。
“我们……钱不够。”
摊主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还是和气地说:“不碍事,以后再来。”
晓鹤忍不住问:“姐,你在这儿摆多久了?生意好吗?”
摊主叹了口气:“来了有五六天了吧。前几天还行,陆陆续续卖出去几个。就是昨天……”她脸上露出困惑又有点懊恼的神情,“昨天可真是邪门了,一群姑娘,围着我这摊子看了半天,挑挑拣拣,最后你猜怎么着?”
“怎么了?”四人都好奇地问。
“她们商量了半天,最后领头的一个姑娘说:‘不成,咱们那图谱册子又厚又大,还有好些零碎工具,这书袋怕是装不下,也承不住重。’然后她们就走了,后来我打听了一下,说是医学院的。”
摊主无奈地摊手,“你说说,这书袋都装不下,她们得有多少书啊。最后听人说,她们好像去找木匠定做小木箱了。唉,这送上门的生意……要是我会木工活多好。”她最后这句带着点惋惜。
“真是技多不压身啊!”
四人听了,面面相觑。
医学院的书竟然多到要用木箱装?那究竟是怎样的知识深渊?!
“谢谢姐,我们先回去了。”陈芸向摊主道了谢。
经过大门口,几人拿出通行证。
晓鹤说道:“你们说证明身份的是身份卡,那现在这算什么?证明我们是平原大学的学生?”
她左右晃动手里的卡片。
其她三个人异口同声,“那当然是学生卡!”
“哈哈哈哈哈哈哈!”
脑内剧情已经进展到和其她势力交战了,结果写的剧情还没进主线,铺垫ing[托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日常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