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圣魂 ...
端木容在云泽墟,不算好,也不算糟。
他虽无门户之见,却一直视玄镆为师父,视竹山为师门,未曾想过有天会转身入了玄反,拜入云泽墟,尊天门无极为师。可他自幼被命运推着走,习惯了,明白世事无常,天地人心瞬息万变,心里常绷着一根弦,不安刻在骨子里,比同龄的孩子更懂随遇而安,也更多了几分顺不骄、逆不馁的淡然从容。
他想得明白,知道自己不受几位兄长及权臣们的待见,父亲一旦有事,他继续留在竹山只会招来祸患。他当然也明白就算他死,他失踪,他与竹山撇清了关系,他那几个兄长一旦腾出手来,或迟或早仍免不了要去对付竹山,毕竟总不免有人想趁机讨回已被竹山分走的权力。当此之际,还有什么比将他送入云泽墟、替他那几位兄长构建一个势均力敌又不得不防的敌人更能促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保住竹山教宗?
果不其然,他成了云泽墟主的关门弟子的消息传出未久,便听闻新帝为竹山教宗加徵号,并将端木宸送去竹山修行。仙门百家至此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端木容也觉欣慰,一场潜在动荡能这样消弭于无形,是社稷之福、苍生之幸。只是他偶尔也会觉得无力,仿佛被狂风巨浪裹挟,每一步都不容他选,每一步似乎都在不遗余力的向世人证明他的确是个不祥之人。
诚如玄镆所言,他是个有命无运之人。世人尽孝是承欢膝下,是父母在不远行,他一心尽孝,却只能渐行渐远;世人尽忠义,是不离不弃,是同仇敌忾,他要为师门尽义、为家国尽忠,却只能背道而驰,引师门猜疑,引家国忌惮。何其颠倒!他偏没得选。
世人不知其中曲折,以为他既不容于竹山仙门,又成了被竹山视为邪魔外道的云泽墟的关门弟子,必不是什么好东西,显见得当日灾异天象之说并不冤枉。他能怎样?那么努力修炼,以为只要通过了均测成为竹山的正式弟子,便算是洗脱了魔名。不想如今一个转身,反而坐实了魔子之名,从此江湖路远,是真的无家可归了。
既是无家可归,还提姓氏做什么?他便干脆泯了端木二字,也不肯假托姬姓,只说自己叫容舒。“容舒”是他给自己取的字,“舒”字的音与意皆与“苏”字相近,是他以为一路艰难行来唯能寄望握在手中的一点暖。墟中人大多不明就里,称他为容公子,或者直呼公子。
天门无极并非元无极的理想继任。
继任墟主之位需先受圣魂,而要承继圣魂需得先修五魂诀,即寻魂、移魂、铸魂、引魂、戮魂五诀。练熟了,能融会贯通,方可受圣魂。
圣魂严格来说也不是学的,是真有其魂,结在烛龙魄中,与仙家的玄丹相近。原本称作魂丹,后来发现读音有问题,容易被曲解为混蛋,不大庄严,干脆略去“丹”字,只称圣魂。
圣魂由上任墟主以特殊功法传给下任墟主,下任墟主承受圣魂后,需按着五魂诀的导引功法修习,少则七八年可成,多则颇为难料,便终生未成的亦比比皆是。
元无极为墟主时,其后辈子弟中只有两人已修成五魂诀,其一是他的五徒弟阿趁谟,便是已故凤栖先生的那个独子;其二便是玄反五宗中最接近云泽墟主位的人、云泽墟主的千年备胎——圣灵宗宗主龙玦。
这算是玄反传承的保险机制,历代圣灵宗宗主皆须修五魂诀,为的是一旦墟主的继任者有个三长两短,不至于太过措手不及,毕竟五魂诀没那么容易练成。按正常逻辑,继任墟主应该在此二人中产生,可坏就坏在,阿趁谟出事后不久,龙玦也忽然失踪,元无极来不及再去培养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天门无极才被临时抓包。
玄反一脉素有“得圣魂者得天下”之说,人人皆以为只要夺得圣魂,天下皆是囊中之物,都以为天门无极抢了个大便宜,却不知她未修五魂诀而生受圣魂,差点为此丢了性命。
圣魂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若能驾驭它,它能为你所用,助你成神成仙;可你若驾驭不了,它就像个潜藏在身体里的恶魔,日夜疼痛消磨,如堕无间地狱,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份苦也不是谁都受得了的。天门无极没练过五魂诀,仓促之下生受圣魂,不能运化驾驭,生生受了五年折磨方才跌跌撞撞练成五魂诀,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云泽墟中人大多不解个中原因,本着谁受益谁搞事的原则,皆不肯承认她的墟主身份,一乱就是十余年。其实她何尝不觉冤屈?元无极若不肯以圣魂相传,难道她有能耐抢过来?凤、幽二卿凭什么不承认?八政凭什么不遵令?五宗又凭什么不归附?她被圣魂折磨得半死不活之时,这些人却在争权夺利结党营私,云泽墟四分五裂乌烟瘴气真的只因她无能?她素来洒脱随性的一个人,何曾受过这样的窝囊气?若不是师尊面前发过重誓,这个狗屁墟主她早就不当了。
这次机缘巧合收了端木容这个小徒弟,她其实比谁都高兴。她与端木容试过手,知其天资不凡,顺利的话,应该不出三年便可练成五魂诀,打好受魂的根基,未来大有可望。何况二卿也已点了头,这小子算是众望所归,便不成圣魂,日后有八政辅佐、五宗归附,与她当时的境况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她巴不得赶紧传了圣魂卸任,也好过几天正常人该过的舒坦日子,眼见小徒弟表现得不喜不悲不迎不拒,生恐他心思不稳,再生变数,急急忙忙传了引魂诀,又担心他年少贪玩,因此日日督促。
端木容虽闷闷不乐,却是勤勉惯了的,人也聪明,寻魂诀只学了一遍便已记牢,每日亦勤练不辍。天门无极每次想去催促他练功时,他都已经在练了,做师父的收徒收成这样,复有何求?她暗自感慨苦尽甘来之余,不免又心生不忍,想这小徒弟将来受了圣魂,坐上这墟主之位,不知还要受多少磋磨。
收徒既这样省心,天门无极心有余暇,索性腾得出手来开始整饬墟中事务,以免将来逊位时给徒弟留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
彼时,原本各自为政的赤焰、玄渊二宗闻知天门无极已得二卿认可后,都亲自赶来云泽墟谢罪归附。
圣灵宗因为龙玦失踪已经乱成一锅粥,龙玦的几个弟子又太过不成器,没一个担得起大任的。天门无极只好把找寻龙玦的任务交给了四使之一的费默川,吩咐山、泽二堂配合行事。
至于觉龙宗,慕芳寻野心勃勃勾结中宗诸堂,私设二卿八政,甚至屡次带党、仇二人逼她交出圣魂、谢罪逊位,俨然以墟主自居,本该严惩。只是慕芳寻向来一副仁人君子的谦恭做派,又是元无极的大弟子,墟中上下颇得人心。虽屡次针对天门无极,理由也是认为她的墟主之位得来不当,虽与实情不符,却也属人之常情揣测,无可厚非。此次二卿点头,慕芳寻转身也快,声称过往皆是受了党、仇二人的利用欺骗,又诉苦说是毕月乌联合觉龙宗副宗主姜万年害死了妻子苏焉知,小女儿至今还下落不明,求她宽限时日,待他报了妻仇,寻得女儿,再来负荆请罪。
他不提妻女还好,既提了,天门无极便不能不考虑天风阁的面子。
天下仙门两大宗派,云泽墟是玄反一脉毫无争议的宗主。至于玄天一脉,虽历来有尊“竹”与尊“苏”之辩,但《玄天正义》既出自苏在野之手,苏在野又是无极问天的师兄,云泽墟便理所当然的视点苍山苏氏为玄天宗主,认为世间唯其可与之比肩,向来没把竹山这个所谓教宗当回事。因此,历代墟主虽常与竹山、千叶等闹龃龉,对天风阁及苏家却向来尊重。
当年慕芳寻弃了与前圣灵宗主之女毕月乌的婚约,转而求娶苏焉知,多半有想借苏家之势的打算。可惜世人都看得清楚,唯独苏焉知自己看不清,不顾父母和师门反对,义无反顾的嫁了。苏焉知自嫁给慕芳寻便与父母断了联系,十余年了,谁也没想到长阳谷被围、杜家村遭戮的那夜,她会惨死在榆阳关,见尸不见首。
苏老阁主在沙坛镇北的废井查看疫情时,猝闻消息,悲怒交加,呕了血。急命徐大先生和迟苋陆奔赴榆阳关彻查,谁知查着、查着,就查到了圣灵、觉龙二宗,还牵扯到旗下鬼徒、鬼奴无数的杀手组织“十殿阎罗”,以及冥界“十域”的十二地支鬼王。
事情相当棘手,毕竟若只为对付天风阁一家大抵不需如此阵仗,再联想到数年前那场诡异莫名的铜尸疫,三年前江南那起骇人听闻的丢尸案,还有近来沙坛镇突然出现的滴血蒺藜,苏彻有极不祥的预感,为此强忍哀痛亲自去了趟竹山。
天风阁要查案,自然求不到竹山头上,苏彻亲去,不过为给竹山提个醒,不想竹山故西北道上竟也出了大事。苏彻忧思成疾,回到天风阁不久便病倒了,古稀之年的人,病来如山倒,皇城里的丧礼便直接告了假,这才不得已支使苏令这个半大孩子去皇城参加丧仪。
天风阁既已查出了端倪,少不得要动圣灵、觉龙二宗的人,为免日后生怨,顺便给他们提个醒儿,总要事先和云泽墟打个招呼,迟苋陆为此亲自去了趟云泽墟。天门无极原本便觉蹊跷,听了事情原委哪里还坐得住,安顿了墟中诸事,急带人去各处查问。
端木容照常练完了晚功,便爬上望风塔去吹骨笛,不会别的调调,翻来覆去只那么一首。那曲调颇有几分回风舞雪般的意境,有时吹着吹着不免恍惚,仿佛雪夜里围炉而坐,与人披毯闲话,风雪交加,心里莫名的暖。
笛声停下时,他拨弄两只五彩晶莹的小海螺,一时欢喜,一时又没来由的隐隐不安。
他最近熟读了几卷玄反,读到许多关于无极问天与苏在野的记载,说不上为什么,琢磨出了些与旁人不同的见解。
人皆以为无极问天必是恨透了苏在野,可他却以为未必。
书中记载,苏在野本名苏云,云本在天,但他以为天尊不可攀、不可问,不敢称在天,故字在野。无极问天的本名已不可考,只传说是因为苏在野的那一句“天尊不可问”而改名问天。
苏在野居于东海的海岛之上,称那座海上孤岛为点苍山;无极问天唯恐避之不及似的,在西陲的沙漠上落了脚,称那遍地流沙为无尽海。
苏在野立心为正,苦心写就的《玄天正义》十二卷,不留在点苍山惠及自己儿孙,反而送去竹山墨池,供天下有志者习阅。
天门无极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不肯提笔落一字、留一言,倒是她的一众徒儿唯恐玄反一脉失传,细心将其言行记录下来,编成了《玄反经》七卷。无极问天得知弟子记录其言行,气得立刻便要烧了,是她的弟子们跪地哭求才勉强保住。虽勉强保住了,到底叫她没收了,分藏在世间各处,声言有缘得见者习之。
苏在野晚年时悟得玄天正宗顶级功法,取名“无尽意”,声称只要认真修习《玄天正义》十二卷便有望练成;无极问天也创了玄反一脉的顶级功法,便是“圣魂”,声称便读尽玄反七卷也无用,不得亲传,终不成圣魂。
……
细节的例子还有很多,诸如喜着衣服的颜色,喜爱食物的口味,收徒的偏好等,当真是时时反,处处反,反了一辈子犹不嫌腻。
千百年来,人皆以为二人虽是同门,却彼此成仇,为此两派互看不顺眼,极端时甚至互认为敌,杀得你死我活。可奇怪的是,云泽墟唯独对苏家另眼相待。
很没道理不是?
数日前,他一直琢磨想给骨笛取个名字,绞尽脑汁想把自己和苏令的名字拆开重组编在名字里,没琢磨出结果,却灵光乍现拆解起玄天、玄反两家的顶级功法来。
关于两位开派祖师的顶级功法,两派经典中皆有记载,大致说苏在野临死时,自感一生虽不辍修行,却终不能超凡入圣,于病榻之上创“无尽意”。无极问天闻知此事后,一时有感,故意与他唱反调,自诩已超凡入圣,望风塔上站了一夜,白了头,创出“圣魂”。
可有感于什么?两部经典只字未提。
他此前在竹山只读了《玄天正义》,一直不解。直至近来读了几卷《玄反经》,忽然有些明白,所谓的一时有感,难道不是有感于彼此同对方的情谊?
人皆以为苏在野一生心怀天下,从不将一己之私略萦心上,致死方悟修行之途原无穷尽。那感悟颇近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因而有未尽之意,始创无尽意。虽也不算错,却未必是先贤创此功法时的真实心境。
一个人穷尽一生只为天下,终究还是不免被天下所弃,当年的苏在野是,父亲难道不是?至死不曾见弃的,也许不过当年狠心辜负、不屑一顾之一人尔,当年的无极问天是,母亲难道不是?终究何意未尽?
他倒以为不妨将“无尽”做“无极”看,而意字拆开来是音心,难道不是音容于心?
再看“圣魂”,圣,耳呈也,闻声知情而呈此法;魂字更直白,云鬼,难懂不是无极问天自称是苏云之鬼?
无极问天不久后去世,离世前严命:继承圣魂者,须以“无极”为尊号。自此,历任云泽墟主皆称无极君,或各自以姓氏、名字坠于无极之前,譬如元无极、天门无极等。世人不知,以为“无极”之称是历任墟主纪念创派祖师。其实,很难说不是无极问天悟透了苏在野的“无尽意”。
再看云泽墟中留下的千年古建筑,听风轩、望风塔、风栖亭、疾风营、逐风哨……就连历任墟主的安息之处也以“风”命名,叫做“伴风眠”。那么多“风”,无极问天是有多么偏爱风?连死后也要伴风而眠?这个“风”真的只是漫卷狂沙的旋风?难道不会是天风阁的“风”?
史海钩沉,石化了、风干了血肉,只留下单薄空荡的骨架,可先贤也是人,也有悲喜爱憎,怎么可能只是些冰冷无情、说教一般的脸谱?便心怀天下,心内某个细小无闻的角落,必也藏着些许风月与烟雨。
所以,无尽意难学,圣魂难成。其实不怪,若不能寻着经典中刻板的骨架重生其血肉,领会其真意,沿着固有偏见一路背道而驰,如何能有所成就?
他默默站了一会儿,正打算下塔回去休息,就见两个人影攀着塔外的架子窜上来。
说来他与这两个人也算有缘,这二位不是旁人,正是“三家子”遇见的孙二娘和时老千。孙二娘大名孙不三,是云泽墟四老之一,号紫宸;时老千大名时盛,是四使之一。而当日那位见钱眼开的梅好人也不是外人,正是幽卿梅颠佬。
孙不三和时盛之前都认为天门无极的墟主之位来的不正,又不得凤幽二卿认可,一向不尊墟主令。这一番因为天门无极收了元无极的孙辈做徒弟,凤幽二卿也点了头,两人才又重回云泽墟,旁的事一概不问,只听从梅颠佬的建议留在墟中保护元无极的这位小外孙。
梅颠佬原也没打算立刻走,只是家里来了消息,说他那因为以身试毒已昏睡了六七年的侄子近来时常眼跳手颤,似乎是要醒了。他这个不靠谱的侄子是兄长梅老颠的一根独苗,打小托付他照顾,他本着儿子有一群、侄子只一个的原则,照管得比亲儿子还亲,一听见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一溜烟回家去了。
孙不三和时盛窜上来,脸上颜色都不大好看,急道:“公子,墟主羽书。”
端木容见是绿笺筒便不接,只问:“你们看完了告诉我就成,怎么还特特拿来了?”
时盛吹胡子瞪眼,指着信上勾勾挠挠的线条问:“公子,这写的是啥?怕不是鸡爪子挠的?”
被师尊坑惨了的天门无极,如今要反过来坑徒弟了……
天门无极:“我不是故意的。”
端木容:“……”
特别鸣谢:天门无极的无敌防伪书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圣魂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