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夏天是开始是躁动也是期盼。 ...
-
七年前,烟城的十月,总觉得那时好像已经是冬天了,想起来也不过是秋天过了不久,可是一点也看不见夏天的样子了。似是为了映衬这个想法,树上的叶子除了那些极其□□的还在依旧好死不活的绿着,大部分已经像是被大风吹到掉色了一样,红色和黄色变成了三四米水平线的普遍色调和烟城实高整体的环境氛围不能说是融为一体,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夏季校服已经没办法抵御寒冷,为了贯彻落实老刘同志少惹事生非的方针政策,刘晓华早早的把自己裹成了一团粽子一样。看着学校里依旧白花花的大腿和胳膊,她咽了口口水,心想年轻真好,风吹在身上一点都看不出冷来,连点鸡皮疙瘩都没有,看着就刺激,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种族天赋,估计不是,不然这个小小的实验高中也算得上是天赋异禀,人才辈出了。
停好跟着自己征战了两年的小电动车,穿过走廊,一阵风吹过来,让刘晓华猛地打了个寒颤,
她突然浮起一股奇怪的预感。不知道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出现,那种奇怪的感觉就像是从心底里生长出的藤曼,沿着心脏,顺着血管,猛然间的爬满了她全身,她汗毛倒立起来,像一只炸了毛的傻猫呼叽呼迹的哈着气,白色的气体顺着口腔向上爬升这带着她不切实际的幻想不知道送给了哪个不分好歹的神灵去听了。
现在想起来,也许只是风吹的厉害,身体冷的紧了。但在当时,她却將这当成一种奇怪的征兆,就像被丝线牵扯着,有种异样的感觉猛地在她心里浮了起来。十七岁的她眼里分班这种事已经算是她人生中决定后来生杀大权的大事了,很重要。
也确实很重要,很多人会因分班离开,就像是从两条交线里抽离出了最后一个交点,不同的人生随之发散着越走越远,即便是远远再见也只不过是三两句客套,一两声好久不见。
对于刘晓华来说,与其在乎想那么多的离开,不如想一想会不会遇见新的人,新的事。
新鲜感。
这好像是更令刘晓华为之着迷的东西。
背着自己的训练包,包里装着自己的训练服和新钉鞋,刘晓华哼着歌站在人群后面瞄着自己的名字,习惯了从后往前找的她很快去在一众特长生好友的名字里,找到了“刘晓华”三个大字以及跟随在她威武雄壮的名字后面的“高二六部四十六班”的字眼。
“六部”刘晓华皱起脸来,“老冯的部。完犊子了。”一想起老冯那个戴着眼镜的褶子脸,她竟然多了几分认命的感觉。
“让我再康康,还有没有和我一起的小伙伴。”刘晓华想着,目光在最后两页扫来扫去,那种与之而来的不安更为强烈了,嘚,一个也没有了,四十六班只有她一个体育生,也不知道这到底算是幸运还是倒霉。
“以后想嘎伙逃课都挺难的了哈哈。”李叶苦笑着,还没想多少,身后就有一股巨大的力量顺着她的头皮夸一下的刮了下来,连带着帽子和缠在上面的头发也被干净利索地扯了下来。
疼
,是真的疼,
这种疼不只是生理上的疼痛,更包含着一种心灵上的,对于已经所剩不多的头发的深深叹惋和由此引发的不甘狂怒,所以刘晓华抡起拳头一拳砸到了身后那个男生的肚子上。
骨头和肉相撞发出扑哧的沉闷响声,伴随在着声响当中的还有因过度疼痛而扭曲在地上抱着肚子哀嚎的王叶恒和展现了自己爆发力后有些沾沾自喜丝毫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愧疚的刘晓华。
“你真是人啊!儿子”王叶恒真是丢了大人了,众目睽睽之下被女生一拳撂倒。“你干脆一拳打死你爹得了。”
“别叫了儿子。爸爸爱你。”刘晓华翻了个白眼伸出手一把拉起来了王叶恒,王叶恒心里想算你还有点良心,但他好像忘了,一米八多的男生被一米七的女孩子一把拽起,其实也挺丢人的,特别是这个女生刚一拳把他干倒。
“懂不懂什么叫严厉的父爱啊崽子。”
大善人刘晓华拉起了王叶恒之后还不忘贴心的为他打掉了身上的灰尘,估计要是在古代自己这么善良的人,可能还能封个活佛之类的。
“算你牛逼”王叶恒恶狠狠的说着,一副见了鬼的样子,“以后闲着没事来四十七班找我,应该就在你们楼上。”
“行,别忘了每天早上来楼下给朕请安奥。”
刘晓华翻了个白眼瞟了眼贴在楼梯口边上的仿佛刚用a4纸打印出来的表视图,好吧没有仿佛真的是刚打印出来的,显而易见的的散发着墨水的味道,她皱了皱鼻子,嗅觉太灵了总归是不太好,特别是自己很不喜欢这个味道的时候。
沿着不知道按什么奇怪规则修建出来的路拐了几圈,终于看到了走廊尽的教室,教室里零零散散的聚起来十几个人,相熟的或者是之前高一的时候在同一个班级的人挤在一起搞得就像是什么劫后余生的环节一样。
刘晓华进来的时候没有人在意她,少数几个前排的女生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后也就失去了兴趣,虽然刘晓华长得还挺好看的,但毕竟还是个女生,她们本来还想着这个班里会不会还有几个好看的男的,就像是那些言情小说里那样,一见钟情,日久生情,擦出点什么劈里啪啦的青春爱情校园小火花好让她们五六十年后躺在沙发上闲来无事的回忆青春的适合也能有点作白日梦的素材。
刘晓华可不是很在乎这些,她笑眯眯的在她们每个人的脸上扫了过去后,也没多说什么走到最后一排找了个没人的空位就坐了下来,也不是前排没有位置,只是对于刘晓华来说最后一排比较方便,这个位置靠着窗户也很舒服,会有好闻的风顺着窗户吹进来。
她挑了个没人的椅子,躺倒在椅背上,眼前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没有见过的新面孔,女生占大多数,毕竟是文科班这样也比较正常,视线所及的不过三两男生,看得出来大部分女生,嗷,绝大部分女生对他们的质量比较失望。
刘晓华不是很在乎这些,相比较男生,她其实对女孩子的好感更多一点。
一个人喜欢另外一个人,只是恰好她们的性别一样。这好像是初中的时候,田径队的学姐告诉她的,可能从那以后刘晓华也开始逐渐的去学着接受自己,即便自己好像有些不一样。但似乎每个人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谁的copy吧,所以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对吧。
也许真的是这样吧。
今天的阳光真的挺好的,虽然气温有些冬天的感觉,但不妨碍阳光还没有逃过夏天的尾巴依旧洋洋洒洒的,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所谓的命中注定。
十七岁的刘晓华这样想着,她在为早上那种奇怪的预感而期待着,甚至说在沾沾自喜,这种情绪细想而来其实是不是有些廉价,就像是早上的时候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星座推送,lcd屏幕上浮现出似是而非的字眼等待着迷茫的人对号入座,让人因为一行两行的字眼去窃喜,亦或是有些低沉,这也许就是所谓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吧。
总之刘晓华在期待着,那股子新鲜感。
高高在上的人浮在云端牵扯着丝线,看着蚂蚁一样的人或悲或喜,不知道会不会感觉到可笑呢。
刚下完雨的土地上会有好闻的泥土气味,刘晓华又开心起来,她眯起眼睛感受着残留在脸庞上的和煦,等到再睁开眼的时候,在视线三四米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人。
一个女孩子。
个子小小的,长得好挺好看的。
刘晓华没有多想,在她的眼里这个女生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就像是视线之中随处可见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抑或是其他的什么什么,没什么不同。
十七岁的刘晓华不会想到的,所谓命运,都是无色无味的东西。就算碰巧能触摸到一丝一毫,也会被别人巧妙地掩饰过去。
就像是很久之后李叶问起刘晓华对于她的第一印象,刘晓华也只能支支吾吾绞尽脑汁的挤出零星半点的词语之后,便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看吧,所有被诟病已久的缺点都有着来头已久的根源,和某人的恶趣味。都是在悄无声息之中默不作声的出现的圈套哼哼。
领完了课本,手上还沾着新书的油墨气,刘晓华背起包便离开了教室,看到了刚刚刚见过一面的新班主任老张,看着对方投来询问的目光,刘晓华举起手里的训练包另一只手指了指操场的方向,老张皱了皱眉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刘晓华便冲他笑了笑飞也似的逃离了教学楼。
可能是小时候没有打好基础,即便已经高二了看到老师也会发怵。那种不明觉厉不怒自威的人格魅力仿佛是天生依附在人民教师这四个大字底线的传统认知,唔,属实是有些恐惧的意味在里面。
还是操场比较舒服,看台下面已经聚起一群人了,看到刘晓华的身影纷纷打起招呼,刘晓华也不客气,挨个从她、他们脸上摸了过去,活像个寻花问柳的破落户。看着纷纷翻起的白眼和中指,刘晓华嘿嘿一笑,也不多说什么走到休息室里换上了衣服和钉鞋。
即便是太阳不要命的泼洒着光和热也抵挡不了烟城海风像刮骨刀一样的寒气,新买的钉鞋传来一种陌生的贴合感,风看似轻柔的拂过刘晓华的大腿,砰的一声便激起了一大片鸡皮疙瘩,为了掩饰自己的寒冷起码要在那群上体育课的人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刘晓华活动起自己的脚踝手腕,好让自己显得不要像某些冻得和筛糠一样的人一个层面。
从事这项筛糠运动的代表人物就是王叶恒了,一米八多的大高个恨不得抖成两根长寿面,一股子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让姗姗来迟的田径队刘教练恨铁不成钢的踹了他一脚。
一天被揍两次的王同学的无尽怒火再看到老刘的眼神的时候还是变成了敢怒不敢言的无声屈服,随机又变质成了小心翼翼的讨好。
可是行走江湖多年的老刘同志对于这送上门的讨好没有一点好感,反倒是又补上了一脚,这一脚下去,那脸上的恭敬和讨好可变的真情实意多了。
“愣着干嘛热身快点的。”
随着老刘一声令下热身活动便开始了,小步跑,高抬腿,跨步跑,动态拉伸等等,每当这个时候刘晓华总有种猴子一样的感觉,特别是周围有人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这种羞耻的感觉其实到了现在也所剩无几了,虽然偶尔看到那些异样的目光也还是有点尴尬,但尴尬归尴尬,热身还是要热的,特别是今天刘教练带着训练的时候,估计也没人敢松懈。
“好,停。”
最后一组踢臀跑结束后老刘颇具仪式感的环视四周后,便让不同的项目的人到各自的场边集合开始训练了。
沙坑。
暑假集训结束后就再也没有跳过沙坑了,即便是昨天刚下完雨,沙坑里也是干燥的,小宋教练拿好了皮尺和表格,新学期刚开学估计是逃不过去了,刘晓华心里认命的感觉更深了,死灰一样的走上跑道,按照皮尺的刻度找到了自己的起跑位置,在耀眼的烈日下面,跑道已经完全干燥起来,沙坑里陈洁刚跳的痕迹也被铲掉了,沙坑平静的像是轰炸开始前的伦敦,隐约可以听到容克战机发出的轰鸣。
边胡思乱想边深呼吸,等到刘晓华再睁开眼睛时,她的眼睛里只剩下了一股很纯粹的东西,双手猛地击打了两腿肌肉后,刘晓华开始了奔跑。
视线随着刘晓华的爆发开始变得模糊起来,眼前是第一道跳板,她开始的速度到达了顶峰,左脚猛地踏向跳板,接着挺胸摆臂,让身体腾起,风顺着身体刮着,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刘晓华沉迷,随即是落地,钉鞋传来缓震和抓地感为接下来的跨步跳提供了更加稳步的动力,摆臂,身体随着被腿部肌肉和腰腹核心力量被拉扯着向上,飞翔的感觉再一次出现了,那种令人欣喜的腾空感,双臂牵引着方向向更高处腾起,右脚稳稳落地,她调整这呼吸频率,不远处便是沙坑,也是最后的跳跃。刘晓华感受着身体的平衡,跟随着惯性与本能,如同弹簧一样跃起重心前倾后拱起身体,稳稳地扎进了沙坑里。
沙砾四散飞起,刘晓华的心也落到了地面上,她淡定的起身向前走出来沙坑,小宋教练冲她束了个大拇指。
11米73。
刘晓华还是挺满意的,看来自己今天真的挺幸运的。
“还不错,继续保持。”
小宋教练冲她摆摆手示意她先坐在旁边休息,刘晓华恭敬不如从命的坐在一边,看着队友们一个一个的奋不顾身的跃向沙坑。
在普通人眼里小小的沙坑,在这些跳跃专项的体育生眼里却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东西,一条别人眼里可以通往心怡大学的捷径,只不过这个捷径,也是她们一点一点奋斗出来的,她们丝毫不亚于她们那些寒窗苦读的同学,甚至是还要更苦一些。
刘晓华没想这么多,相比较那些恐怖的英语数学,还是跳沙坑比较实在,看到一点一点进步的成绩也能有更多的获得感。
烟城十月的风继续吹着,十七岁的刘晓华继续想着,天气依旧微凉。
那股躁动的的感觉到底在何方呢
在何方呢。
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