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卷一:帝王劫 第3章 退至百丈 ...
-
会昌年间,长安城的空气里都弥漫着铁锈与香火混杂的压抑气息。
天子武宗崇道灭佛,丹炉的烟火灼烧着大明宫的日夜,也灼烧着每一位宗室亲王的心。尤其是那位“不慧”、被宫人私下讥为“太叔”的光王李忱,更是新帝眼中最刺目的存在。
猜忌如影随形,杀机似暗潮涌动。李忱深知,长安已无他立锥之地。
夜雨滂沱,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碾过泥泞,仓皇驶出春明门,将那座吞噬了无数骨肉亲情的煌煌帝京抛在身后。车内,李忱褪去了亲王常服,穿着一身半旧的青灰圆领袍,脸色在偶尔划破夜空的闪电映照下,显得异常平静,唯有紧抿的唇线和眼底深处尚未完全敛去的惊痛,泄露了他此刻的真实心境。
逃亡的路艰辛而漫无目的。身后的追兵或许暂被甩脱,但前路何方?天地之大,似乎并无他这“太叔”的容身之处。
在一处荒废的山野小庙暂避风雨时,他遇到了一位游方僧人。
那僧人衣衫褴褛,目光却澄澈如古泉,在他布施了仅剩的干粮后,僧人以指沾着雨水,在破旧的蒲团上写下四个字:
“退至百丈。”
雨水很快模糊了字迹,但那四个字却如同烙印,刻在了李忱心上。
百丈?他翻遍脑中舆图,最终指向了洪州奉新县,那里有一座山,名为百丈山,山有飞瀑,名百丈漈。
仿佛冥冥中的指引。他不再犹豫,收拾起那点可怜的行囊,向着东南方向,再次踏上未知的旅途。
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昔日养尊处优的亲王,脚底磨出了血泡,衣衫被荆棘刮破,但他眼神中的某种东西,却在苦难的磨砺中,愈发沉静坚定。
终于,在一個暮色四合的傍晚,他循着震耳欲聋的水声,拨开重重藤蔓,见到了那仿佛从天际垂落的百丈漈。
飞瀑如练,声若奔雷,水汽氤氲成一片朦胧的纱幕。夕阳的余晖为这巨大的水幕镀上了一层金红的边缘,壮美得令人窒息。连日奔波的疲惫与惊惧,在此刻似乎都被这磅礴的自然之力洗涤了几分。
他拖着几乎麻木的双腿,向着瀑布下方走去,想用那冰凉的泉水洗去一脸风尘。
然而,就在他靠近水潭,刚要俯身之际——
“咚!”
一块小石子,不知从何处飞来,不偏不倚,穿过水幕,正砸在他的肩胛处。力道不大,但在极度疲惫和警觉的状态下,这一下无异于惊雷。
谁?
他猛地抬头,锐利的目光瞬间穿透朦胧的水汽,锁定了瀑布侧上方,一块光滑的巨石上,立着的一个碧色身影。
那是一个女子。
暮色与水光为她勾勒出一圈模糊的光晕,看不清具体容貌,只觉其身姿窈窕,仿佛凝聚了此间山水的所有灵秀。她似乎也吓了一跳,正有些无措地望着他这边。
那种莫名的、仿佛被最重要之人遗弃的恐慌感,再次攫住了他的心脏。
这感觉,陌生又熟悉,仿佛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也曾这样徒劳地追寻过一个背影。
是几时的事呢......为何会这般熟悉,好像梦里见过,也是这样的山,这样的百丈瀑布......
不对,他赶紧回过神。追杀之路,他怎突然掉以轻心。
是山野精怪?还是……追兵派来的探子?
李忱心念电转,身体瞬间绷紧,下意识地后退半步,隐入瀑布旁嶙峋的山石阴影中,手已悄然按上了腰间暗藏的短刃。
他此刻如同惊弓之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他最激烈的反应。
水声轰鸣,隔绝了外界大部分声响。两人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隔着飞溅的水珠与渐浓的暮色,无声地对峙着。
他看不清她的眼,却能感觉到那道目光,清澈,带着几分好奇,几分惊讶,唯独……没有杀意。
但那块砸中他的石子,又该如何解释?
是警告?是试探?还是……仅仅是一个意外?
李忱靠在冰冷潮湿的石壁上,胸口因方才瞬间的紧张而隐隐作痛,那是旧日忧愤积郁留下的症候。他死死盯着那抹碧影,脑中飞快地权衡着。
这百丈山,究竟是高僧指引的避世桃源,还是另一个精心布置的绝杀之局?
而那瀑布之上的女子,又会是他命中的劫难,还是……那一线虚无缥缈的生机?
夜色,正悄然吞噬最后一丝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