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 53 章 ...
-
江畔和徐柳这边也解决好徐小果的问题,那边江父也把鱼都处理干净了,这会儿江小爹也端着一盆切好的各种配菜出来。
他们今天准备的配菜,比前几天徐方和徐森在的那天准备得丰盛,土豆、洋葱、花菜、黄瓜、小瓜、魔芋豆腐、生菜、甜菜、大白菜,应有尽有。
至于说辞,江小爹已经想好了,就说今天在码头遇到的一个外乡人卖的,一样把刘兰唬得一愣一愣的。
至于徐小果,他们没这么说,就说是江畔买的,至于是不是在码头买的,几人一看徐小果那副崇拜的样子,默默闭上嘴,把自己想的理由咽下去。
徐小果自己会为江畔的一切言行合理化,现在在他眼中,江畔已经是第三亲的人了,但也是他遇到过的最最厉害的人。
江畔无语地看一眼被一颗草莓,一坛草莓酱俘获了的徐小果,有些为他以后的科考生涯担忧,他们是不是得琢磨一下这孩子以后的发展方向了?
徐小果见江畔看他了,立刻双眼一凌,把腰板一挺,站得笔直笔直的,争取在江畔眼中是一个随时可以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可靠男人的形象。
哒吧从徐小果的跟前一步三回头地走过,徐小果都没看它一眼,就像他全心全眼都只装得下江畔似的。
哒吧脚步一顿,站定,缓慢扭头将视线挪到徐小果脸上,又看了一眼挺着背站在徐小果对面的“人模狗样”的江畔。
哒吧哈了口气,这是它的魅力下降了?
在众人都未察觉到的时候,哒吧闪身进了空间,叼起徐柳帮江畔加固过的布袋子,飞向地里的红艳艳的草莓,以及草莓旁边已经成熟的葡萄和杨梅。
袋子即将装满的时候,哒吧从一颗柠檬树下飞过,瞬息间又倒了回来。
哒吧把嘴里叼着的袋子搁在地上,然后飞向那些挂在枝头的柠檬,斟酌再三,摘了三颗下来。
哼,不听话的小孩就该受到惩罚,这两颗柠檬就当作饭后甜点好了。
至于最后一颗,给江畔吧,他一定喜欢吃。
江小爹招呼起江畔去厨房拿东西,“畔儿,去把昨晚包的喜沙肉拿上。他爹,我们用背篓装着去阿兰家吧,以免路上碰到什么人不好解释。”
“小柳,帮我在橱柜里拿一下给你爹的鞋样子。”
江小爹接过江父手里处理好的鱼,把手里的菜盆放下后,准备找根扯根草把鱼吊起来,嘴里的话不停。
“今天我们再和你小爹说说吧,让他别接鞋单子回来做了,这身体刚好些呢,别又累着了。”
“好嘞,听小爹的,小爹可要多帮我劝劝他,我说的他第二天就给我忘了。”
徐柳拉开柜子的抽屉,拿出里面做工扎实的几对鞋样子,他懒得拿针线篮子了,直接往前襟里面一塞。
“哈哈哈,好!到时候小爹帮你说他!”江小爹最懂徐柳的无奈了,刘兰这个人固执起来的时候最是气人。
把草莓酱、一盆配菜,还有两碗喜沙肉都装进背篓里后,再放了些稻草上去遮好,几人准备出门了。
这会儿哒吧也终于出现了,徐柳把刚刚留着的那颗草莓喂给它,“哒吧,要不要去我家吃饭?”
哒吧几下便吃完草莓,点了点小黑脑袋。
徐小果也是这会儿,才从那种强烈的崇拜情绪里面清醒过来。
他像往常一样,正准备把哒吧抱起来呢,哒吧干净利落地躲开了。
徐小果懵了,这是咋了?咋突然还不让抱了呢?
徐小果又试了几次,怀里依然空空如也,他不得不认真思索起自己做了什么,又惹哒吧不高兴了。
徐柳又回屋拿上哒吧的专属饭碗和小饭桌,收拾妥当,确定没有遗漏的东西后,一家人出发去刘兰家过元宵节了。
他们又是背又是提的,走小路不方便,所以走的是村子里的大路。
刚走一会儿呢,迎面遇到江父的老伙计徐方家的小儿子,一个长了张国字脸的汉子,徐小方。
徐方之所以给自家儿子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徐小方同他小爹是一样的国字脸脸型,但自己已经叫“方”了,所以自家儿子便叫“小方”。
徐方这个老头感觉没有比这个再合适不过的名字了,但江父知道的时候好险没把他笑死。
就是江畔这会儿想起这个起名的由头,也不由一言难尽地皱起眉头。
“江叔,这是去柳哥儿家过节啊?”徐小方热情地打着招呼。
“是呀,去亲家过节,方小子你这是去哪儿?”江父也热络地同他聊起来,他和他老爹这么多年的关系了,这些小孩说是他看着长大的也不为过啊。
“我刚从柳哥儿家过来呢,想着既然来了,准备去溪边看看我家那地。”
江家为人处事温和,在村子里就没有交恶的人家,即使不看俩家的关系,徐小方也喜欢和这样的人家打交道,在路上遇到了总会坐下来说上几句。
“哦对了,我今儿不是送些吃食去火石村我老丈人家吗,回来的时候遇到柳哥儿他小姑了,说是后天中午他要来咱们村玩几天来着。”
尽管徐小方说得委婉,江畔还是听懂了,他家夫郎的小姑这是让人捎个信,让家里备好酒菜等他回来呢。
今儿过节,都还得回家准备晚饭,两边也没多聊,随便聊几句后便各自忙自己的事了。
临走前,徐小方没忍住多看了两眼江父手里提着的鱼,想起了他老爹前几日回家来,把江畔做的那道烤鱼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夸张样子。
徐小方觉得他老爹就是因为爱吃鱼,所以突然吃到一道之前没吃过的鱼之后,才会把那道鱼夸得跟朵花儿似的,其实味道可能也就那个样。
但是他又想起了除夕那天江父送过来的喜沙肉,那味道确实别致,弄得他吃完后都馋了好几天,一度想把关在柜子里留给他儿子的最后两片也吃了。
不过他小爹看得紧,他没机会得手,只能含泪看着他儿子眉开眼笑地把那两片肉吃完了。
或许他老爹还真没夸大其词,那烤鱼说不定就如他形容的那般好吃。
说道江畔做饭这事,他难免又想到了那个只凭兴趣做事,没个定性的徐森。
徐森在江家学了手艺去做生意的事情,至今已经两三天了,加上徐森自带的八卦属性,这事早在他们村子里传了个遍。
徐小方想着,今晚回去得问问他老爹,江家的生意真这么好的话,他也要动心思了。
又是煮粥,又是烤鱼的,向让人家学个一招两式的,他家小胖儿子以后也能去书院读几年书了。
对,也得找个时间去打探一下徐森那边的状况。
之后一路上没再遇到其他人,一路顺畅地抵达刘兰家。
“小爹!我们回来了!”徐柳刚进院子就欢呼道,却没得到回应。
几人疑惑地推开堂屋门,就见着刘兰坐在桌子旁边发呆,他们开门的声音都没引起他的注意。
徐柳上前伸手在他眼前挥了挥,刘兰才一激灵回过神来。
“啊?回来了啊,快坐快坐,我刚刚想事情去了,都没注意难免已经到了。”刘兰好笑地说道。
徐柳把哒吧吃饭的家伙什放好,一脸狐疑地凑到他小爹跟前,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兰,“小爹,老实交代,刚刚是不是想小姑后天要来的事了?”
江小爹也坐在一旁说道:“想他干什么呀,咱该干啥干啥。柳哥儿都长大嫁人了,果小子也是个半大小子了,这房子咱就是不给他,他还能硬抢啊?”
江小爹越说越气愤,刘兰的这个小姑子还真干过硬抢的事,说什么这是他哥留给他这个弟弟的房子。
“我呸!他这次要是再敢抢,咱就告官!那年还便宜他了,只让他伤了点皮毛,这次直接让他去见官老爷!”
刘兰一脸惊讶地看着江小爹,“阿悦,你什么时候胆子变得这么大了?”
江小爹被问得一噎,之前他们家把罗老三告上衙门去,他当时真的是腿都在打摆子。
以前他们这些老百姓除了在秋收交税的时候,其他时间是很少能听到官老爷这类字眼的。
那时候也光听别人说他们福启县的县令,是个青天大老爷了,他自己是没有概念的。
直到他们自己去衙门走了一遭,当青天老爷下了判决后,再加个出了衙门以后吧,在衙门里他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发抖的腿。
他发现只要自己有理有证据,与其费劲口舌去求这个求那个,不如直接请县令老爷为他们做主。
“我家那事行,你家这个也是一样的啊,哪里有放着妻儿不管,却把房子留给外嫁弟弟的说法?只要你家小姑子再敢那样,我们就上衙门告他去!”江小爹一通解释下来总结到。
刘兰一想也是,更何况他家的房子可是他用自己的银子保下来的,压根就不是他哥徐老二的房子了。
想通之后,刘兰便安下心做饭去了,今天可是元宵节,不能因为这些人这些事坏了心情。
在江小爹开导刘兰的时候,江畔和徐柳已经进厨房做饭了。
所以等刘兰到厨房时,看到的就是俩人和乐融融的样子,知道自己多余了,便转身回去陪江小爹两口子聊天。
不料,一转身看到的,便是江小爹正一副看破不说破的样子看着他。
刘兰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也不早点和他说,害他进去瞎转悠一圈。
他再一次庆幸他家柳哥儿能嫁到一个好的,不用像他一样受这半辈子的苦楚。
江畔俩人合作默契,很快就端着火盆和满满的一铁锅烤鱼出来了,徐小果跟在后面拿着碗筷。
三人又跑了一趟,就把喜沙肉和刘兰准备的菜都端出来了,不过这两个菜只是来凑热闹的,他们今天的晚饭主要是吃烤鱼。
开饭之前,徐柳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一溜烟跑去厨房把他出嫁之前做的,还剩半瓶的米酒拿出来。
“哎呀!出门时我怎么忘记拿米酒了啊?!快快快,小柳,咱俩喝一杯!”江小爹激动地冲徐柳喊道。
他们徐、江两家,六口人,只有徐柳和江小爹两个人爱喝这种带些甜味的米酒,这半瓶也够他俩喝了。
徐小果对米酒没有兴趣,而且他还小,也不能喝,所以他的全副心神都在他面前这锅烤鱼上。
开动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筷子看起来滑溜溜的、长条状的魔芋豆腐,一口塞进嘴里。
“哥!这个好吃!”徐小果双眼亮晶晶地向他哥强烈推荐魔芋豆腐。
“嗯嗯!哥也觉得好吃!小果你尝尝这个!这个也好吃!”忘我的徐柳俩兄弟你一筷,我一筷地将这锅鱼尝了个遍。
虽然前几日已经吃过一次了,但江父和江小爹依然很爱吃烤鱼啊,甚至感觉顿顿吃都不会腻。
不过他们忙着赚钱,没时间抓鱼,也不能天天买鱼,所以顿顿都吃烤鱼是不能实现了,只能珍惜每一口塞进嘴里的鱼肉,好好记住它的味道。
刘兰的战斗力也不遑多让,但他身体弱些,吃不了太多,在感觉到饱之后就放下了筷子,静静地看着身边的几个人吃。
见大家都这么喜欢吃魔芋豆腐,江畔又神神秘秘地去了厨房,不一会儿端着一大一小两个盘子出来了。
他先把小盘子里面的倒到哒吧的饭碗里面,然后将另外一盘放到饭桌上。
“尝尝这个,凉拌魔芋豆腐。”
以最期待新菜的徐柳为首的几个人也不客气,几双筷子飞速穿梭在盘子到自己嘴边的距离间,“唔,凉的要滑一点诶,这醋和香菜也很香!”
连刘兰都忍不住又夹了几筷。
吃饱喝足以后,两家人又坐着聊了会儿天,见太阳就要落山了,收拾好自己家的家伙什后,江畔一家也告辞回家了。
隔得远远地,江畔又看见他家院子前面蹲了个大汉。
今天他家院子还挺受欢迎,徐小果走了,又来了一个。
见着江家几人回来了,徐森一咕噜站起来,兴奋地冲几人打招呼。
江小爹看他不像是刚到的样子,问他:“森小子,你啥时候来的?吃饭了吗?快进来我做饭给你吃。”
徐森乐呵呵地跟着进屋,“我吃过的了秦阿么,我是来找畔老弟的。”
徐森不是会害羞的人,听他这样说江小爹便没做饭了,给他们倒了一碗玫瑰酱冲的水。
“森哥今天出摊还顺利吗?”江畔引着徐森坐到饭桌上,问道。
江畔一开口,徐森又笑了起来,“顺利得很,都卖完了,还有客人问我明天出不出摊呢!”
江畔也松了口气,没事就好,等他再多出几次摊就能习惯这个作息了,“森哥你是刚卖完两桶粥回家来吗?”
徐森摇摇头,“不不不,我就是刚去的时候废了几个之前看好的位置,后面摊位稳定下来之后,慢慢地生意就来了。”
徐森在今天之前的两天里,每天早上跟着江畔去出摊,学习经验,江畔一家回家之后,他就去回味街找适合支摊的位置。
他今天刚去时也遇到些问题,不过好在他看中的位置多,推车也不需要多么好的位置就能开始卖粥,倒也顺利。
本来他今天是想买个什么东西来感谢江畔的,但他目前的钱调动不开,只能以后再感谢了。
“是这样的,今天我在回味街卖粥时遇到了两个还算熟悉的朋友,他们见我的生意好,就跟我打听怎么做到的。”
“我也没瞒着他们,就说是在你这里买的。”
“这两个人是我之前做工时认识的,人也老实,不是偷奸耍滑的人,他们托我帮个忙......”
说到这儿,徐森才反应过来自己做得有些不地道了,他看了眼江畔的神色,见他还是那副耐心倾听的样子,才继续往下说。
“我便帮他们来问问你愿不愿意教他们,他们说到时候见到你了再给你学费。”
徐森又是一僵,有些害臊,人家都知道想要学手艺就得给学费,只有他是拿着两条鱼就上门的。
江畔也没想着学费不学费的,不过,“煮粥的话,森哥你已经学会了,这个你自己就能教他们,收不收费的,森哥你自己做决定。”
徐森有些发愣,江畔这样说就等于白白送给他一个赚钱的机会。
即使熬粥再简单,靠你自己琢磨的话,不知道得废了多少粮食,才抓得住那一两点技巧。费时费力不说,还得花去不少钱。
如果他想赚钱的话,他说多少,那两人觉得合适就给钱。
免费教给他们俩的话,就是他们欠自己一个人情;他帮他们两个搭上江畔的线,又让他们欠了自己一个人情。
钱债易还,人情难还。
好事都让自己包圆了。
“至于辣椒粒,以及森哥你今天早上从我家拿去的松花皮蛋,这个他们要的话,可以直接过来买。”
江畔隐隐有些感觉,按他预想的那样发展下去的话,他们一家都不用出门做生意了,自然会有人来他家进货去卖。
不过不是现在,现在他们江家小粥摊的名声还没打出去呢,目前确定了能长期合作的,只有李佑多和徐森两个人,还得努力啊。
徐森看着江畔久久不能回神。
自他双亲去世,也有个五年了,他出去打拼这么多年,也认识了不少人,大善大恶的人倒是没遇到过,却也没遇到江畔这种,能把已经看得到的好处转手就抛出去的人。
“好,那我就回去想想熬粥的事,明天带他们到广流码头去找你。”徐森说着,用力拍了拍江畔的肩膀。
江畔卖了不少松花皮蛋给李佑多的事情,徐森是知道的,他或许可以帮江畔多招些客人来。
他这五年也不是白白出去混的,底层农民能做的行业他都做过,也认识了很多这个层次的人。
真正交心的朋友倒不一定有,但他的门路与江畔这个刚刚出来做生意的人相比,也确实是要广一些。
谁不想赚钱呢,只要有人知道他做的这个生意这么赚钱,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有人来找江畔进货了。
徐森也不担心别人抢了他的生意,大家都懂规矩,不会在他这个引路人所在的区域里做与他相同的生意,砸他的饭碗。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真有人坏了规矩来砸了他的饭碗,福启县那么多条街道,还能没有他徐森的容身之地了?
就算他倒霉,还真没有了,他就做个货郎,把福启县周边的村子都给跑个遍。
可别小看了村子里那些有家底的人家,他们是抠,但同时也是最舍得花钱买吃食的人。
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努力攒了那么多银子,不就是为了填饱这少吃一餐就闹事的肚子吗?
难,就是难在,他要怎样在保住自己的利润的同时,又把他们的钱薅出来,又能让他们满意地再来第二次第三次。
这是徐森目前唯一需要考虑的事。
今天找江畔的目的达到了,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定了个调调,徐森心满意足地回家睡觉了。
明天他还要去回味街奋斗呢,得把精神养好咯。
“哎不对!我的水还没喝呢!”徐森又倒回去把江小爹给他泡的水一口气干了。
真香,真甜。
送徐森出门后,江畔来到厨房把明天要用的食材备好,便也回屋洗漱准备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