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无题 ...
-
于是,一行人到了偏厅。
早有人在贾母说要见的时候就去请刘寡妇了,贾母一行人浩浩汤汤,还要顾及贾母,就走得慢。是以,等到他们在正厅安顿坐好,刘寡妇已经到了。
刘寡妇与李纨的心如死灰不同,眼神有神,谈吐间有些见识,极为爽利!贾母问了些以前如何度日,儿子如何之类的事情,刘寡妇一一答了,要送她些笔墨纸砚什么的,也就让她下去了。
这边宝玉呆呆的,待听到刘寡妇的儿子读书立志要做官好孝敬母亲,有些振动。于是,等刘寡妇走了,贾宝玉就与贾母说:“老祖宗,为什么刘大娘的儿子天天上学堂还有先生教导,宝玉就没有?”
“是啊,母亲。宝玉这孩子,也该上学了。只是家学多有不堪,为免这孽障被带坏了,还是请个好的先生在家教导吧。如此,也可以多替我们孝敬母亲!”贾政道。
你说贾政怎么就进来的那么及时呢?原来他早进来了,只是当时刘寡妇在,不好进屋,只好在外面听着罢了。一直不肯进学的贾宝玉竟然主动提出要上学,这么个好机会以后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呢,如何能错过?
那贾政如何这个时侯近内院了呢?好巧不巧还是贾母院?平日里这个时侯他是不会到内院的。原来,贾政今日去了一趟家学。
——————————————————————————————————
贾政早想去一趟家学,可是上头忽然派下差事,忙了大半个月。贾政这天好容易有了空,兴致勃勃的做了去家学的准备:套车出门,半路上找个借口扔下随从,只带着林之孝骑马就往家学赶。
贾政边走边想。一会儿看到家学井然,子弟上进觉得对得起祖宗;一会儿是自己抓到了作耗的不孝之人,还家学一个清静;一会儿是找到了良材美质,大加栽培。这个那个,纷纷扰扰,好不烦乱。
好容易到了家学,贾政这几分期望,几分忐忑,几分疑惑统统化为了十二分大怒!这些家学里的学生,只到了一小半。这一小半,有在书上画桃符乌龟的,有撕下了四书折纸玩儿的,有拿了淫词艳曲到课堂上看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就是没有个认真学习的。贾代儒年老,兀自在上头瞌睡呢!另一半缺课的,一问,有家里贫穷去做工的,有出去闲逛的,更有那去青楼酒馆的,寻了地方行分桃之事的。总之,没一个读书的!让贾政如何不怒!
于是这天,彩霞彩云有幸看到一个黑着脸的老爷摔帘子进来,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从牙缝里憋出的一声:“夫人呢?”彩霞才推了下彩云,又听到一个从鼻子出来的声音,不敢耽搁,答到:“太太在宝二爷那里。”没抬头,就听到门帘响,知道老爷走了,松了好大一口气。心有余悸,忙派人去给太太通报这事。
贾政听到王夫人去了宝玉处,难道宝玉淘气?若这孽障也如家学里那些一般,看我不打断他的腿?!免得留着这祸害让祖宗蒙羞!(可怜的宝玉,难怪你怕老子!因为还没影的事,就要打断你的腿!)
于是快步赶去贾宝玉的碧纱橱。贾政是去找王夫人说家学的事体的,不好叫老太太知道再生气一场。所以,到了贾母院,贾政强压了怒气放轻了脚步,又不许丫头婆子们通报。于是,当贾政到了正厅外,里头与刘寡妇说话的主子都没有发现贾政的存在。
贾政听着贾母与刘寡妇的对话,有些感慨。那十二分的怒气就消了三分,待听到宝玉主动说要进学,这剩下的七分就被爱儿长进消了三分,最后这四分也被机不可失代替了。所以,我们听到了贾政较为平静的声音。
——————————————————————————
回到偏厅现场:
上回说到贾政走进正厅接了宝玉的话要给宝玉请先生。贾政刚说完,就给贾母行了礼,与王夫人互相见了礼。等到看到平日里看见自己就畏畏缩缩的贾宝玉今日竟然大大方方的给自己行礼,还敢正视自己的眼睛,很有世家子弟的样子。又想起方才这儿子(怎么不叫孽障啦?)主动说要进学,这心情就好了起来:到底是贾家的嫡系子孙,不是那些旁支可比的。
于是语调就不由得柔下来,颇有些和善的味道:“你既是主动提出要进学,就要学好。要有毅力,一直学下去。我和你老祖宗,你母亲替你把先生请回来,你要听先生的教导,不可淘气,不许三心二意,可知道了?”
“回父亲,儿子知道了。请老祖宗父亲母亲安心,宝玉一定好好上学,给环儿弟弟,兰侄儿做好榜样。”
你道宝玉怎么不怕他老子了?不但行礼大方,还在他老子面前说出这样一番得体的话来!不是先前还见了他老子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原来宝玉见了贾政,还是跟以前一般害怕。只是想起母亲说的话,就鼓起勇气来,正视贾政,心里一边给自己打气:这是我父亲,除了老祖宗母亲以外最亲的人了;一边做心理建设:就看做母亲站在这里。虽然心里还打着鼓,到底看上去大大方方的行完了礼。等到贾政温柔的说完那番话,贾宝玉得到父亲的肯定,心里的兴奋就盖过了害怕,平日里的言辞举止就又回来了。
贾母见贾政父子相处得好,很是高兴。一时又担心贾政又严厉起来,吓坏了宝玉不说,这父子两好局面的开始就没了。于是对贾政说道:“你要教儿子,自回你的地方教去,留我们娘俩讲讲话。”
贾政知道这就是在赶他走了,忙道:“母亲,留了宝玉在这里替我们孝敬您吧,儿子与夫人有些事体要处理。”
“好吧,你们办你们的事去吧。我和宝玉说说话,过的几天,可就没这个时间了。”
————————————————————————————
“老爷今日怎么这时候进来了?”
“我今日去了一趟家学,一群混账!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不好叫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道,就不说了。贾代儒一点不管不说,今天我去了才知道,贾代儒竟有大半的时间在睡觉。”
“老爷,家学里纵然再混账,你也要保重自己。贾代儒原来是个好的,可近些年年纪大了,精力不济,管不住那些年轻不知事的学生们。不若找一两个严厉的先生,由贾代儒总领了。一来管辖学生,二来全了贾代儒的脸面,没得叫他辛苦了半辈子,落得个颜面尽失;三来族里也没有什么话语出来。做父母的把孩子送来上学,全是为孩子上进。若在学里学不到什么白耗费了时光又或有那等心智不坚的反而学坏了回去,我们如何对得住这些父母的苦心。再者,这族学兴旺,子弟争气,也是家族兴盛之道。”
“是啊。只是这家学,还关系着族里。珍哥那里,族老们,还有家学子弟的父母那里怎么说?”
“珍哥作为族长,本就有一分责任。还有,若是家学不好,族里子弟不长进,岂不是要他劳心劳力,又或有那闯祸的,还要他到处去善后;若是家学管得好,至少这些族里的都能自己找些营生,既省了族里供养又少祸事,又或有一二长进的,家族兴旺,他脸面有光彩。”
至于族老们,都是年高德劭的,谁又不希望贾家兴旺呢?这世上又有哪家的父母不望子成龙的?只是万一真有那糊涂的父母,也只好以族规规劝了。”
贾政想起贾母那句到底是大家出来的,看得远,想的全。这件事想必已在夫人心里存了很久了,只是借这个由头说出来而已。既然想了很久,想必对家学整顿有些办法了?便开了口:“这几日夫人多劳累,把家学的问题和对策整理出来,写个条陈。待好了,我们再议一遍,还有几天到月底了,我与珍儿,族老们商议。
“哎,夫人,宝玉今日怎么主动说起要上学来?”
“宝玉本就聪慧,只是见识少,没想通透罢了。今日啊,听了刘寡妇的事,受了些启发,想通了呗!老爷,关于宝玉,有件事不知该不该说?”
“说吧。”
“老爷看今日的宝玉如何?”
“有些长进!”
“其实老爷看到的不过平常的宝玉罢了。有时候,对不同材质的人要有不同的雕琢办法。就比如这金簪和玉簪。金有金的打造,玉有玉的雕琢,老爷一味的用锻金的法子去对付玉器,如何会成功?宝玉这孩子,逼着他去干什么必定是干不成的;他想通了,不用我们说,自己就都给做好了。怎么让他想通?就要我们去启发去诱导了。今日就是这样,不过一个寡妇的故事罢了,就让他自己想学四书了!”
“混账!难不成这孽障让父母去跟他低声下气不成?”
“老爷!低声下气不低声下气我不管,只要能给我一个长进的宝玉,我什么都愿意做!
老爷只管做你的严父,让宝玉怕你吧!珠儿啊,若你还在,宝玉就是一百个不长进我也不管了!珠儿啊!呜呜。。。”
“好啦,别哭了!我再看看,若是真是你说的这样,再说!”
“老爷放心,这些劝导的事自有我去做,老爷只要在宝玉做得好的时候给个笑脸再给一棒子,做的不好的时候给他说说问题所在就好了。老爷,这宝玉的先生,有人选了嘛?”
“还没有呢?这几天仔细打听吧?”
“过几个月林家姑娘要到我们家来,正好要派人到南边林姑爷家去接。不如写封信请探花郎帮忙寻一个?只是,我前次派了人去林家探查林姑娘的习惯,来人回说林姑娘有个老师叫贾化字雨村的,忘恩负义惯会钻营。人都说他不是个好的,多少人在他手上吃亏,为了富贵连亲人也可以抛在脑后,更不用说什么恩人不恩人了。可是却不知叫他使了什么法子唬住了林姑爷。信里还是提一下,请林姑爷不要把这人保荐来才好。到时别说容哥儿琏儿几个更无法无天,就是这几个小的也带坏了。”
“真有这么个人?”
“当真!这贾化受过金陵甄士隐的恩惠,到现在在林家做先生两年一个字也不提甄家。明知甄士隐的女儿走失,又遭了大火败落了度日艰难,不说帮着找一下女儿,帮衬几两银子倒也罢了。那甄士隐娘子就在姑苏(篡改剧情一下)住着,受她父亲刁难过的艰苦,也没见他去拜访过。这样的事都查对出来,如何能不真?老爷要是不想冤枉人,那封氏就在姑苏,顺便去个人问一下也不费什么。只是这样的人,如何能切不能交,只是也不能得罪就是了!
“罢,我就信了你,写了这封信。这贾化的是还是带个口信,更为稳妥。”
“是啊!口信稳妥些。。。对了,老爷!”
“还有事?”
“我想写封信给林姑爷,关于林姑娘的。”
“这是你的事,问我做什么?”笑。
“这是我的事,也是姑奶奶的事,也是林姑娘的事,如何能不和你说?”
。。。(读者自己想象)